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层式加药罐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7:14: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加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层式加药罐。


背景技术:

2.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3.而水处理的过程中,向其投入药剂是其中重要的步骤,用于对水质的净化,现有技术中通常分为三步:第一步,启动水处理设备,进水后工人向搅拌池中投加药品;第二步,启动搅拌系统,并调整到指定的药品浓度后,通过泵机输送到储液池,第三步启动泵机,将褚叶池中的药水输送到其他加药车间,而由于使用到的装置多,导致占地面积大,且需依赖投过多的泵机进行液体的传输,造成成本增加,发明人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分层式加药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水处理加药装置占地面积大,且投入泵机过多造成成本增加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基础方案:
6.一种分层式加药罐,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固接有罐体,所述罐体表面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罐体的侧壁设有进水管,所述罐体的侧壁设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上设有用于推出加药管内药剂的推送机构,所述罐体内从上至下分别固接有用于将罐体分层的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所述罐体内设有位于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之间的搅拌机构,所述第二分隔块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罐体的侧壁还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抽液泵。
7.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8.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侧壁的加药管,当回用水从进水管进入罐体内之后,课通过加药管向罐体内加入药剂,再通过推送机构将加药管内的药剂全部推入罐体内,有效防止药剂残留再加药管内。
9.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将罐体内部分为三个腔室,从上至下为加料腔、搅拌腔和储液腔,在同一个设备内即可完成三个功能,再通过阀门进行控制,有效地减小了装置的使用占地面积。
10.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集成搅拌腔和储液腔,不必再对搅拌完成
后的液体通过泵机进行转移,而依靠重力的作用使得搅拌完成的液体进入储存腔内,进而减少了泵机的使用,减少了投入的成本。
11.进一步,所述上盖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电机,所述搅拌机构上包括可拆卸连接在电机输出端且贯穿上盖的主轴、固接在主轴侧壁的若干搅拌棒。通过设置的主轴和搅拌棒可对回用水和药剂进行搅拌。
12.进一步,所述搅拌棒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的倾斜角度相同。搅拌棒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的倾斜角度相同防止搅拌棒在旋转时与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之间产生运动干涉。
13.进一步,所述推送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加药管端部的端盖、开设在端盖内的放置槽、活动连接在放置槽内的推板、若干设置在推板和放置槽底部的复位弹簧和固接在推板内端面且穿出端盖的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固接有把手。通过把手推动推杆,推杆将推板向前推进,使得加药管内的药剂进入罐体内,松开把手,推板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复位。
14.进一步,所述阀门为电控阀,由控制器控制。电控阀可控制连接管是否打开,让搅拌腔的液体进入储液腔内。
15.进一步,所述第二分隔块的底部固接由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箱内设有用于防止过滤孔堵塞的防堵机构。设置的过滤箱对搅拌完成的液体进行过滤。
16.进一步,所述防堵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管内的水轮、可拆卸连接在水轮端部的连接杆、固接在连接杆自由端的刮板和均布在刮板底部的若干突起。通过水流带动水轮旋转,水轮带动连接杆和刮板旋转,通过刮板底部的突起防止过滤箱上的过滤孔堵塞。
17.进一步,所述罐体侧壁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监测管,所述监测管上设有在线浓度检测仪。通过设置的在线浓度检测仪可监测液体浓度是否达到要求。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分层式加药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分层式加药罐的剖视图;
21.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分层式加药罐中a处放大图;
22.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分层式加药罐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板1、罐体2、上盖3、连接螺钉4、进水管5、进水阀6、电机7、主轴8、搅拌棒9、过滤块10、加药管11、端盖12、放置槽1201、推杆13、把手1301、复
位弹簧14、推板15、第一分隔块16、第二分隔块17、连接管18、阀门19、水轮20、连接杆21、刮板22、突起23、过滤箱24、过滤孔2401、出水管25、抽液泵26、监测管27、在线浓度检测仪28。
25.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26.一种分层式加药罐,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罐体2,罐体2的上表面通过六颗连接螺钉4可拆卸连接有上盖3,罐体2的左侧比固接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上设有进水阀6,控制回用水的进入,罐体2的右侧壁固接有加药管11,加药管11的右端设有推送机构,而推送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加药管11右端的端盖12、开设在端盖12左端的放置槽1201、活动连接在放置槽1201内的推板15、若干设置在推板15和放置槽1201底部的复位弹簧14和固接在推板15内端面且穿出端盖12的推杆13,推杆13的右端部固接有把手1301,需要添加药剂时,打开端盖12,将药剂注入加药管11内,旋上端盖12,通过把手1301推动推杆13,带动推板15左移,将加药管11内的药剂推入罐体2内,松开把手1301,复位弹簧14即可带动推板15复位。
27.罐体2内部设有过滤块10,过滤块10为l形,设置在进水管5的端部外侧,罐体2内从上至下固接有第一分隔块16和第二分隔块17,第一分隔块16和第二分隔块17将罐体2分为三个腔室,从上至下为进料腔、搅拌腔和储液腔,上盖3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电机7,电机7的伸出端穿过上盖3同轴连接有主轴8,主轴8的侧壁对称固接有十根搅拌棒9,搅拌棒9位于第一分隔块16和第二分隔块17之间,如图2所示,搅拌棒9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第一分隔块16和第二分隔块17的倾斜角度相同。
28.第二分隔块17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管18,连接管18上设有阀门19,阀门19为电控阀,其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第二分隔块17的底部固接有过滤箱24,过滤箱24位位于连接管18的外侧,过滤箱24的底部开有若干分布均匀的过滤孔2401,过滤箱24内设有用于防止过滤孔2401堵塞的防堵机构,防堵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管18内的水轮20、可拆卸连接在水轮20端部的连接杆21、固接在连接杆21自由端的刮板22和均布在刮板22底部的若干突起23,当阀门19打开,液体由于重力下落,液体带动水轮20旋转,水轮20带动带动连接杆21和刮板22旋转,通过刮板22底部的突起23防止过滤箱24上的过滤孔2401堵塞。
29.罐体2的前侧壁固接有与搅拌腔连通的监测管27,监测管27上设有在线浓度检测仪28,可通过在线浓度检测仪28观察液体浓度来判断是否打开阀门19。
30.罐体2的右侧壁固接有出水管25,出水管25与储液腔连通,底板1的表面设有抽液泵26,抽液泵26与出水管25相连,用于抽出储液腔内的液体。
31.具体实施步骤:第一步,通过进水阀6打开进水管5,将回用水通入罐体2内,通过一第一分隔块16中部的通孔落入至第二分隔块17上方,第二步,向加药管11内加入药剂,选入端盖12,通过把手1301推动推杆13,推杆13将推板15向前推进,使得加药管11内的药剂进入罐体2内,松开把手1301,推板15由于复位弹簧14的作用复位,第三步,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主轴8旋转,主轴8再带动搅拌棒9旋转,将药剂和回用水进行搅拌,使其二者均匀混合,搅拌的过程中,可通过监测管27上的在线浓度检测仪28观察浓度是否达到要求,第四步,通过控制器打开阀门19,使得搅拌腔内的液体由于重力作用进入过滤箱24内,通过过滤箱24底部的过滤桶进入储液腔内,液体从连接管18进入过滤箱24内时,带动水轮20旋转,水轮20带动连接杆21和刮板22旋转,通过刮板22底部的突起23防止过滤箱24上的过滤孔2401堵塞,第五步,通过抽液泵26和出水管25抽出储液腔内的液体即可。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