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折叠装置及折衣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6:33: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服装折叠技术领域,主要涉及折叠装置及具有该折叠装置的折衣机。


背景技术:

2.cn201780071819公开了一种“具有堆叠传送器层的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及其折叠方法”,该折叠机用于自动物品折叠并具有机器顶端和底端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均匀机器主体,包括位于所述机器顶端的主动装载系统;至少五个堆叠的传送器层;以及位于所述机器底端的主动卸载系统,并且所述折叠机构造成在物品的宽度上折叠物品至少一次,并且在物品的长度上折叠物品至少一次。该折叠机具有被动的第一宽度折叠器机构和主动的第二宽度折叠器。装载系统包括活动悬挂器、单个传送器层和第一宽度折叠器。
3.第一宽度折叠器包括凹形构件和位于其上方的相应凸形构件,凹形构件是板形的并且包括梯形开口,该梯形开口具有两个第一折叠边缘,这两个第一折叠边缘在纵向放行上向内朝向机器后表面会聚。凸形构件也是板形的,并且可以包括具有两个第二折叠边缘的梯形凸起,所述两个第二折叠边缘在纵向方向上向外远离机器后表面而会聚。第二折叠边缘位于第一折叠边缘之间,使得当横过凸形构件拉动的物品爬上凸起时,在其侧面的任何多余的织物通过第一折叠边缘在凸形构件下方在横向方向上(宽度方向)被折叠。
4.第二宽度折叠器可包括机动化的机械折叠臂,其在横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地定位,在第二传送器层的两侧上并且构造成对物品进行提升和宽度折叠,第二宽度折叠器可包括化学板形面板,其构造成保持织物,将其压靠在传送器上以允许折叠臂仅折叠织物的必要部分,并定位或设定折叠线的位置。
5.该申请的折叠机由主动装载系统进行第一次宽度折叠后输送至第二传送器层进行第二次宽度折叠,第二宽度折叠由机动化的机械折叠臂完成。结构复杂,还需要对机械折叠臂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装置,该折叠装置可以对衣物等进行二次折叠,尤其是衬衫,可以先将衬衫的侧边折叠,再将袖子折叠起来。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折叠装置和第二折叠装置;
8.所述第一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边为第一折叠边缘;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凹形件,所述凹形件分叉的前端分别伸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所述凹形件内侧的弧形边被所述第一支撑板分成位于其两侧的两条引导边缘,所述引导边缘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所述第一折叠边缘与引导边缘的前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与所述凹形件下表面之间具有供被折叠物通过的间隙;
9.所述第二折叠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和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的两个引
导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端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尾端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边为第二折叠边缘;所述引导板包括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前端,所述第一引导部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端至后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且前端高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引导部后端水平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的内侧边分别为第一引导边缘、第二引导边缘,所述第一引导边缘与第二引导边缘相接,所述第二引导边缘自相接点向后向内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引导边缘的前端、第一引导边缘与所述第二折叠边缘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引导部上表面之间具有供被折叠物通过的间隙。
10.衣服等从第一支撑板前端铺在第一支撑板上,衣服的两侧进入第一折叠边缘与引导边缘的间隙处,往后端拉动衣服,当衣服下垂部分接触引导边缘,沿引导边缘向第一支撑板方向滑动,直至衣服从后端拉出,衣服两侧沿第一折叠边缘向内完成一次折叠(以第一折叠边缘为折痕)。衣服拉至第二支撑板上,未被折叠的部分,如衬衫的袖子,进入第二折叠边缘与第一引导边缘、第二引导边缘的间隙处,往后拉动衣服,下垂部分(如袖子)沿第一引导边缘、第二引导边缘向第二支撑板方向滑动,直至衣服从后端拉出,衣服两侧沿第二折叠边缘向内完成二次折叠(以第二折叠边缘为折痕)。
11.对于衬衫的袖子来说,仅折叠一次还不够,还需要折叠第二次,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引导板,所述第二引导板位于两引导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引导板上表面与所述引导板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两引导板之间自前端至后端均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两侧边分别向后向外延伸到两引导板的下方,或者,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两侧边分别两引导板的第二引导部后端的下方,且向后向外延伸。在第二支撑板上向后拉动过程中,一方面,袖子会以第二折叠边缘为折痕进行折叠,自折痕至袖口的这部分会被拉到第二引导板上,以第二引导边缘为折痕再折叠一次。对于其他需要再次折叠的衣物同样可以适用。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凹形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引导板前端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连接件的宽度。从第一折叠装置拉出的衣服,收于第一支撑板下方并于连接件两侧拉出,第二引导板前端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连接件的宽度,避免对经过一次折叠的衣物造成干涉。
13.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前端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后端的宽度,确保经过一次折叠的衣物可以顺利进入第二折叠装置。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前宽后窄。
15.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前窄后宽;或者,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个第二折叠边缘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后端设置向外的凸起。如果衣服折叠后不平整,可以利用后端撑开衣服,使衣物更加平整。
16.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端。
17.优选地,还包括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凹形件铰接,其下端铰接在机架上,所述支撑杆呈向斜前上方支撑所述第一折叠装置的状态;当下压所述第一折叠装置,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凹形件的铰接点转动至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机架的铰接点的后方,所述支撑杆呈向斜后上方保持所述第一折叠装置下弯状态。
18.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装置与第二折叠装置之间设置有感应被折叠物的传感装
置。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折衣机,该折衣机的机架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装置。
20.本实用新型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叠装置和第二折叠装置,第一折叠装置用于将衣服两侧多余部分收于第一支撑板下方,第二折叠装置将超出第二引导边缘的袖子收于两引导板之间的间隙处,对袖子进行折叠。本实用新型还在引导板下方设置第二引导板,可将多余的袖子沿第二引导边缘进行二次折叠。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对称设置的引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第一宽度折叠装置;1.1-第一支撑板;1.1.1-第一折叠边缘;1.2-凹形件;1.2.1-引导边缘;1.3-连接件;2-第二宽度折叠装置;2.1-第二支撑板;2.1.1-第二折叠边缘;2.2-引导板;2.2.1-第一引导部;2.2.2-第二引导部;2.2.3-第一引导边缘;2.2.4-第二引导边缘;2.3-第二引导板;2.4-支柱;2.5-固定板;3-传感装置;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能实现二次宽度折叠的装置及折衣机。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宽度折叠装置1和第二宽度折叠装置2。
29.如图1、2、3所示,第一宽度折叠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板1.1和位于第一支撑板1.1下方的凹形件1.2,第一支撑板1.1与凹形件1.2之间通过连接件1.3连接。支撑板1.1的前端设有倾斜面。第一支撑板1.1的两侧边为第一折叠边缘1.1.1,两条第一折叠边缘1.1.1之间呈前宽后窄的缩口状。凹形件1.2的分叉的前端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1.1的外端,凹形件1.2的内侧边被第一支撑板1.1分成位于其两侧的两条引导边缘1.2.1。两引导边缘1.2.1呈弧形,由前向后向内延伸并会聚在一起,后端延伸至第一支撑板1.1的底部。两个第一折叠边缘1.1.1位于两个引导边缘1.2.1之间,第一折叠边缘与引导边缘之间具有供衣服通过的间隙,第一支撑板下表面与凹形件上表面之间也具有供衣服通过的间隙。
30.衣服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从前端的倾斜面进入第一宽度折叠装置,两侧的衣服沿第一折叠边缘下垂至第一折叠边缘与引导边缘之间的开口处,继续向后拉衣服,当衣服下垂部分接触引导边缘后,沿引导边缘向内滑动,直至衣服向后拉出,最终衣服两侧沿第一折叠边缘向下向内完成一次宽度折叠。
31.如图1、2、4、5所示,第二宽度折叠装置2包括第二支撑板2.1和两侧对称设置的一对引导板2.2。引导板2.2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引导部2.2.1和第二引导部2.2.2。第一引导部2.2.1自前端至后端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其前端高出支撑板2.1的上表面,内侧边为第一引导边缘2.2.3。第二引导部2.2.2为前窄后宽的三角板,内侧边为第二引导边缘2.2.4。第一引导边缘2.2.3与第二引导边缘2.2.4连接,第二引导边缘2.2.4自连接处向后向内延伸。
32.第二支撑板2.1安装在支柱2.4的顶端,支柱2.4的底端与固定板2.5连接,固定板2.5的两端与折衣机的机架连接。两引导板2.2的外侧与机架连接。
33.第二支撑板2.1的两侧边为第二折叠边缘2.1.1,第二折叠边缘2.1.1与第一折叠边缘1.1.1连接。两第二折叠边缘2.1.1的宽度可以等于小于两第一折叠边缘1.1.1的宽度,即,第二支撑板前端的宽度小于等于第一支撑板后端的宽度,以确保经过一次的折叠的衣服可以顺序进入第二支撑板。两第二折叠边缘2.2.1设置成前窄后宽,向后逐渐放大,即,第二支撑板前窄后宽,使第二支撑板上的不平整衣服被撑开,使衣服更加平整。或者,两第二折叠边缘2.2.1设置平行,在第二支撑板的后端设置向外的凸起,凸起使两第二折叠边缘2.1.1突然放大,使不平整的衣服更加平整。
34.两引导板2.2的下方还可以设置第二引导板2.3,第二引导板2.3固定在支柱2.4上,引导板2.2下表面与第二引导板2.3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引导板2.3设置为前窄后宽,即,第二引导板2.3前端的宽度小于等于连接件1.3的宽度,从第一折叠装置拉出的衣服,收于第一支撑板1.1下方并于连接件1.3两侧拉出,因此,第二引导板2.3前端的宽度需小于等于连接件1.3的宽度,以确保不会产生干涉。第二引导板2.3后端的宽度需大于两第二引导边缘2.2.4后端的间距,即,第二引导板的两个侧边分别向后向外延伸至两引导板的下方。在衣服被拉到第二折叠装置时,衣服的侧部被第二引导板托住,在拉动过程中,衣服首先以第二折叠边缘2.1.1为折痕向内进行折叠,然后以第二引导边缘2.2.4为折痕向外进行折叠。两引导板2.2之间也要具有间隙,以确保可以以第二引导边缘2.2.4为折痕,并且能够从两个引导板之间拉出。
35.也可以将第二引导板2.3设置得短一些,仅位于第二引导部后端的下方,第二引导板的两侧边分别位于两引导板的第二引导部后端的下方,且向后向外延伸。在衣服被拉到第二折叠装置时,衣服的侧部下垂,在拉动过程中,衣服首先以第二折叠边缘2.1.1为折痕向内进行折叠,然后衣服被拉到第二引导板上,以第二引导边缘2.2.4为折痕向外进行折叠。
36.第一折叠装置与第二折叠装置之间设有感应衣服的传感装置3。传感装置3可用于计算拉入折衣机的衣服长度。一般为传感装置感应时长乘以衣服拉动的速度。
37.如图1、2所示,第一宽度折叠装置后端通过铰链与第二宽度折叠装置的前端连接。机架上铰接有可伸缩的支撑杆4(如气缸),支撑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宽度折叠装置的凹形件1.2铰接。当第一宽度折叠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杆4朝向前上方,斜着对第一宽度折叠装置进行支撑。向下压第一宽度折叠装置,支撑杆4收缩,支撑杆4与凹形件1.2的铰接点越过支撑杆4与机架的铰接点的竖直线后,支撑杆与凹形件的铰接点转到到支撑杆与机架的铰接点的后方,支撑杆再次伸长,此时支撑杆4朝向后上方,支撑杆呈向斜后上方使第一宽度折叠装置保持下弯状态,方便机器空闲时或运输时节省空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