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合式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8 19:49: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式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2.在煤气净化工业中,煤气净化塔出口煤气中往往会夹带有部分细小液滴,由于液滴的存在,经常会导致后续煤气管道、设备的腐蚀,同时可能会造成后续净化过程中,净化指标的升高,对净化煤气的达标使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将煤气中的液滴分离出来,保证后续生产及管道设备的稳定运行。
3.目前煤气气液分离器的形式主要有重力沉降的折流式、返流式,离心沉降的旋流式等,但采用单一形式的气液分离器,分离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气液分离不够彻底。如果同时设置两组气液分离器,则存在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克服了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高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筒体1、外筒体1、旋流段2、返流段3、隔板4、降气筒5、旋流器6、进气口7、出气口8、第一出液口9、第二出液口10、顶板11、集液锥12、挡气板13、旋流板14;在外筒体1顶部设有顶板11,在顶板11上设有进气口7,在外筒体1侧面中部设有第一出液口9,在外筒体1侧面下方设有出气口8,在外筒体1底部设有集液锥12、第二出液口10。外筒体1内部由隔板4分隔为上下两段,上段为旋流段2,下段为返流段3,旋流段2与返流段3之间经降气筒5气相连接。在旋流段2内设有旋流器6。旋流器6中部设有挡气板13,挡气板13与外筒体之间设有旋流板14。
6.气体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顶部进入,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侧面流出。
7.第一出液口9与旋流段2相连接,出气口8与返流段3相连接。
8.隔板4具有一定的坡度,第一出液口9位于隔板4的最低点上方,便于液体的汇集与流出。
9.挡气板13与外筒体1之间呈同心圆设置。
10.旋流板14设有多个,均为倾斜片状,并均匀固定于挡气板13与外筒体1之间。
11.外筒体1、进气口7、顶板11、旋流器6、降气筒5、第二出液口10均为同轴设置。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将旋流与返流两种气液分离形式结合在一起,当煤气经顶部进气口进入所述气液分离器,先后经过旋流与返流两种气液分离形式进行充分的气液分离过程后,煤气从气液分离器侧面的出气口流出。分离出的液体经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流出。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分离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14.图1是一种复合式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筒体1、旋流段2、返流段3、隔板4、降气筒5、旋流器6、进气口7、出气口8、第一出液口9、第二出液口10、顶板11、集液锥12、挡气板13、旋流板14,图中箭头为气体流向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筒体1,在外筒体1顶部设有顶板11,在顶板11上设有进气口7,在外筒体1侧面中部设有第一出液口9,在外筒体1侧面下方设有出气口8,在外筒体1底部设有集液锥12、第二出液口10。外筒体1内部由隔板4分隔为上下两段,上段为旋流段2,下段为返流段3,旋流段2与返流段3之间经降气筒5气相连接。在旋流段2内设有旋流器6。旋流器6中部设有挡气板13,挡气板13与外筒体之间设有旋流板14。
16.气体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顶部进入,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侧面流出。
17.第一出液口9与旋流段2相连接,出气口8与返流段3相连接。
18.隔板4具有一定的坡度,第一出液口9位于隔板4的最低点上方,便于液体的汇集与流出。
19.挡气板13与外筒体1之间呈同心圆设置。
20.旋流板14设有多个,均为倾斜片状,并均匀固定于挡气板13与外筒体1之间。
21.外筒体1、进气口7、顶板11、旋流器6、降气筒5、第二出液口10均为同轴设置。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带有细小液滴的气体,由进气口7进入气液分离器上段旋流段2,当气体经过旋流器6时,由旋流板14改变方向而旋转流向外筒体1内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体中的细小液滴聚集成较大液滴,与外筒体1内壁碰撞后,沿外筒体1内壁流下,经隔板4收集后,由第一出液口9流出。在旋流段2进行气液分离后的气体,经过降气筒5流入返流段3,而后从出气口8流出。在此过程中,气体中的液滴进一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气体分离,经过集液锥12进行收集后,由第二出液口10流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旋流段(2)、返流段(3)、隔板(4)、降气筒(5)、旋流器(6)、进气口(7)、出气口(8)、第一出液口(9)、第二出液口(10)、顶板(11)、集液锥(12)、挡气板(13)、旋流板(14);在外筒体(1)顶部设有顶板(11),在顶板(11)上设有进气口(7),在外筒体(1)侧面中部设有第一出液口(9),在外筒体(1)侧面下方设有出气口(8),在外筒体(1)底部设有集液锥(12)、第二出液口(10);外筒体(1)内部由隔板(4)分隔为上下两段,上段为旋流段(2),下段为返流段(3),旋流段(2)与返流段(3)之间经降气筒(5)气相连接;在旋流段(2)内设有旋流器(6),旋流器(6)中部设有挡气板(13),挡气板(13)与外筒体之间设有旋流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出液口(9)与旋流段(2)相连接,出气口(8)与返流段(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隔板(4)具有一定的坡度,第一出液口(9)位于隔板(4)的最低点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挡气板(13)与外筒体(1)之间呈同心圆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旋流板(14)设有多个,均为倾斜片状,并均匀固定于挡气板(13)与外筒体(1)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外筒体(1)、进气口(7)、顶板(11)、旋流器(6)、降气筒(5)、第二出液口(10)均为同轴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属于煤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外筒体、旋流段、返流段、隔板、降气筒、旋流器、进气口、出气口、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顶板、集液锥、挡气板、旋流板;在外筒体顶部设有顶板,在顶板上设有进气口,在外筒体侧面中部设有第一出液口,在外筒体侧面下方设有出气口,在外筒体底部设有集液锥、第二出液口;外筒体内部由隔板分隔为上下两段,上段为旋流段,下段为返流段,旋流段与返流段之间经降气筒气相连接;在旋流段内设有旋流器,旋流器中部设有挡气板,挡气板与外筒体之间设有旋流板。优点在于,分离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单。单。


技术研发人员:侯添 穆传冰 秦海波 朱庆强 朱灿朋 李义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