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2-11-16 17:08: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建设、电力用户的服务需求以及电网服务形式的发展,电力用户逐渐从智能电网的被动参与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其建设离不开对电力系统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在野外电力巡检场景中,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将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实现能源设备状态监测、异常运行状态告警,支撑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逐步成熟,该系统在救灾减灾、交通运输、农业自动化、森林状态监测、军事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该系统定位精度高、在山区和城市中抗干扰能力强,该系统在电力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野外电力巡检环境复杂,非常考验卫星通信网络的自组织和生存能力,对抗灾抗毁能力要求较高,同时,野外电力巡检持续时间长,需要将巡检数据及时、可靠地传送至监测主站,然而电力巡检需要采集多设备数据,且由于设备所承载业务具有差异化需求,其采集数据也有着差异化的传输处理优先级差异以及数据大小差异,现有短报文通信路径优化方法难以自主识别差异化业务数据特征,导致业务差异化需求难以满足。
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面向卫星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能够依据野外实况自动选择最优通信策略,保障巡检业务的高可靠通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短报文通信路径优化方法难以自主识别差异化业务数据特征,难以满足业务差异化需求。
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通过电力巡检设备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并生成北斗短报文数据包;
9.构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并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传输所述北斗短报文数据包;
10.在经由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的链路集合时,建立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路径优化模型;
11.基于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求解所述路径优化模型,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
12.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构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的步骤包括:
13.对于一个给定的数据传输网络拓扑,将其构建为基于有向图的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g(n,l);其中,n表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中的设备集合,n={n1,...,ni,...,ni,n
i 1
,n
i 2
},n1表示巡检设备,ni,i=2,3,...,i-1表示中继设备,ni表示北斗转发设备,n
i 1
和n
i 2
分别表示北斗卫星和电力系统自动化主站;l表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中的链路集合,表示与设备ni存在链路的设备集合;
14.定义n1和n
i 2
间有m条路径,路径集合为f={f1,...,fm,...,fm},f1、fm和fm分别表示第1、m和m条路径,每条路径包含k个设备,即由n1,n
i 1
,n
i 2
以及(k-3)个中继设备组成;fm中的设备集合表示为和分别为fm中的第一个设备和最后一个设备,表示第k个设备,其中表示第k个设备,其中
15.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在经由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的链路集合时,建立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路径优化模型的步骤包括:
16.在每轮数据传输中,将电力巡检设备采集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建模,并根据所述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计算得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中相邻两个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17.根据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中相邻两个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得到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
18.以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为优化目标,考虑路径选择约束条件和时延约束条件,建立路径优化模型;
19.其中,所述路径优化模型具体为:
[0020][0021]
式中,z
m,t
表示在第t轮数据传输中,第m条路径的路径选择指示变量;表示第t轮数据传输中,第m条路径的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t表示数据传输总轮次;m表示路径总数。
[0022]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求解所述路径优化模型,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的步骤包括:
[0023]
在每轮数据传输中,初始化路径选择指示变量、路径优化探索因子和路径选择次数变量,并判断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是否不超过路径总数;
[0024]
若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不超过路径总数,则控制巡检设备遍历选择所有通信路径,并进入下一数据传输轮次;
[0025]
若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超过路径总数,则更新本轮数据传输中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并根据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计算得到路径评估值;
[0026]
根据路径评估值和更新后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选择本轮数据传输的通信路径;
[0027]
检测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并修正路径评估值和路径选择次数变量;
[0028]
在判断到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大于数据传输总轮次时,结束通信路径优化,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否则进入下一数据传输轮次,并重新更新本轮数据传输中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
[0029]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路径优化探索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0030][0031][0032]
式中,ε
t
表示路径优化探索因子;α表示常量,用于调整数量级;表示归一化数据;u
t
表示在第t轮数据传输中,待传输的北斗短报文数据包大小;u
max
和u
min
表示北斗短报文数据包大小的上限和下限。
[0033]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根据路径评估值和更新后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选择本轮数据传输的通信路径,具体为:
[0034][0035]
其中,
[0036][0037][0038]
式中,f
m*
表示本轮数据传输选择的通信路径;表示截至第t轮路径优化选择路径fm的路径评估值;η表示随机数;ε
t
表示路径优化探索因子;表示截至第t轮路径优化选择路径fm的路径性能;表示截至第t轮路径优化选择路径fm的路径性能均值;表示路径评估波动,其为截至第t轮路径优化选择路径fm的路径性能均值方差;表示第t轮数据传输中,第m条路径的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f表示所有路径集合。
[0039]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修正路径评估值的计算公式为:
[0040][0041][0042]
式中,表示修正后的路径性能均值;表示修正后的路径评估波动;表示在第(t-1)轮数据传输中,选择路径fm的路径选择次数变量;z
m,t
表示在第t轮数据传输中,第m条路径的路径选择指示变量;q表示第t轮数据传输前的第q轮数据传输;
[0043]
所述修正路径选择次数变量的计算公式为:
[0044]
[0045]
式中,表示在第t轮数据传输中,修正后的路径选择次数变量。
[0046]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47]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电力巡检设备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并生成北斗短报文数据包;
[0048]
网络拓扑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并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传输所述北斗短报文数据包;
[0049]
优化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在经由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的链路集合时,建立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路径优化模型;
[0050]
优化模型求解模块,用于基于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求解所述路径优化模型,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
[0051]
同时,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0052]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005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通过构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并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传输所述北斗短报文数据包;在经由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的链路集合时,建立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路径优化模型;基于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求解所述路径优化模型,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实现了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将路径评估值建模为正态分布,并根据每轮通信路径选择结果,分别更新路径性能均值以及方差,以通过每轮通信路径选择不断对路径性能评估进行修正,提高了路径评估准确性,使通信质量得到了保障。
附图说明
[0054]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流程示意图;
[0055]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bd3短报文通信数据传输网络拓扑示意图;
[0056]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流程示意图;
[0057]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系统框图;
[0058]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给出仅仅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包括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因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基础上,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许多改变。
[0060]
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1]
s1.通过电力巡检设备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并生成北斗短报文数据包。
[0062]
本实施例考虑野外电力巡检场景,通过电力巡检设备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并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网络传输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主站进行处理,其中,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包括告警占比、信道增益、传输带宽和电磁干扰等。
[0063]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优化方法应用于面向bd3短报文通信数据传输网络拓扑,该网络拓扑结构包括电力巡检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和电力系统自动化主站,其中,数据传输设备包括中继设备、北斗转发设备和短报文模块,短报文模块用于将电力巡检设备采集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处理为北斗短报文数据包。
[0064]
s2.构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并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传输所述北斗短报文数据包。
[006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的步骤包括:
[0066]
对于一个给定的数据传输网络拓扑,将其构建为基于有向图的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g(n,l),在本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网络拓扑为图2所示的面向bd3短报文通信数据传输网络拓扑;其中,n表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中的设备集合,n={n1,...,ni,...,ni,n
i 1
,n
i 2
},n1表示巡检设备,ni,i=2,3,...,i-1表示中继设备,ni表示北斗转发设备,n
i 1
和n
i 2
分别表示北斗卫星和电力系统自动化主站,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将用于提供短报文转发的北斗卫星和用于提供数据处理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主站均简化为网络拓扑中的设备;l表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中的链路集合,表示与设备ni存在链路的设备集合。
[0067]
本实施例定义n1与n
i 2
之间有m条路径,路径集合为f={f1,...,fm,...,fm},其中,f1、fm和fm分别表示第1、m和m条路径,每条路径包含k个设备,即由n1,n
i 1
,n
i 2
以及(k-3)个中继设备组成;fm中的设备集合表示为中的设备集合表示为和分别为fm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设备,表示第k个设备,其中表示第k个设备,其中
[0068]
s3.在经由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的链路集合时,建立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路径优化模型。
[0069]
具体地,所述在经由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的链路集合时,建立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路径优化模型的步骤包括:
[0070]
s31.本实施例共考虑了t轮的数据传输,集合表示为t={1,...,t,...,t},其中,t表示数据传输总轮次,每轮传输的长度取决于从n1到n
i 2
的数据传输时延,在每轮数据传输中,将电力巡检设备采集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建模为θ
t
(u
t

t

max
);其中,u
t
表示第t轮待传输的北斗短报文数据包大小,u
min
≤u
t
≤u
max
,u
max
和u
min
分别表示北斗短报文数据包大小的上限和下限;κ
t
表示第t轮待传输的北斗短报文数据包优先级;τ
max
表示数据传输的最大可容忍时延。
[0071]
s32.根据第t轮电力巡检设备采集的所述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计算得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中相邻两个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0072][0073]
式中,b
m,t
表示数据传输带宽;p表示传输功率;表示第t轮北斗短报文数据包从传输到的增益;表示路径fm中的第k个设备;σ0表示高斯白噪声;σ
emi,t
表示电磁干扰;表示恒定转发速率,需要说明的是,北斗卫星转发北斗短报文数据包时,转发速率通常恒定,本实施例设置为
[0074]
s33.根据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中相邻两个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计算得到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其中,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计算公式为:
[0075][0076][0077][0078]
式中,表示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表示数据传输时延;u
t
表示第t轮待传输的北斗短报文数据包大小;表示数据传输速率;表示恒定转发速率。
[0079]
s34.以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为优化目标,考虑路径选择约束条件和时延约束条件,建立路径优化模型,以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其中,所述路径优化模型具体为:
[0080][0081]
式中,z
m,t
∈{0,1}表示在第t轮数据传输中,第m条路径的路径选择指示变量,其中,z
m,t
=1表示第t轮选择路径fm传输数据,否则z
m,t
=0;表示第t轮数据传输中,第m条路径的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t表示数据传输总轮次;m表示路径总数。
[0082]
路径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路径选择约束条件和时延约束条件,具体为:
[0083]
路径选择约束条件:每轮只能选择一条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0084]
时延约束条件: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需要不超过τ
max

[0085]
s4.基于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求解所述路径优化模型,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
[008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求解所述路径优化模型,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的步骤包括:
[0087]
在每轮数据传输中,初始化路径选择指示变量、路径优化探索因子和路径选择次数变量,并判断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是否不超过路径总数;
[0088]
若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不超过路径总数,则控制巡检设备遍历选择所有通信路径,并进入下一数据传输轮次;
[0089]
若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超过路径总数,则更新本轮数据传输中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并根据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计算得到路径评估值;
[0090]
根据路径评估值和更新后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选择本轮数据传输的通信路径;
[0091]
检测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并修正路径评估值和路径选择次数变量;
[0092]
在判断到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大于数据传输总轮次时,结束通信路径优化,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否则进入下一数据传输轮次,并重新更新本轮数据传输中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
[0093]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第t轮数据传输中,初始化路径选择指示变量z
m,t
、路径优化探索因子ε
t
和路径选择次数变量以使z
m,t
=0、ε
t
=0、并判断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t是否不超过路径总数;其中,表示择路径fm的次数;若判断到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t不超过路径总数m,即t≤m,则控制巡检设备遍历选择所有通信路径,并进入下一数据传输轮次。
[0094]
若判断到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t超过路径总数m,即t》m,则更新本轮数据传输中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ε
t
,并根据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计算得到路径评估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路径优化探索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0095][0096][0097]
式中,ε
t
表示路径优化探索因子;α表示常量,用于调整数量级;表示归一化数据;u
t
表示在第t轮数据传输中,待传输的北斗短报文数据包大小;u
max
和u
min
表示北斗短报文数据包大小的上限和下限。
[0098]
然后,根据路径评估值和更新后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选择本轮数据传输的通信路径,具体为:
[0099][0100]
其中,
[0101][0102]
[0103][0104]
式中,f
m*
表示本轮数据传输选择的通信路径;表示截至第t轮路径优化选择路径fm的路径评估值;η表示随机数;ε
t
表示路径优化探索因子;表示截至第t轮路径优化选择路径fm的路径性能;表示截至第t轮路径优化选择路径fm的路径性能均值;表示路径评估波动,其为截至第t轮路径优化选择路径fm的路径性能均值方差;表示第t轮数据传输中,第m条路径的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f表示所有路径集合;当第t轮巡检设备选择路径f
m*
时,z
m*,t
=1。
[0105]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路径评估值通常采用每条路径截止到当前轮次的性能均值,但是,由于数据传输网络中通信路径的信道增益以及受到的电磁干扰具有时变性,导致路径性能的评估与实际路径性能出现偏差,因此本实施例将路径评估值建模为正态分布,并根据每轮通信路径选择结果,分别更新路径性能均值以及方差。
[0106]
接着,本实施例通过自动化主站观察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表现,并修正路径评估值和路径选择次数变量;其中,所述修正路径评估值的计算公式为:
[0107][0108][0109]
式中,表示修正后的路径性能均值;表示修正后的路径评估波动;表示在第(t-1)轮数据传输中,选择路径fm的路径选择次数变量;z
m,t
表示在第t轮数据传输中,第m条路径的路径选择指示变量;p表示第t轮数据传输前的第p轮数据传输;
[0110]
所述修正路径选择次数变量的计算公式为:
[0111][0112]
式中,表示在第t轮数据传输中,修正后的路径选择次数变量。
[0113]
最后,判断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t是否大于数据传输总轮次t,即t》t,在判断到本轮数据传输的轮次t大于数据传输总轮次t时,结束通信路径优化,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否则进入下一数据传输轮次,并重新更新本轮数据传输中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并根据路径评估值和更新后的路径优化探索因子选择本轮数据传输的通信路径。
[0114]
与传统的采用探索因子的路径优化算法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能够基于数据特征认知和路径评估波动修正实现数据通信路径优化,即,可以通过认知数据特征动态调节自适应探索因子来平衡探索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当待传输的
北斗短报文数据包较大、优先级较高时,将减小探索因子,从而更倾向于利用具有最好性能评估值的路径,减少不必要探索导致的性能下降,反之,当待传输的北斗短报文数据包较小、优先级较低时,将增大探索因子,从而更倾向于探索具有更优性能的路径选择策略。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可以通过每轮通信路径选择不断对路径性能评估进行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路径评估准确性,提高算法优化性能。
[011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建立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路径优化模型,并基于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求解所述路径优化模型,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使得数据传输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在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最小的条件下实现可靠的短报文数据包传输,同时通过不断对路径性能评估进行修正,有效提高了路径评估准确性,达到提高算法优化性能的目的,使得路径优化策略很好地满足了业务需求。
[011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117]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118]
数据采集模块101,用于通过电力巡检设备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并生成北斗短报文数据包;
[0119]
网络拓扑构建模块102,用于构建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并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传输所述北斗短报文数据包;
[0120]
优化模型建立模块103,用于在经由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拓扑模型的链路集合时,建立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路径优化模型;
[0121]
优化模型求解模块104,用于基于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求解所述路径优化模型,获取北斗短报文数据包的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
[0122]
关于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述对于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的限定,此处不再赘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个模块和步骤,能够以硬件、软件或者两者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012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系统,所述系统通过基于构建的数据传输网络拓扑结构建模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优化问题,并基于数据特征认知和路径评估波动修正的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求解优化问题,输出最优通信路径选择策略,减少通信路径的数据传输时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每轮通信路径选择不断对路径性能评估进行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路径评估准确性,提高算法优化性能,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0124]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它们之间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并可以将存储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0125]
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
失性存储器两者;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或其组合。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上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通用阵列逻辑或其任意组合。
[0126]
另外,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0127]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相同的部件布置。
[0128]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012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其一种面向bd3短报文的数据通信路径优化方法采用基于数据特征认知和路径评估波动修正的自适应探索选择算法求解最小化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的优化问题,能够较好地动态调节自适应探索因子来平衡探索和利用之间的关系,提高了路径评估准确性,提高了系统性能。
[0130]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013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013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