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河内构筑物、设置河内构筑物的方法与流程

2022-11-16 09:29: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河内构筑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内构筑物、设置河内构筑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河道内设立铁塔时需要修建跨越塔基。目前,在设计跨越塔基时仅考虑到铁塔基础的自身安全,一般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基础承台和灌注桩布置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3.后期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水流受到挤压后在塔基上游形成壅水区。特殊情况下,比如修建在黄河中的某些跨越塔基处的壅水高度会影响两岸防洪工程安全,只能通过加高堤坝的方式抵消由此引起的漫堤隐患,导致跨河塔的建设投资居高不下。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内构筑物、设置河内构筑物的方法,以降低河内构筑物的壅水效果。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河内构筑物,包括桩体和基础承台,所述桩体有多根,相邻两根桩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基础承台与所述桩体固定连接,所述基础承台的迎水面设有降壅装置。
7.优选的,所述降壅装置为劈水尖或劈水棱。
8.优选的,所述桩体沿河流方向设成至少两排,设相邻两排桩体中先迎水的一排桩体为分水桩,相邻两排桩体中后迎水的一排桩体为抽水桩,所述抽水桩设置在所述分水桩形成的泄流道中。
9.优选的,所述桩体沿河流方向顺次设有第一排桩、第二排桩、第三排桩、第四排桩,所述第一排桩设有一根桩体,所述第二排桩设有二根桩体,所述第三排桩设有二根桩体,所述第四排桩设有二根桩体,所述第一排桩的桩体、第二排桩的桩体、第三排桩的桩体设置在三角形的两条边上,所述第四排桩的桩体设置在经所述第三排桩的两根桩体的河流方向的内侧。
10.优选的,所述基础承台用于安装供电铁塔。
11.一种设置河内构筑物的方法,包括:
12.在河道内构筑桩体的步骤;
13.在桩体的上部构筑基础承台的步骤,在桩体的上部构筑基础承台的步骤中,使所述基础承台的迎水面设有降壅装置。
14.优选的,所述降壅装置为劈水尖或劈水棱。
15.优选的,在河道内构筑桩体的步骤中,使桩体在河流方向顺次形成有第一排桩、第二排桩、第三排桩、第四排桩,所述第一排桩设有一根桩体,所述第二排桩设有二根桩体,所述第三排桩设有二根桩体,所述第四排桩设有二根桩体,所述第一排桩的桩体、第二排桩的桩体、第三排桩的桩体设置在三角形的两条边上,所述第四排桩的桩体设置在经所述第三
排桩的两根桩体的河流方向的内侧。
16.一些桥梁包括桩体和桥跨,设计时桥跨部分应满足除特殊情形的洪水外,水面应不高于桥跨。但在设计本发明的河内构筑物时,为避免丰水期基础承台部分浸水导致壅水增加,特将承台主动没于河水中,由于基础承台为不带孔隙的实体,因此在基础承台的迎水面设置降壅装置,可以降低河内构筑物的壅水效果。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发明的河内构筑物中,与墩体相比,桩体截面积小,相邻两根桩体之间设置的间隙可以减少阻小面,防壅水效果好。基础承台的迎水面设有降壅装置,可以降低河内构筑物的壅水效果。如此,本发明可以降低河内构筑物的壅水效果。
19.2.桩体沿河流方向设成至少两排,设相邻两排桩体中先迎水的一排桩体为分水桩,相邻两排桩体中后迎水的一排桩体为抽水桩。在分水桩数目确定后,水流流至分水桩后,形成壅水效果是一样的。但本发明中,使抽水桩设置在分水桩形成的泄流道中,这就使得抽水桩也会阻挡泄流道中的激流,部分激流从分水桩外侧流泄,部分激流从分水桩与抽水桩之间的流过。受伯努利效应影响,经分水桩与抽水桩之间的流体流速增大,形成抽水效应,可以化解分水桩处的壅水。此外,经分水桩与抽水桩之间的流体还可以冲涮分水桩的背水面的积沙。
20.3.桩体沿河流方向顺次设有第一排桩、第二排桩、第三排桩、第四排桩,第一排桩设有一根桩体,第二排桩设有二根桩体,第三排桩设有二根桩体,第四排桩设有二根桩体,第一排桩的桩体、第二排桩的桩体、第三排桩的桩体设置在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第四排桩的桩体设置在经所述第三排桩的两根桩体的河流方向的内侧。这样,第一排单桩与第二排双桩之间形成水流挤压效应使流速增加,通过流速增加引起的抽水效应化解第一排单桩引起壅水效应;第三排桩仍采用双桩型式,以形成菱形的空心结构,通过放大水流通道宽度,给流经前两排桩的水流形成压力释放空降,有效降低水流速度,降低水流经过第四排桩的壅水高度;水流经过第四排桩后,流速得到进一步释放,抽水和降低壅水的效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21.4.在供电领域,用于安装供电铁塔的基础承台的尺寸可以参考相关标准要求。这使得基础承台可以区别于桥跨或其它结构。尤其是使用“桩体沿河流方向顺次设有第一排桩、第二排桩、第三排桩、第四排桩,第一排桩设有一根桩体,第二排桩设有二根桩体,第三排桩设有二根桩体,第四排桩设有二根桩体,第一排桩的桩体、第二排桩的桩体、第三排桩的桩体设置在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第四排桩的桩体设置在经所述第三排桩的两根桩体的河流方向的内侧”这样的桩体布置方式时,其具有很好的降壅效果。
22.5.本发明的设置河内构筑物的方法中,在河道内构筑桩体的步骤中,与墩体相比,桩体截面积小,桩体间隙设置可以减少阻小面,防壅水效果好。在桩体的上部构筑基础承台的步骤中,基础承台的迎水面设有降壅装置,可以降低河内构筑物的壅水效果。如此,本发明可以降低河内构筑物的壅水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一种河内构筑物侧视图。
24.图2为图1的桩体和基础承台的仰视图。
25.图3为一种河内构筑物的桩体的壅水示意图。
26.图4为一种桥的桩体形成的壅水效果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0-河床,11-河水,20-桩体,201-第一排桩,202-第二排桩,203-第三排桩,204-第四排桩,21-基础承台,22-塔座,23-塔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的形式说明本发明,以辅助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发明。除另有说明外,不应脱离本技术领域的技术知识背景理解以下的实施例及其中的技术术语。
29.本发明中,河流方向指河内构筑物处的河流方向。
30.实施例1:一种河内构筑物,参见图1-2,包括桩体20和基础承台21,基础承台21与桩体20固定连接。一般的,基础承台21与桩体20的顶部固定连接。
31.其中,桩体20有多根,相邻两根桩体20之间设有间隙。桩体20可以是灌注桩,也可以是预制桩。
32.其中,基础承台21的迎水面设有降壅装置。本实施例中,基础承台21的迎水面设置有竖立的劈水棱,与劈水棱相连接的两个竖立面形成降壅装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基础承台21的迎水面也可以设置成劈水尖,与劈水尖连接的侧面形成降壅装置。基础承台21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3.本实施例中,基础承台21安装供电铁塔。参见图1,基础承台21上方固定连接有塔座22,在塔座22上塔建塔体23。在其它实施例中,基础承台21应能设置在河道内,且不跨越河道。一般地,在丰水期,基础承台21是没于河水中的。
34.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桩体20沿河流方向顺次设有第一排桩201、第二排桩202、第三排桩203、第四排桩204。
35.在第一排桩201、第二排桩202、第三排桩203中的相邻两排桩体中,设先迎水的一排桩体为分水桩,后迎水的一排桩体为抽水桩,抽水桩设置在分水桩形成的泄流道中。参见图4,以桥的迎水的桩体为分水桩,右侧分水桩两侧的黑线外侧的水流即泄流道;右二分水桩两侧的黑线外侧的水流即泄流道。
36.参见图3,第一排桩201设有一根桩体,第二排桩202设有二根桩体,第三排桩203设有二根桩体,第四排桩204设有二根桩体,第一排桩的桩体、第二排桩的桩体、第三排桩的桩体设置在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第四排桩的桩体设置在经第三排桩的两根桩体的河流方向的内侧。
37.实施例2:一种设置河内构筑物的方法,参见图1-3,包括:
38.在河道内构筑桩体20的步骤;
39.在桩体20的上部构筑基础承台21的步骤,在桩体20的上部构筑基础承台21的步骤中,使基础承台21的迎水面设有降壅装置;
40.在基础承台上构筑供电铁塔。
41.本实施例中,在河道内构筑桩体20的步骤中,使桩体20在河流方向顺次形成有第一排桩201、第二排桩202、第三排桩203、第四排桩201,第一排桩201设有一根桩体,第二排桩202设有二根桩体,第三排桩203设有二根桩体,第四排桩204设有二根桩体,第一排桩201
的桩体、第二排桩202的桩体、第三排桩203的桩体设置在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第四排桩204的桩体设置在经第三排桩203的两根桩体的河流方向的内侧。
42.本实施例中,基础承台21的迎水面设置有竖立的劈水棱,与劈水棱相连接的两个竖立面形成降壅装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基础承台21的迎水面也可以设置成劈水尖,与劈水尖连接的侧面形成降壅装置。基础承台21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43.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说明。应当明白,实践中无法穷尽地说明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此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尽可能的阐述本发明得发明构思。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且未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进行取舍组合、具体参数进行试验变更,或者利用本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对本发明已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常规替换形成的具体的实施例,均应属于为本发明隐含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