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07:40: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烧结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


背景技术:

2.钨基硬质合金棒材具有硬度高、热硬性好等特点,常用于刀具的制造,而钨基硬质合金的生产,需要在真空烧结炉加工下完成,然而现有的真空烧结炉,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外界的电力影响,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运行中的真空烧结炉直接断电关闭,未完成加工的设备在电力恢复之前内部停止运行易造成对内部加工工件的损坏,导致真空烧结炉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断电后没有防护。
3.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2023165080.6的已授权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真空烧结炉,通过在主电力控制柜上设置有安装箱,安装箱的内侧设置有备用蓄电池组,为真空烧结炉本体的使用提供备用电力续航,通过断电检测模块对主电力控制柜的电力进行实时的检测,出现大范围停电时,备用控制主板通过控制备用蓄电池组继续为真空烧结炉本体提供电能,同时启动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号,一方面为设备的持续运行提供保障,保障真空烧结炉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方便提醒操作人员主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对真空烧结炉的使用提供防护,防止长时间的断电对在运行的真空烧结炉造成损坏。
4.上述专利文件虽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空烧结炉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低,断电后没有防护的问题,但是针对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降温效果差,且降温时间长,其次,炉门的开启和关闭需要使用者手动操作,增大了使用者受伤的风险,降低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包括底座和电机,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烧结炉本体,并且烧结炉本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环形管,所述第一环形管的边侧安装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的端头处连接有第二环形管,并且第二环形管的下方固定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端头处安装有第一水泵,且第一水泵的外侧固定有第三水管,并且第三水管的端头处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表面设置有进水口,且储水箱的外侧固定有第四水管,并且第四水管的端头处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上方固定有第五水管,所述电机安装于底座的表面,且电机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输出轴,并且输出轴的端侧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传动轴,并且传动轴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
置有支架,且连接块的端侧固定有炉门,并且炉门的边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外侧安装有凸块,并且螺栓的端头处设置有螺母。
8.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管等角度分布在烧结炉本体的外侧,且第一水管与第一环形管采用垂直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关于储水箱的中线对称设置,且储水箱与底座采用焊接一体化设置。
10.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为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的轴线与第二齿轮的轴线相互垂直。
11.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与底座通过第二齿轮构成转动安装结构,且传动轴的轴线与第二齿轮的轴线重合。
12.优选地,所述炉门与烧结炉本体通过连接块构成转动安装结构,且炉门与烧结炉本体紧密贴合。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当使用者需要对真空烧结炉的炉体进行降温时,同时打开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第二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抽取出来,并通过第五水管进入第一环形管中,在第一水泵的作用下,水从第一环形管经过第一水管进入第二环形管中,并通过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进入储水箱中,自然冷却,由于第一水管等角度分布在炉体的外侧,可以对炉体进行降温,当储水箱中的水蒸发完之后,可以继续加水,等待炉体下一次降温。
15.2、当使用者需要关闭炉门时,开启电机,电机带着输出轴发生转动,输出轴的端侧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传动轴,连接块在传动轴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连接块的端侧固定有炉门,转动到指定角度后,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炉门固定在炉体外侧,降低炉门关闭的难度,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的炉门和烧结炉本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的传动轴和连接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支撑板;3、烧结炉本体;4、第一环形管;5、第一水管;6、第二环形管;7、第二水管;8、第一水泵;9、第三水管;10、储水箱;11、进水口;12、第四水管;13、第二水泵;14、第五水管;15、电机;16、输出轴;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传动轴;20、连接块;21、支架;22、炉门;23、固定块;24、螺栓;25、凸块;2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参照图1-4,一种用于钨基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的真空烧结炉,包括底座1和电机15,底座1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顶部安装有烧结炉本体3,并且烧结炉本体3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环形管4,第一环形管4的边侧安装有第一水管5,且第一水管5的端头处连接有第二环形管6,并且第二环形管6的下方固定有第二水管7,第二水管7的端头处安装有第一水泵8,且第一水泵8的外侧固定有第三水管9,并且第三水管9的端头处安装有储水箱10,储水箱10的表面设置有进水口11,且储水箱10的外侧固定有第四水管12,并且第四水管12的端头处安装有第二水泵13,第二水泵13的上方固定有第五水管14,电机15安装于底座1的表面,且电机15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输出轴16,并且输出轴16的端侧固定有第一齿轮17,第一齿轮17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齿轮18,且第二齿轮18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传动轴19,并且传动轴19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块20,连接块20的底部设置有支架21,且连接块20的端侧固定有炉门22,并且炉门22的边侧安装有固定块23,固定块2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螺栓24,且螺栓24的外侧安装有凸块25,并且螺栓24的端头处设置有螺母26。
24.第一水管5等角度分布在烧结炉本体3的外侧,且第一水管5与第一环形管4采用垂直连接,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水管5,可以更好的吸收炉体的热量,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25.第一水泵8与第二水泵13关于储水箱10的中线对称设置,且储水箱10与底座1采用焊接一体化设置,通过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13的配合作用,使得水流形成回路,起到反复利用的效果,降低设备的局限性。
26.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8为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17的轴线与第二齿轮18的轴线相互垂直,通过电机15对第一齿轮17进行加速,使得第一齿轮17带着第二齿轮18转动,第二齿轮18中间位置固定的传动轴19在第二齿轮18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起到传递动力的效果。
27.传动轴19与底座1通过第二齿轮18构成转动安装结构,且传动轴19的轴线与第二齿轮18的轴线重合,传动轴19带着连接块20转动,将动力传递到连接块20上,降低设备的操作难度。
28.炉门22与烧结炉本体3通过连接块20构成转动安装结构,且炉门22与烧结炉本体3紧密贴合,炉门22在不靠人力的作用下转动,降低使用者受伤的风险,提高设备安全性。
29.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者需要对真空烧结炉的炉体进行降温时,同时打开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13,第二水泵13将储水箱10中的水抽取出来,并通过第五水管14进入第一环形管4中,在第一水泵8的作用下,水从第一环形管4经过第一水管5进入第二环形管6中,并通过第二水管7和第三水管9进入储水箱10中,自然冷却,由于第一水管5等角度分布在炉体的外侧,可以对烧结炉本体3进行降温,当储水箱10中的水蒸发完之后,可以继续加水,等待烧结炉本体3下一次降温。
30.当使用者需要关闭炉门22时,开启电机15,电机15带着输出轴16发生转动,输出轴
16的端侧固定有第一齿轮17,第一齿轮17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8,第二齿轮18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传动轴19,连接块20在传动轴19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连接块20的端侧固定有炉门22,转动到指定角度后,可以通过螺栓24和螺母26将炉门22固定在烧结炉本体3外侧,降低炉门22关闭的难度,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