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绳缆涂层定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5 19:38: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后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绳缆涂层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部分线缆,为了提高其力学性能(抗拉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等等),通常会选择将其浸没在高分子溶液中,使得线缆内部或者变成均匀覆盖一层涂层,然后将其干燥即可(称为后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简单快捷,但是并没有发挥到最好的效果,一是处理装置都是独立的,使得过程较为繁琐,比较耗时,二是溶液可能无法充分地浸透到线缆中,并且浸渍过高分子溶液的线缆如果不经过牵拉处理,其力学强度也无法得到充分地提高。
3.公开号为cn10445238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绳缆后整理装备,在其装置中,通过多个牵伸机构和干燥机构来对绳缆进行后处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绳缆的性能,但是装置的结构过于复杂,且牵伸过程和干燥过程都是独立进行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置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缆涂层定型装置,其能够高效地对绳缆进行干燥以及牵拉处理。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绳缆涂层定型装置,包括箱体,多件水平设于所述箱体内部且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的辊,驱动装置,多件开设于所述辊侧壁的环槽,以及设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加热装置;所述辊包括设于右下的第一辊,设于左下的第二辊,设于右上的第三辊,以及设于左上的第四辊,多件所述环槽沿所述辊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环槽用以容纳绳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以驱动所述第一辊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绳缆绕过所述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和第四辊后从所述箱体侧壁穿出。
6.进一步地,所述绳缆呈交叉状缠绕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后,再呈交叉状缠绕于所述第三辊和所述第四辊。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以驱动所述第四辊转动的第二电机。
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内底部的电热丝。
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电热丝上方的多孔的隔板。
10.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下方的鼓风装置;所述鼓风装置包括风机,设于所述风机出风口的出风板,所述出风板与所述箱体下端导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吸风管;所述吸风管一端与所述箱体上端导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导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绳缆涂层定型装置,在使用时,浸渍了高分子溶液的绳缆被拉入到箱体中,并缠绕在第一辊上的环槽中,然后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呈8字形缠绕后,缠绕到第三辊上,在第三辊和第四辊
之间呈8字形缠绕,最终牵引出箱体,在此过程中,绳缆被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和第四辊拉扯,能够充分地对绳缆进行牵引,并且在此过程中,箱体内的加热装置还能够充分地对绳缆表面的涂层进行烘干,这样绳缆在同步进行的烘干和牵拉过程中,其力学性能能够得到充分且有效地提升,并且装置将干燥和牵拉一体式整合,不仅装置体积更小,处理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缆涂层定型装置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缆涂层定型装置的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缆涂层定型装置的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标:10-箱体,11-第一辊,12-第二辊,13-第三辊,14-第四辊,15-第一电机,16-第二电机,21-风机,22-出风板,23-隔板,24-吸风管,30-绳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
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绳缆涂层定型装置,包括箱体10,多件水平设于箱体10内部且与箱体10转动连接的辊,驱动装置,多件开设于辊侧壁的环槽,以及设于箱体10内部的加热装置;辊包括设于右下的第一辊11,设于左下的第二辊12,设于右上的第三辊13,以及设于左上的第四辊14,多件环槽沿辊的长度方向分布,环槽用以容纳绳缆30;驱动装置包括用以驱动第一辊11转动的第一电机15;绳缆30绕过第一辊11、第二辊12、第三辊13和第四辊14后从箱体10侧壁穿出。绳缆30呈交叉状缠绕于第一辊11和第二辊12后,再呈交叉状缠绕于第三辊13和第四辊14。具体的,在使用时,浸渍了高分子溶液的绳缆30被拉入到箱体10中,并缠绕在第一辊11上的环槽中,然后在第一辊11和第二辊12之间呈8字形缠绕后,缠绕到第三辊13上,在第三辊13和第四辊14之间呈8字形缠绕,最终牵引出箱体10,在此过程中,绳缆30被第一辊11、第二辊12、第三辊13和第四辊14拉扯,能够充分地对绳缆30进行牵引,并且在此过程中,箱体10内的加热装置还能够充分地对绳缆30表面的涂层进行烘干,这样绳缆30在同步进行的烘干和牵拉过程中,其力学性能能够得到充分且有效地提升,并且装置将干燥和牵拉一体式整合,不仅装置体积更小,处理效率也更高。此外,对于不同材料的绳缆30,不同型号的绳缆30,不同性能的绳缆30,其需要进行的牵拉强度也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绳缆30的缠绕方式来调节牵拉强度,如处于第一辊11和第二辊12之间,第三辊13和第四辊14之间的绳缆30以水平的方式缠绕,这样绳缆30所受到的牵拉力度就较小,并且减少绳缆30在辊上的缠绕圈数也能减少绳缆30所受到的牵拉力,将上述几种方式组合起来就能够调节各种牵引力度。并且在牵引过程中辊位于两侧,绳缆30的大部分位于中间,因此加热装置能够更好地烘干绳缆30。
25.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以驱动第四辊14转动的第二电机16。具体的,第一辊11和第四辊14为具有电机驱动的驱动辊,这样能够更好地带动绳缆30运动,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第一辊11和第三辊13为驱动辊,第二辊12和第三辊13为驱动辊,第二辊12和第四辊14为驱动辊。
26.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包括设于箱体10内底部的电热丝。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电热丝上方的多孔的隔板23。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箱体10下方的鼓风装置;鼓风装置包括风机21,设于风机21出风口的出风板22,出风板22与箱体10下端导通连接。具体的,风机21将电热丝所产生的高温空气吹到箱体10中,使得绳缆30能够均匀受热。
27.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还包括吸风管24;吸风管24一端与箱体10上端导通连接,另一端与风机21的进风口导通连接。具体的,这样箱体10中的热空气能够循环流动,不仅便于控制温度,也能够节省能源。
28.综上,本实施例中的绳缆涂层定型装置,在使用时,浸渍了高分子溶液的绳缆30被拉入到箱体10中,并缠绕在第一辊11上的环槽中,然后在第一辊11和第二辊12之间呈8字形缠绕后,缠绕到第三辊13上,在第三辊13和第四辊14之间呈8字形缠绕,最终牵引出箱体10,在此过程中,绳缆30被第一辊11、第二辊12、第三辊13和第四辊14拉扯,能够充分地对绳缆30进行牵引,并且在此过程中,箱体10内的加热装置还能够充分地对绳缆30表面的涂层进行烘干,这样绳缆30在同步进行的烘干和牵拉过程中,其力学性能能够得到充分且有效地提升,并且装置将干燥和牵拉一体式整合,不仅装置体积更小,处理效率也更高。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