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U型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2022-11-15 06:25: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u型连接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建筑构件及现浇的保温墙体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型连接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仍为类似建筑较常采用的形式,但由于荷载效性的组合与叠加,单纯依靠钢筋混凝土形式并不能完全满足荷载要求,因此在混凝土构件中加入钢骨的组合构件逐步在工程中应用,通过钢骨混凝土构件增强结构整体抗力,满足建筑功能需求。
3.但是现有的预制件采用拉片式和螺杆式拉结构件两侧模板,但是其抗侧向承载力较差,并且加固效果不佳;另外,现有螺旋杆体一般仅直线插入至外叶墙,因此螺旋杆体对外叶墙所在混凝土的拉拔面积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连接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件的抗侧向承载力不佳以及预制件对外叶墙的混凝土的拉拔面积不足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型连接件,包括:
6.挡板,所述挡板设于外叶墙和保温板之间;所述挡板上开设两贯通孔;
7.螺旋杆体,所述螺旋杆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贯通孔;所述螺旋杆体弯曲形成u型结构,所述螺旋杆体的弯曲部分嵌设于所述外叶墙,所述螺旋杆体的两端贯穿所述保温板和所述基体墙。
8.优选地,所述u型结构的两杆部相互平行。
9.优选地,所述u型结构的两杆部向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并且两所述杆部沿所述挡板的宽度方向的对称面相对称。
10.优选地,每一所述贯通孔处设有一环形凸起结构。
11.优选地,所述螺旋杆体采用frp材料。
1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型连接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挡板实现于外叶墙和保温板之间的固定,通过设置的螺旋杆体实现对基体墙和外叶墙拉合;另外,由于将螺旋杆体的弯曲,使得弯曲部分和外叶墙的混凝土接触面积增加。
附图说明
14.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u型连接件的示意图;
15.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u型连接件的示意图;
16.图3显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u型连接件在外叶墙、保温墙和基体墙的剖视图。
17.元件标号说明
[0018]1ꢀꢀꢀꢀꢀꢀꢀꢀꢀꢀꢀꢀꢀꢀꢀꢀꢀꢀꢀꢀꢀꢀꢀ
挡板
[0019]
11
ꢀꢀꢀꢀꢀꢀꢀꢀꢀꢀꢀꢀꢀꢀꢀꢀꢀꢀꢀꢀꢀꢀ
贯通孔
[0020]
111
ꢀꢀꢀꢀꢀꢀꢀꢀꢀꢀꢀꢀꢀꢀꢀꢀꢀꢀꢀꢀꢀ
环形凸起结构
[0021]2ꢀꢀꢀꢀꢀꢀꢀꢀꢀꢀꢀꢀꢀꢀꢀꢀꢀꢀꢀꢀꢀꢀꢀ
螺旋杆体
[0022]
21
ꢀꢀꢀꢀꢀꢀꢀꢀꢀꢀꢀꢀꢀꢀꢀꢀꢀꢀꢀꢀꢀꢀ
弯曲部分
[0023]
22
ꢀꢀꢀꢀꢀꢀꢀꢀꢀꢀꢀꢀꢀꢀꢀꢀꢀꢀꢀꢀꢀꢀ
杆部
[0024]
01
ꢀꢀꢀꢀꢀꢀꢀꢀꢀꢀꢀꢀꢀꢀꢀꢀꢀꢀꢀꢀꢀꢀ
外叶墙
[0025]
02
ꢀꢀꢀꢀꢀꢀꢀꢀꢀꢀꢀꢀꢀꢀꢀꢀꢀꢀꢀꢀꢀꢀ
保温板
[0026]
03
ꢀꢀꢀꢀꢀꢀꢀꢀꢀꢀꢀꢀꢀꢀꢀꢀꢀꢀꢀꢀꢀꢀ
基体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8]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型连接件,包括:
[0029]
挡板1,挡板1设于外叶墙01和保温板02之间;挡板1上开设两贯通孔11;
[0030]
螺旋杆体2,螺旋杆体2的两端分别贯穿两贯通孔11;螺旋杆体2弯曲形成u型结构,螺旋杆体2的弯曲部分21嵌设于外叶墙01,螺旋杆体2的两端贯穿保温板02和基体墙03。
[0031]
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1设置于外叶墙01和保温板02之间,从而使得挡板1能紧固于外叶墙01和保温板02之间;具体的,将挡板1贴合保温板02,随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外叶墙01;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杆体2能够贯穿保温板02和基体墙03,从而螺旋杆体2能够将保温板02和基体墙03进行紧固。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弯曲部分21能够增加对外叶墙01的混凝土受拉面积。
[0032]
本实施例中,u型结构的两杆部22(即螺旋杆体2的两端)可平行设置;具体的,两杆部22在贯穿保温板02后穿入至基体墙03。该设置方式减少对基体墙03打孔的不便。
[0033]
为了能够增加对基体墙03的混凝土拉拔面积,可使得u型结构的两杆部22向挡板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并且两杆部22沿挡板1的宽度方向的对称面相对称。
[0034]
为了能进一步将挡板1固定于保温板02处;现在每一个贯通孔11处设置一环形凸起结构111,将环形凸起结构111嵌入至保温板02中去,从而环形凸起结构111可起到固定于保温板02作用;同时,环形凸起结构111可对位于其中的螺旋杆体2起到保护作用。
[0035]
为了能减少发生基体墙03和外叶墙01发生热桥效应,现在螺旋杆体采用frp(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材料,具体的,螺旋杆体为两个frp筋拉挤缠绕及模压成型;同时,由于螺旋杆体的侧面会形成凹凸面,增加对混凝土的阻力。
[0036]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挡板1实现于外叶墙01和保温板02之间的固定,通过设置的螺旋杆体2实现对基体墙03和外叶墙01拉合;另外,由于将螺旋杆体2的弯曲,使得弯曲部分21增加对外叶墙01的混凝土受拉面积。
[0037]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8]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
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u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于外叶墙和保温板之间;所述挡板上开设两贯通孔;螺旋杆体,所述螺旋杆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贯通孔;所述螺旋杆体弯曲形成u型结构,所述螺旋杆体的弯曲部分嵌设于所述外叶墙,所述螺旋杆体的两端贯穿所述保温板和基体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u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结构的两杆部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u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结构的两杆部向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并且两所述杆部沿所述挡板的宽度方向的对称面相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u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贯通孔处设有一环形凸起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u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体采用frp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型连接件,包括:挡板设于外叶墙和保温板之间;所述挡板上开设两贯通孔;螺旋杆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贯通孔;所述螺旋杆体弯曲形成U型结构,所述螺旋杆体的弯曲部分嵌设于所述外叶墙,所述螺旋杆体的两端贯穿所述保温板和所述基体墙。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挡板实现于外叶墙和保温板之间的固定,通过设置的螺旋杆体实现对基体墙和外叶墙拉合;另外,由于将螺旋杆体的弯曲,使得弯曲部分增加对外叶墙的混凝土受拉面积。部分增加对外叶墙的混凝土受拉面积。部分增加对外叶墙的混凝土受拉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陈巧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沪誉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1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