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向契合型高度防水西式瓦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19:32: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西式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向契合型高度防水西式瓦。


背景技术:

2.西式瓦是相对我国传统的粘土瓦而言的陶瓷瓦,其主要流行于欧美和日本等国,西式瓦花色品种较多,有日式s型瓦、西班牙瓦、罗米克瓦、文化瓦、别墅瓦、花瓦等,由于西式瓦的低吸水性、众多的款式及丰富的颜色,决定了西式瓦的用途和发展前景,业内人士认为,西式瓦国内市场潜力很大。
3.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双向契合防水西式瓦,专利号:200520010105.1,它通过相配合的横向导水槽与横向契合槽搭接在一起,使瓦与瓦之间的搭按部分呈扣合状态,横向导水槽和竖向导水槽还有阻隔水的作用。
4.但是,上述方案中的瓦体为挤型成型,其内部大多为实心搅泥,这就导致其自身的硬度较差,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因为碰撞导致自身破碎损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双向契合型高度防水西式瓦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双向契合型高度防水西式瓦。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契合型高度防水西式瓦,包括西式瓦本体,所述西式瓦本体包括第一弧面段、第一平滑面段、第二弧面段和第二平滑面段,所述第一弧面段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平滑面段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弧面段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固凸条,所述西式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加固的加固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设置于第一平滑面段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杆设置于第二平滑面段的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的上表面。
9.进一步的,所述西式瓦本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条,所述第一防水条的底面固定连接于第一弧面段、第一平滑面段、第二弧面段和第二平滑面段的上表面。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槽开设于第一弧面段、第一平滑面段、第二弧面段和第二平滑面段的底面。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平滑面段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条,所述第一平滑面段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平滑面段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二防水条相适配的第二防水槽,且第二防水槽与第一防水槽相连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双向契合型高度防水西式瓦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弧面段、第一平滑面段、第二弧面段、第二平滑面段、加固
凸条和加固机构之间的配合设置,利用第一平滑面段、第二弧面段、第二平滑面段和第一弧面段使得西式瓦本体形成凹凸不平弧面的结构,能够使西式瓦本体与铺设墙面形成流动风的间隙,进而避免西式瓦本体铺设在墙面上后出现积水潮湿的现象,并通过加固凸条和加固机构能够提升西式瓦本体自身的强度,使得西式瓦本体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破损的情况,提升西式瓦本体的使用寿命。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防水条和第一防水槽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两个西式瓦本体利用第一防水条和第一防水槽进行叠加放置,防止雨水在西式瓦本体上纵向流动时出现渗水的现象,通过第二防水条和第二防水槽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两个相邻的西式瓦本体利用第二防水条和第二防水槽进行防水连接,防止雨水在西式瓦本体上横向流动时出现渗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的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西式瓦本体;11、第一弧面段;12、第一平滑面段;13、第二弧面段;14、第二平滑面段;2、第一防水条;3、第二防水条;4、加固凸条;5、第一防水槽;6、第二防水槽;7、安装孔;8、加固机构;81、第一连杆;82、第二连杆;83、第三连杆;11、第一弧面段;12、第一平滑面段;13、第二弧面段;14、第二平滑面段。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契合型高度防水西式瓦,该双向契合型高度防水西式瓦用于在建筑中实现对防水西式瓦硬度和防水性能的提升,通过设计第一弧面段11、第一平滑面段12、第二弧面段13、第二平滑面段14、加固凸条4和加固机构8,能够使西式瓦本体1与铺设墙面形成流动风的间隙,进而避免西式瓦本体1铺设在墙面上后出现积水潮湿的现象,并通过加固凸条4和加固机构8能够提升西式瓦本体1自身的强度,使得西式瓦本体1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破损的情况,提升西式瓦本体1的使用寿命。
23.参见图1~图4,一种双向契合型高度防水西式瓦,包括西式瓦本体1,西式瓦本体1包括第一弧面段11、第一平滑面段12、第二弧面段13和第二平滑面段14,利用第一平滑面段12、第二弧面段13、第二平滑面段14和第一弧面段11使得西式瓦本体1形成凹凸不平弧面的结构,能够使西式瓦本体1与铺设墙面形成流动风的间隙。
24.第一弧面段11、第一平滑面段12、第二弧面段13和第二平滑面段14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喷涂上不同颜色的色彩。
25.西式瓦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条2,第一防水条2的底面固定连接于第一弧面段11、第一平滑面段12、第二弧面段13和第二平滑面段14的上表面,第一防水条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防水槽5,第一防水槽5开设于第一弧面段11、第一平滑面段12、第二弧面段13和
第二平滑面段14的底面。
26.通过第一防水条2和第一防水槽5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两个西式瓦本体1利用第一防水条2和第一防水槽5进行叠加放置,防止雨水在西式瓦本体1上纵向流动时出现渗水的现象。
27.第二平滑面段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条3,第二防水条3和第一防水条2搭接在一起,第一平滑面段1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7,第二平滑面段14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二防水条3相适配的第二防水槽6,且第二防水槽6与第一防水槽5相连通。
28.通过第二防水条3和第二防水槽6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两个相邻的西式瓦本体1利用第二防水条3和第二防水槽6进行防水连接,防止雨水在西式瓦本体1上横向流动时出现渗水的现象。
29.第一弧面段11的上表面、第一平滑面段12的上表面和第二弧面段1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固凸条4,西式瓦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加固的加固机构8。
30.加固机构8包括第一连杆81和第二连杆82,第一连杆81设置于第一平滑面段12的内部,第二连杆82设置于第二平滑面段14的内部,通过加固凸条4和加固机构8能够提升西式瓦本体1自身的强度,使得西式瓦本体1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破损的情况,提升西式瓦本体1的使用寿命。
31.第一连杆8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三连杆83,第三连杆8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82的上表面,第三连杆83具体为两个弧形结构,能够与第一弧面段11和第二弧面段13相适配。
32.工作原理:在对西式瓦本体1进行制造时,首先,在石膏模型中放入一定的搅泥,然后,将加固机构8放置入石膏模型的内部,此时第一连杆81位于第一平滑面段12处位置,第二连杆82位于第二平滑面段14处位置,第三连杆83的两个弧边分别位于第一弧面段11和第二弧面段13处,利用第一平滑面段12、第二弧面段13、第二平滑面段14和第一弧面段11使得西式瓦本体1形成凹凸不平弧面的结构,能够使西式瓦本体1与铺设墙面形成流动风的间隙,进而避免西式瓦本体1铺设在墙面上后出现积水潮湿的现象,然后,再将搅泥放置于加固机构8的上方,利用两个石膏模型对西式瓦本体1进行成型,成型后的西式瓦本体1上表面具备第一防水条2、第二防水条3和加固凸条4,西式瓦本体1的底面具备第一防水槽5和第二防水槽6,最后,在第一平滑面段12处钻出安装孔7,通过加固凸条4和加固机构8能够提升西式瓦本体1自身的强度,使得西式瓦本体1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破损的情况,提升西式瓦本体1的使用寿命。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