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学习桌用传动杆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11:27: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桌椅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学习桌用传动杆。


背景技术:

2.儿童学习桌椅是依据“人机工程学”原理、“最佳视角”原理、“体压分担”理论、“环境干扰”理论等一些专业的独创理论,以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达到防驼护眼、高效率学习的效果。
3.目前,学习桌已经儿童学习常见的配置装备,现有的学习桌上普遍配置升降桌高功能,市售升降桌多数为工字型升降脚,为了保证两个升降脚的同时升降,无论是现有的手动升降装置还是电动升降装置,都采用在两个升降脚的换向齿轮箱之间增加传动杆来进行传动,现有的传动杆与换向齿轮箱之间为了保证稳定性,一般采用插接的方式来进行固定,即将传动杆的两端设置成多边形的结构,同时,换向齿轮箱与其连接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的内孔也采用同样的结构,这样,将传动杆插入其中,在传动杆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换向齿轮箱内的齿轮转动。
4.由于要保证传动杆的稳定性,为此,传动杆的两端需要插入到两侧的换向齿轮箱内,也使得传动杆的长度需要大于两个换向齿轮箱之间的间距,而为了避免传动杆在两侧的换向齿轮箱内移动,一般采用在传动杆上增加限位块的结构,由此导致此类结构再安装时,需要先把传动杆和换向齿轮箱连接好,再将其装到学习桌上,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工字型升降脚的传动件对准,这样,安装就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在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个换向齿轮箱的内部拆卸后,才能够方便将传动杆取出。操作麻烦且费时费力,为此,如何提供传动杆的安装效率以及拆卸效果,是目前重点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传动杆的使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方便安装和拆卸的一种学习桌用传动杆。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学习桌用传动杆,包括桌架、传动杆、对称设置在桌架左右两侧左升降桌腿和右升降桌腿,所述左升降桌腿和右升降桌腿顶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换向齿轮箱和右换向齿轮箱,所述传动杆设置在左换向齿轮箱和右换向齿轮箱之间实现左换向齿轮箱和右换向齿轮箱之间的联动,所述传动杆至少有一端设置有便于传动杆相对左换向齿轮箱或右换向齿轮箱的易装卸构件,所述易装卸构件包括弹簧片式易装卸构件、卡梢式易装卸构件、螺母式易装卸构件或套管式易装卸构件。
7.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片式易装卸构件包括设置在传动杆一端的径向槽孔以及设置在径向槽孔内的弹簧片,所述径向槽孔靠近传动杆的端部设置,所述弹簧片包括呈水平状态用于固定在径向槽孔内的固定部以及用于阻碍传动杆向左换向齿轮箱或右换向齿轮箱移动的阻挡部,所述传动杆远离径向槽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8.作为优选,所述卡梢式易装卸构件包括设置在传动杆两端的长槽孔,所述长槽孔贯穿传动杆设置,所述长槽孔靠近传动杆的端部设置,所述长槽孔内设置有长条卡梢,所述长条卡梢的一端的底部与长槽孔之间轴接,所述长条卡梢与长槽孔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长条卡梢在扭簧的作用下其远离与长槽孔轴接的一端伸出长槽孔设置,所述长条卡梢伸出长槽孔的一端阻碍传动杆向左换向齿轮箱或右换向齿轮箱移动。
9.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式易装卸构件包括靠近传动杆两端设置的螺纹,所述螺纹上套装有调节螺母。
10.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式易装卸构件包括套装在传动杆两端的多棱杆,所述传动杆至少有一端设置有用于多棱杆向传动杆方向移动的盲孔,靠近盲孔一端的多棱杆上设置有卡簧槽,所述卡簧槽上限位卡簧,远离盲孔一端的多棱杆上设置有限位管圈弹性体,所述限位管圈弹性体开口设置,所述限位管圈弹性体通过开口扣在多棱杆上。
11.作为优选,所述多棱杆和传动杆的连接处套装有管套,所述管套包括套装在传动杆上的传动部以及套装在多棱杆上的多棱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学习桌用传动杆,通过在传动杆的端部设置易装卸构件,利用易装卸构件的可控特点,使传动杆再保证在左换向齿轮箱和右换向齿轮箱之间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方便快速装卸的特点,进而解决了现有传动杆所存在的装卸困难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学习桌用传动杆使用状态图;
16.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传动杆和换向齿轮箱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带有弹簧片式易装卸构件的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弹簧片式易装卸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实施例2提供的带有卡梢式易装卸构件的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实施例2提供的卡梢式易装卸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实施例2提供的卡梢式易装卸构件的爆炸图;
22.图8为实施例3提供的带有螺母式易装卸构件的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实施例4提供的带有套管式易装卸构件的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实施例4提供的套管式易装卸构件的局部半剖图;
25.图11为实施例4提供的限位管圈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26.以上各图中,1、桌架;2、传动杆;21、径向槽孔;22、长槽孔;23、螺纹;24、盲孔;25、限位块;3、左换向齿轮箱;4、右换向齿轮箱;5、弹簧片式易装卸构件;51、弹簧片;511、固定部;512、阻挡部;6、卡梢式易装卸构件;61、长条卡梢;62、转轴;63、扭簧;7、调节螺母;8、套管式易装卸构件;81、多棱杆;82、卡簧槽;83、卡簧;84、限位管圈弹性体;85、管套;851、传动
部;852、多棱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带有弹簧片51式易装卸构件5的传动杆2,以解决现有儿童学习桌左升降桌腿和右升降桌腿联动升降所需传动杆2安装的问题,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学习桌用传动杆2,包括桌架1、传动杆2、对称设置在桌架1左右两侧左升降桌腿和右升降桌腿(图中未示出),左升降桌腿和右升降桌腿顶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换向齿轮箱3和右换向齿轮箱4,左换向齿轮箱3和右换向齿轮箱4就是现有常见的利用伞齿轮实现传动角度改变的结构,而传动杆2设置在左换向齿轮箱3和右换向齿轮箱4之间实现左换向齿轮箱3和右换向齿轮箱4之间的联动,以上结构为现有的常见结构,为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加详细描述。
30.本实施例中,重点改进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杆2至少有一端设置有便于传动杆2相对左换向齿轮箱3或右换向齿轮箱4的易装卸构件,易装卸构件包括弹簧片51式易装卸构件5、卡梢式易装卸构件6、螺母式易装卸构件或套管式易装卸构件8。其中,弹簧片51式易装卸构件5就是利用金属弹簧片51或塑料结构的弹簧片51实现阻碍传动杆2向其紧靠的左换向齿轮箱3或右换向齿轮箱4的方向移动且金属弹簧片51或塑料结构的弹簧片51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可消除相应阻碍的结构。而卡梢式易装卸构件6则是利用方形结构的卡梢和扭簧63之间的配合实现阻碍传动杆2向其紧靠的左换向齿轮箱3或右换向齿轮箱4的方向移动且扭簧63在外力的作用后可消除相应阻碍的结构。螺母式易装卸构件则是利用螺母形成限位结构。套管式易装卸构件8则是采用插接的结构配合套管实现限位的结构。
31.在本实施例中,专门提供一种弹簧片51式易装卸构件5,具体的说,弹簧片51式易装卸构件5包括设置在传动杆2一端的径向槽孔21以及设置在径向槽孔21内的弹簧片51,径向槽孔21靠近传动杆2的端部设置,径向槽孔21为在靠近传动杆2端部的位置切去传动杆2的一部分,使传动杆2的顶部被削去一部分,形成凹槽状的结构设置。而弹簧片51则是为了形成阻碍,为此,弹簧片51包括呈水平状态用于固定在径向槽孔21内的固定部511以及用于阻碍传动杆2向左换向齿轮箱3或右换向齿轮箱4移动的阻挡部512,在本实施例中,阻挡部512呈三角状设置,在传动杆2远离径向槽孔2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则是之间将传动杆2的另一端靠近端部的一段压平,使其宽度变大,形成对传动杆2插入时的阻碍。
32.这样,在使用时,首先按压阻挡部512,使弹簧片51的高度低于传动杆2的平面,这样,就可以将带有弹簧片51的一端插入到换向齿轮箱,在本实施例中,为右换向齿轮箱4,当整个传动杆2插入的深度满足传动杆2的另一端的端部处于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时,将传动杆2对准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然后,将传动杆2抽出并插入到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当插入到限位块25的位置后,传动杆2便无法移动,而此时弹簧片51也
脱离了右换向齿轮箱4实现复位,而复位后的弹簧片51则形成了对传动杆2向右换向齿轮箱4的移动阻碍,这样,传动杆2左右都动弹不了,进而实现与左换向齿轮箱3和右换向齿轮箱4之间的固定,避免了脱落的发生,确保了使用安全,这样,就完成了传动杆2的安装工作,当需要拆卸的时候,向下按压弹簧片51,然后,向右换向齿轮箱4方向移动传动杆2,将传动杆2从左换向齿轮箱3方向脱离后,再轻松的从右换向齿轮箱4将传动杆2抽出即可,整个过程简单省劲。
33.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卡梢式易装卸构件6的传动杆2
34.如图5~图7,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带有卡梢式易装卸构件6的传动杆2,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相比,仅在易装卸构件上存在不同,具体的说,卡梢式易装卸构件6包括设置在传动杆2两端的长槽孔22,长槽孔22贯穿传动杆2设置,且长槽孔22靠近传动杆2的端部设置,在长槽孔22内设置有长条卡梢61,长条卡梢61整体呈长方体状设置,但其截面呈倒置的u字型设置,在长条卡梢61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轴孔,在轴孔内设置有转轴62,长条卡梢61通过转轴62与长槽孔22之间轴接,在长条卡梢61与长槽孔22之间设置有扭簧63,长条卡梢61在扭簧63的作用下其远离转轴62的一端伸出长槽孔22设置,这样,就会在长槽孔22的顶部形成一个三角凸起,长条卡梢61利用这个三角凸起阻碍传动杆2向左换向齿轮箱3或右换向齿轮箱4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端均设置有长槽孔22的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从哪一端都可以拆卸,当然,也可以采用一端长槽孔22,一端限位块25的结构。
35.具体使用时,首选将传动杆2一端的长条卡梢61按压,使其处于长槽孔22内而不会暴露出来,然后,就可以将这一端插入到换向齿轮箱,同样,为了方便描述,假设此时插入的还是右换向齿轮箱4,当整个传动杆2插入的深度满足传动杆2的另一端的端部处于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时,将传动杆2对准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然后,将传动杆2抽出并插入到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当插入到左端的长条卡梢61的位置后,受长条卡梢61形成的三角凸起的阻碍,传动杆2便无法移动,而此时右端的长条卡梢61也脱离了右换向齿轮箱4在扭簧63的作用下实现复位,而复位后的长条卡梢61则形成了对传动杆2向右换向齿轮箱4的移动阻碍,这样,传动杆2左右都动弹不了,进而实现与左换向齿轮箱3和右换向齿轮箱4之间的固定,避免了脱落的发生,确保了使用安全,这样,就完成了传动杆2的安装工作,当需要拆卸的时候,向下按长条卡梢61,然后,向右换向齿轮箱4方向或左换向齿轮箱3移动传动杆2,将传动杆2从左换向齿轮箱3或右换向齿轮箱4方向脱离后,再轻松的从右换向齿轮箱4方向或左换向齿轮箱3将传动杆2抽出即可,整个过程简单省劲。
36.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螺母式易装卸构件的传动杆2
37.如图8所示,螺母式易装卸构件包括靠近传动杆2两端设置的螺纹23,螺纹23具有一定的长度,在螺纹23上套装有调节螺母7,螺纹23的长度满足当一端的调节螺母7旋转到底部时,使调节螺母7到调节螺母7所处的这一端的端部距离最长时并将其插入到换向齿轮箱的最大距离后,另一端可以脱离该端的换向齿轮箱即可。
38.这样,在使用时,首先将传动杆2一端的调节螺母7旋转到底部,使调节螺母7到调节螺母7所处的这一端的端部距离最长时,将其插入到换向齿轮箱,同样,为了方便描述,假设此时插入的还是右换向齿轮箱4,当整个传动杆2插入的深度满足传动杆2的另一端的端部处于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时,将传动杆2对准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然后,将传动杆2抽出并插入到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当插入一定距离后,看到传动杆
2右端的螺纹23暴露一半左右后,转动两端的调节螺母7,使两端的调节螺母7紧靠右换向齿轮箱4和左换向齿轮箱3,这样,在调节螺母7的作用下,传动杆2左右都动弹不了,进而实现与左换向齿轮箱3和右换向齿轮箱4之间的固定,避免了脱落的发生,确保了使用安全,这样,就完成了传动杆2的安装工作,当需要拆卸的时候,将传动杆2一端的调节螺母7旋转到底部,使调节螺母7到调节螺母7所处的这一端的端部距离最长时,然后,将其插入到该端的换向齿轮箱,此时,另一端就脱离了该端的换向齿轮箱,然后,就可以将整个传动杆2抽出,整个过程简单省劲。
39.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带有套管式易装卸构件8的传动杆2
40.如图9~图11所示,套管式易装卸构件8包括套装在传动杆2两端的多棱杆81,在传动杆2的左端设置有用于多棱杆81向右侧移动的盲孔24,而右侧的多棱杆81也采用插入的方式固定在传动杆2上,但其可以插入到盲孔24的底部。在靠近盲孔24一端的多棱杆81即左侧多棱杆81上设置有卡簧槽82,在本实施例中,卡簧槽82处于左侧多棱杆81的中部,在卡簧槽82上限位卡簧83,这样,在限位卡槽的作用下,左侧多棱杆81无法继续移动,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右侧的多棱杆81插入底部的时候,其暴露在传动杆2外的长度大于左侧多棱杆81在限位卡簧83限位后暴露在传动杆2外的长度。
41.同时,为了避免右侧多棱杆81继续插入到右换向齿轮箱4内,在右侧多棱杆81上设置有限位管圈弹性体84,限位管圈弹性体8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限位管圈弹性体84开口设置,这样,限位管圈弹性体84通过开口扣在多棱杆81上。形成对右侧多棱杆81的限位,避免其可以继续向右换向齿轮箱4移动,导致左侧脱落。
42.为了避免限位卡簧83脱落,在多棱杆81和传动杆2的连接处套装有管套85,管套85包括套装在传动杆2上的传动部851以及套装在多棱杆81上的多棱部852。这样,利用套管将限位卡簧83包括在内,避免脱落。
43.具体使用时,首先将多棱杆81的右侧多棱杆81、管套85固定好,左侧多棱杆81放入到盲孔24内,其暴露传动杆2外的部分,套上套管,然后将右侧多棱杆81插入到右换向齿轮箱4内,仅可能深度的插,此时左侧多棱杆81的端部处于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时,然后,左侧多棱杆81从传动杆2内抽出,使其掺入到左换向齿轮箱3的输入端端口,当左侧多棱杆81的卡簧槽82从传动杆2内伸出后,将限位卡簧83插入到卡簧槽82内,同时,将传动杆2向左侧移动,当右侧多棱杆81暴露的位置满足限位管圈弹性体84卡扣时,将限位管圈弹性体84扣在右侧多棱杆81上,此时,在限位卡簧83和限位管圈弹性体84的作用下,传动杆2左右都动弹不了,然后,将左侧的套管滑动到相应位置后即可。当需要拆卸的时候,将左侧的套管向左换向齿轮箱3方向移动,使限位卡簧83暴露在外,然后,将限位卡簧83取下,移动左侧多棱杆81向盲孔24移动,同时,取下限位管圈弹性体84,使传动杆2向右侧移动,待传动杆2左侧完全脱离后,即可将整个传动杆2抽出,整个过程简单省劲。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