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池模组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07:55: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池组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锂电池模组生产过程中,多个电池依次堆叠形成电池模组后,电池与电池堆叠方向的表面之间粘接的胶液以及电池与端板、侧板之间的胶液会留在电池模组侧面,电池模组上部及两侧的胶液去除后,对于在电池模组底部的胶液,传统设计中需要人工将电池模组翻转或抬起后去除底部胶液。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电池模组多于胶液去除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翻转装置,用以提高电池模组底部胶液的去除效率。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翻转装置,该电池模组翻转装置包括限位支撑机构以及旋转机构;其中,所述旋转机构支撑限位支撑机构转动,所述限位支撑机构连接于电池模组中多个电池堆叠方向的两端;所述限位支撑机构包括限位支撑组件以及压紧组件;所述限位支撑组件与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电池模组的承托部;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将电池模组与承托部压紧固定,所述承托部以及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分别抵压于电池模组相背的表面。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限位支撑组件和压紧组件将电池模组与限位支撑机构连接固定,使用旋转机构带动限位支撑板转动,使电池模组底部翻转,对电池模组底部胶液去除,转动旋转机构,将电池模组从限位支撑机构上取下,方便工作人员对电池模组底部除胶时,快捷的转动电池模组。
附图说明
7.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8.图2是实施例中限位支撑机构与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9.图3是实施例中限位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0.图4是实施例中一种显示压板和抵压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12.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1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1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池模组翻转装置。为便于理解翻转装置,先对电池模组进行描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胶结连接的电池以及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多个电池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堆叠,于电池堆叠方向的表面之间涂抹胶液,进行多个电池之间胶结连接。多个电池胶结连接时,电池之间的部分胶液会溢出到电池的底端,胶液凝固后,需要对电池模组底部溢出的胶液进行清除。电池模组放置于工作台上时,电池的底端为电池模组底面与工作台接触,不便于对电池模组底部凝固的胶液清除。
15.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翻转装置,包括连接电池模组4的限位支撑机构1,以及支撑限位支撑机构1转动的旋转机构2。旋转机构2带动限位支撑机构1转动,限位支撑机构1转动带动电池模组4转动,将电池的底端转动朝上,从而便于对电池底端的凝固胶液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转动电池模组4,使电池的底端转动朝下,将电池模组从限位支撑机构1上取下。
16.参照图1,限位支撑机构1连接于电池模组4中多个电池堆叠方向的两端,限位支撑机构1包括分别连接于电池模组4中多个电池堆叠方向两端的第一限位支撑机构和第二限位支撑机构,旋转机构2支撑第一限位支撑机构和第二限位支撑机构同轴转动。将电池模组4两端分别放置于第一限位支撑机构和第二限位支撑机构上,通过旋转机构2带动第一限位支撑机构和第二限位支撑机构转动,带动电池模组4转动,使电池模组4的底部朝上,对电池模组4底部的胶液进行清理。
17.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支撑机构和第二限位支撑机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限位支撑组件11以及压紧组件12,两个限位支撑组件11分别与旋转机构2连接,限位支撑组件11用于支撑电池模组4,压紧组件12用于将电池模组4与限位支撑组件11压紧固定。将电池模组4两端分别放于两个限位支撑组件11上,使用两个压紧组件12将电池模组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支撑组件11压紧固定,实现限位支撑机构1与电池模组4之间的压紧固定。
18.参照图1,作为一个可选方案,限位支撑组件11和压紧组件12分别与电池模组4两端的端板压紧固定。限位支撑组件11和压紧组件12压紧电池模组4时,对电池模组4压紧作用力较大,电池模组4受压产生一定的形变,相同压力下,结构强度越大,变形越小。为减小电池模组4与限位支撑机构1连接位置产生的变形,将限位支撑机构1与电池模组4上结构强度最高的位置连接,由于电池模组4的端板结构强度最高,因此将限位支撑组件11和压紧组件12与电池模组4的端板压紧固定。本实施例以限位支撑机构1与电池模组4的端部连接为例进行描述。
19.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中限位支撑组件11和压紧组件12进一步描述说明。
20.参照图2,两个限位支撑组件11包括均相互固定的连接部111以及承托部112,连接部111与旋转机构2连接固定,旋转机构2带动连接部11转动,承托部112与电池模组4待清除胶液的底部接触,用于支撑电池模组4。将电池模组4放于两个限位支撑组件11之间时,电池模组4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承托部112接触。压紧组件12将电池模组4与承托部112压紧固定。
21.对限位支撑组件1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连接部111为长方形
板,承托部112为长条形凸起。连接部111的厚度方向与电池模组4中多个电池的堆叠方向相同,承托部112连接于连接部111厚度方向的其中一个表面,使限位支撑组件11形成l形结构,两个限位支撑组件11的l形开口相对。连接部111与承托部112一体铸造成型,也可采用折弯或焊接成型。
22.参照图2,压紧组件12将电池模组4的端板压紧连接于承托部112,在本实施例中,压紧组件12抵压于电池模组4背向承托部112的表面,压紧组件12设置于限位支撑组件11上。
23.压紧组件12包括压块121和锁紧件122,压块121移动与电池模组4的端板背向承托部112的表面接触,锁紧件122将压块121与电池模组4的端板压紧。
24.对压块121和锁紧件12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压块121与连接部111之间滑动连接,连接部111上开设有滑槽1111,滑槽1111和承托部112分别位于连接部111的两端,滑槽1111贯穿连接部111沿电池模组4中电池堆叠方向的两端,滑槽1111为t形槽,滑槽1111朝向电池模组4方向的一端为大头端,背向电池模组4方向的一端为小头端。滑槽1111容纳压块121滑动,压块121于滑槽1111内朝向电池模组4方向移动与电池模组4的端板背向承托部112的表面接触。
25.压块121为t形结构,压块121包括固定连接的大头部分和小头部分,压块121的小头部分伸出滑槽1111背向电池模组4的一端,大头部分伸出滑槽1111朝向电池模组4的一端,对应的滑槽1111设置有t型槽,滑槽1111朝向电池模组4的一端能容纳压块121的大头部分伸入。
26.压块121包括大头部分和小头部分,大头部分和小头部分组成t型结构,压块121的小头部分伸出滑槽1111背向电池模组4的一端,大头部分伸出滑槽1111朝向电池模组4的一端。压块121的大头端与电池模组4的端板接触,接触面积更大,对电池模组4的连接更加稳定。
27.对滑槽1111与压块121之间的部分细节进行说明,滑槽1111朝向电池模组4的一端能容纳压块121的大头部分完全伸入,滑槽1111尺寸规格大于压块121规格,压块121能于滑槽1111沿靠近或远离承托部112方向移动。
28.锁紧件122与连接部111螺纹连接,锁紧件122包括与连接部111螺纹连接的分度销,锁紧件122一端伸入滑槽1111内,锁紧件122转动与压块121背向电池模组4端板的表面抵压,将使压块121与电池模组4的端板抵压,实现锁紧件122对压块121与电池模组4的端板之间的压紧固定。
29.参照图2,作为一个可选方案,为方便压块121的移动,对压块121的结构进行如下优化。压块121远离电池模组4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手持部,手持部与压块121形成类似l形结构,连接部111让开设有让位槽1112,让位槽1112与滑槽1111连通,压块121不能移动进入让位槽1112内,让位槽1112与手持部沿连接部111厚度方向对应,让位槽1112为手持部的移动提供让位空间。
30.将电池模组4的两端放于两个承托部12上时,压块121位于滑槽111内,便于电池模组顺利放于两个连接部111之间。通过移动位于让位槽1112内的手持部带动压块121朝向电池模组4方向移动,使压块121的大头部分从滑槽1111内移出与电池模组4的端板背向承托部112的表面接触,再使用锁紧件122将压块与电池模组4压紧固定。
31.在其他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支撑机构和第二限位支撑机构的结构不同。其中,第一限位支撑机构为与上述方案中的第一限位支撑机构相同,第二限位支撑机构与旋转机构2连接固定,以及与电池模组4一端插接连接。示例性的,第二限位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长方形板,长方形板朝向第一限位支撑机构的表面开设有支撑凹槽,支撑凹槽容纳电池模组4的端板插入。
32.将电池模组4一端插入第二限位支撑机构后,另一端使用压紧组件12将电池模组4与限位支撑组件11压紧连接,实现限位支撑机构1与电池模组4的连接固定。
33.参照图2,旋转机构2包括两组旋转组件,旋转组件构造相同均分别包括两个轴承座21、一个旋转轴22以及固定部分23,两个旋转组件上的旋转轴22同轴设置。
34.同一旋转组件上,旋转轴22穿过两个轴承座21且两端伸出两个轴承座21。两个轴承座21固定设置,支撑旋转轴22转动。固定部分23与旋转轴22固定连接,且与限位支撑机构1固定连接。
35.旋转轴22转动带动固定部分23转动,固定部分23带动限位支撑机构1转动,实现限位支撑机构1上连接的电池模组4底部的翻转。
36.参照图2,对旋转机构2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旋转机构2的四个固定设置轴承座21上分别开设有同轴的通孔,四个通孔内分别放置有轴承。旋转轴22依次穿设于同一旋转组件的两个轴承座21上轴承的内圈,旋转轴22的两端均伸出两个轴承座21,使轴承座21为旋转轴22转动时提供稳定的支撑。
37.固定部分23设置于旋转轴22的一端,旋转机构2的两个固定部分23分别位于两组旋转组件的两个旋转轴22上相对的一端,两个固定部分23分别与第一限位支撑机构和第二限位支撑机构一一对应连接。固定部分23与限位支撑机构1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38.参照图2和图3,固定部分23为棱柱形凸起,连接部111上开设有连接凹槽1113,连接凹槽1113位于连接部111厚度方向朝向固定部分23的表面,且与固定部分23对应的,连接凹槽1113容纳棱柱形凸起插入。连接部111上螺纹连接有一端伸入连接凹槽1113内,且与固定部分的棱柱形侧面接触抵压。
39.将固定部分23插入连接凹槽1113内,使用螺栓将固定部分23与连接部111抵压,将固定部分23限制于连接凹槽1113内,实现固定部分23与连接部111之间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两个固定部分23分别与两个限位支撑组件11一一对应连接实现限位支撑机构1与旋转机构2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40.关于固定部分23进一步描述限位,固定部分23为四棱柱,可选的,固定部分23为三棱柱,或五棱柱结构,根据设计需要选用。在其他一实施例中,固定部分23也可为椭圆形结构,或侧面存在缺口的圆柱形结构,仅需要保证固定部分23伸入与之对应的连接凹槽1113后,固定部分23绕旋转轴22轴线转动带动连接部111同步转动即可。固定部分23与旋转轴22一体成型,为便于凸起的成型加工,或于旋转轴22一端进行切割形成棱柱。
41.在其他一实施例中,固定部分23为凸起,固定部分23背向连接轴22的端面开设有凹槽,连接部111上固定设置有插入固定部分23上的凹槽内的凸起。在其他一实施例中,固定部分23和连接部111可采用其他现有的连接方式连接固定,如固定部分23与连接部111焊接连接。
42.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翻转装置还包括工作台3,旋转机构2连接于
工作台3上,工作台3与四个轴承座21连接固定,实现工作台3与旋转机构2之间的连接。
43.在其他一实施例中,旋转机构2包括两个旋转轴22和两个固定部分23,两个固定部分23分别实现两个旋转轴22与限位支撑机构1之间的连接,两个旋转轴22分别连接于两个机器人手臂上,机器人手臂带动两个旋转轴22同轴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支撑机构1的转动。
44.本实施例对旋转机构2连接于工作台3上的结构进行描述。
45.工作台3为长方形台体,工作台3的下方的四个端角分别设置有滚轮,通过滚轮能方便移动工作台3的位置。旋转机构2的四个轴承座21固定于工作台1的台面上。工作台3的设置为电池模组4的翻转提供了空间,同时减少模组脱落砸伤操作人员的风险,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46.参照图2,作为一个可选方案,工作台3上开设有第一腔室31,第一腔室31贯穿工作台3的台面,第一腔室31位于工作台3上两个限位支撑板之间区域正下方,第一腔室31为长方形腔室,第一腔室31容纳从限位支撑机构1上掉落的电池模组4进入。
47.当电池模组4意外从限位支撑机构1上脱落时,电池模组4落入第一腔室31内,减少掉落的电池模组4可能于工作台3上移动掉落砸伤工作人员的风险,提高电池模组4除胶操作的安全性。
48.参照图1,为便于将落入第一腔室31内的电池模组4取出,工作台3上设置有与第一腔室31连通的开口,且该开口设置于工作台3的一侧,该开口定义为侧开口。当电池模组4意外落入第一腔室31内时,可以从工作台的侧开口将电池模组取出,操作方便,便于电池模组取出。
49.工作台3上连接有可覆盖侧开口的盖板32。在本实施例中盖板32一端与工作台3铰接连接,盖板32另一端与工作台3之间通过锁扣连接。转动盖板32使盖板32的活动端通过锁扣33与工作台3连接,实现盖板32将工作台3的侧开口覆盖。
50.当电池模组4意外掉落到第一腔室31后,将侧开口覆盖的盖板32能将阻挡电池模组4经侧开口从第一腔室31滑出,接着解除锁扣33对盖板32与工作台3之间的连接,转动盖板32,使侧开口开启,便于工作人员从工作台3侧面的侧开口取出电池模组4。
51.在其他一实施例中,盖板32与工作台3滑动连接,工作台3上设置有导轨,盖板32与导轨滑动连接,盖板32滑动能实现侧开口的开启或关闭。盖板32与工作台3之间也可采用其他能实现侧开口开启的连接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52.作为一个可选方案,工作台3设置有缓冲件,缓冲件平铺设置于第一腔室31底面内,缓冲件为缓冲垫,在本实施例中为橡胶垫。若电池模组4转动过程中转动过程中意外从限位支撑组件1之间分离,电池模组4会落到第一腔室31内的缓冲件上,缓冲件吸收电池模组4掉落的冲击能量对电池模组4进行保护,减少出现电池模组4从限位支撑机构1上脱落后碰撞损坏的风险。
53.参照图2,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为保持电池模组4转动后保持稳定,便于对电池模组4底部进行除胶操作。旋转机构2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保持旋转轴22的周向状态的固定。
54.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平面221以及限位块24。限位平面221设置于旋转轴22侧面,限位平面221在旋转轴22侧面设置有相背的两个,两个限位平面221分别对应于电池模组4底面朝下和底面朝上的两个状态,限位平面221为旋转轴22位于两个轴承座21之间的侧面开槽形成,两个旋转轴22上均开设两个限位平面221。
55.限位块24为放置于工作台3台面上的长方形块体,当限位平面221随旋转轴22至与工作台3台面平行时,限位块24移动进入限位平面221与工作台3表面之间,限位块24背向工作台3的上表面与限位平面221接触限制旋转轴22转动,保持旋转轴22周向位置的固定。
56.在其他一实施例中,限位平面221在旋转轴22侧面设置凸起部分形成。
57.参照图1,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旋转机构2还包括旋转把手,旋转把手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旋转轴22的一端。通过驱动旋转把手带动旋转轴22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支撑组件11上的电池模组4转动,方便旋转机构2的转动。
58.参照图3,作为一个可选方案,限位支撑机构1还包括限定件13,限定件13相对承托部112固定,限定件13用于与电池模组4接触限制电池模组4沿承托部112上表面滑动。
59.限定件13在本实施例固定于承托部112,且为固定于承托部112长度方向一端的限定凸起,限定凸起向上凸出于承托部112与电池模组4接触的表面,限定凸起于承托部112一体成型加工而成。在其他一实施例中,限定件13设置有位于承托部12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在承托部112上切割出凹槽形成两个限定件13。
60.将电池模组4放于承托部112后,限定件13能阻挡电池模组4于承托部112表面滑动移出承托部112表面,限定件13能确定电池模组4于承托部112上的位置。在电池模组4随承托部112转动过程中,限定件13同样能减少电池模组4端部于承托部112表面滑动脱落的情况发生。
61.参照图3,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为提高电池模组4于限位支撑机构1上转动时的安全性,限位支撑机构1还包括安全固定板14,安全固定板14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支撑组件1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62.安全固定板14为连接于两个连接部111的长条形板件,安全固定板14设置有两个,两个安全固定板1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连接部111的侧面,且两个安全固定板14分别位于电池模组4相背的两个侧面。在其他一实施例中,安全固定板14仅设置有一个。安全固定板14可单独设置,也可与限定件13共同设置。
63.在其他一实施例中,压紧组件12的另一种可能的设置方式,压紧组件12直接与旋转机构2连接,压紧组件12设置于旋转机构2上,与旋转机构2的固定部分23连接。压紧组件12包括连接件和压紧件,连接件为开口朝向承托部13的类u型结构,连接件包块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依次连接形成类似u型的结构,第一部分与固定部分23连接固定,第三部分上穿设压紧件与电池模板4的端板背向承托部的表面接触抵压,通过压紧件将电池模组4的端板压紧于承托部112。
64.参照图4,作为一个可选方案,限位支撑机构1还包括两个压板15以及抵压组件16。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压板15分别位于电池模组中多个电池堆叠方向的两端端面,且两个压板15位于两个限位支撑组件之间。两个压板15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电池模组中多个电池堆叠方向的端面分别接触抵压。
65.抵压组件16设置有两个,两个抵压组件16分别与两个压板15一一连接,抵压组件16分别带动两个压板15移动,使两个压板15移动到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两个压板15与电池模组4中多个电池堆叠方向的端面分别接触抵压的位置。抵压组件16包括与连接部111螺纹连接的抵压螺杆,抵压螺杆沿连接部111厚度方向穿过连接部111,抵压螺杆朝向电池模组4的一端与压板15连接固定。
66.转动抵压螺杆能带动两个压板15朝向电池模组4方向移动,直至两个压板15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两个压板15分别与电池模组4的两个端板一一对应抵压压紧固定,保持限位支撑机构1转动过程中与电池模组4之间的连接固定。
67.在其他一实施例中,抵压组件16仅设置有一个,压板15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抵压组件16第一压板连接带动第一压板一定,第二压板与连接部111固定连接,抵压组件16带动第一压板移动,第一压板带动电池模组移动使电池模组与第二压板抵压,实现两个压板15与电池模组两个端板的抵压固定。
6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技术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6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70.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