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膨胀梁、托盘组件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07:10: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膨胀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梁体(11)和第二梁体(12),所述第一梁体(11)与所述第二梁体(12)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分别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支撑面(101)和第二支撑面(102);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连接于所述第一梁体(11)与所述第二梁体(12)之间并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第三支撑面(103);所述第一支撑面(101)、所述第二支撑面(102)与所述第三支撑面(103)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中所述第一梁体(11)与所述第二梁体(12)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1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所述第一梁体(11)与所述第二梁体(12)在第二方向上彼此正对的表面以及所述连接部(13)背离所述第三支撑面(103)的表面共同限定出加强槽(104),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强块(14),所述补强块(14)设置于所述加强槽(104)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体(11)和所述第二梁体(12)止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块(14)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加强槽(104)在第二方向上的深度,所述补强块(14)收容于所述加强槽(104)内。4.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块(14)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加强槽(104)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11)与所述第二梁体(12)均内部形成有减重腔(10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体(11)和/或第二梁体(12)内,所述连接件(15)与所述补强块(14)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块(14)内形成有配合孔(141),所述连接件(15)的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配合孔(141)内并与所述配合孔(141)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11)位于所述第二梁体(12)的顶部,且所述第二梁体(12)适于与托盘抵接;所述连接件(15)包括:本体部(151),所述本体部(151)设置于所述第二梁体(12)的减重腔(105)内;配合部(152),所述配合部(152)与所述本体部(151)相连,所述配合部(152)伸入至所述配合孔(141)内并与所述配合孔(141)螺纹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配合孔(141)正对的第一安装孔(111);所述连接件(15)形成贯通所述本体部(151)与所述配合部(152)的第二安装孔(153);所述膨胀梁(1)还包括:紧固件(106),所述紧固件(106)分别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53)以与电池包的托盘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体(12)上设置有与所述本体部(151)配合的第三安装孔(121),所述本体部(151)嵌入于所述第三安装孔(121)内且所述本体部(151)朝向托盘一端形成朝向所述托盘敞开的安装缺口(154),所述安装缺口(154)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53)连通。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11)、所
述第二梁体(12)与所述连接部(13)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加强槽(104)辊压成型。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膨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在第二方向上重叠设置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13.一种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内形成有适于容纳电芯的电芯容纳腔;膨胀梁,所述膨胀梁构造为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膨胀梁,所述膨胀梁设置于所述电芯容纳腔的边缘和/或所述电芯容纳腔的中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梁上的所述加强槽朝向或背离所述电芯设置。15.一种电池包(3),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托盘组件(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膨胀梁、托盘组件及电池包,膨胀梁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分别形成有在第二方向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连接部连接于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之间并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三支撑面,其中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连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在第二方向上彼此正对的表面以及连接部背离第三支撑面的表面共同限定出加强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膨胀梁通过设置第一梁体、第二梁体和连接部形成了用于支撑电芯的支撑面,同时形成了用于加强膨胀梁结构强度的加强槽,膨胀梁的结构强度高、重量轻,该膨胀梁上所需要焊接的位置较少,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强 鲁志佩 唐江龙 彭青波 万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