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模板及内衬下沿缝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01:00: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模板,用于缝制环状外衬(4)和内衬(5),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部连接有压板(2),所述压板(2)能够旋转盖合在底板(1)上部,所述底板(1)包括第一横线缝合槽(11)、第一纵向缝合槽(12)、第一限位条(13)和第二限位条(14),所述第一横向缝合槽(11)位于第一纵向缝合槽(12)两侧,所述第一横线缝合槽(11)和第一纵向缝合槽(12)形成缝合路线,所述第一限位条(13)位于第一纵向缝合槽(12)外侧,所述第二限位条(14)位于第一横线缝合槽(11)下沿,所述压板(2)包括第二纵向缝合槽(24)和第二横向缝合槽(25),所述第二纵向缝合槽(24)正对第一纵向缝合槽(12)且第二横向缝合槽(25)正对第一横向缝合槽(11),所述环状外衬(4)覆盖在内衬(5)上部,所述环状外衬(4)和内衬(5)位于底板(1)与压板(2)之间且覆盖第一横线缝合槽(11)和第一纵向缝合槽(12);所述底板(1)上部设有第三限位条(15),所述第三限位条(15)位于第二限位条(14)下方,所述内衬(5)两侧能够抵接第一限位条(13)内侧且下沿能够抵接第二限位条(14)上沿,所述环状外衬(4)下沿能够抵接第三限位条(15)上沿。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包括安装区(19),所述安装区(19)由第一横线缝合槽(11)和第一纵向缝合槽(12)围成,所述安装区(19)上部设有支撑件(16),所述支撑件(16)沿着第一横线缝合槽(11)和第一纵向缝合槽(12)的轨迹设置,所述支撑件(16)向外延伸设有多个支撑条(161),所述支撑条(161)位于第一横线缝合槽(11)和第一纵向缝合槽(12)的上部,所述支撑条(161)位于第一横线缝合槽(11)上部的长度小于第一横线缝合槽(11)的宽度,所述支撑条(161)位于第一纵向缝合槽(12)上部的长度小于第一纵向缝合槽(12)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6)上部设有防滑条(17)。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17)为双面胶。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部设有第一定位条(18),所述压板(2)位于第一定位条(18)上沿,所述压板(2)与第一定位条(18)通过固定带(3)柔性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缝线槽(11)的长度尺寸大于环状外衬(4)二分之一的周长。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包括压板一(21)、压板二(22)和压板三(23),所述压板一(21)和压板三(23)位于压板二(22)两侧且通过压板二(22)对称设置,所述压板一(21)、压板二(22)和压板三(23)均能够翻转盖合在底板(1)上部,所述压板一(21)和压板三(23)均设有第二纵向缝合槽(24)和第二横向缝合槽(25),所述压板二(22)上沿与第二横向缝合槽(25)下沿齐平。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内衬(4)包括装饰带(41),所述压板一(21)和压板三(23)上部均设有第二定位条(26),所述压板二(22)上部设有第三定位条(28),所述第二定位条(26)上沿与装饰带(41)下沿齐平,所述第二定位条(26)与第三定位条(28)位于同一直线上。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缝合槽(24)和第二横向缝合槽(25)周边设有多个加强板(27),所述加强板(27)分别位于压板一(21)和压板三(23)上部。10.一种内衬下沿缝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模板放置在缝纫台上;s2、在底板(1)上部放置环状外衬(4)和内衬(5):1)、将内衬(5)平铺在底板(1)上部,所述内衬(5)覆盖在第一横向缝合槽(11)和第一纵向缝合槽(12)上部,所述内衬(5)左右两侧抵接第一限位条(13),内衬(5)下沿抵接第二限位条(14)上沿;2)、将环状外衬(4)翻面并放置在内衬(4)上部,环状外衬(4)的下沿与第三限位条(15)上沿重合;s3、缝合缝合区a:1)、将压板一(21)翻转插入环状外衬(4)内并压住环状外衬(4);2)、将环状外衬(4)位于压板一(21)上部的部分向上掀开露出第二纵向缝合槽(24)和第二横向缝合槽(25);3)、移动模板,通过缝纫设备依次沿着第二纵向缝合槽(24)和第二横向缝合槽(25)进行缝合;4)完成缝合区a的缝合;s4、缝合缝合区b:1)、将压板二(22)翻转插入环状外衬(4)内并压住环状外衬(4);2)、将环状外衬(4)位于压板二(22)上部的部分向上掀开露出压板二(22)上沿;3)、移动模板,通过缝纫设备沿着压板(22)上沿进行缝合,压板(22)上沿的缝合线与第二横向缝合槽(25)内的缝合线位于同一直线上;4)、完成缝合区b的缝合;s5、缝合缝合区c:1)、将压板一(21)翻转脱离环状外衬(4)内部;2)、环状外衬(4)朝压板三(23)的方向滚动,使得环状外衬(4)内壁抵接压板二(22)朝压板一(21)的一侧;3)、将压板三(23)翻转插入环状外衬(4)内并压住环状外衬(4);4)将环状外衬(4)位于压板三(23)上部的部分向上掀开露出位于压板三(23)的第二纵向缝合槽(24)和第二横向缝合槽(25);5)、移动模板,通过缝纫设备依次沿着位于压板三(23)的第二横向缝合槽(25)和第二纵向缝合槽(24)的方向进行缝合,压板(22)上沿的缝合线与第二横向缝合槽(25)内的缝合线位于同一直线上;s6、完成内衬(5)下沿与环状外衬(4)的缝合,形成缝合线(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板及内衬下沿缝合工艺,用于缝制环状外衬和内衬,包括底板,底板上部连接有压板,压板能够旋转盖合在底板上部,底板包括第一横线缝合槽、第一纵向缝合槽、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第一横向缝合槽位于第一纵向缝合槽两侧,第一横线缝合槽和第一纵向缝合槽形成缝合路线,第一限位条位于第一纵向缝合槽外侧,第二限位条位于第一横线缝合槽下沿,压板包括第二纵向缝合槽和第二横向缝合槽,第二纵向缝合槽正对第一纵向缝合槽且第二横向缝合槽正对第一横向缝合槽。本发明通过设置模板对内衬和外衬进行定位,大大简化了内衬下沿的缝合步骤,提高了缝合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不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不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不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金丽 吕晓辉 严耿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俏尔婷婷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6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