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11-13 23:43: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在无线通信中,基站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同时服务多个终端,而为了提升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基站需要通过预编码在发射时消除终端之间的干扰,这就要求基站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下行信道信息。然而在实际通信中,由于射频链路失配、信道时延、多普勒频移以及量化误差等原因,基站所得到的下行信道信息与实际下行传输时的信道总会存在误差。这样,基站在通过预编码发送下行信道时,就无法完全消除终端之间的干扰,从而导致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完全消除终端之间的干扰而导致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终端干扰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包括:接收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5.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根据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6.可选地,所述根据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步骤包括:接收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系数信息和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7.可选地,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预编码信号和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预编码信号,所述下行信
道系数信息包括下行信道系数矩阵,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系数信息和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一预编码信号,估计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中的信道噪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二预编码信号,估计各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信息在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中的干扰信道信息和干扰信道噪声;根据所述信道噪声、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信道噪声、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所述信道噪声,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一协方差矩阵;根据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计算各所述其他终端设备对应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二协方差矩阵;将所述第一协方差矩阵和各所述第二协方差矩阵共同作为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9.可选地,在所述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对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干扰抑制和/或干扰投影消除。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终端干扰测量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包括:发送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向对应的终端设备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所述终端设备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11.可选地,在发送干扰测量指示信息之后,所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还包括:发送信号数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对所述信号数据进行干扰抑制和/或干扰投影消除。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终端干扰测量系统,所述终端干扰测量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用于发送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向对应的终端设备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用于接收干扰测量指示信息,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13.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
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根据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14.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接收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系数信息和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15.可选地,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预编码信号和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预编码信号,所述下行信道系数信息包括下行信道系数矩阵,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一预编码信号,估计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中的信道噪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二预编码信号,估计各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信息在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中的干扰信道信息和干扰信道噪声;根据所述信道噪声、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16.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所述信道噪声,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一协方差矩阵;根据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计算各所述其他终端设备对应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二协方差矩阵;将所述第一协方差矩阵和各所述第二协方差矩阵共同作为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17.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对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干扰抑制和/或干扰投影消除。
18.可选地,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发送信号数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对所述信号数据进行干扰抑制和/或干扰投影消除。
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所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程序,所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的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步骤。
2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程序,所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步骤。
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会接收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这样,终端设备利用该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该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是互相正交的。因此,终端只会对自己相应的端口信道信息进行噪声估计,不会对其他终端的干扰信号进行估计,也就无法对终端之间的干扰进行消除,从而造成系统性能降低。
29.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10至步骤s20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根据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其中,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可以包括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其他终端设备对本终端设备的干扰噪声信息,以及本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上的噪声信息。
30.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可以为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统计信息,该统计信息可以为协方差、均值或者标准差等信息。
31.其中,在所述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30,根据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对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干扰抑制和/或干扰投影消除。
32.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可以为干扰噪声的协方差矩阵或者干扰噪声的主要特征向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根据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对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干扰抑制和/或干扰投影消除,可以提升接收到的信号数据的准确度,从而提升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干扰抑制的方式可以为干扰抑制合并或者干扰白化等。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会接收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这样,终端设备利用该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该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包括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其他终端设备对本终端设备的噪声干扰信息,实现了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的干扰噪声的测量,从而利用该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可以消除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的干扰,提升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
34.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可以参考上文介绍,后续不再赘述。所述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步骤包括:步骤s21,根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步骤s22,根据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35.作为一种示例,所述下行信道系数信息可以为网络侧设备至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包括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端口时频资源位置和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的第二端口时频资源位置。所述整体干扰
噪声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第一干扰噪声信息和在第二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第二干扰噪声信息。
36.步骤s21至步骤s22包括:根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端口时频资源位置和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其他终端设备的第二端口时频资源位置;接收第一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传输的第一解调参考信号以及第二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传输的第二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系数矩阵、所述第一解调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第二解调参考信号,分别估计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第一干扰噪声信息和在所述第二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第二干扰噪声信息。
37.其中,所述根据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步骤包括:步骤s221,接收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步骤s222,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系数信息和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38.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221至步骤s222包括:接收第一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传输的第一解调参考信号以及第二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传输的第二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一解调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得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中的信道噪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第二解调参考信号,估计其他终端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干扰信道信息和干扰噪声信息;根据信道噪声和干扰噪声信息,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第一干扰噪声信息;根据干扰信道信息和干扰噪声信息,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第二干扰噪声信息。
39.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也可以由第一干扰噪声信息和第二干扰噪声进行聚合得到,聚合的方式可以为加权求和或者加权平均等方式。
40.其中,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预编码信号和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预编码信号,所述下行信道系数信息包括下行信道系数矩阵,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系数信息和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步骤包括:步骤a10,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一预编码信号,估计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中的信道噪声;步骤a20,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二预编码信号,估计各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信息在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中的干扰信道信息和干扰信道噪声;步骤a30,根据所述信道噪声、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41.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解调参考信号可以为第一预编码信号,该第一预编码信号可以包括无噪声项的第一无噪声预编码矩阵和有噪声项的第一有噪声预编码矩阵,该第二预编码信号可以包括无噪声项的第二无噪声预编码矩阵和有噪声项的第
二有噪声预编码矩阵。在实际无线通信中,网络侧设备在无噪声环境下发射预编码信号,终端设备即可接收得到无噪声的预编码信号,否则,终端设备会接收到有噪声的预编码信号。
42.作为一种示例,步骤a10至步骤a30包括:根据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第一无噪声预编码矩阵进行信道信息估计,得到信道信息估计结果;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计结果、所述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一有噪声预编码矩阵进行噪声估计,得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中的信道噪声;根据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第二无噪声预编码矩阵进行信道信息估计,估计得到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其他终端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干扰信号,得到干扰信号信息;根据下行信道系数矩阵、第二无噪声预编码矩阵进行信道信息估计和所述干扰信号信息,估计得到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其他终端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干扰信号噪声;根据所述信道噪声、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第一干扰噪声信息和在所述第二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第二干扰噪声信息。
43.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信道噪声、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步骤包括:步骤a31,根据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所述信道噪声,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一协方差矩阵;步骤a32,根据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计算各所述其他终端设备对应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二协方差矩阵;步骤a33,将所述第一协方差矩阵和各所述第二协方差矩阵共同作为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44.作为一种示例,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可以为干扰信号矩阵,所述信道噪声可以为信道噪声向量,所述干扰信道噪声可以为干扰信道噪声向量。所述第一干扰噪声信息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一协方差矩阵,所述第二干扰噪声信息可以为其他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二协方差矩阵。
45.步骤a31至步骤a33包括:对所述干扰信号矩阵进行插值滤波,得到插值滤波后的干扰信号矩阵;根据插值滤波后的干扰信号矩阵、插值滤波后的干扰信号矩阵对应的转置矩阵、信道噪声向量和所述信道噪声向量对应的转置向量,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一协方差矩阵;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矩阵、所述干扰信号矩阵对应的转置矩阵、所述干扰信道噪声向量以及所述干扰信道噪声向量对应的转置向量,计算各所述其他终端设备对应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二协方差矩阵;将所述第一协方差矩阵和各所述第二协方差矩阵共同作为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46.作为一种示例,假设网络侧设备调度2个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基站配置根天线,每个终端配置根天线,每个终端调度的端口数为,即每个终端设备调度1流,进一步假设网络侧设备到第个终端设备的
下行信道系数矩阵为,网络侧设备发送与第个终端设备相关的预编码矩阵为。
47.进一步参照图3,图3为网络侧设备对于2个终端设备各自的dmrs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一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图3中以1个rb(resource block,时频资源块)为例,偶数序号的re(resouce element,时频资源单元)为dmrs端口0,分配给第1个终端设备,奇数序号的re为dmrs端口1,分配给第2个终端设备,2个dmrs端口在频域是频分的, 号表示其occ码为 1。基于此,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0的时频资源位置,进行相应的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得到估计的信道信号矩阵,,以及得到估计的信道噪声向量;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1的时频资源位置,进行相应的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得到估计的干扰信号矩阵,,以及得到估计的干扰信道噪声向量;由于干扰信号和噪声不相关,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0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干扰噪声的第一协方差矩阵,在dmrs端口1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干扰噪声的第二协方差矩阵,其中,为插值滤波后的干扰信号矩阵,为转置符号;对于第2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终端干扰测量过程和上述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8.作为一种示例,假设网络侧设备调度2个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基站配置根天线,每个终端配置根天线,每个终端调度的端口数为,即每个终端设备调度2流,进一步假设网络侧设备到第个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系数矩阵为,网络侧设备发送与第个终端设备相关的预编码矩阵为。
49.进一参照图4,图4为网络侧设备对于2个终端设备各自的dmrs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一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图4中以1个rb为例,偶数序号的re为dmrs端口0和端口1的occ码正交叠加,分配给第1个终端设备,奇数序号的re为dmrs端口2和端口3的occ码正交叠加,分配给第2个终端设备,2个终端设备的dmrs端口在频域是频分的,各终端设备自己的dmrs端口是码分的, 号表示其occ码为 1,-号表示其occ码为-1。基于此,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
端口0和1的时频资源位置,进行相应的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得到估计的信道信号矩阵,,以及得到估计的信道噪声向量;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2和3的时频资源位置,进行相应的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得到估计的干扰信号矩阵,,以及得到估计的干扰信道噪声向量;由于干扰信号和噪声不相关,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0和1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干扰噪声的第一协方差矩阵,在dmrs端口2和3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干扰噪声的第二协方差矩阵,其中,为插值滤波后的干扰信号矩阵,为转置符号;对于第2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终端干扰测量过程和上述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50.作为一种示例,假设网络侧设备调度3个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基站配置根天线,每个终端配置根天线,每个终端调度的端口数为,即每个终端设备调度2流,进一步假设网络侧设备到第个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系数矩阵为,网络侧设备发送与第个终端设备相关的预编码矩阵为。
51.进一步参照图5,图5为网络侧设备对于3个终端设备各自的dmrs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一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图5中以1个rb为例,序号为0,1,6,7的re为dmrs端口0和端口1的occ码正交叠加,分配给第1个终端设备,序号为2,3,8,9的re为dmrs端口2和端口3的occ码正交叠加,分配给第2个终端设备,序号为4,5,10,11的re为dmrs端口4和端口5的occ码正交叠加,分配给第3个终端设备,3个终端设备的dmrs端口在频域是频分的,各终端设备自己的dmrs端口是码分的, 号表示其occ码为 1,-号表示其occ码为-1。基于此,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0和1的时频资源位置,进行相应的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得到估计的信道信号矩阵,,以及得到估计的信道噪声向量;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2和3的时频资源位置,进行相应的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得到第2个终端设备对第1个终端设备的干扰信号矩阵,,以及得到估计的干扰信道噪声向量;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4和5的时频资源位置,进行相应的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得到第3个终端设备对第1个终端设备的干扰信号矩阵,,以及得到估计的干扰信道
噪声向量;由于干扰信号和噪声不相关,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0和1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干扰噪声的第一协方差矩阵,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2和3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干扰噪声的第二协方差矩阵,对于第1个终端设备,在dmrs端口4和5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干扰噪声的第二协方差矩阵,其中,和为插值滤波后的干扰信号矩阵,为转置符号;对于第2个终端设备和第3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终端干扰测量过程和上述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5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会接收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这样,终端设备利用该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该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包括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其他终端设备对本终端设备的噪声干扰信息,实现了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的干扰噪声的测量,从而利用该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可以消除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的干扰,提升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
53.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干扰测量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在本技术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包括:步骤b10,发送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向对应的终端设备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所述终端设备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54.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为基站,所述网络侧设备会向每一终端设备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从而终端设备可以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照上述步骤s10至步骤s20及其细化步骤中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55.其中,在发送干扰测量指示信息之后,所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b20,发送信号数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对所述信号数据进行干扰抑制和/或干扰投影消除。
56.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可以为干扰噪声的协方差矩阵或者干扰噪声的主要特征向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对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信号数据进行干扰抑制和/或干扰投影消除,干扰抑制的方式可以为干扰抑制合并或者干扰白化等,可以提升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数据的准确度,从而提升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
5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干扰测量方法,也即发送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
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向对应的终端设备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这样,终端设备利用该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实现了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的干扰噪声的测量,从而利用该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可以消除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的干扰,提升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
5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终端干扰测量系统,所述终端干扰测量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用于发送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向对应的终端设备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用于接收干扰测量指示信息,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59.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根据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60.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接收各所述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系数信息和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分别进行相应地信道信息估计和噪声估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61.可选地,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预编码信号和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预编码信号,所述下行信道系数信息包括下行信道系数矩阵,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一预编码信号,估计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中的信道噪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系数矩阵和所述第二预编码信号,估计各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信息在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中的干扰信道信息和干扰信道噪声;根据所述信道噪声、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62.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所述信道噪声,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一协方差矩阵;根据各所述干扰信道信息和各所述干扰信道噪声,计算各所述其他终端设备对应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干扰噪声的第二协方差矩阵;将所述第一协方差矩阵和各所述第二协方差矩阵共同作为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63.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对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干扰抑制和/或干扰投影
消除。
64.可选地,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发送信号数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整体干扰噪声信息,对所述信号数据进行干扰抑制和/或干扰投影消除。
65.本技术提供的终端干扰测量系统,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干扰测量方法,解决了由于无法完全消除终端之间的干扰而导致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干扰测量系统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且该终端干扰测量系统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方法公开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6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终端干扰测量方法。
67.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68.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rom以及ram通过总线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
69.通常,以下系统可以连接至i/o接口: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图像传感器、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以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中示出了具有各种系统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系统。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系统。
70.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被安装,或者从rom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71.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干扰测量方法,解决了由于无法完全消除终端之间的干扰而导致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且该电子设备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方法公开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72.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7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终端干扰测量的方法。
7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u盘,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系统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系统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76.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电子设备中。
77.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接收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78.又或者发送干扰测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向对应的终端设备指示参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所有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端口时频资源位置,所述终端设备依据所述干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有端口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整体干扰噪声信息。
79.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 ,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80.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技术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
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81.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82.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执行上述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解决了由于无法完全消除终端之间的干扰而导致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8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处理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