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合神经重症患者的多功能口咽通气管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8:27: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神经重症患者的多功能口咽通气管。


背景技术:

2.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颅脑肿瘤等神经重症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舌后坠,上呼吸道梗阻,需要留置口咽通气管保持气道通畅。口咽通气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无创性通气管道,一般多为一椭圆形空心塑料管,外形呈“s”形,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和咽弯曲部分。置管操作简便,可迅速开放气道,建立临时人工气道,防止舌后坠,保证呼吸顺畅,挽救生命 。
3.但神经重症患者多有意识障碍且伴有躁动,不仅无法配合、甚至抵抗置管,置管时常需要另外使用压舌板配合置管,临床多用竹片或木片材质压舌板,易被躁动患者咬断,不仅影响置管效率,甚至可能发生断片进入咽喉下部的危险;也有坚硬金属材质的压舌板,但容易损伤患者牙齿、齿龈、口腔等。置管后,患者常有吐管、吞管,甚至自行拔管,导致管道移位、唇舌损伤、气道堵塞、呼吸抑制等多种不良后果。
4.口咽通气管留置期间,患者口咽部开放、张口呼吸,而且神经重症患者多行大剂量脱水治疗,导致口腔、气道干燥、气道分泌物粘稠甚至形成痰痂不易咳出或吸引,将进一步加重气道梗阻、呼吸道炎症。患者口咽部处于开放状态,和外界直接相通,空气中的微尘、污染物甚至异物都可以直接进入气道,同时患者的口咽部分泌物可直接喷溅出来,造成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临床上常额外进行口腔外湿纱布覆盖、口腔内喷雾等护理操作,防污和湿润效果难以保证,也增加护理工作量。
5.神经重症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口腔内分泌大量分泌物且无法吞咽或咳出。另外,神经重症患者因颅内高压、胃潴留等常导致频繁呕吐;癫痫发作时,口鼻腔涌出大量分泌物,并可有牙关紧闭,会咬瘪、咬弯、咬碎口咽通气管或损伤自己的牙齿,或因口咽通气管移位而损伤舌头、口咽部。如果上述分泌物、呕吐物不能及时清除,易下行误入气道导致患者误吸、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6.神经重症患者大多同时需要输氧、雾化、气道湿化和分泌物吸引等治疗操作,当患者颅脑外伤、颅底骨折导致颅腔内脑脊液从鼻腔漏出,或经鼻腔进入颅腔手术、鼻腔内填塞、继发渗血、渗液、颅内感染等,此时均不能经鼻腔、只能从口腔进行此类治疗操作。因而,神经重症患者还面临需要同时经口留置口咽通气管和连接其他管道问题。但临床现有的给氧、雾化、气道湿化、持续吸引装置和口咽通气管多不匹配、无法连接,影响输氧、雾化、湿化和吸引效果。
7.综上所述,临床工作中非常需要适合神经重症患者的口咽通气管,既方便置管,又能牢固固定,不移位、脱管;密闭气道,保持口腔气道湿润,且方便及时清除、引流口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口咽通气管和气道通畅;同时避免损伤患者牙齿、唇舌、口咽部;可以和临床现有的给氧、雾化、气道湿化、吸引等装置连接,保证给氧、雾化、湿化和吸引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神经重症患者的多功能口咽通气管,可用于伴有意识障碍、舌后坠,上呼吸道梗阻,需要留置口咽通气管保持气道通畅的神经重症患者,设计精巧,功能多元,一件即可满足神经重症患者的多种需求。既能提高置管效率,又能牢固固定,且避免损伤患者牙齿、唇舌、口咽部等皮肤黏膜;在达到密闭口腔的同时,又方便及时吸引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口咽通气管和气道通畅;并可以和临床现有的给氧、雾化、气道湿化、吸引装置连接,保证给氧、雾化、湿化和吸引效果,提高临床气道管理工作效率,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各类重症患者。
9.具体方案如下:
10.一种适合神经重症患者的多功能口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口咽通气管主体以及可配合穿插于其内部的管芯;所述口咽通气管主体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外延管、牙垫管和咽弯曲管组成,所述牙垫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外延管的下端以及咽弯曲管的上端连接,且其上端外套设有护唇盾,其中,牙垫管内层、外延管和管芯均为硬塑材质,质地坚韧,不易变形、碎裂,所述牙垫管的外侧沿周向方向还开设有环形牙齿咬合槽,且环形牙齿咬合槽置于护唇盾的下方,置管后可限定牙齿位置,减小病人上、下牙的活动度和开度,减少了牙咬空间,口咽通气管不易移位,所述咽弯曲管为中部向前凸出的弧形管;所述管芯为与口咽通气管主体的内部相适配的条形片状结构,由上下连接的直段和弧段组成,其中,弧段与咽弯曲管的弧度一致,所述管芯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上端中部转动连接有管盖,管芯颜色醒目,便于观察置入位置,形状较扁平宽,边缘圆钝,所述管盖由上下设置的盖头和盖底组成,所述盖头为方形结构,其四个侧面内凹,四个顶角为圆弧结构,所述盖底为可螺纹连接在外延管上端内的圆盘状结构,所述管盖上均布有通气孔,置管时不会影响通气,且表面设有防滑纹路,可便于手指按捏进行操作。
11.其中,管芯内置于口咽通气管内时,可支撑、导向口咽通气管道进行置管,避免置管过程中躁动患者咬瘪、咬弯硅胶咽弯曲管,同时兼有压舌板的作用,便于置管;也可取出单做压舌板使用,配合口咽通气管置管。
12.此外,本发明和患者牙齿、皮肤黏膜直接接触部分均为无色透明、弹性硅胶材质,不易损伤患者牙齿、唇舌、口咽部、唇周、面颈部皮肤黏膜,且便于观察管腔和皮肤黏膜情况。其中,置入口咽深度为牙垫管加咽弯曲管长度,和患者门齿至下颌角或耳垂或耳垂长度一致,可制作不同长度、管径的口咽通气管供不同口咽深度的患者使用。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延管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结构,中部沿轴线方向设有通孔。便于和临床现有的给氧、雾化、气道湿化、吸引装置连接。所述外延管固定在护唇盾的的顶面中部。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底外设有外螺纹,所述外延管的上端内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唇盾顶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较大,其上设有前端可向上翻起的翻盖,方便从此处吸引口腔内分泌物,也可以作为口腔湿化液的持续泵入/注入孔。平时处于自然闭合状态,保持口腔封闭状态,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神经重症患者癫痫发作或发生呕吐),可打开翻盖,直接快速吸引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避免患者发生误吸、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牙垫管和咽弯曲管上均标识有刻度,便于在置管时和置管后观察口咽通气管置入深度。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配合安装有可沿其滑动的减压片,固定带为可调节长短的宽边硅胶带,表面为磨砂层,增加防滑、透气效果,固定带上的可移动加宽减压片,减压片含弹性减压夹心层。使用时,可移动此加宽减压片至颈后,减轻颈部压强,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且增加舒适性。所述护唇盾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上下设置的带孔,可透气,也避免护唇盾吸住唇部,固定带绕过颈后穿过两侧固定带孔,可牢固固定口咽通气管,避免患者吐管、吞管或自行拔管。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发明和患者牙齿、皮肤黏膜直接接触部分均为无色透明、弹性硅胶材质,不易损伤患者皮肤黏膜,且便于观察管腔和皮肤黏膜情况;
20.2、患者牙齿咬合部位的牙垫管内层和管芯,以及外接其他装置的外延管,设计为硬塑材质,质地坚韧,不易变形、碎裂;
21.3、咽弯曲管、牙垫管标有从咽弯曲管尾端开始向牙垫管头端的刻度,便于在置管时和置管后观察口咽通气管置入深度;
22.4、内置压舌板式管芯,可支撑、导向口咽通气管道进行置管,避免置管过程中躁动患者咬瘪、咬弯硅胶咽弯曲管,内置管芯同时兼有压舌板的作用,便于置管;也可取出单做压舌板使用,配合口咽通气管置管;
23.5、牙齿咬合槽、护唇盾和固定带配合使用,牢固固定口咽通气管,防止移位、脱管;密闭口腔,保持口腔气道湿润;
24.6、大开孔和翻盖设计,方便从此处吸引口腔内分泌物,也可以作为口腔湿化液的持续泵入/注入口。平时处于自然闭合状态,保持口腔封闭状态,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神经重症患者癫痫发作或发生呕吐),可打开翻盖,直接快速吸引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避免患者发生误吸、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
25.7、本发明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各类重症患者。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中口咽通气管主体和管芯装配后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中口咽通气管主体和管芯装配后的正面上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中口咽通气管主体的俯视图。
29.图4为本发明中管盖的俯视图。
30.附图标记列表:
31.1-外延管,2-牙垫管,3-咽弯曲管,4-护唇盾,5-环形牙齿咬合槽,6-管芯,7-管盖,8-通气孔,9-带孔,10-翻盖。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3.如图所示,一种适合神经重症患者的多功能口咽通气管,包括口咽通气管主体以
及可配合穿插于其内部的管芯6;口咽通气管主体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外延管1、牙垫管2和咽弯曲管3组成,其中,牙垫管2和咽弯曲管3的连接处形状一致,牙垫管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外延管2的下端以及咽弯曲管3的上端连接,且其上端外套设有护唇盾4,其中,牙垫管内层、外延管和管芯均为硬塑材质,质地坚韧,不易变形、碎裂,牙垫管2的外侧沿周向方向还开设有环形牙齿咬合槽5,且环形牙齿咬合槽5置于护唇盾4的下方,置管后可限定牙齿位置,减小病人上、下牙的活动度和开度,减少了牙咬空间,口咽通气管不易移位,咽弯曲管3为中部向前凸出的弧形管;管芯6为与口咽通气管主体的内部相适配的条形片状结构,由上下连接的直段和弧段组成,其中,弧段与咽弯曲管的弧度一致,管芯6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上端中部转动连接有管盖7,管芯颜色醒目,便于观察置入位置,形状较扁平宽,边缘圆钝,管盖7由上下设置的盖头和盖底组成,盖头为方形结构,其四个侧面内凹,四个顶角为圆弧结构,盖底为可螺纹连接在外延管1上端内的圆盘状结构,管盖7上均布有通气孔8,置管时不会影响通气,且表面设有防滑纹路,可便于手指按捏进行操作。
34.其中,管芯内置于口咽通气管内时,可支撑、导向口咽通气管道进行置管,避免置管过程中躁动患者咬瘪、咬弯硅胶咽弯曲管,同时兼有压舌板的作用,便于置管;也可取出单做压舌板使用,配合口咽通气管置管。
35.此外,本发明和患者牙齿、皮肤黏膜直接接触部分均为无色透明、弹性硅胶材质,不易损伤患者牙齿、唇舌、口咽部、唇周、面颈部皮肤黏膜,且便于观察管腔和皮肤黏膜情况。其中,置入口咽深度为牙垫管加咽弯曲管长度,和患者门齿至下颌角或耳垂长度一致,可制作不同长度、管径的口咽通气管供不同口咽深度的患者使用。
36.在本实施例中,外延管1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结构,中部沿轴线方向设有通孔。便于和临床现有的给氧、雾化、气道湿化、吸引装置连接。外延管1固定在护唇盾的4的顶面中部。其下端内孔不小于牙垫管的上端内孔。
37.在本实施例中,盖底外设有外螺纹,外延管1的上端内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38.在本实施例中,护唇盾4顶面的左右两侧还对称开设有开孔,开孔较大,开孔上设有前端可向上翻起的翻盖10,方便从此处吸引口腔内分泌物,也可以作为口腔湿化液的持续泵入/注入孔。平时处于自然闭合状态,保持口腔封闭状态,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神经重症患者癫痫发作或发生呕吐),可打开翻盖,直接快速吸引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避免患者发生误吸、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
39.在本实施例中,牙垫管2和咽弯曲管3上均标识有刻度,便于在置管时和置管后观察口咽通气管置入深度。
40.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带,固定带上配合安装有可沿其滑动的减压片,固定带为可调节长短的宽边硅胶带,表面为磨砂层,增加防滑、透气效果,固定带上的可移动加宽减压片,减压片含弹性减压夹心层。使用时,可移动此加宽减压片至颈后,减轻颈部压强,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且增加舒适性。护唇盾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上下设置的带孔9,可透气,也避免护唇盾吸住唇部,固定带绕过颈后穿过两侧固定带孔,可牢固固定口咽通气管,避免患者吐管、吞管或自行拔管。
41.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