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培养装置和培养方法与流程

2022-11-13 14:42: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培养液中培养微藻的培养装置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2.通过向培养液中的微藻供给光和二氧化碳气体来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培养微藻。为了高效地培养微藻,重要的是向培养液中的微藻整体均匀地供给光、二氧化碳来促进光合作用。
3.因此,例如,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068773号所示,已知一种一边使培养槽内的培养液循环一边培养微藻的培养装置。该培养装置具有培养槽、供给主管和送水泵,其中,所述培养槽用于贮存培养液;所述供给主管沿培养槽的长度方向配置;所述送水泵将培养槽内的培养液送至供给主管的内部并使其循环。在供给主管的壁面上,沿该供给主管的轴向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通孔。因此,当通过送水泵向供给主管的内部输送培养液时,通过从通孔流出的培养液形成能够使微藻在培养槽的内部循环的培养液的液流。


技术实现要素:

4.然而,在上述的培养装置中,为了使培养液循环而需要驱动送水泵,因此培养微藻时的能量消耗量有可能会增大。尤其,在利用所培养的微藻进行生物燃料的生产等的情况下,从追求生产成本的降低、碳中和的实现等观点出发,要求尽可能地降低导入能量。
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能量消耗量增大的同时通过简单的结构良好地培养微藻的培养装置和培养方法。
6.本发明的一方式为一种在培养液中培养微藻的培养装置,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收容部、接合部、引导部、循环部和气体供给口,其中,所述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培养液和所述微藻且供给气体;所述接合部以接合所述收容部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并沿所述气体的供给方向延伸;所述引导部和所述循环部被设置于所述收容部的内部,并且隔着所述接合部邻接的同时分别沿所述接合部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气体供给口能够朝向所述引导部供给所述气体,在所述引导部中,从将所述主体部设置于设置部位时的下侧向上侧供给气体,所述引导部和所述循环部分别通过设置于所述气体的供给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引导部入口和设置于所述气体的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引导部出口相互连通,当所述气体在所述引导部中流通时,产生所述循环部内的所述培养液从所述引导部入口向所述引导部内流入且所述引导部内的所述培养液从所述引导部出口向所述循环部内流出的培养液流。
7.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为一种使用上述的培养装置培养所述微藻的培养方法,具有设置工序和收容工序,其中,在所述设置工序中,将在所述收容部中收容所述培养液之前的所述主体部配置于贮存有贮存水的贮水部;在所述收容工序中,在将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贮水部的状态下,在所述收容部中收容所述培养液。
8.在该培养装置中,通过从气体供给口供给培养微藻所需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并使其
在引导部中流通,能够在收容部内产生培养液流。通过该培养液流能够使微藻循环,因此,能够向收容部内的微藻整体有效地供给气体和光,从而促进光合作用。
9.而且,在该培养装置中,通过以接合主体部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接合部,能够简单地设置引导部、循环部等用于产生培养液流的结构。另外,在该培养装置中,例如也无需设置送水泵等用于产生培养液流的特殊的结构来进行驱动。
10.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能量消耗量增大的同时通过简单的结构良好地培养微藻。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的主体部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图1的ii-ii向视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的贮水槽的概略立体图。图4a和图4b是说明使用图1和图3的培养装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方法的设置工序的说明图。图5a和图5b是说明图4a和图4b的培养方法的收容工序的说明图。图6是变形例所涉及的主体部的概略剖视图。图7是图6的vii-vii向视剖视图。图8是另一变形例所涉及的主体部的概略剖视图。图9是图8的ix-ix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培养装置和培养方法。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有时针对相同或实现同样功能和效果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13.在图1~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中,向含有水的培养液中的微藻供给光和二氧化碳气体或含二氧化碳的气体等气体来进行培养,以使微藻(未图示)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进行增殖。能够通过培养装置10进行培养的微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使用所培养的微藻制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情况下,优选分类为绿藻纲(例如,衣藻、小球藻属)、绿枝藻纲、隐藻纲、蓝藻纲(例如,螺旋藻)的微藻类。在培养液中,除了水以外,还可以含有培养微藻所需的营养成分等。气体优选含有从工厂等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14.培养装置10被设置于例如能够照射太阳光的室外,作为能够照射微藻的生长所需的波长(例如,400~700nm)的光的环境。此外,培养装置10也可以设置于能够照射太阳光或人工光的室内等。另外,培养装置10具有图1和图2所示的主体部12和图3所示的贮水槽14。主体部12例如由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具有可挠性和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此外,透光性是指能够透过微藻的生长所需的波长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主体部12以重叠2张由上述的材料构成的片材的方式形成为中空状(袋状),但没有特别限定于此。
15.在图1和图2的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2分别具有各一个收容部16、接合部18、引导部20、循环部22、相向部24、气体供给口26、培养液供给口28、气体排出口30和回收口32。
16.收容部16被设置于中空状的主体部12的内部,培养液和微藻作为内容物m被收容
其中。另外,通过与未图示的气体供给机构连接的气体供给口26向收容部16供给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部16被封闭部34包围,该封闭部34通过利用熔接等将主体部12的内壁面彼此沿该主体部12的外周缘部接合而形成。即,设定培养装置10为在被收容于密闭的收容部16的内部的培养液中培养微藻的所谓的封闭系统。
17.另外,如下面所述的那样,在将主体部12设置于图5a、图5b的贮水槽14的贮水部36(设置部位)时,设定在收容部16的内部中从上下方向的下侧(箭头x1侧)向上侧(箭头x2侧)供给气体。在主视观察时,主体部12和收容部16分别形成以气体的供给方向(上下方向)作为长边,以水平方向作为短边的长方形。
18.接合部18利用熔接等以接合收容部16(主体部12)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并沿气体的供给方向(上下方向、箭头x1、x2方向)延伸。设定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比收容部16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短。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18a和另一端部18b分别形成为圆弧状。
19.引导部20和循环部22在收容部16的内部中以隔着接合部18的方式邻接,并且分别沿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配设。即,引导部20和循环部22在收容部16的短边方向(箭头y1、y2方向)上以隔着接合部18的方式邻接。当在收容部16中收容有内容物m时,如图2所示,引导部20和循环部22的上下方向观察的形状分别形成大致圆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观察的引导部20和循环部22各自的内径形成得大致相同,但没有特别限定于此。
20.如图1所示,引导部20和循环部22分别通过设置于气体的供给方向的上游侧(箭头x1侧)的引导部入口38和设置于气体的供给方向的下游侧(箭头x2侧)的引导部出口40相互连通。此外,在以下中,还将气体的供给方向的上游侧简称为“上游侧”,将气体的供给方向的下游侧简称为“下游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为上下方向的下侧。另外,下游侧为上下方向的上侧。
21.如上所述,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比收容部16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短,由此,在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18a(箭头x1侧端部)与封闭部34之间设置引导部入口38。另外,在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部18b(箭头x2侧端部)与封闭部34之间设置引导部出口40。
22.相向部24利用熔接等以接合主体部12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在接合部18的另一端部18b的上方与引导部20相向。相向部24沿与气体的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箭头y1、y2方向)延伸。优选相向部24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为圆弧状。
23.气体供给口26被设置于引导部20的下方,使其能够向引导部20供给来自气体供给机构的气体。这样,通过经由气体供给口26供给气体,由此能够使气体相对于引导部20沿气体的供给方向(上下方向)流通。这样,当气体在引导部20中流通时,产生循环部22内的培养液(内容物m)从引导部入口38向引导部20内流入且引导部20内的培养液从引导部出口40向循环部22内流出的培养液流f1。
24.培养液供给口28例如被设置于主体部12的上端侧。另外,培养液供给口28与未图示的培养液供给机构连接,使其能够向收容部16的内部供给培养液。此外,可以通过培养液供给口28将微藻与培养液一起向收容部16的内部供给。
25.气体排出口30被设置于主体部12的上端侧,使其能够将收容部16的内部的气体排出。作为收容部16的内部的气体,可列举出从气体供给口26供给的气体中的、没有被微藻的
光合作用消耗的剩余部分的气体或因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
26.回收口32例如被设置于主体部12的下端侧,使其能够对收容部16的内容物m进行回收。培养液供给口28和回收口32可开闭地设置,可以使其除了向收容部16供排培养液时以外均为关闭状态。
27.在主体部12的比收容部16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与收容部16的内部隔断的固定用部42。在固定用部42上设置有通孔44,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将主体部12设置于贮水槽14的贮水部36时,该通孔44用于使未图示的支承部件等贯插其中。
28.图3所示的贮水槽14例如与主体部12同样,由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具有可挠性和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此外,贮水槽14也可以由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贮水槽14具有对贮存水w进行贮存的贮水部36。贮存水w为水等具有透光性的液体。贮水部36设定得比主体部12的外形尺寸大,如图5a和图5b所示,能够将主体部12设置于贮水部36的内部。此外,在图3~图5b中记载了箱体状的贮水槽14,但贮水槽14可以采用能够在内部形成贮水部36的各种形状,例如可以为袋状。
29.培养装置10大致上如上述那样构成。一边参照图1~图5b一边说明使用该培养装置10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方法。在该培养方法中,首先,如图3所示,将贮存水w贮存于贮水槽14的贮水部36。然后,如图4a和图4b所示进行设置工序,在该设置工序中,将在收容部16中收容内容物m之前的主体部12设置于贮水部36的内部。接着,如图5a和图5b所示进行收容工序,在该收容工序中,在将主体部12设置于贮水部36的状态下,从培养液供给机构通过培养液供给口28在收容部16中收容内容物m。
30.接着,进行气体供给工序,在该气体供给工序中,从气体供给机构通过气体供给口26向收容部16的引导部20供给气体。由此,能够在收容部16内产生培养液流f1,因此能够使微藻循环的同时向微藻整体供给气体。另外,由于贮水槽14、贮存水w、主体部12分别具有透光性,因此能够从各个方向朝向收容部16内的微藻照射光。其结果,在收容部16内,微藻边进行光合作用边增殖。
31.通过如上所述这样来培养微藻,在使微藻在收容部16内充分地增殖之后进行回收工序,在该回收工序中,通过回收口32从收容部16的内部回收内容物m。通过将该内容物m分离为微藻和培养液,能够获得微藻。
32.据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和使用该培养装置10的培养方法中,通过从气体供给口26供给培养微藻所需的气体并使其在引导部20中流通,能够在收容部16内产生培养液流f1。通过该培养液流f1能够使微藻循环,因此,能够向收容部16内的微藻整体有效地供给气体和光,从而促进光合作用。
33.而且,在该培养装置10中,通过以接合主体部12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接合部18的简单的结构,能够设置引导部20、循环部22等来产生培养液流f1。另外,在该培养装置10中,例如也无需设置送水泵等用于产生培养液流f1的特殊的结构来进行驱动。
34.因此,根据该培养装置10和培养方法,能够抑制能量消耗量增大的同时通过简单的结构良好地培养微藻。
35.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中,设定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18a和另一端部18b为圆弧状。另外,设定相向部24的两端部也为圆弧状。在这些情况下,能够避免在接合部18、相向部24上形成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角部,因此能够抑制主体部12因
培养液的液压等而破损,提高培养装置10的耐久性。此外,接合部18、相向部24的端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弧状。
36.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中,设定主体部12从在设置于贮水槽14的贮水部36(设置部位)时的下侧向上侧供给气体。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培养液中的气体的气泡的浮力,使气体从引导部20的下侧向上侧上升。因此,能够使气体在引导部20的内部良好地流通而不增大气体的供给压力,良好地产生培养液流f1。而且,能够降低培养微藻时的能量消耗量。
37.此外,气体的供给方向并不限定于从上下方向的下侧到上侧,例如也可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另外,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与气体的供给方向对应地设定。
38.设定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具有贮水槽14,该贮水槽14具有对贮存水w进行贮存的贮水部36,并能够将主体部12设置于贮水部36。在该情况下,通过贮存水w,能够容易地将收容部16内的培养液的温度维持在适于培养微藻的温度。因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培养微藻。此外,培养装置10也可以不具有贮水槽14。
39.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方法中,设定具有设置工序和收容工序,其中,在所述设置工序中,将收容培养液之前的主体部12设置于贮存有贮存水w的贮水部36;在所述收容工序中,在将主体部12设置于贮水部36的状态下,在收容部16中收容培养液。在该情况下,在主体部12受到贮存水w的水压的状态下,能够在收容部16中收容内容物m(培养液)。因此,能够抑制主体部12因收容部16内的内容物m的液压而破损。
40.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41.例如,培养装置10可以具有图6和图7所示的主体部46来代替图1和图2所示的主体部12。图6和图7的主体部46与图1和图2的主体部12主要不同的点在于,在隔开间隔相向的一组接合部18的内侧面18c彼此之间设置引导部20,且在一组接合部18的外侧面18d侧分别形成有循环部22。
42.如图6所示,在收容部16中,相对于该收容部16的短边方向(箭头y1、y2方向)的大致中央设置有沿长边方向(箭头x1、x2方向)延伸的引导部20。与此相对应,气体供给口26设置于收容部16的下端侧的短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另外,相向部24设置于接合部18的另一端部18b(箭头x2侧端部)的上方的、收容部16的短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
43.在收容部16的短边方向上的引导部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循环部22。如图7所示,在主体部46中,上下方向观察的循环部22的内径大致相同,使引导部20的内径比循环部22的内径小。然而,引导部20的内径、各循环部22的内径各自的大小的关系没有特别限定。
44.在循环部22的引导部入口38侧(箭头x1侧),利用熔接等以接合主体部46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一组倾斜部50。各倾斜部50随着从将主体部46设置于设置部位时的下侧(箭头x1侧)朝向上侧(箭头x2侧)而向远离引导部20的方向倾斜。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各倾斜部50的下端部配置于接合部18的一端部18a的下侧。
45.在主体部46中,利用熔接等以接合主体部46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与收容部16隔断的密封部52。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密封部52形成为由倾斜部50、底边部54和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封闭部34的一部分包围而成的三角形,所述底边部54从该倾斜部50的下端部沿收
容部16的短边方向朝向远离引导部20的一侧延伸。密封部52的三角形的内侧与收容部16隔断,由此限制内容物m的流入。
46.在密封部52上设置有位置固定用孔56。与设置于固定用部42的通孔44同样,在将主体部46设置于贮水槽14的贮水部36时,位置固定用孔56能够使支承部件等贯插其中。此外,密封部52只要形成为通过利用熔接等将主体部46的内壁面彼此接合而与收容部16隔断即可。即,密封部52并不限定于由倾斜部50、底边部54和封闭部34的一部分包围而成的三角形。
47.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主体部46中,通过经由气体供给口26供给气体,由此也能够使气体相对于引导部20沿气体的供给方向(上下方向)流通。当气体在引导部20中流通时,产生培养液(内容物m)分别从收容部16的短边方向两侧的循环部22通过引导部入口38向引导部20内流入,且培养液分别从引导部20通过引导部出口40向短边方向两侧的循环部22内流出的培养液流f2。
48.使用具有图6和图7的主体部46的培养装置10的培养方法也可以与使用具有图1和图2的主体部12的培养装置10的培养方法同样地进行。因此,通过具有图6和图7的主体部46的培养装置10和使用该培养装置10的培养方法,也能够抑制能量消耗量增大的同时通过简单的结构良好地培养微藻。
49.而且,在具有该主体部46的培养装置10中,通过使气体在引导部20中流通,能够在该引导部20与其两侧的循环部22之间分别产生培养液流f2。因此,能够在收容部16内高效地产生培养液流f2而使微藻良好地循环,而且能够良好地培养微藻。
50.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中,设定在循环部22的引导部入口38侧随着从将主体部46设置于设置部位时的下侧朝向上侧而向远离引导部20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50以接合主体部46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在该情况下,即使微藻在重力的作用下而在收容部16内沉降,也能够将该微藻通过倾斜部50向引导部入口38引导。由此,能够使收容部16内的微藻进一步良好地循环。此外,主体部46也可以不设置倾斜部50。
51.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中,设定在主体部46中,与收容部16隔断的密封部52以接合主体部46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在密封部52上设置有对主体部46进行设置时的位置固定用孔56。在该情况下,通过以接合主体部46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密封部52的简单的结构,能够在主体部46上设置位置固定用孔56。通过像这样设置位置固定用孔56,能够将主体部46容易地设置于设置部位。此外,主体部46也可以不设置密封部52和位置固定用孔56。
52.培养装置10可以具有图8和图9所示的主体部58来代替图6和图7所示的主体部46。图8和图9的主体部58与图6和图7的主体部46主要不同的点在于,具有沿气体的供给方向延伸的分隔部60。
53.如图8所示,分隔部60利用熔接等以接合主体部58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设定分隔部60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比收容部16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短,且比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各分隔部60的延伸方向上的箭头x2侧的端部60a形成为圆弧状。该分隔部60的端部60a配置于接合部18的另一端部18b的下游侧(上侧、箭头x2侧)。在各分隔部60的延伸方向上的箭头x1端侧一体地设置有倾斜部50。
54.在主体部58的分隔部60的两侧,沿该分隔部60的延伸方向(箭头x1、x2方向)分别
设置有收容部16。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58中,沿箭头y1、y2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2个分隔部60。因此,主体部58具有以隔着分隔部60的方式邻接的3个收容部16。各收容部16具有1个引导部20和设置于该引导部20的两侧的2个循环部22。
55.即,主体部58合计具有3个引导部20和6个循环部22。如图9所示,在主体部58中,上下方向观察的引导部20的内径彼此大致相同,循环部22的内径彼此大致相同,使引导部20的内径比循环部22的内径小。然而,各引导部20的内径、各循环部22的内径各自的大小的关系没有特别限定。
56.另外,设置于主体部58的分隔部60的个数并不限定于2个。例如,主体部58可以通过仅设置1个分隔部60而具有2个收容部16,也可以通过设置3个以上分隔部60而具有4个以上收容部16。另外,在主体部58具有多个收容部16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气体的供给方向(上下方向)而将与该气体的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水平方向)作为主体部58的长边方向。
57.收容部16彼此通过设置于该收容部16的上游侧(箭头x1侧)的上游侧连通口61a和设置于下游侧(箭头x2侧)的下游侧连通口61b而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设置于各分隔部60的箭头x1端侧的倾斜部50与封闭部34之间设置有上游侧连通口61a。另外,在各分隔部60的箭头x2侧的端部60a与封闭部34之间设置有下游侧连通口61b。
58.如上所述,通过分隔部60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比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由此接合部18的另一端部18b配置于分隔部60的箭头x2侧的端部60a的上游侧(箭头x1侧)。换言之,接合部18的另一端部18b配置于下游侧连通口61b的上游侧。
59.在各收容部16的短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设置有沿长边方向(箭头x1、x2方向)延伸的引导部20。气体供给口26分别设置于各收容部16的引导部20的下方。在各收容部16中,相向部24设置为在接合部18的另一端部18b的下游侧且在下游侧连通口61b的上游侧与引导部20相向。
60.与图6的循环部22同样,在图8的循环部22中的最接近回收口32的箭头y1侧端部的循环部22(循环部22a)上,由倾斜部50、底边部54和封闭部34的一部分形成三角形的密封部52a。
61.在图8的循环部22中的最远离回收口32的箭头y2侧端部的循环部22(循环部22b)上,设置有四边形的密封部52b。该密封部52b由倾斜部50、从倾斜部50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62和封闭部34的角部形成。延伸部62利用熔接等以接合主体部58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
62.在图8的循环部22中的以隔着分隔部60的方式邻接的循环部22(循环部22c)上,设置有从分隔部60分支并朝向各收容部16的引导部入口38侧延伸的倾斜部50。在这些倾斜部50的下端彼此之间一体地设置有沿短边方向延伸的底边部64,由此形成三角形的密封部52c。底边部64利用熔接等以接合主体部58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
63.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主体部58中,通过分别经由气体供给口26供给气体,由此也能够使各气体相对于引导部20沿气体的供给方向(上下方向)流通。当气体在各引导部20中流通时,在各收容部16的内部产生培养液流f2。
64.使用具有图8和图9的主体部58的培养装置10的培养方法也可以与使用具有图1和图2的主体部12的培养装置10的培养方法同样地进行。因此,通过具有图8和图9的主体部58的培养装置10和使用该培养装置10的培养方法,也能够抑制能量消耗量增大的同时通过简
单的结构良好地培养微藻。
65.而且,在具有该主体部58的培养装置10中,通过相对于主体部58设置分隔部60的简单的结构,能够设置多个收容部16,能够在这些收容部16的各个内部中使微藻良好地循环。因此,能够增加在培养装置10中能够良好地培养的微藻的总量。
66.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中,设定分隔部60两侧的收容部16通过设置于气体的供给方向上的上游侧的上游侧连通口61a和设置于下游侧的下游侧连通口61b相互连通。在该情况下,也优选例如通过设定上游侧连通口61a和下游侧连通口61b的大小、配置来抑制微藻在多个收容部16间移动。由此,能够在大致独立的状态下的各收容部16内分别良好地培养微藻。
67.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中,设定接合部18的延伸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即另一端部18b(下游侧端部)被配置于下游侧连通口61b的上游侧,在主体部58中,在接合部18的另一端部18b的下游侧且在下游侧连通口61b的上游侧,与引导部20相向的相向部24以接合主体部58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
68.在该情况下,从引导部入口38侧朝向引导部出口40侧在引导部20内流动的培养液(内容物m)会碰到相向部24,由此易于使其朝向循环部22,能够进一步良好地产生培养液流f2。与图1的相向部24同样,在引导部20内流动的培养液会碰到相向部24,由此易于使其朝向循环部22,能够进一步良好地产生培养液流f1。另外,通过在引导部20内流动的培养液(内容物m)碰到相向部24,能够防止培养液流入邻接的收容部16,从而抑制微藻在多个收容部16间移动。
69.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中,设定在主体部58中设置有能够向收容部16供给培养液的1个培养液供给口28。如上所述,即使在主体部58上设置有多个收容部16,也能够使这些收容部16通过上游侧连通口61a和下游侧连通口61b相互连通。因此,能够从1个培养液供给口28向多个收容部16供给培养液和微藻。由此,能够在容易地向收容部16供给培养液和微藻的同时简化培养装置10的结构。
70.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培养装置10中,设定收容部16被以接合主体部58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的封闭部34包围,主体部58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在主体部58中设置有能够分别将收容部16内部的气体排出的1个气体排出口30和能够分别将收容部16内部的培养液和微藻回收的1个回收口32。
71.在该情况下,通过以接合主体部58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封闭部34的简单的结构,能够形成所谓的封闭系统的培养装置10。即使像这样将培养装置10设为封闭系统,由于多个收容部16通过上游侧连通口61a和下游侧连通口61b相互连通,因此也能够将各收容部16内的气体从1个气体排出口30排出。同样,能够将各收容部16内的培养液和微藻从1个回收口32回收。因此,能够容易地从收容部16排出气体、回收培养液和微藻,同时简化培养装置10的结构。
7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定在主体部12、46、58上形成由封闭部34包围的收容部16来设置封闭系统的培养装置10,例如也可以通过在收容部16的上部设置开口部而不形成封闭部34来设置敞开系统的培养装置10。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从收容部16的开口部(未图示)排出气体、回收培养液和微藻。即,可以设定主体部12、46、58不设置气体排出口30和回收口32。另外,例如,在能够通过收容部16的开口部向微藻照射充足的光的情况下,也可以
由不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主体部12、46、58。
73.[附图标记说明]10:培养装置;12、46、58:主体部;14:贮水槽;16:收容部;18:接合部;18c:内侧面;18d:外侧面;20:引导部;22:循环部;24:相向部;26:气体供给口;28:培养液供给口;30:气体排出口;32:回收口;34:封闭部;36:贮水部;38:引导部入口;40:引导部出口;50:倾斜部;52、52a、52b、52c:密封部;56:位置固定用孔;60:分隔部;61a:上游侧连通口;61b:下游侧连通口;f1、f2:培养液流;m:内容物;w:贮存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