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3:01: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现有的球形摄像机由球体组件100、水平传动组件200、和顶盖组件300构成。其中,球体组件100安装摄像机,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垂直俯仰运动;水平传动组件200放置云台板,控制球体组件100随着云台水平转动;顶盖组件300放置电源板,同时起到安装转接的作用。
3.如图2a和图2b所示,球体组件100表面的视窗玻璃101和透镜玻璃102位于球体组件100的外部,其通过点胶固定至球体组件100的壳体。用于挂刷视窗玻璃101的雨刷片103通过骨架密封圈与壳体实现转动密封,而雨刷电机则直接装设于壳体内。这种密封形式存在比较大的不稳定性,对于强酸碱、强腐蚀、高频、强振环境会出现动密封失效和胶水失效,从而造成视窗起雾,玻璃脱离,机芯短路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通过压板将视窗玻璃固定于壳体组件的内表面,通过机械固定的方式实现对于视窗玻璃的固定和密封,能够有效地避免视窗玻璃处的密封失效。
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相互拼合以形成第一中空腔体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开设供光线透射至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的视窗;和机芯组件,所述机芯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内,以经由所述视窗拍摄;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视窗玻璃,所述视窗玻璃密封所述视窗的边缘;和压板,所述压板固定至所述前壳的内表面,以使所述视窗玻璃自所述前壳的内表面一侧密封所述视窗。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窗包括沿竖直方向排列的第一视窗和第二视窗,所述视窗玻璃包括密封所述第一视窗的第一视窗玻璃、和密封所述第二视窗的第二透镜玻璃;所述机芯组件经由所述第一视窗拍摄。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包括:第一视窗槽,所述第一视窗槽自所述前壳的内表面凹进,且环绕所述第一视窗;所述第一视窗玻璃包括:视窗玻璃中心部,所述视窗玻璃中心部嵌入至所述第一视窗内,所述视窗玻璃中心部的边缘贴合所述第一视窗的边缘;和视窗玻璃边缘部,所述视窗玻璃边缘部环绕所述视窗玻璃中心部,所述视窗玻璃边缘部经由所述压板固定至所述第一视窗槽内,所述视窗玻璃中心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视窗
玻璃边缘部的厚度。
8.在一个实施例中,视窗玻璃中心部自所述第一视窗凸出于所述前壳的外表面。
9.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内的灯板组件,所述灯板组件包括:灯板,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压板,所述灯板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视窗出射至所述壳体组件以外;所述压板包括:灯板腔,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灯板腔内,所述灯板腔的边缘将所述第二透镜玻璃固定至所述前壳的内表面。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由金属材料制造;所述灯板贴合所述灯板腔的内壁,以形成通向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的散热路径。
11.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雨刷器组件,所述雨刷器组件包括:雨刷片,所述雨刷片用于自所述壳体组件的外部挂刷所述第一视窗玻璃的外表面;雨刷器壳体,所述雨刷器壳体装设于所述前壳的内表面,以在所述第一中空腔体内形成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隔离的第二中空腔体;雨刷器电机,所述雨刷器电机装设于所述第二中空腔体内,所述雨刷器电机通过雨刷轴带动所述雨刷片的刮刷动作;所述雨刷轴穿设于所述前壳。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刷器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装设于所述雨刷轴与所述前壳的接触部,以形成所述壳体组件外部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之间的第一密封;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装设于所述雨刷器壳体与所述前壳的连接部,以形成所述第一中空腔体与所述第二中空腔体之间的第二密封。
13.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装设于所述雨刷器壳体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内。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芯组件包括: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经由所述视窗拍摄;机芯架,所述镜头组件经由所述机芯架固定于所述前壳的内表面;减振板,所述镜头组件经由所述减振板装设于所述机芯架,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减振板之间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减振模块。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和后壳由耐腐蚀塑料制造。
1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本实施例中,视窗玻璃位于第一中空腔体内部,且通过连接结构件(压板)进行固定连接,不会由于外界环境中的强酸碱、强腐蚀、高频、强振条件而导致失效。即使连接结构件出现松动,视窗玻璃也不会出现松脱、脱落的现象,完全避免了现有的视窗玻璃的固定方式会带来的密封失效和胶水失效,从而造成视窗起雾,玻璃脱离,机芯短路等严重后果的问题。
17.在本实施例中,雨刷器组件4在第一中空腔体内提供了一个单独的第二中空腔体。
这是因为,雨刷器组件4是壳体组件1上能够与外界环境产生连接的一个位置。具体地,雨刷轴44穿设于前壳11,雨刷器电机43通过雨刷轴44带动雨刷片41的刮刷动作。虽然雨刷轴44与前壳11上的雨刷孔之间设置密封件,但是由于雨刷轴44是可转动的,因此该处密封形成为动密封,会存在密封失效、泄漏的问题。本实施例的雨刷器组件4通过雨刷器壳体42单独形成与第一中空腔体隔离的第二中空腔体,从而把雨刷轴44与前壳11上的雨刷孔包围在第二中空腔体内。则即使有水分等污染物自雨刷孔进入了第二中空腔体内,也会在雨刷器壳体42的阻隔下避免进入第一中空腔体,从而避免对于第一中空腔体内的机芯组件2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8.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19.图1是现有的一种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a和图2b是现有的摄像装置的外部示意图和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2.图4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外部示意图。
23.图5a和图5b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爆炸示意图。
24.图6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中的雨刷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机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是图10中的减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2是第一视窗玻璃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32.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33.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3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点胶的固定方式容易导致视窗玻璃的固定失效和密封失效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通过压板将视窗玻璃固定于壳体组件的内表面,通过机械固定的方式实现对于视窗玻璃的固定和密封,能够有效地避免视窗玻璃处的密封失效。
35.图3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包括相互拼合以形成第一中空腔体的前壳11和后壳12,前
壳11开设供光线透射至第一中空腔体的视窗13;和机芯组件2,机芯组件2设置于第一中空腔体内,以经由视窗13拍摄;其中,壳体组件1包括:视窗玻璃14,视窗玻璃14密封视窗13的边缘;和压板15,压板15固定至前壳11的内表面,以使视窗玻璃14自前壳11的内表面一侧密封视窗13。
36.在本实施例中,视窗玻璃14位于第一中空腔体内,即自前壳11的内表面一侧密封视窗13,且视窗玻璃14是通过压板15的结构固定至前壳11的内表面,而非通过胶水等粘合剂固定,因此,这种固定方式的可靠性远高于点胶的方式。进一步地,由于视窗玻璃14位于前壳11的内表面一侧,则壳体组件1外部的水分、灰尘等物质污染物通向第一中空腔体内部的路径首先应当通过视窗玻璃14与视窗13的接触部,而该处的密封通过压板15固定至前壳11的内表面来保证,具体地,压板15可通过多个紧固装置(例如,螺钉等)固定至前壳11的内表面,且视窗玻璃14与视窗13之间的接触间隙可通过调节紧固装置来实现。进一步地,视窗玻璃14与视窗13的接触部可进一步设置例如密封圈的密封件,由此可进一步保证视窗玻璃14与视窗13的密封连接。
37.在本实施例中,视窗玻璃14位于第一中空腔体内部,且通过连接结构件(压板)进行固定连接,不会由于外界环境中的强酸碱、强腐蚀、高频、强振条件而导致失效。即使连接结构件出现松动,视窗玻璃14也不会出现松脱、脱落的现象,完全避免了现有的视窗玻璃的固定方式会带来的密封失效和胶水失效,从而造成视窗起雾,玻璃脱离,机芯短路等严重后果的问题。
3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前壳11和后壳12由耐腐蚀塑料材料制造。则在视窗13的位置处,不会由于前壳11被腐蚀而产生视窗玻璃的密封失效的问题。
39.图4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外部示意图。图5a和图5b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爆炸示意图。如图4和图5b所示,视窗13包括沿竖直方向排列的第一视窗131和第二视窗132,视窗玻璃14包括密封第一视窗131的第一视窗玻璃141、和密封第二视窗132的第二透镜玻璃142;机芯组件2经由第一视窗131拍摄。
40.在本实施例中,视窗13包括用于拍摄透射光线的第一视窗131和用于补光灯板等照明或补光装置的光线出射的第二视窗132,其中,第一视窗131和第二视窗132紧凑排列,例如沿竖直方向排列。由此,对于分别密封第一视窗131和第二视窗132的第一视窗玻璃141和第二透镜玻璃142可通过一个一体成型的压板15同时实现密封固定。压板15可针对第一视窗玻璃141和第二透镜玻璃142的位置分别形成为不同的固定结构。
41.在一个具体,前壳11包括:第一视窗槽1311,第一视窗槽1311自前壳11的内表面凹进,且环绕第一视窗131;结合图12所示,第一视窗玻璃141包括:视窗玻璃中心部1411,视窗玻璃中心部1411嵌入至第一视窗131内,视窗玻璃中心部1411的边缘贴合第一视窗131的边缘;和视窗玻璃边缘部1412,视窗玻璃边缘部1412环绕视窗玻璃中心部1411,视窗玻璃边缘部1412经由压板15固定至第一视窗槽1311内,视窗玻璃中心部1411的厚度大于视窗玻
璃边缘部1412的厚度。
42.如图3和图12所示,第一视窗玻璃141在视窗玻璃边缘部1412形成了台阶状的结构,以通过视窗玻璃中心部1411充满第一视窗131的开口部分,而通过视窗玻璃边缘部1412贴合第一视窗槽1311,从而在结构上实现了双层密封。壳体组件1外部的水分、灰尘等污染物通向第一中空腔体内部的路径首先要经过视窗玻璃中心部1411的边缘与第一视窗131的边缘接触的部分,然后经过视窗玻璃边缘部1412与第一视窗槽1311接触的部分,且两个路径是相互垂直的关系,从结构上增加了污染物进入第一中空腔体内部的难度。
43.优选地,如图3所示,视窗玻璃中心部1411自第一视窗131凸出于前壳11的外表面。例如,视窗玻璃中心部1411凸出于前壳11的外表面约1.1mm,则在雨刷片对第一视窗玻璃141进行刮刷动作时,可避免接触前壳11,从而减少前壳11的损耗。
44.如图3和图5b所示,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中空腔体内的灯板组件,该灯板组件用于提供照明或补充照明等。例如,该灯板组件可用于红外拍摄的补光。
45.其中,灯板组件包括:灯板3,灯板3固定于压板15,灯板3的光线经由第二视窗132出射至壳体组件1以外;透镜5,透镜5置于灯板3的光线出射方向的下游,即置于灯板3的前端,用于调节灯板3出射的光线角度。
46.对应地,压板15包括:灯板腔152,灯板3固定于灯板腔152内,灯板腔152的边缘将第二透镜玻璃142固定至前壳11的内表面。
47.其中,压板15由金属材料制造。灯板3贴合灯板腔152的内壁,以形成通向第一中空腔体的散热路径。
4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压板15的对应于第一视窗玻璃141的位置可形成为形状对应于第一视窗槽1311的环形边框的形状,其用于对应地将第一视窗玻璃141固定连接至第一视窗槽1311。进一步地,压板15的对应于第二透镜玻璃142的位置形成为形状对应于灯板3的灯板腔152的形状。灯板腔152具有形状与灯板3对应的底面、通过侧壁围合形成的用于容置灯板3、透镜5的容置空间、以及由侧壁的边缘围合形成的用于将第二透镜玻璃142固定至前壳11的内表面的边框。
49.其中,压板15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则灯板3贴合灯板腔152的内壁,以形成通向第一中空腔体的散热路径。进一步地,可在压板15的面向后壳12的一侧设置散热风扇等,以防止局部的热沉积。
5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的压板15不仅用于视窗玻璃的密封,还可用于灯板的散热,使得本实施例中的视窗玻璃的固定和密封的可靠性大为提高。
51.图6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中的雨刷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包括雨刷器组件4,其中,雨刷器组件4包括:雨刷片41,雨刷片41用于自壳体组件1的外部挂刷第一视窗玻璃141的外表面;雨刷器壳体42,雨刷器壳体42装设于前壳11的内表面,以在第一中空腔体内形成与第一中空腔体隔离的第二中空腔体;
雨刷器电机43,雨刷器电机43装设于第二中空腔体内,雨刷器电机43通过雨刷轴44带动雨刷片41的刮刷动作;雨刷轴44穿设于前壳11。
52.在本实施例中,雨刷器组件4在第一中空腔体内提供了一个单独的第二中空腔体。这是因为,雨刷器组件4是壳体组件1上能够与外界环境产生连接的一个位置。具体地,雨刷轴44穿设于前壳11,雨刷器电机43通过雨刷轴44带动雨刷片41的刮刷动作。虽然雨刷轴44与前壳11上的雨刷孔之间设置密封件,但是由于雨刷轴44是可转动的,因此该处密封形成为动密封,会存在密封失效、泄漏的问题。本实施例的雨刷器组件4通过雨刷器壳体42单独形成与第一中空腔体隔离的第二中空腔体,从而把雨刷轴44与前壳11上的雨刷孔包围在第二中空腔体内。则即使有水分等污染物自雨刷孔进入了第二中空腔体内,也会在雨刷器壳体42的阻隔下避免进入第一中空腔体,从而避免对于第一中空腔体内的机芯组件2造成影响。
53.具体地,雨刷器组件4包括:第一密封件451,第一密封件451装设于雨刷轴44与前壳11的接触部,以形成壳体组件1外部与第一中空腔体之间的第一密封;和第二密封件452,第二密封件452装设于雨刷器壳体42与前壳11的连接部,以形成第一中空腔体与第二中空腔体之间的第二密封。
54.本实施例的雨刷器组件4提供了双重密封结构,其中,第一密封为动密封,而第二密封为静密封。这种双重密封结构使得污染物自雨刷孔进入第一中空腔体内的路径更加困难,避免了动密封失效和胶水失效造成视窗起雾,玻璃脱离,机芯短路等严重后果的问题。
5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雨刷器组件4包括:第一散热风扇45,第一散热风扇45装设于雨刷器壳体42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中空腔体内。
56.具体地,前壳11通过卡簧和垫片预固定雨刷家和雨刷条部分:首先,雨刷轴穿过前壳上的雨刷孔,骨架密封圈、垫片、卡簧依次套到雨刷轴的位于壳体内的部分,其中卡簧起到防掉作用;然后,雨刷条套到雨刷架的卡槽内,轴套和雨刷架依次套到雨刷轴的壳体外的部分,并通过螺母固定;随后,视窗密封圈套住视窗玻璃的外边沿,并放置在球体视窗槽内;同时,透镜玻璃密封圈套住透镜玻璃的外边沿,并放置在球体透镜玻璃槽内;然后,透镜和灯板通过螺钉预固定,并最终通过固定灯板螺钉固定在密封圈压板上;最后,密封圈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前壳,并压在视窗玻璃和透镜玻璃密封圈上,实现机械密封。
57.图8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包括第三密封件453,第三密封件453设置于前壳11和后壳12的接缝处,其与第一密封件451、第二密封件452一起形成了壳体组件1的密封结构。
58.图10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机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机芯组件2包括:
镜头组件21,镜头组件21经由视窗13拍摄;机芯架22,镜头组件21经由机芯架22固定于前壳11的内表面;减振板23,镜头组件21经由减振板23装设于机芯架22,镜头组件21与减振板23之间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减振模块24。
59.由于机芯组件2固定至前壳11,机芯组件2的振动可能会导致视窗玻璃的密封失效,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镜头组件21经由减振板23装设于机芯架22,镜头组件21与减振板23之间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减振模块24,从而避免镜头组件21对前壳11的振动影响。
60.其中,如图11所示,减振模块由两块硅胶垫241和两个钣金件242组成,硅胶垫和钣金件间隔交叠。
61.进一步地,机芯架22上可进一步挂设转接板25。结合图9所示,转接板25上的电机信号通过转接线26与雨刷器组件4连接,以为雨刷器电机43提供控制信号。
62.由以上方案可知,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与现有的球形摄像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塑料前壳可实现耐腐抗振功能;2)视窗玻璃和透镜玻璃通过压板采用一体化机械密封,解决密封的同时还解决了灯板的散热问题;3)机芯组件的小型化、模块化的减振设计,便于标准化设计和移植;3)雨刷电机腔的小型化、模块化设计,便于标准化设计和移植。
6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本实施例中,视窗玻璃位于第一中空腔体内部,且通过连接结构件(压板)进行固定连接,不会由于外界环境中的强酸碱、强腐蚀、高频、强振条件而导致失效。即使连接结构件出现松动,视窗玻璃也不会出现松脱、脱落的现象,完全避免了现有的视窗玻璃的固定方式会带来的密封失效和胶水失效,从而造成视窗起雾,玻璃脱离,机芯短路等严重后果的问题。
64.在本实施例中,雨刷器组件4在第一中空腔体内提供了一个单独的第二中空腔体。这是因为,雨刷器组件4是壳体组件1上能够与外界环境产生连接的一个位置。具体地,雨刷轴44穿设于前壳11,雨刷器电机43通过雨刷轴44带动雨刷片41的刮刷动作。虽然雨刷轴44与前壳11上的雨刷孔之间设置密封件,但是由于雨刷轴44是可转动的,因此该处密封形成为动密封,会存在密封失效、泄漏的问题。本实施例的雨刷器组件4通过雨刷器壳体42单独形成与第一中空腔体隔离的第二中空腔体,从而把雨刷轴44与前壳11上的雨刷孔包围在第二中空腔体内。则即使有水分等污染物自雨刷孔进入了第二中空腔体内,也会在雨刷器壳体42的阻隔下避免进入第一中空腔体,从而避免对于第一中空腔体内的机芯组件2造成影响。
65.在本文中,“一个”并不表示将本发明相关部分的数量限制为“仅此一个”,并且“一个”不表示排除本发明相关部分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形。
66.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67.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