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文件备份方法、文件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11-13 12:46: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文件备份方法、文件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提高文件数据备份过程的数据准确性,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选择基于改变块跟踪技术(changed block tracking,cbt),生成文件备份状态的位图记录信息。
3.然而,现有的改变块跟踪技术通常需要与磁盘过滤驱动程序配合使用,采用该技术组合进行单个文件或文件夹的数据备份时,需要针对表征单个文件或文件夹所在卷的当前数据状态的全部数据进行过滤与存储,这直接导致了基于现有技术进行文件数据备份的过程中,数据传输量较大,且易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文件备份方法、文件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文件备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响应于文件备份请求,确定目标文件;
7.基于卷影拷贝服务,生成所述目标文件所在卷的卷影副本;
8.从所述卷影副本中,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
9.根据所述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生成所述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目标文件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的文件块;针对所述若干互不重叠的文件块,分别添加文件块定位标识。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目标文件不为首次备份,则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当次数据写入信息,根据所述当次数据写入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一位图记录;所述当次数据写入信息包括当次写入数据的相对起始地址和当次写入数据的长度;若所述目标文件为首次备份,则根据所述目标文件的当前数据状态,生成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二位图记录。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位图记录为所述第一位图记录,则根据所述第一位图记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增量备份数据;若所述位图记录为所述第二位图记录,则根据所述第二位图记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全量备份数据。
13.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文件备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4.备份文件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文件备份请求,确定目标文件;
15.卷影副本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卷影拷贝服务,生成所述目标文件所在卷的卷影副本;
16.备份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卷影副本中,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
17.数据副本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生成所述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
18.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文件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9.响应于文件恢复请求,确定目标文件;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为采用上述文件备份方法得到;
20.根据所述目标文件的若干所述数据副本的生成时间,得到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
21.选取所述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中的任一数据恢复时间点,生成文件数据恢复指令;
22.基于所述文件数据恢复指令,整合所述目标文件的相应数据副本,得到文件恢复结果。
23.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文件恢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4.恢复文件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文件恢复请求,确定目标文件;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为采用上述文件备份方法得到;
25.恢复时间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文件的若干数据副本的生成时间,得到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
26.恢复指令生成模块,用于选取所述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中的任一数据恢复时间点,生成文件数据恢复指令;
27.恢复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文件数据恢复指令,整合所述目标文件的相应数据副本,得到文件恢复结果。
28.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29.第六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30.第七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31.上述文件备份方法、文件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首先,响应于文件备份请求,确定目标文件。然后,基于卷影拷贝服务,生成所述目标文件所在卷的卷影副本。接着,从所述卷影副本中,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最后,根据所述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生成所述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本技术基于改变块跟踪技术与微文件过滤驱动程序这一技术组合,实现了在针对单个文件或文件夹的数据备份时,仅需针对单个文件或文件夹产生的增量数据进行数据备份传输与存储,不仅能够减少文件数据备份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进而降低文件数据备份对系统计算资源的消耗,还能够有效减少文件数据备份过程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32.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文件备份方法及文件恢复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33.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文件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hadow copy service,vss);目标文件所在卷,是指根据用户通过备份应用程序发出的文件备份请求,确定的目标文件所在的卷;卷影副本,是指基于卷影拷贝服务生成的,根据用户通过备份应用程序发出的文件备份请求,确定的目标文件所在的卷的卷影副本。
52.步骤s203,从卷影副本中,获取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
53.本步骤中,卷影副本,是指基于卷影拷贝服务生成的,根据用户通过备份应用程序发出的文件备份请求,确定的目标文件所在的卷的卷影副本;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可以是用于表征目标文件的某一时刻的数据状态的位图记录;备份数据,可以是基于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获取得到的目标文件的备份数据;从卷影副本中,获取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的具体对象,可以是备份应用程序。
54.在一些示例中,生成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之前,微过滤驱动程序(minifilter)可以依据类型为irp_mj_device_control的irp请求中的irpsp》parameters.deviceiocontrol.iocontrolcode,是否设置为ioctl_volsnap_flush_and_hold_writes,判断irp请求的发出方是否为卷影拷贝服务;若确定irp请求的发出方为卷影拷贝服务,则生成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之前,需将已存储的目标文件对应的位图记录进行重置,以确保目标文件对应的位图记录的数据一致性。
55.步骤s204,根据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生成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
56.本步骤中,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可以是用于表征目标文件的某一时刻的数据状态的位图记录;备份数据,可以是基于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获取得到的目标文件的备份数据;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是指根据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生成的表征目标文件的某一时刻的数据状态的数据副本;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生成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的具体对象,可以是存储服务器。
57.上述文件备份方法,首先,响应于文件备份请求,确定目标文件。然后,基于卷影拷贝服务,生成所述目标文件所在卷的卷影副本。接着,从所述卷影副本中,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最后,根据所述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生成所述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本技术基于改变块跟踪技术与微文件过滤驱动程序这一技术组合,实现了在针对单个文件或文件夹的数据备份时,仅需针对单个文件或文件夹产生的增量数据进行数据备份传输与存储,不仅能够减少文件数据备份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进而降低文件数据备份对系统计算资源的消耗,还能够有效减少文件数据备份过程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造成的影响。
58.对于获取目标文件对应的若干文件块的具体方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201之后,还包括:
59.步骤s301,将目标文件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的文件块。
60.本步骤中,目标文件,是指根据用户通过备份应用程序发出的文件备份请求,确定的目标文件;文件块,是指由目标文件划分而来的,若干互不重叠,且大小相同的文件块;将目标文件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的文件块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基于改变块跟踪技术,将目标文件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且大小相同的文件块。
61.步骤s302,针对若干互不重叠的文件块,分别添加文件块定位标识。
62.本步骤中,文件块,是指由目标文件划分而来的,若干互不重叠,且大小相同的文件块;文件块定位标识,可以是用于表征由目标文件划分而成的各个文件块所在位置对应
的数据状态的定位标识。
63.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步骤s301至s3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如图10中的“划分备份目标文件”一列所示的方式,也就是说,在首次备份时,针对由目标文件划分而来的所有文件块,添加相同的文件块定位标识;在进行后续的增量备份时,针对由目标文件划分而来的所有文件块,根据各个文件块所在位置对应的数据状态,确定应当为发生改变的文件块分别添加怎样的文件块定位标识。
64.上述实施例通过将目标文件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的文件块,并针对若干互不重叠的文件块,分别添加文件块定位标识的方式,为后续基于目标文件中的发生改变的文件块进行数据备份与传输奠定了基础,进而有效减少了文件数据备份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
65.对于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一位图记录和第二位图记录的具体方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s202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66.步骤s401,若目标文件不为首次备份,则获取目标文件的当次数据写入信息,根据当次数据写入信息,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一位图记录;当次数据写入信息包括当次写入数据的相对起始地址和当次写入数据的长度。
67.本步骤中,确定目标文件是否为首次备份的具体对象,可以是微过滤驱动程序(minifilter);当次数据写入信息,是指基于目标文件的当次数据状态变更情况,得到的当次数据写入信息;第一位图记录,是指根据目标文件的当次数据写入信息生成的第一位图记录;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位图记录,可以用于表征目标文件的当次数据变更情况,例如目标文件中发生改变的文件块逻辑块号;基于第一位图记录,可以针对目标文件进行增量数据备份;生成第一位图记录的具体对象,可以是微过滤驱动程序(minifilter)。
68.在一些示例中,确定目标文件不为首次备份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由微过滤驱动程序(minifilter),在确定类型为irp_mj_write的irp请求对应的目标文件,为需要进行过滤监控的目标文件之后,启用cbt_post_write()回调例程,获取目标文件当次成功“写入io”(即当次数据写入)对应的“write_offset”(即当次写入数据的相对起始地址)和“data_length”(即当次写入数据的长度)。
69.进一步的,在一些示例中,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一位图记录的具体方式,可以是:
70.首先,基于上述“write_offset”(即当次写入数据的相对起始地址)和“data_length”(即当次写入数据的长度),分别计算发生改变的文件块的开始块号和发生改变的文件块的结束块号。其中,可以采用如下表达式,计算发生改变的文件块的开始块号(start i)和发生改变的文件块的结束块号(end i):
71.start_i=write_offset/file_blk_size;
72.end_i=(write_offset data_length-1)/file_blk_size;
73.在上述表达式中,file_blk_size,是指由目标文件划分而来的文件块的大小。
74.然后,根据发生改变的文件块的开始块号和发生改变的文件块的结束块号(即目标文件中发生改变的文件块逻辑块号),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一位图记录。
75.步骤s402,若目标文件为首次备份,则根据目标文件的当前数据状态,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二位图记录。
76.本步骤中,确定目标文件是否为首次备份的具体对象,可以是微过滤驱动程序
(minifilter);第二位图记录,是指根据目标文件的当前数据状态,生成的目标文件的第二位图记录;在实际应用中,第二位图记录,可以用于表征目标文件的初始数据状态,例如,目标文件中的文件块未发生改变时的数据状态;基于第二位图记录,可以针对目标文件进行全量数据备份;生成第二位图记录的具体对象,可以是微过滤驱动程序(minifilter)。
77.在一些示例中,在目标文件为首次备份之后,可以由备份应用程序,通知微过滤驱动程序(minifilter),开始对目标文件进行监控,以便微过滤驱动程序可启用cbt_post_write()回调例程,获取目标文件当次成功“写入io”(即当次数据写入)对应的“write_offset”(即当次写入数据的相对起始地址)和“data_length”(即当次写入数据的长度),进而完成后续针对目标文件的增量备份。
78.上述实施例通过确定目标文件是否为首次备份,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位图记录的方式,保障了文件数据备份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进而有效减少了文件数据备份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提高了进行文件数据备份的效率。
79.对于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增量备份数据和全量备份数据的具体方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s203具体包括:
80.步骤s501,若位图记录为第一位图记录,则根据第一位图记录,获取目标文件的增量备份数据。
81.本步骤中,第一位图记录,是指根据目标文件的当次数据写入信息生成的第一位图记录;增量备份数据,是指根据第一位图记录,获取得到的目标文件的增量备份数据;根据第一位图记录和增量备份数据,可以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增量数据副本;在实际应用中,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增量数据副本的具体对象,可以是存储服务器。
82.在一些示例中,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增量数据副本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由备份应用程序,读取卷影副本中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一位图记录和备份文件块,并将该数据传输至存储服务器,由存储服务器,基于接收到的第一位图记录和备份文件块,生成表征目标文件对应的当次数据变更情况的增量备份数据副本。在实际应用中,表征目标文件对应的当次数据变更情况的增量备份数据副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如图11中t1、t2列所示的形式,即,在t1时刻对目标文件进行增量备份,则可获得如图11中t1列所示的,目标文件在t1时刻生成的增量备份集合(即t1时刻生成的增量数据副本);在t2时刻对目标文件进行增量备份,则可获得如图11中t2列所示的,目标文件在t2时刻生成的增量备份集合(即t2时刻生成的增量数据副本)。
83.步骤s502,若位图记录为第二位图记录,则根据第二位图记录,获取目标文件的全量备份数据。
84.本步骤中,第二位图记录,是指根据目标文件的当前数据状态,生成的目标文件的第二位图记录;全量备份数据,是指根据第二位图记录,获取得到的目标文件的全量备份数据;根据第二位图记录和全量备份数据,可以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全量数据副本;在实际应用中,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全量数据副本的具体对象,可以是存储服务器。
85.在一些示例中,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全量数据副本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由备份应用程序,读取卷影副本中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二位图记录和备份文件块,并将该数据传输至存储服务器,由存储服务器,基于接收到的第二位图记录和备份文件块,生成表征目标文件的当前数据状态的全量备份数据副本。在实际应用中,表征目标文件的当前数据状态的
全量备份数据副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如图11中t0列所示的形式,即在t0时刻对目标文件进行全量备份,则可获得如图11中t0列所示的,目标文件在t0时刻生成的全量备份集合(即t0时刻生成的全量数据副本)。
86.上述实施例通过基于目标文件的第一位图记录和第二位图记录,分别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增量数据副本和全量数据副本的方式,不仅保障了文件数据备份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性,还有效提高了进行文件数据备份的效率。
8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文件恢复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104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88.步骤s601,响应于文件恢复请求,确定目标文件;其中,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为采用上述文件备份方法得到。
89.本步骤中,文件恢复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备份应用程序发出的;目标文件,是指根据用户通过备份应用程序发出的文件恢复请求,确定的目标文件;在实际应用中,目标文件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单个文件或单个文件夹;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可以包括上述目标文件对应的增量数据副本和全量数据副本。
90.步骤s602,根据目标文件的若干数据副本的生成时间,得到目标文件对应的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
91.本步骤中,目标文件的若干数据副本的生成时间,是指目标文件的若干数据副本,分别对应的生成时间;目标文件对应的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是指可以将目标文件的数据状态进行恢复的,生成目标文件对应的若干数据副本的时间点。
92.步骤s603,选取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中的任一数据恢复时间点,生成文件数据恢复指令。
93.本步骤中,在实际应用中,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中的任一数据恢复时间点,可以是由用户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的;文件数据恢复指令,是指基于选取的数据恢复时间点生成的,用于将目标文件的相应数据副本进行整合的文件数据恢复指令。
94.步骤s604,基于文件数据恢复指令,整合目标文件的相应数据副本,得到文件恢复结果。
95.本步骤中,文件数据恢复指令,是指基于选取的数据恢复时间点生成的,用于将目标文件的相应数据副本进行整合的文件数据恢复指令;文件恢复结果,是指基于文件数据恢复指令,将目标文件的相应数据副本进行整合,获取得到的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恢复结果。
96.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1所示,当需要将目标文件恢复至t2时刻的数据状态时,则需要将t1时刻产生的增量备份数据副本,t2时刻产生的增量备份数据副本,以及t0时刻产生的全量备份数据副本,进行整合,从而得到表征目标文件在t2时刻的数据状态的文件恢复结果。
97.结合上述步骤s601至步骤s604,针对上述文件恢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做整体说明:
98.首先,备份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查询存储服务器中是否存在目标文件对应的数据副本,确定存储服务器是否已针对目标文件进行了备份。
99.然后,若确定存储服务器已针对目标文件进行了备份,则通过存储服务器查询目
标文件对应的数据恢复时间点。
100.接着,存储服务器可以通过查询目标文件对应的数据副本所在卷的卷影副本的生成时间,确定并返回目标文件对应的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
101.之后,由用户在目标文件对应的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中,选取任一数据恢复时间点。
102.最后,由存储服务器根据用户选取的数据恢复时间点,将目标文件的相应数据副本(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包括目标文件对应的全量数据备份和若干增量数据备份)进行整合,得到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恢复结果。
103.上述实施例通过将基于用户选取的文件数据恢复时间点,生成的文件数据恢复指令,整合目标文件的相应数据副本,以获取得到目标文件对应文件恢复结果的方式,不仅实现了针对目标文件在多个时刻中产生的数据副本进行合理保存与调用,还有效确保了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恢复结果的数据准确性。
104.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文件备份方法及文件恢复方法,可以采用如图12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际应用架构。
105.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106.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文件备份方法的文件备份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文件备份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文件备份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10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文件备份装置,该装置700包括:
108.备份文件确定模块701,用于响应于文件备份请求,确定目标文件;
109.卷影副本生成模块702,用于基于卷影拷贝服务,生成所述目标文件所在卷的卷影副本;
110.备份数据获取模块703,用于从所述卷影副本中,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
111.数据副本生成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位图记录和备份数据,生成所述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
112.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定位标识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文件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的文件块;针对所述若干互不重叠的文件块,分别添加文件块定位标识。
113.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位图记录生成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文件不为首次备份,则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当次数据写入信息,根据所述当次数据写入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一位图记录;所述当次数据写入信息包括当次写入数据的相对起始地址和当次写入数据的长度;若所述目标文件为首次备份,则根据所述目标文件的当前数据
状态,生成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第二位图记录。
114.在一个实施例中,备份数据获取模块703,具体用于若所述位图记录为所述第一位图记录,则根据所述第一位图记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增量备份数据;若所述位图记录为所述第二位图记录,则根据所述第二位图记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全量备份数据。
115.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文件恢复方法的文件恢复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恢复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文件恢复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11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文件恢复装置,该装置800包括:
117.恢复文件确定模块801,用于响应于文件恢复请求,确定目标文件;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数据副本为采用上述文件备份方法得到;
118.恢复时间点获取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文件的若干数据副本的生成时间,得到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
119.恢复指令生成模块803,用于选取所述若干数据恢复时间点中的任一数据恢复时间点,生成文件数据恢复指令;
120.恢复结果获取模块804,用于基于所述文件数据恢复指令,整合所述目标文件的相应数据副本,得到文件恢复结果。
121.上述文件备份装置及文件恢复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122.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文件数据副本等相关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上述文件备份方法或上述文件恢复方法。
12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124.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125.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126.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12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
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12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129.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