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灯具模组以及具有其的用电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2:01: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灯光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具模组以及具有其的用电器具。


背景技术:

2.氛围灯是一种常见的装饰灯,其可以搭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装饰功能件,以实现不同的灯光效果,从而营造特定的视觉氛围。
3.相关技术中,氛围灯的亮度变化通常基于程序控制方式实现,用户可以手持遥控装置切换氛围灯的发光模式,以实现渐变等发光效果。但是上述控制方式比较繁琐,并且需要耗费一定的控制成本,不够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具模组以及具有其的用电器具,无需控制即可实现灯光的渐变发光效果,节省了控制成本。
5.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灯具模组,所述灯具模组包括灯罩外壳,以及位于所述灯罩外壳内部的光源组件;
7.所述灯罩外壳包括弧形透光部,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弧形透光部出射;
8.所述弧形透光部具有弧形截面,所述弧形截面的弯曲方向指向所述灯罩外壳内部,其中,在所述弧形截面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一部分所述弧形透光部的壁厚逐渐增大。
9.可选地,所述弧形透光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弧形截面的延伸方向上相对;
10.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所述弧形透光部的壁厚递增。
11.可选地,所述弧形透光部的弧形截面的内弧所对应的圆心角是58
°
,所述第一端的壁厚和所述第二端的壁厚之比为0.4~0.5,所述内弧为所述弧形截面上更远离所述灯罩外壳内部的弧。
12.可选地,所述弧形透光部的第一端的壁厚是1.5mm,所述第二端的壁厚是3.2mm。
13.可选地,所述弧形透光部平行于所述光源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截面为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截面。
14.可选地,所述灯罩外壳具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壳壁、第二壳壁、第三壳壁和第四壳壁,所述第一壳壁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壳壁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壳壁与所述第一壳壁相对,所述第四壳壁与所述第二壳壁相对;
15.所述弧形透光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壁相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壁相连;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壳壁上,并朝向所述灯罩外壳的第三壳壁出射光线;
16.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壳壁上,并朝向所述灯罩外壳的第四壳壁出射光线。
17.可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壳壁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壳壁的倾斜角度为15
°

18.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中心与所述第二壳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1.6mm,与所述第三壳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5mm;
19.所述弧形透光部的弧形截面的内弧所在圆的半径是29.8mm,所述弧形透光部的弧形截面的内弧所对应的圆心角是58
°

20.可选地,所述灯具模组还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灯罩外壳的反射率;
21.所述反射件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方向上,用于对所述光源组件出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其从所述弧形透光部射出。
22.可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向越远离所述弧形透光部,越靠近所述反射件的方向倾斜。
23.可选地,所述灯具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灯罩外壳内部的散热件;
24.所述光源组件装配于所述散热件,并通过所述散热件进行散热。
25.可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支撑部和卡合部;
26.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卡合部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光源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支撑部装配于所述灯罩外壳,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
27.所述光源组件卡合于所述卡合部。
28.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卡合部相连,并且所述光源组件贴合在所述第一壁上。
29.可选地,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二壁和第三壁;
30.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三壁均与所述第一壁相连,并且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三壁共同围成空腔。
31.可选地,所述卡合部包括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和所述第二卡勾相对设置并且均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
32.所述第一卡勾和所述第二卡勾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光源组件卡入所述间隙。
33.可选地,所述弧形透光部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具有波形纹理,所述波形纹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光源组件的长度方向。
34.可选地,所述波形纹理包括沿所述光源组件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凸起,每个所述凸起朝向所述灯罩外壳的外部凸出,每个所述凸起的宽度是1.5mm,高度是0.2mm。
35.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用电器具,所述用电器具包括上述的灯具模组。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具模组,将光源组件装配在灯罩外壳的内部,并在灯罩外壳上设置弧形透光部,该弧形透光部的弯曲方向指向灯罩外壳的内部,因此光线在经过该弧形透光部出射时,一方面光程得到缩短,减少了光损失,另一方面向内弯曲的弧形还具有发散光线的效果,扩大了照射面积。其中,在该弧形透光部的弧形截面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一部分弧形透光部的壁厚逐渐增大,而随着壁厚的增大,该弧形透光部的吸光度增加,透光度降低,从而呈现出照度渐变的灯光视觉效果。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模组,无需额外布置控制器件即可实现照射面大且照度渐变的灯光视觉效果,相比于相关技术,节省了控制成本,提高了经济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模组的爆炸图;
3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罩主体的剖视图;
4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模组的第一剖视图;
4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模组的第二剖视图;
4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模组的第三剖视图;
4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模组的第四剖视图;
4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灯具模组的剖视图;
4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灯具模组的剖视图;
4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灯具模组的爆炸图;
47.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模组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48.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模组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49.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50.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组件的装配图;
51.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罩外壳的局部放大图;
52.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形纹理的局部放大图;
53.图16是不同测试材料的厚度和透光率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54.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模组的光路图。
55.附图标记:
56.10、灯罩外壳;11、灯罩主体;111、容纳腔;112、第一壳壁;113、第二壳壁;114、第三壳壁;12、灯罩盖板;13、透光部;131、第一端;132、第二端;133、波形纹理;1331、凸起;
57.20、光源组件;21、电路板;22、发光件;
58.30、反射件;
59.40、散热件;41、支撑部;411、第一壁;412、第二壁;413、第三壁;42、卡合部;421、第一卡勾;422、第二卡勾;423、间隙。
60.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6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模组,如图1所示,该灯具模组包括灯罩外壳10,以
及位于灯罩外壳10内部的光源组件20;灯罩外壳10包括弧形透光部13,光源组件20发出的光线经弧形透光部13出射;弧形透光部13具有弧形截面,弧形截面的弯曲方向指向灯罩外壳10内部,其中,在弧形截面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一部分弧形透光部13的壁厚逐渐增大。
63.如图1所示,光源组件20装配在灯罩外壳10的内部,并发出光线。灯罩外壳10具有透光区域,该透光区域可以包括整个灯罩外壳10的全部区域,也可以只是灯罩外壳10上的一部分区域,该透光区域至少可以包括弧形透光部13,从而光源组件20发出的光线至少可以从该弧形透光部13向外透出,起到照明效果。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灯罩外壳10可以包括灯罩主体11和灯罩盖板12,灯罩主体11具有容纳腔111,灯罩盖板12盖设于容纳腔111的开口端。弧形透光部13位于灯罩主体11上,弧形透光部13的弧形截面的弯曲方向指向容纳腔111的内部,从而从灯罩外壳10的外侧看去,弧形透光部13朝向容纳腔111凹陷。
65.弧形透光部13具有弧形截面,在弧形截面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一部分的弧形透光部13的壁厚呈现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其中“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可以是指持续性地增大,也可以是指间断性地增大。
66.对于间断性的增大,举例来讲,假设沿弧形截面的延伸方向,弧形截面可以等分为依次相连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弧形截面任一位置所对应的壁厚尺寸为1.3mm;第二部分弧形截面的第一端(指的是第二部分弧形截面与第一部分弧形截面相连的一端)所对应的壁厚尺寸为1.3mm,第二端(指的是第二部分弧形截面与第三部分弧形截面相连的一端)所对应的壁厚尺寸为3.2mm,并且从第二部分弧形截面的第一端到第二端,壁厚递增;第三部分弧形截面任一位置所对应的壁厚尺寸为3.2mm。此时,该弧形截面从整体上来看,其壁厚间断性增大。
67.需要说明的是,“递增”可以理解为持续性地增大,从弧形截面的第一端到第二端壁厚递增,指的是对于弧形截面上的任意两个位置,其中更靠近第二端的位置所对应的壁厚大于更靠近第一端的位置所对应的壁厚。
68.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吸收层的厚度成正比,而透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吸收层的厚度成反比。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弧形透光部13的壁厚设计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使得光源组件20发出的光线在经过该弧形透光部13出射时,可以呈现为照度渐变的灯光效果。
69.比尔-朗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0070][0071]
其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度;k为摩尔吸收系数,它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和入射光的波长有关;b为吸收层的厚度;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i为出射光强度;i0为入射光强度。
[0072]
参见图1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不同材料在不同厚度下的透光率测试曲线。图16表明,对于上述材料中的任一种,其透光率会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壁厚对单色光照度的影响。
[0073]
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模组,将光源组件20装配在灯罩外壳10的内部,并在灯罩外壳10上设置弧形透光部13,该弧形透光部13的弯曲方向指向灯罩外壳10
的内部,因此光线在经过该弧形透光部13出射时,一方面光程得到缩短,减少了光损失,另一方面向内弯曲的弧形还具有发散光线的效果,能够扩大照射面积。其中,在该弧形透光部13的弧形截面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一部分弧形透光部13的壁厚逐渐增大,而随着壁厚的增大,该弧形透光部13的吸光度增加,透光度降低,从而呈现出照度渐变的灯光视觉效果,如图17所示,弧形透光部13上壁厚越薄的部分光线越密集、亮度越亮,弧形透光部13上壁厚越厚的部分光线越稀疏,亮度越暗。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模组,无需额外布置控制器件即可实现照射面大且在照射面内照度渐变的灯光视觉效果,相比于相关技术,节省了控制成本,提高了经济性和可靠性。
[0074]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弧形透光部13可以具有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在弧形截面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从第一端131到第二端132,弧形透光部13的壁厚递增。
[0075]
如图2所示,从弧形透光部13的第一端131到第二端132,弧形透光部13的壁厚持续性地增大,也就是说,对于弧形截面上的任意两个位置,更靠近第二端132的位置所对应的壁厚大于更靠近第一端131的位置所对应的壁厚。其中,壁厚递增的变化趋势可以是线性递增变化,也可以是非线性递增变化,只要表现为壁厚持续增大的变化趋势即可。因此经过该弧形透光部13出射的光线,越靠近第一端131,光线照度越大;越靠近第二端132,光线照度越小;从第一端131到第二端132,经弧形透光部13出射的光线由亮渐暗。
[0076]
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弧形透光部13的弧形截面的内弧所对应的圆心角是58
°
,第一端131的壁厚和第二端132的壁厚之比为0.4~0.5,其中内弧指的是弧形截面上更远离灯罩外壳10内部的弧。经过测试表明,当弧形透光部13的弧形截面满足以上条件时,从弧形透光部13的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透出的光线照度都能较好地满足照明需求。示例性的,弧形透光部13的第一端131的壁厚是1.5mm,第二端132的壁厚是3.2mm。
[0077]
如图4所示,弧形透光部13平行于光源组件20的长度方向延伸,弧形截面为垂直于长度方向的界面。
[0078]
图4中的箭头示出了光源组件的长度方向,可见,光源组件20是长条形的,这意味着光源组件20可能包括多个发光件22,并且多个发光件22沿长度方向排列,或者光源组件20可能包括一个发光件22,并且该发光件22的长度大于其宽度。弧形透光部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光源组件20的长度方向,因此光源组件20发出的光线都能经过弧形透光部13,并在弧形透光部13的壁厚控制下,使得弧形透光部13所对应的灯罩表面呈现照度渐变的灯光效果。
[0079]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灯罩外壳10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壳壁112、第二壳壁113、第三壳壁114和第四壳壁,第一壳壁112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第二壳壁113的宽度方向,第三壳壁114与第一壳壁112相对,第四壳壁与第二壳壁113相对;弧形透光部13的第一端131与第一壳壁112相连,第二端132与第二壳壁113相连。
[0080]
示例性地,第一壁411可以为灯罩主体11的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第二壁412可以为灯罩主体11的底壁,该侧壁和底壁彼此靠近的端部通过弧形透光部13相连。其中,底壁与容纳腔111的开口端相对。宽度方向指的是与长度方向和壁厚方向均垂直的方向。
[0081]
其中,位于灯罩外壳10内的光源组件20,其发光方向可以是正对弧形透光部13,此
时光源组件20发出的光线直接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因而弧形透光部13表面的照度更大。
[0082]
当然,光源组件20的发光方向也可以是背对弧形透光部13,或者相对于弧形透光部13倾斜,此时光线经至少一次反射后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相比于正对弧形透光部13的情况,这样设计光源组件20的发光方向能够减小甚至避免用户直视弧形透光部13时对眼部的刺激,有效保护眼睛,提高使用体验。
[0083]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光源组件20可以安装在第二壳壁113上,并朝向灯罩外壳10的第四壳壁出射光线。
[0084]
在这种情况下,光源组件20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弧形透光部13的第二端132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远离第一端131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的一侧,第一平面为与第二壳壁113平行的平面。当将光源组件20设置在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之间时,可能会出现弧形透光部13上正对光源组件20的位置照度最高,光源组件20的光强与弧形透光部13的厚度叠加作用而导致渐变效果不明显甚至消失的情况。而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光源组件20设置在弧形透光部13的一侧,能够有效避免光源组件20的位置对渐变效果的影响。
[0085]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光源组件20可以安装在第一壳壁112上,并朝向灯罩外壳10的第三壳壁114出射光线。
[0086]
在这种情况下,光源组件20在第二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弧形透光部13的第一端131在第二平面上的正投影远离第二端132在第二平面上的正投影的一侧,第二平面为与第一壳壁112平行的平面。相比于上一种情况,将光源组件20设置弧形透光部13的壁厚更薄的第一端131的一侧,不但能够有效避免光源组件20的位置对渐变效果的削弱,并且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渐变效果。这是因为光线的强度与光程有关,光程越长,光线被吸收的越多,相应地光强也越低。此时光源组件20位于弧形透光部13的侧面,从弧形透光部13的第一端131到第二端132,光程的变化趋势与弧形透光部13的壁厚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因此有助于实现对比更强烈、更明显的渐变效果。
[0087]
如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20可以安装在第一壳壁112上,并且相对于第一壳壁112的倾斜角度为15
°
,此时光源组件20的发光中心与第二壳壁11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1.6mm,与第三壳壁11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5mm;弧形透光部13的弧形截面的内弧所在圆的半径是29.8mm,弧形透光部13的弧形截面的内弧所对应的圆心角是58
°

[0088]
按照上述尺寸关系布置光源组件20时,可以使得光源组件20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反射后出射方向能够更大程度地覆盖和经过弧形透光部13,从而更多的光线能够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提高弧形透光部13的照度,减少反射过程中的光损失。
[0089]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灯罩外壳10可以整体采用半透明材料制成,或者也可以是弧形透光部13采用半透明材料支撑,灯罩外壳10的其他部分采用更低透明度的材料制成,以进一步降低该灯具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对用户眼部的刺激。
[0090]
而半透明材料以及更低透明度的材料会带来光损失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在光源组件20发出的光线需要经过至少一次反射才能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的情形。因此,如图7所示,灯具模组还可以包括反射件30,反射件30的反射率大于灯罩外壳10的反射率;反射件30位于光源组件20的出光方向上,用于对光源组件20出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其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
[0091]
由于反射件30的反射率大于弧形透光部13以及灯罩外壳10上其他部分的反射率,
因此能够减少反射过程中的光损失,提高光学利用率。反射件30可以连接在灯罩外壳10的内壁上,例如在图8中,光源组件20固定在灯罩主体11的底壁上,并朝向容纳腔111的开口端(即灯罩盖板12所在的位置)出射光线,反射件30为反光纸,反光纸贴附在灯罩盖板12上。
[009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光源组件20向越远离弧形透光部13,越靠近反射件30的方向倾斜。倾斜的光源组件20所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反射后能够更大程度地覆盖和经过弧形透光部13,从而更多的光线能够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提高弧形透光部13的照度,减少反射过程中的光损失。
[0093]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灯具模组还可以包括位于灯罩外壳10内部的散热件40;光源组件20装配于散热件40,并通过散热件40进行散热。
[0094]
散热件40可以通过材质和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散热效果。例如,散热件40可以采用铝等金属或合金制成,金属的导热性好,因而散热更快。由于发光的同时会产生热量,因此将光源组件20装配在散热件40上,能够及时有效地散热,避免安全隐患。
[0095]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散热件40包括支撑部41和卡合部42;支撑部41和卡合部42中的至少一个沿光源组件20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支撑部41装配于灯罩外壳10,卡合部42与支撑部41相连;光源组件20卡合于卡合部42。
[0096]
散热件40的支撑部41与灯罩外壳10相连,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卡合部42与光源组件20相连,起到安装和限位的作用。其中,支撑部41和卡合部42可以采用金属制成,例如铝金属,从而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有助于提高散热效果。
[0097]
其中,如图10所示,支撑部41和卡合部42均沿与光源组件2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从而对整个光源组件20进行稳固支撑和散热。
[0098]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支撑部41包括第一壁411、,第一壁411与卡合部42相连,并且光源组件20贴合在第一壁411上。
[0099]
光源组件20贴合在支撑部41的第一壁411上,指的是光源组件20其中一个表面的大部分面积乃至全部面积都与第一壁411相抵或者相接触。此时,如图11所示,第一壁411的放置方向与光源组件20的放置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向越远离弧形透光部13,越靠近反射件30的方向倾斜。其中,可以是第一壁411通过其他部件与灯罩外壳10相连而进行固定,也可以是第一壁411的两端直接连接或抵靠在灯罩外壳10上进行固定。
[0100]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支撑部还可以包括第二壁和第三壁,第二壁和第三壁413均与第一壁411相连,并且第一壁411、第二壁412和第三壁413共同围成空腔。
[0101]
支撑部41的第一壁411和第二壁412相邻且相连,其中,第二壁412还连接在灯罩主体11的底壁上,从而第一壁411和第二壁412之间可以形成15
°
的夹角,此时光源组件20朝向容纳腔111的出口端射出光线。由于光线是朝向容纳腔111的开口端出射,并且需要经反射而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的,因此相比于使光源组件20垂直于底壁出光,将光源组件20放置在第一壁411上,能够改变光源组件20的出光方向,使得该出光方向倾斜于底壁,进而能够使更多的光线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
[0102]
第二壁412和第一壁411之间的倾斜角度不能过大,否则光线可能会不经过反射而直接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导致用户在直视弧形透光部13时感觉刺眼;同时,第二壁412和第一壁411之间的倾斜角度也不能过小,否则光线经反射后可能会返回到光源组件20的位置,而不是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引起光线损失。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倾斜
角度:15
°
,在15
°
的倾斜角下,光源组件20发出的绝大部分光线能够在反射后从弧形透光部13出射,从而保证了弧形透光部13的照度。
[0103]
如图1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411靠近弧形透光部13的端部与第二壁412靠近弧形透光部13的端部相连,第三壁4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壁411远离弧形透光部13的端部和第二壁412远离弧形透光部13的端部相连。
[0104]
此时支撑部41为由第一壁411、第二壁412和第三壁413围成的三棱柱结构,并且在第一壁411、第二壁412和第三壁413之间围成了三棱柱形状的空腔。该空腔的存在增大了支撑部4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的散热效果,同时还能减轻散热件40的自重,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0105]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卡合部42包括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相对设置并且均连接在支撑部41上;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之间具有间隙423,光源组件20卡入该间隙423。
[0106]
光源组件20在支撑部41的第二壁41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卡勾421在第二壁412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并且与第二卡勾422在第二壁412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光源组件20能够沿长度方向插入到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之间的间隙423中,并在垂直于第二壁412的方向上被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勾住,无法从该间隙423中脱离。
[0107]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源组件20卡入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之间的间隙423后,光源组件20还可以与支撑部41的第二壁412连接,从而更稳固地固定在该间隙423中。示例性地,光源组件20可以粘接在第二壁412上。
[0108]
如图12,以第一卡勾421为例,其可以包括连接板和限位板,其中连接板的一端与支撑部41的第二壁412垂直相连,限位板在第一卡勾421靠近第二卡勾422的一侧与连接板的另一端垂直相连。第二卡勾422与第一卡勾421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因此,光源组件20在插入到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之间的间隙423中时,两个连接板会对光源组件20的方向进行限位,使其向垂直于支撑部41的第二壁412的方向出光。
[0109]
对于一些情况下,例如当散热件4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空间不足时,光源组件20需要沿垂直于支撑部41的第二壁412的方向进入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之间的间隙423中,此时两个限位板会对光源组件20的进入形成阻挡。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限位板的彼此靠近的端部设有斜面,对于任一个限位板上的斜面,其以越远离该限位板所对应的连接板,越靠近支撑部41的第二壁412的方式倾斜。这两个斜面的设置便于光源组件20从垂直于支撑部41的第二壁412的方向进入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之间的间隙423中。
[0110]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光源组件20可以包括电路板21和发光件22,发光件22固定在电路板21远离支撑部41的一侧,并与电路板21电连接;发光件22从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之间的间隙423中露出,并出射光线。
[0111]
发光件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发光件22沿电路板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发光件22与电路板21电连接,从而能在电路板21的控制下发光或者停止发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勾住光源组件20,实际上是勾住电路板21,而发光件22能够从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之间的间隙423中露出。
[0112]
示例性地,发光件22在支撑部41的第一壁41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卡勾421在第一壁411上的正投影和第二卡勾422在第一壁411上的正投影之间,并且与二者均不重叠,因此
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不会在发光件22的发光方向上形成遮挡。
[011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与第一壁411垂直相连,发光件22的高度低于第一卡勾421和第二卡勾422的高度,高度方向即为第一壁411的厚度方向。因此在用户通过弧形透光部13直视光源组件时,发光件22会被第一卡勾421挡住,从而避免刺眼的情况发生。
[0114]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弧形透光部13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具有波形纹理133,波形纹理13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光源组件20的长度方向。波形纹理133能够发散光线,使得在光源组件20的长度方向上从弧形透光部13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
[0115]
相邻的发光件22之间具有间隙423,该间隙会导致相邻的发光件22之间存在暗区。而设置波形纹理,并使波形纹理13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光源组件20的长度方向,从而能够在长度方向上对每个发光件2所发出的光线进行发散,使得弧形透光部13在长度方向上的发光效果更加均匀,不会出现明暗交错的情况。
[0116]
继续参见图15,波形纹理133可以包括沿光源组件2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凸起1331,每个凸起1331向灯罩外壳10的外部凸出,每个凸起1331的宽度是1.5mm,高度是0.2mm。
[0117]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定限度内,弧形透光部13表面上凸起1331的尺寸越小,数量越多,波形纹理133所起到的发散效果越好。但是凸起1331的尺寸也不能过小,否则近似于平面,也无法起到发散效果。
[0118]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凸起1331可以为弧形,该凸起1331的凸出高度可以为0.2mm,该凸起1331的宽度(即弧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5mm。经过实验验证表明,上述形状和尺寸的凸起1331对从弧形透光部13出射的光线的发散效果最均匀。
[0119]
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模组,通过调整弧形透光部的壁厚的方式来改变弧形透光部对光线的透过率及遮光性,当壁薄时透光率较强,遮光性弱,呈现的光学效果较强,弧形透光部的外表面照度较高,视觉效果较为强烈,壁厚则反之。基于以上设计,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结构的控光方式,实现了通过合理控制壁厚来调节所需的表面照度,从而实现最终需要的渐变灯光效果。
[0120]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器具,该用电器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灯具模组。上述用电器具可以为照明电器,例如吸顶灯、吊灯、壁灯、氛围灯等;也可以是具有照明功能的其他电器,例如浴霸、冰箱等。
[0121]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0122]
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