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9:47: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消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灭火器是不可缺少的消防设备,目前各使用消防器材的单位,会有配备消防器材的存放支架和摆放固定区域,以便于出现紧急情况消防灭火器的使用。
3.但是现有的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结构单一,多为框体式结构,框体式结构占用空间面积大,其内部存放的消防灭火器数量少,由于是采用内部放置消防灭火器的方式,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不便于消防灭火器的拿取,导致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针对上述问题,急需设计一种新型的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框体式结构占用空间面积大,其内部存放的消防灭火器数量少,不便于消防灭火器拿取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边侧设置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固定背板,所述固定背板上设置有绑带,所述固定背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底座上安装有限位支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绑带,所述第四支架上安装有第二底座,所述第六支架上设置有绑带,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底座。
6.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与滑动套筒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旋转轴与固定背板为一体化结构,一体化结构更加稳固。
7.优选的,所述滑动套筒开口为90度,所述滑动套筒和旋转轴卡合连接,卡合连接旋转更加稳定,滑动套筒开口为90度控制旋转的位置。
8.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架关于卡槽的中心点对称,所述限位支架的上端为圆弧形结构且该圆弧形的圆心与卡槽的圆心重叠,限位支架上端的圆弧形结构与消防灭火器瓶身的贴合,拿取操作方便,不易脱落。
9.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底座上安装有限位支架,所述第三底座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三底座上安装有限位支架,每个底座上都设置了卡槽与限位支架,卡槽与瓶底的贴合,存放消防灭火器更加稳定、安全。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二支架的上方,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卡块在固定背板下方卡住,固定背板不会进行下降移动,位置更加稳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设置了三层存放消防灭火器,一层由固定背板、第一支架、卡块、第一底座组成,二层由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二底座组成,三层由第六支架、第三底座组成,一层固定背板可通过旋转轴和滑动套筒的卡合连接,实现了固定背板90度旋转,再通过滑动套筒下降到二层,更方便消防灭火器的拿取使用,二层三层为固定式,在有突发情况出现的时候,能够快速拿起消防灭火器,灭火的及时性大大提高,并且这样上下排列的支架大大减少了占用的空间,增加了存放消防灭火器的数量,底座、卡槽、限位支架的设计操作方便、存放安全、稳固。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一;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二;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三。
15.图中:1、固定架;2、旋转轴;3、滑动套筒;4、固定背板;5、绑带;6、第一底座;7、卡槽;8、限位支架;9、第二支架;10、第三支架;11、第四支架;12、第二底座;13、第五支架;14、第六支架;15、第三底座;16、第一支架;1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边侧设置有滑动套筒3,所述固定架1与滑动套筒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套筒3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轴2,所述滑动套筒3开口为90度,所述滑动套筒3和旋转轴2卡合连接,卡合连接旋转更加稳定,滑动套筒3开口为90度控制旋转的位置,所述旋转轴2上连接有固定背板4,所述旋转轴2与固定背板4为一体化结构,一体化结构更加稳固。
18.其中,所述固定背板4上设置有绑带5,所述固定背板4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底座6,所述第一底座6上开设有卡槽7,所述第一底座6上安装有限位支架8,所述限位支架8关于卡槽7的中心点对称,所述限位支架8的上端为圆弧形结构且该圆弧形的圆心与卡槽7的圆心重叠,限位支架8上端的圆弧形结构与消防灭火器瓶身的贴合,拿取操作方便,不易脱落。
19.此外,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二支架9、第三支架10、第四支架11、第五支架13、第六支架14,所述第三支架10上设置有绑带5,所述第四支架11上安装有第二底座12,所述第二底座12上开设有卡槽7,所述第二底座12上安装有限位支架8,所述第六支架14上设置有绑带5,所述固定架1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底座15第三底座15上开设有卡槽7,所述第三底座15上安装有限位支架8,每个底座上都设置了卡槽7与限位支架8,卡槽7与瓶底的贴合,存放消防灭火器更加稳定、安全,所述固定架1上连接有第一支架16,所述第一支架16上设置有卡块17,所述第一支架16位于第二支架9的上方,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卡块17在固定背板4下方卡住,固定背板4不会进行下降移动,位置更加稳固。
20.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时,整体设置了三层存放消防灭火器,
一层由固定背板4、第一支架16、卡块17、第一底座6组成连接到固定架1,二层由第三支架10、第四支架11、第二底座12组成连接到固定架1,三层由第六支架14、第三底座15组成连接到固定架1,首先将消防灭火器放在第一底座6上,卡槽7内,限位支架8内,绑带5扣上,然后固定背板4连接的旋转轴2在滑动套筒3的内部旋转90度,到达可下降的位置,进行下降到第二层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的位置,在有突发情况出现的时候,能够快速拿起消防灭火器,灭火的及时性大大提高,并且这样上下排列的支架大大减少了占用的空间,增加了存放消防灭火器的数量,卡槽7、限位支架8的设计操作方便、存放安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灭火器易脱落的问题。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边侧设置有滑动套筒(3),所述滑动套筒(3)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上连接有固定背板(4),所述固定背板(4)上设置有绑带(5),所述固定背板(4)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底座(6),所述第一底座(6)上开设有卡槽(7),所述第一底座(6)上安装有限位支架(8),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二支架(9)、第三支架(10)、第四支架(11)、第五支架(13)、第六支架(14),所述第三支架(10)上设置有绑带(5),所述第四支架(11)上安装有第二底座(12),所述第六支架(14)上设置有绑带(5),所述固定架(1)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底座(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与滑动套筒(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旋转轴(2)与固定背板(4)为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筒(3)开口为90度,所述滑动套筒(3)和旋转轴(2)卡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8)关于卡槽(7)的中心点对称,所述限位支架(8)的上端为圆弧形结构且该圆弧形的圆心与卡槽(7)的圆心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12)上开设有卡槽(7),所述第二底座(12)上安装有限位支架(8),所述第三底座(15)上开设有卡槽(7),所述第三底座(15)上安装有限位支架(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上连接有第一支架(16),所述第一支架(16)上设置有卡块(17),所述第一支架(16)位于第二支架(9)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边侧设置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固定背板,所述固定背板上设置有绑带,所述固定背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底座上安装有限位支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绑带,所述第四支架上安装有第二底座。该消防灭火器存放支架,一层固定背板可通过旋转轴和滑动套筒的卡合连接,实现了固定背板90度旋转,再通过滑动套筒下降到二层,更方便消防灭火器的拿取使用,上下排列的支架大大减少了占用的空间。上下排列的支架大大减少了占用的空间。上下排列的支架大大减少了占用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泉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