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尺寸可调的修身型编织羊毛衫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8:03: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尺寸可调的修身型编织羊毛衫。


背景技术:

2.羊毛衫(sweater)也称羊毛线衫,本指用羊毛织制的针织衫,这也是一般老百姓认同的含义,而实际上“羊毛衫”现在已成为一类产品的代名词,即用来泛指“针织毛衫”或称“毛针织品”。目前毛衫服装正向外衣化、个性化、系列化、时装化、艺术化、高档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个性化的穿衣需求。
3.修身版型的羊毛衫相对于常见的羊毛衫与躯干的贴合性更好,能够很好地凸显出穿着者的身体曲线,虽然衣服会设置许多型号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穿着者,但不同型号的衣服尺寸确却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对于修身羊毛衫而言由于毛线具有弹性,因此即使体型存在差异依然能够穿着,但这样羊毛衫长期紧绷易被躯干强行撑开而变形、产生皱纹影响美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尺寸可调的羊毛衫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可调的修身型编织羊毛衫,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羊毛衫上部、羊毛衫下部、弹性连接部、调节线和弹性面料片,所述羊毛衫上部两侧缝合有衣袖,羊毛衫上部底端通过呈环状的弹性连接部与羊毛衫下部顶端相连,弹性连接部向羊毛衫上部内侧折叠,所述羊毛衫下部左右两端均设有向羊毛衫下部内侧折叠的调节槽,调节槽与羊毛衫下部为一体结构,调节槽两侧呈对称状缝合有调节片,调节片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且调节片与调节槽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调节线穿插于通孔间且调节线末端位于调节槽顶部可被弹性连接部覆盖,衣袖靠近羊毛衫上部一侧设有向衣袖内侧折叠的扩张槽,扩张槽沿衣袖长度方向设置与衣袖平行,所述弹性面料片两侧与衣袖表面缝合固定且弹性面料片覆盖扩张槽。
6.优选的,弹性连接部顶端与羊毛衫上部底端缝合,弹性连接部底端与羊毛衫下部顶端缝合。
7.优选的,调节片上的通孔等间距设置且调节片与弹性面料片材质相同。
8.优选的,所述羊毛衫上部正面、背面两面均缝制有限位线,限位线两端分别指向羊毛衫上部的顶端和底端。
9.优选的,调节槽与构成羊毛衫下部的前片、后片左右两端的缝合线重叠。
1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尺寸可调的修身型编织羊毛衫,能够适用于不同腹部尺寸、不同上身长度和不同手臂粗细的穿着者,在确保羊毛衫起到修身效果的同时避免羊毛衫被躯干强行撑开而变形,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构造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构造示意图;
15.图3为所述扩张槽截面构造示意图(局部);
16.图4为所述调节槽正面构造示意图(局部);
17.图5为弹性连接部截面构造示意图(局部);
18.图6为调节槽截面构造示意图(局部);
19.图中:羊毛衫上部-1、衣袖-101、扩张槽-102、限位线-103、羊毛衫下部-2、调节槽-201、调节片-202、通孔-203、弹性连接部-3、调节线-4、弹性面料片-5。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结合图1-6,一种尺寸可调的修身型编织羊毛衫,包括羊毛衫上部1、羊毛衫下部2、弹性连接部3、调节线4和弹性面料片5,所述羊毛衫上部1两侧缝合有衣袖101,羊毛衫上部1正面、背面两面均缝制有限位线103,限位线103两端分别指向羊毛衫上部1的顶端和底端,弹性连接部3顶端与羊毛衫上部1底端缝合,弹性连接部3底端与羊毛衫下部2顶端缝合,弹性连接部3向羊毛衫上部1内侧折叠,所述羊毛衫下部2左右两端均设有向羊毛衫下部2内侧折叠的调节槽201,调节槽201与构成羊毛衫下部2的前片、后片左右两端的缝合线重叠,调节槽201与羊毛衫下部2为一体结构,调节槽201两侧呈对称状缝合有调节片202,调节片202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等间距的通孔203且调节片202与调节槽201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调节线4穿插于通孔203间且调节线4末端位于调节槽201顶部可被弹性连接部3覆盖,衣袖101靠近羊毛衫上部1一侧设有向衣袖101内侧折叠的扩张槽102,扩张槽102沿衣袖101长度方向设置与衣袖101平行,所述弹性面料片5两侧与衣袖101表面缝合固定且弹性面料片5覆盖扩张槽102。
23.所述限位线103指的是起到限位作用的线状部件,其设置目的在于缝制在羊毛衫上部1表面,限制羊毛衫上部1的活动避免羊毛衫上部1底部上翻。
24.所述弹性面料片5指的是采用弹性面料构成,具有弹性能够伸缩的片状部件,弹性面料属于现有技术内容因此不对其具体材质进一步介绍。
25.所述调节片202指的是起到调节作用的片状部件,通过调节线4松紧改变调节片202的间距即可实现调节目的,调节片202与弹性面料片5材质相同具有弹性避免调节片202在松紧调节过程中过度拉扯羊毛衫下部2导致羊毛衫下部2变形。
26.所述弹性连接部3指的是采用弹性面料制成,具有弹性起到连接作用的部件,其设
置目的在于对羊毛衫上部1、羊毛衫下部2进行连接,弹性面料属于现有技术内容因此不对其具体材质进一步介绍,弹性连接部3的颜色与羊毛衫上部、羊毛衫下部的颜色相同。
27.所述调节线4指的是起到调节作用的线状部件,通过改变调节线4的张紧度即可改变调节片202的间距实现调节效果。
2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穿着者的腹部尺寸出现变化,穿着者可改变调节线4的松紧度,从而改变调节片202的间距实现调节羊毛衫下部2尺寸的效果,当调节线4收紧时调节片202间距变小调节槽201被挤压,羊毛衫下部2的尺寸变小,当调节线4松弛时调节片202的间距变大调节槽201展开,羊毛衫下部2的尺寸变大,确保羊毛衫下部2与穿着者腹部尺寸相符实现修身效果的同时避免羊毛衫下部2过于紧绷被躯干撑开变形;调节片202的松紧度调节完成后调节线4的末端打结固定,由于调节线4末端位于调节槽201顶部可被弹性连接部3覆盖,因此调节线4末端的打结线头将会被弹性连接部3覆盖,不会外露影响美观。
29.弹性连接部3向羊毛衫上部1内侧折叠,由于不同穿着者的上半身长度存在一定差异,穿着者可下拉羊毛衫下部2使得弹性连接部3外翻,弹性连接部3外翻后羊毛衫上部1和羊毛衫下部2的长度将增加,能够适用于不同上半身长度的穿着者。
30.对于粗手臂的穿着者,穿着过程中扩张槽102将会展开使得衣袖101与穿着者的手臂粗细匹配,衣袖101在适应粗手臂穿着者起到修身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衣袖101被强行撑开而变形;对于细手臂的穿着者,穿着过程中扩张槽102不会展开使得衣袖101能够包裹手臂起到修身效果,扩张槽102位于位于衣袖101靠近羊毛衫上部1一侧且扩张槽102上设有覆盖扩张槽102的弹性面料片5,弹性面料片5能够随扩张槽102的展开而发生弹性伸缩不会造成外观的变化。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