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茶叶采摘的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05:58: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采摘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茶叶采摘的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2.采摘茶叶的防护,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防蛇,主要是指在春未夏初采茶,蛇已出动,茶园中常有蛇出没,而用一根木棒,提前打一下茶树,可以惊走蛇虫,大大避免了被蛇虫所伤的可能性,二是防露水,早上采茶,茶树上还有露水,一不小心,弄得整个裤管都被打湿,在腿上捆一个塑断布,不失为一个防水的好办法,三是遮阳,通过在园区搭建遮阳棚,起到为人员提供遮阳休憩的作用。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采摘用便于穿戴的遮阳装置(公告号cn213604708u),该专利技术通过过滤网与帽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防止较大杂质进入到帽顶内部,损坏电扇,通过通气孔与电扇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进一步的是使电扇吹出的风进入到帽体内,通过扰流块与通气孔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起到将电扇吹出的风搅乱,避免电扇的风直接对着人体头顶吹拂,进一步的增加遮阳帽的散,但是遮阳结构单一,遮阳效果差,仅能对单人进行遮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采摘的遮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茶叶采摘的遮阳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连接有四个立柱,其中左侧所述立柱的外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立柱的上方连接有遮阳棚,所述遮阳棚的下方四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方连接有轴承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绕卷辊,所述绕卷辊的一端与轴承座相连接,所述绕卷辊的外侧连接有遮阳布,所述遮阳布的下方连接有配重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遮阳棚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连接有滤网,所述遮阳棚的上方靠近通孔的位置连接有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连接有顶板,所述遮阳棚的下方靠近通孔的位置连接有进风扇。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方中间位置连接有藤条桌,所述底板的上方靠近藤条桌的位置连接有四个藤条凳。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的外侧开设有一组滑槽,所述滑槽与配重杆相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扇的位置与藤条桌的位置相对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设置遮阳布、绕卷辊、伺服电机、固定板和轴承座,开启四侧的伺服电机,带动绕
卷辊正向旋转,进而带动配重杆下降,进而带动四侧的遮阳布下降,以完成对四周光线的遮挡,提高了遮阳的效果,可满足多人的遮阳需求,遮阳结束后,通过伺服电机控制绕卷辊反向旋转,将遮阳布卷起,方便下次使用,解决了遮阳结构单一,遮阳效果差,仅能对单人进行遮阳的问题。
14.2、设置进风扇和滤网,开启进风扇,将外部风导入遮阳棚内部,起到乘凉的效果,提高了人们的舒适性,通过滤网,有利于防止外部杂物吸入进风扇内部,影响使用。
15.3、设置藤条凳和藤条桌,有利于给采摘茶叶的人们提供休憩的工具,缓解腿部和腰部的压力,提高舒适性。
16.4、设置配重杆和滑槽,遮阳布升降过程中,同时带动配重杆的两端沿滑槽内部滑动,通过配重杆的两端与滑槽的连接作用下,有利于提高配重杆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遮阳布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用于茶叶采摘的遮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用于茶叶采摘的遮阳装置中遮阳棚的内部剖视图;
19.图3为一种用于茶叶采摘的遮阳装置中立柱的剖视图。
20.图中:1、顶板;2、遮阳棚;3、立柱;4、藤条凳;5、藤条桌;6、控制器;7、支撑柱;8、通孔;9、进风扇;10、遮阳布;11、绕卷辊;12、伺服电机;13、第一固定板;14、滤网;15、配重杆;16、轴承座;17、滑槽;18、第二固定板;1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茶叶采摘的遮阳装置,包括底板19,底板19的上方连接有四个立柱3,其中左侧立柱3的外侧连接有控制器6,立柱3的上方连接有遮阳棚2,遮阳棚2的下方四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8和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8的上方连接有轴承座16,第一固定板13的上方连接有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绕卷辊11,绕卷辊11的一端与轴承座16相连接,绕卷辊11的外侧连接有遮阳布10,遮阳布10的下方连接有配重杆15,开启四侧的伺服电机12,带动绕卷辊11正向旋转,进而带动配重杆15下降,进而带动四侧的遮阳布10下降,以完成对四周光线的遮挡,提高了遮阳的效果,可满足多人的遮阳需求,遮阳结束后,通过伺服电机12控制绕卷辊11反向旋转,将遮阳布10卷起,方便下次使用。
22.在图1和图2中:遮阳棚2的顶端开设有通孔8,通孔8的内部连接有滤网14,遮阳棚2的上方靠近通孔8的位置连接有四个支撑柱7,支撑柱7的上方连接有顶板1,遮阳棚2的下方靠近通孔8的位置连接有进风扇9,开启进风扇9,将外部风导入遮阳棚2内部,起到乘凉的效果,提高了人们的舒适性,通过滤网14,有利于防止外部杂物吸入进风扇9内部,影响使用。
23.在图1中:底板19的上方中间位置连接有藤条桌5,底板19的上方靠近藤条桌5的位置连接有四个藤条凳4,有利于给采摘茶叶的人们提供休憩的工具,缓解腿部和腰部的压力,提高舒适性。
24.在图1和图2中:立柱3的外侧开设有一组滑槽17,滑槽17与配重杆15相连接,开启四侧的伺服电机12,带动绕卷辊11正向旋转,进而带动配重杆15下降,进而带动四侧的遮阳
布10下降,同时带动配重杆15的两端沿滑槽17内部滑动,通过配重杆15的两端与滑槽17的连接作用下,有利于提高配重杆15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遮阳布10的稳定性。
25.在图1和图2中:伺服电机12通过电路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开启四侧的伺服电机12,带动绕卷辊11正向旋转,进而带动配重杆15下降,进而带动四侧的遮阳布10下降,以完成对四周光线的遮挡,提高了遮阳的效果,可满足多人的遮阳需求,遮阳结束后,通过伺服电机12控制绕卷辊11反向旋转,将遮阳布10卷起,方便下次使用,解决了遮阳结构单一,遮阳效果差,仅能对单人进行遮阳的问题。
26.在图1和图2中:进风扇9的位置与藤条桌5的位置相对应,开启进风扇9,将外部风导入遮阳棚2内部,通过进风扇9的位置与藤条桌5的位置相对应,有利于将凉风吹向藤条桌5周围的人们,起到乘凉的效果,提高了人们的舒适性。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藤条桌5和藤条凳4,有利于给采摘茶叶的人们提供休憩的工具,缓解腿部和腰部的压力,提高舒适性,随后开启进风扇9,将外部风导入遮阳棚2内部,起到乘凉的效果,提高了人们的舒适性,通过滤网14,有利于防止外部杂物吸入进风扇9内部,影响使用,随后开启四侧的伺服电机12,带动绕卷辊11正向旋转,进而带动配重杆15下降,进而带动四侧的遮阳布10下降,以完成对四周光线的遮挡,提高了遮阳的效果,可满足多人的遮阳需求,遮阳结束后,通过伺服电机12控制绕卷辊11反向旋转,将遮阳布10卷起,方便下次使用,遮阳布10升降过程中,同时带动配重杆15的两端沿滑槽17内部滑动,通过配重杆15的两端与滑槽17的连接作用下,有利于提高配重杆15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遮阳布10的稳定性。
28.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