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凉篷架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03:23: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野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凉篷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凉篷架,包括一顶接座和若干架杆组。所述架杆组包括立柱、篷杆组和撑杆。所述立柱顶端固设有固座,所述立柱上设有滑座。所述篷杆组包括第一篷杆和第二篷杆,所述第一篷杆内端转动连接在顶接座,所述第二篷杆内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篷杆外端,所述第二篷杆外端转动连接在固座。所述撑杆下端转动连接在滑座,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二篷杆。所述每相邻两立柱的固座和滑座之间还设有剪式机构,所述剪式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剪式单元。为了能使凉篷架保持在展开状态,需要在每个立柱的滑座和立柱之间设置有锁接机构。因此它存在有如下不足:其一,收折时,需要松释每个立柱的锁接机构,步骤繁琐,打开或收折不便;其二,打开时,需要相对每个立柱上推滑座,为了保证多个立柱同步上推滑座,可能需要多个人连同操作,且,需要确认每个锁接机构是否处于锁接状态,步骤繁琐,打开或收折不便。
3.针对上述不足,有人提出了解决方案,例如:
4.cn207714893u,它在原有的凉篷架上,增加了底接座,每个底接座和第一篷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接座,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篷杆,所述顶接座和底接座之间设有伸缩杆组件,底接座和顶接座之间设有拉簧。通过拉簧的拉力辅助凉篷架展开,通过伸缩杆组件处于最短位置来限定底接座和顶接座之间的间距,通过该间距以被限定,使伸缩杆组件、转动杆和第一篷杆组成三角形结构,保持凉篷架处于展开位置。
5.us10060153或cn109667467a,增加了底接座,每个底接座和第一篷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接座,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篷杆,所述顶接座之下固设有限定杆。展开时底接座过死点,且,底接座顶抵在限定杆上,限定底接座和顶接座之间的间距,通过该间距以被限定,使伸缩杆组件、转动杆和第一篷杆组成三角形结构,保持凉篷架处于展开位置。
6.申请人申请且已公开的cn110725608a,它包括顶接座和架杆组。架杆组包括立柱和篷杆组,篷杆组具有第一篷杆。所述凉篷架包括中接座、下接座、弹性件和第一限位机构;所述架杆组还包括长支杆和短支杆;所述辅助展开机构包括上述的中接座、下接座、弹性件、第一限位机构、长支杆和短支杆。
7.上述的凉篷架打开或收折须使用较大的力,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凉篷架,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凉篷架所存在的不足。
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凉篷架,包括立柱和顶篷机构,该立柱顶端固设有固座,该顶篷机构包括上接座、中接座、下接座和若干篷杆组,该上接座、中接座、下接座上中下布置,该篷杆组两端分别转接在上接座和固座;该篷杆
组包括第一篷杆、推杆、连杆、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该推杆第一端转接在第一篷杆,第二端转接在下接座;该连杆第一端转接在推杆,第二端转接在中接座,该第一限位机构配合中接座和下接座且限制中接座和下接座间的最小间距;该第二限位机构限制连杆朝上的最大转动角度,处于最大转动角度的连杆末端倾斜朝上布置。
10.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限位机构包括一固设在中接座之下的顶杆,通过顶杆顶抵在下接座实现限位。
11.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限位机构连接中接座和连杆。
12.一实施例之中:该中间座设有若干周向间隔布置且分别连接若干篷杆组的连杆的连接巢,该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于连接巢的限转壁,通过连杆和限转壁的配合限制连杆朝上转动最大角度。
13.一实施例之中:该若干篷杆组中至少有一连杆第一端向外延伸且形成为操作把手。
14.一实施例之中:该下接座设能相对下接座活动的活动件,通过活动件活动控制是否向上顶起中接座。
15.一实施例之中:该活动件包括一按钮,该按钮相对下接座在上顶位置和非上顶位置间上下滑动,位于上顶位置的按钮向上顶起中接座。
16.一实施例之中:该活动件包括滑件和驱动件,该滑件相对下接座在上顶位置和非上顶位置间上下滑动,位于上顶位置的滑件向上顶起中接座,该驱动件传动连接滑件且带动滑件滑动。
17.一实施例之中:该立柱上滑接有滑座,该立柱上设有限制滑座向上滑动最高位置的第三限位机构;该篷杆组还包括第二篷杆和撑杆,该第二篷杆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篷杆外端,该第二篷杆转动连接在固座,该撑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篷杆和滑座。
18.一实施例之中:相邻两立柱的固座和滑座间连接有剪式机构。
1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凉篷架,包括立柱和顶篷机构,该立柱顶端固设有固座,该顶篷机构包括上接座、中接座、下接座和若干篷杆组,该上接座、中接座、下接座上中下布置,该篷杆组两端分别转接在上接座和固座;该篷杆组包括第一篷杆、推杆、连杆、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该推杆第一端转接在第一篷杆,第二端转接在下接座;该连杆第一端转接在推杆,第二端转接在中接座,该第一限位机构配合中接座和下接座且限制中接座和下接座间的最小间距;该第二限位机构限制连杆朝上的最大转动角度;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使处展开状态的凉篷架的若干篷杆组的至少两篷杆组的连杆的朝下夹角大于180度,通过大于180度的角度实现自锁。
20.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21.篷杆组包括第一篷杆、推杆、连杆、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推杆第一端转接在第一篷杆,第二端转接在下接座,连杆第一端转接在推杆,第二端转接在中接座,第一限位机构配合中接座和下接座且限制中接座和下接座间的最小间距,第二限位机构限制连杆朝上的最大转动角度,处于最大转动角度的连杆末端倾斜朝上布置,能使相对两个篷杆组的连杆的朝下夹角a大于180度,此时利用大于180度实现自锁,通过自锁保持在展开状态,展开稳定可靠,展开用力省,展开方便快速;向上提起中接座,使每相对两个篷杆组的连杆的朝下夹角小于180度,此时自锁解锁,解锁用力省,解锁方便,然后收折,收折用力省,收
折方便快速。
22.第一限位机构包括一固设在中接座之下的顶杆,通过顶杆顶抵在下接座实现限位,结构简单,利用重力保持在限定状态,提升展开后的稳定性。
23.中间座设有若干周向间隔布置且分别连接若干篷杆组的连杆的连接巢,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于连接巢的限转壁,通过连杆和限转壁的配合限制连杆朝上转动最大角度,限定稳定可靠。
24.若干篷杆组中至少有一连杆第一端向外延伸且形成为操作把手,便于解锁。
25.下接座设能相对下接座活动的活动件,通过活动件活动控制是否向上顶起中接座,便于解锁
26.活动件包括滑件和驱动件,滑件相对下接座在上顶位置和非上顶位置间上下滑动,位于上顶位置的滑件向上顶起中接座,驱动件传动连接滑件且带动滑件滑动,便于解锁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图1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凉篷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29.图2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凉篷架处于自锁解锁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30.图3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凉篷架处于半收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31.图4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凉篷架处于全收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32.图5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凉篷架处于展开状态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33.图6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凉篷架处于自锁解锁状态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34.图7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凉篷架的原理示意图。
35.图8是实施例二的一种凉篷架处于展开状态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36.图9是实施例三的一种凉篷架处于展开状态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实施例一
38.请查阅图1至图7,一种凉篷架,包括n根立柱1和一顶篷机构2,该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该立柱1顶端固设有固座11,该立柱1上滑接有滑座12,该立柱1上设有限制滑座12向上滑动最高位置的第三限位机构,该第三限位机构可以是图2、3中的固定在立柱的限位环13,也可以是直接将滑座12锁接在预定高度的锁接机构,该锁接机构可以是弹扣锁接或插销锁接等;该n根立柱1如布置呈环形结构,该环形如矩形、六角形等,每相邻环形的两立柱1的固座11和滑座12间连接有剪式机构3,该剪式机构3包括多个串接的剪式单元31,该剪式单元31包括中部转动连接在一起的两支杆,该最外侧的剪式单元31的支杆末端转动连接在滑座或固座,以使n根立柱能朝环形中心收拢或打开。
39.该顶篷机构2包括上接座21、中接座22、下接座23、n个篷杆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该上接座21、中接座22、下接座23都设有n个周向环形间隔布置的连接巢,该上接座21、中接座22、下接座23上中下布置,该篷杆组两端分别转接在上接座21和固座11,每个立柱1的固座11和上接座21间都设一篷杆组。
40.该篷杆组包括第一篷杆24、第二篷杆25、撑杆26、推杆27和连杆28。该第一篷杆24
内端转动连接在上接座21的连接巢,该第二篷杆25内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篷杆24外端,该第二篷杆25转动连接在固座11,且第二篷杆25外端转动连接在固座11,根据需要外端亦可伸出固座11外;该撑杆26下端转动连接在滑座12,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二篷杆25中部。该推杆27第一端转接在第一篷杆24中部,第二端转接在下接座23的连接巢;该连杆28第一端转接在推杆27中部,第二端转接在中接座22的连接巢。该第一限位机构配合中接座22和下接座23且限制中接座22和下接座23间的最小间距;该第二限位机构限制连杆28朝上的最大转动角度,处于最大转动角度的连杆28末端倾斜朝上布置,通过上述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使凉篷架在展开状态时,每相对两个篷杆组的连杆28的朝下夹角a大于180度(如181-200度,如187度),如图1、5、7所示,此时利用该大于180度实现自锁,通过自锁保持在展开状态,展开稳定可靠,且展开用力省,展开方便快速。
41.该第一限位机构包括一固设在中接座22之下的顶杆221,通过顶杆221顶抵在下接座23顶面实现限位,除非人为上提中接座22,否则在重力作用下第一限位机构将保持在限位位置(顶杆221顶抵在下接座23顶面,此时中接座和连杆之连接处与下接座和推杆之连接处存在一定高度差),第二限位机构保持在展开状态。根据需要亦可不设顶杆,中接座22自身存在一定高度,中接座22直接顶抵在下接座23,利用该高度实现中接座的连接巢和下接座的连接巢存在一定高度差。
42.该第二限位机构连接中接座22和连杆28。该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于中接座22的连接巢的限转壁222,通过连杆28和限转壁的配合限制连杆28朝上转动最大角度,具体结构如:该中接座22底面凹设有上述连接巢,该连接巢的底壁构成有上述的限转壁222。本实施例之中,该第二限位机构设在中接座22和连杆28以直接限制连杆最大转动角度,根据需要亦可设在其它位置,如下接座和推杆间。
43.根据需要,该篷杆组还包括屋檐杆29,该屋檐杆29内端转动连接在撑杆26,外端穿过设在固座11的贯穿道,则在凉篷架打开时能带动屋檐杆29部分伸出贯穿道以构成屋檐杆,收折的时候又能内收,收折后占用空间小。
44.请查阅图1至6,打开过程中,n根立柱1由中心向外展开,滑座12向上滑动至第三限位机构,中接座22的顶杆221顶抵在下接座23上,连杆28向上转动至最大转动角度,即,第一、二限位机构处于限位状态,此时每相对两个篷杆组的连杆28的朝下夹角大于180度(如187度),如图1、5、7所示,此时利用该大于180度实现自锁,通过自锁保持在展开状态,展开稳定可靠,且展开用力省,展开方便快速;收折过程中,首先,向上提起中接座22,以使每相对两个篷杆组的连杆28的朝下夹角小于180度,此时自锁解锁,解锁用力省,解锁方便,接着,n根立柱1由外向中心移动,滑座12向下滑动,直至收折状态,收折用力省,收折方便快速。
45.实施例二
46.请查阅图8,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若干篷杆组中至少有一连杆28第一端向外延伸且形成为操作把手281,则按压操作把手281即可上提中接座22实现解锁,解锁更加方便快速,而且,收折后该操作把手281亦收拢在第一篷杆之侧,结构紧凑。
47.实施例三
48.请查阅图9,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下接座23设能相对下接座23活动的活动件,通过活动件活动控制是否向上顶起中接座22的顶杆,使每相对两个篷杆组的连杆28
的朝下夹角小于180度实现解锁。具体结构中,该活动件包括滑件和驱动件231,该下接座23设上下贯穿的滑孔232,该滑件能上下滑动连接在滑孔232,该驱动件231能转动连接在下接座23之下,该滑件下端顶抵在驱动件231顶面,通过驱动件231转动驱动滑件上下滑动,进一步,该驱动件顶面如设凸轮面,利用凸轮面驱动,当然亦可采用其它传动结构。根据需要,该活动件亦可采用其它活动方式,如摆动,则通过摆动顶抵顶杆。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