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线束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9:08: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汽车结构中,转向吊架横梁多半配有线束保护结构,线束配置于线束保护结构中以连接邻近于转向吊架横梁的外部装置。然而,现有的线束保护结构是将保护本体以及接地端子分别通过锁附等方式进行组装,需要较多的组装零件以及组装工序,进而提高了制作成本。
3.[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愿2022-0283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保护结构,能够使用较少的零件以及工序进行组装。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结构包括:线束保护本体,具有供线束通过的延伸部、以及用于安装在设置于车辆的被固定件上的安装部,其中所述线束保护本体设有接地端子部而与所述线束连接,且所述接地端子部同时作为所述安装部而固定于所述被固定件的被固定部。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部的一部分具有与连接头连接的连接形状部,所述连接形状部连接一端设有所述连接头的配线,所述配线穿过所述线束保护本体的内部,且所述配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的另一连接头。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线是从所述线束分支而形成。
[0010]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结构中,线束保护本体具有延伸部,线束通过延伸部而被保护。并且,线束保护本体还设有接地端子部且兼用为安装部,能够连接线束以进行接地且同时将线束保护本体固定于车辆上的被固定件。如此,只需将线束保护本体安装至被固定件上,即可简单地进行接地的作业。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结构能够使用较少的零件以及工序进行组装。
[0011]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束保护结构应用于车辆中的示意图;
[0013]
图2是图1的线束保护结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4]
附图标记说明
[0015]
40:线束;
[0016]
50:被固定件;
[0017]
50a:被固定部;
[0018]
100:线束保护结构;
[0019]
110:线束保护本体;
[0020]
112:延伸部;
[0021]
114:安装部;
[0022]
a:外部装置;
[0023]
c1、c2:连接头;
[0024]
g:接地端子部;
[0025]
g1:连接形状部;
[0026]
l:配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束保护结构应用于车辆中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线束保护结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线束保护结构100沿着车辆(未图示)中的被固定件50配置,其中被固定件50例如是转向吊架横梁,但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线束保护结构100也可以配置在其他任何需要保护线束的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以下将搭配图1与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线束保护结构100的具体结构。
[0028]
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线束保护结构100包括线束保护本体110。线束保护本体110沿着设置在车辆上的被固定件50延伸,以供沿着被固定件50设置的线束40通过。举例来说,图1的被固定件50形成为阶梯状,线束40(如图2)沿着被固定件50的外表面设置,从而线束保护本体110也形成为阶梯状以包覆线束40于其中,由此在沿着被固定件50的延伸方向上保护线束40,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0029]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线束保护本体110具有供线束40通过的延伸部112、以及用于安装在设置于车辆的被固定件50上的安装部114。延伸部112形成为沿着被固定件5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盖状以收纳线束40于其中。其中,图2仅示出延伸部112的其中一段作为示意,其整体可以示如图1所示出的细长型结构。另外,延伸部112的形状不以盖状为限,也可以是其他适于将线束40包覆于其中的形状。安装部114设置于延伸部112的一端侧上,且线束保护本体110通过螺丝或螺栓等方式穿过安装部114而固定于被固定件50上。
[0030]
进一步来说,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线束保护本体110的延伸部112的一端侧上设有接地端子部g而与线束40连接,且接地端子部g同时作为安装部114而固定于被固定件50的被固定部50a。也就是说,前述的安装部114与接地端子部g是由设置在线束保护本体110的延伸部112的一端侧上的同一部分所构成。其中,安装部114以及被固定部50a例如是螺孔与螺丝的组合以进行固定,但也可以是通过卡合等容易装卸的方式进行固定。接地端子部g从延伸部112的延伸方向的端侧上,沿着延伸部112的宽边方向突出设置以便于与线束40或配线l连接,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可依实际需要调整接地端子部g的数量以及设置方向,例如沿着延伸部112的延伸方向配置有多个接地端子部g(兼用为安装部114),而接地端子部g朝相对远离延伸部112的方向突出即可。
[0031]
由此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结构100中,线束保护本体110具有延伸部112,线束40通过延伸部112而被保护。并且,线束保护本体110还设有接地端子部g且兼用为
安装部114,能够连接线束40以进行接地且同时将线束保护本体110固定于车辆上的被固定件50。如此,只需将线束保护本体110安装至被固定件50上,即可简单地进行接地的作业。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结构100能够使用较少的零件以及工序进行组装。
[0032]
此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端子部g的一部分具有与连接头c1连接的连接形状部g1。连接形状部g1形成于接地端子部g上相对远离延伸部112的端部,且形成为三叉戟的形状以适于插入连接头c1,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其他常见的连接部件的形状。连接形状部g1连接一端设有连接头c1的配线l。配线l穿过线束保护本体110的内部(本实施例为穿过延伸部112),且配线l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外部装置a连接的另一连接头c2。其中,图2仅示出延伸部112的其中一段作为示意,因而连接头c1与另一连接头c2表示成位在延伸部112的外侧,但连接头c1与另一连接头c2也可以依据需求设置在延伸部112内或者线束保护本体110的其他局部上,以经由线束保护本体110加以保护,且作为一个整体而容易地安装在被固定件50上,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
[0033]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配线l可经由连接头c1连接兼用为安装部114而固定在被固定件50上的接地端子部g来完成接地作业,且配线l可在线束保护结构100的后续应用中(如车辆的后端组装作业)中经由另一连接头c2连接外部装置a,从而不需繁琐的组装作业以及组装零件。然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并不限于经由连接头c1与连接形状部g1来实现配线l与接地端子部g的连接,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0034]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配线l是从线束40分支而形成,线束40靠近接地端子部g的一端分出配线l以经由连接头c1来与接地端子部g进行连接。线束40相对于接地端子部g的另一端,也就是线束40穿过延伸部112的另一端分出配线l以经由另一连接头c2来与外部装置a连接。由此,线束40可经由配线l与连接头c1连接兼用为安装部114而固定在被固定件50上的接地端子部g来完成接地作业。在其他未图示的实施例中,配线l也可以是独立于线束40的另一元件,且优选为与线束40电性连接,从而线束40经由配线l与连接头c1连接接地端子部g来完成接地作业。然而,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0035]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结构中,线束保护本体具有延伸部,线束通过延伸部而被保护。并且,线束保护本体还设有接地端子部且兼用为安装部,能够连接线束以进行接地且同时将线束保护本体固定于车辆上的被固定件。如此,只需将线束保护本体安装至被固定件上,即可简单地进行接地的作业。此外,接地端子部具有连接形状部以适于连接连接头,从而不需繁琐的组装作业以及组装零件。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结构能够使用较少的零件以及工序进行组装。
[003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