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高原急救车的集成式救护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04:29: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急救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原急救车的集成式救护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2.急救车是一种用来紧急护送伤病者的汽车。急救车的救护仓内设置有各种的医疗救护设备,如除颤仪、制氧、呼吸机等,用于高原地区的医疗车还需要额外的增压设备对救护仓内进行增压。原医疗车自身输出电压过低无法对相关设备进行供电,还需要设置独立的供电设备对相关的医疗设备进行供电。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制氧设备、增压设备以及供电设备均独立安装在救护仓内,且各自使用自带的动力装置进行驱动。且由于各个设备的组成构件较多,造成各设备的体积质量较大,会占用大量的救护仓空间,同时增加了急救车的负载,导致急救车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救护辅助设备数量多体积质量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原急救车的集成式救护辅助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原急救车的集成式救护辅助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高原急救车的集成式救护辅助设备,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动力装置、发电装置、制氧装置以及增压装置,所述发电装置、所述制氧装置以及所述增压装置均与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发电装置、制氧装置以及增压装置集成设置,并通过同一动力装置对发电装置、制氧装置以及增压装置进行供能,各装置无需单独的动力装置进行供能,实现动力装置、发电装置、制氧装置以及增压装置的集成,减小了救护辅助设备的整体体积和整体的设备质量,节约救护仓的空间,降低了急救车的负载,提高救护辅助设备以及安装该救护辅助设备的急救车使用的便捷性,改善救护辅助设备数量多体积质量大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还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制氧装置和所述增压装置传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装置始终驱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通过设置离合器,使用离合器可以控制动力装置对制氧装置和增压装置的传动通断,便于根据实际的工况要求控制制氧装置和增压装置的工作状态,提高该救护辅助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10.可选的,所述制氧装置包括与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压缩机、连接在所述压缩机出气口端部的输气管、连接在输气管另一端的储气罐、与所述储气罐连通的多个分子筛以及与所述分子筛连通的氧气罐,所述分子筛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处固定安装有空滤。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氧装置工作时,压缩机吸入空气并对空气进行压缩,吸入过程中空滤对进入压缩机的空气进行过滤,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提高进入压缩机的空气的洁净度,压缩后的气体沿输气管进入储气罐内进行短暂存储,之后储气罐内被压缩的空气进入分子筛内,分子筛利用空气中的氮气通过压力被分子筛吸附的原理来分离浓缩氧气,实现氧气的分离,分离出的氧气进入氧气罐内进行存储,便于后期的取用。
12.可选的,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压缩机的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套设连接有传动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装置对制氧装置进行驱动时,动力装置通过离合器带动离合器端部的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带动压缩机工作,实现对气体的压缩。传动带实现动力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长距离传动。
14.可选的,所述制氧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输气管端部的冷凝器以及连接在冷凝器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的气水分离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为高温高压状态,空气经过输气管输送至冷凝器内进行散热降温,实现对压缩后空气的冷却。冷却后的空气会有水汽的凝结产生,气水分离器对冷却后的空气进行水气分离,过滤出空气中的水分,最终处理完毕后的气体输送至储气罐内进行存储。
16.可选的,所述冷凝器包括与所述输气管连通的冷凝本体、用于对所述冷凝本体进行降温的风扇、开设在所述冷凝本体上用于排气的导风槽,所述风扇与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装置通过离合器直接对风扇进行驱动,风扇加快了冷凝本体处的空气流通效率,提高了冷凝本体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速度,从而提高了冷凝器对空气的降温冷却效率,导风槽对风扇吹出的热空气进行引导,使其排出救护仓,降低救护仓内的温度升高的风险。
18.可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发动机、用于对所述发动机进行供油的油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动机进气口处的进气滤芯、连接在所述发动机出气口处的消音器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消音器外壁的隔热套,所述油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装置工作时,油箱对发动机进行供油,发动机通过进气口吸入空气配合燃料燃烧产生动力,吸入过程中进气滤芯对进入压缩机的空气进行过滤,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提高进入压缩机的空气的洁净度,消音器对发动机燃爆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减少发动机的噪音,隔热套对消音器进行包裹,降低消音器温度过高导致附近结构受热受损的风险。
20.可选的,所述增压装置包括与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鼓风机与所述鼓风机的出气口连通的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上设置有压力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压装置工作时,动力装置通过离合器驱动鼓风机转动,鼓风机向缓冲罐内鼓吹空气,之后缓冲罐内的空气进入救护仓,使得救护仓内保持较高的气压,降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导致的医护和患者缺氧状况的发生。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将发电装置、制氧装置以及增压装置集成设置,并通过同一动力装置对发电装置、制氧装置以及增压装置进行供能,各装置无需单独的动力装置进行供能,实现动力
装置、发电装置、制氧装置以及增压装置的集成,减小了救护辅助设备的整体体积和整体的设备质量,节约救护仓的空间,降低了急救车的负载,提高救护辅助设备以及安装该救护辅助设备的急救车使用的便捷性;
24.2.通过设置离合器,使用离合器可以控制动力装置对制氧装置和增压装置的传动通断,便于根据实际的工况要求控制制氧装置和增压装置的工作状态,提高该救护辅助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25.3.通过设置空滤,空滤对进入压缩机的空气进行过滤,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提高进入压缩机的空气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为展示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动力装置;21、发动机;22、油箱;23、进气滤芯;24、消音器;25、隔热套;3、发电装置;4、制氧装置;41、压缩机;42、输气管;43、储气罐;44、分子筛;45、氧气罐;46、冷凝器;461、冷凝本体;462、风扇;463、导风槽;47、气水分离器;5、增压装置;51、鼓风机;52、缓冲罐;6、离合器;7、空滤;8、第一带轮;9、第二带轮;10、传动带;11、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高原急救车的集成式救护辅助设备。
31.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高原急救车的集成式救护辅助设备包括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的动力装置2、发电装置3、制氧装置4以及增压装置5,发电装置3、制氧装置4以及增压装置5均与所述动力装置2传动连接。
32.将发电装置3、制氧装置4以及增压装置5集成安装在底座1上,并通过同一动力装置2对发电装置3、制氧装置4以及增压装置5进行供能,各装置无需单独的动力装置2进行供能,减小了救护辅助设备的整体体积和整体的设备质量,节约救护仓的空间,降低了急救车的负载,提高救护辅助设备以及安装该救护辅助设备的急救车使用的便捷性。
33.参照图1和图2,动力装置2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的发动机21和油箱22,油箱22通过输油管与发动机21连接对发动机21进行供油。动力装置2工作时,油箱22对发动机21进行供油,发动机21通过进气口吸入空气配合燃料燃烧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发电装置3、制氧装置4以及增压装置5。
34.发动机21的进气口处通过螺栓安装有进气滤芯23,进气滤芯23对进入压缩机41的空气进行过滤,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提高进入压缩机41的空气的洁净度。发动机21的出气口处固定安装有消音器24,消音器24的外壁套设安装有隔热套25,消音器24对发动机21燃爆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减少发动机21的噪音,隔热套25对消音器24进行包裹,降低消音器24温度过高导致附近结构受热受损的风险。
35.本技术实施例中发电装置3为发电机,发动机21的输出轴上直接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连接。发动机21驱动发电机工作产生电能,对救护仓内的医疗设备进行供电。
36.动力装置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离合器6,离合器6的输出轴直接与增压装置5传动连接。增压装置5包括与离合器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鼓风机51以及通过气管与鼓风机51的出气口连通的缓冲罐52,缓冲罐52上螺纹配合安装有压力表11。压力表11对缓冲罐52内的气压进行监测,使得缓冲罐52保持合适稳定的气压。
37.离合器6实现了动力装置2对增压装置5传动的通断控制,便于根据实际的工况要求控制增压装置5的工作状态,提高该救护辅助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38.增压装置5工作时,发动机21通过离合器6驱动鼓风机51转动,鼓风机51向缓冲罐52内鼓吹空气,缓冲罐52对空气进行暂时存储,之后缓冲罐52内的空气进入救护仓。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容易导致医护和患者缺氧,增压装置5使得救护仓内保持较高的气压,降低缺氧状况的发生。
39.参照图1和图2,制氧装置4包括压缩机41、密封连接在压缩机41出气口处的输气管42、密封连接在输气管42另一端的冷凝器46、通过气管连接在冷凝器46出气口的气水分离器47、通过气管连接在气水分离器47出气口的储气罐43、与储气罐43连通的多个分子筛44以及与分子筛44连通的氧气罐45,储气罐43与分子筛44之间以及分子筛44与氧气罐45之间均通过气管连接。
40.压缩机41的进气口处安装有空滤7,对进入压缩机41的空气进行过滤,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提高进入压缩机41的空气的洁净度。本技术实施例中,分子筛44设置为两个,储气罐43的出气口安装有三通,并通过两根气管分别连接在三通的气口和分子筛44之间,多个分子筛44共同对空气进行过滤分离,提高制氧装置4的制氧效率。储气罐43上也安装有压力表11,压力表11对储气罐43内的气压进行监测。
41.离合器6的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有第一带轮8,压缩机41的输入轴上通过键连接有第二带轮9,第一带轮8和第二带轮9之间套设连接有传动带10。传动带10实现发动机21与压缩机41之间的长距离传动。离合器6同时实现了动力装置2对制氧装置4传动的通断控制,便于根据实际的工况要求控制制氧装置4的工作状态,提高该救护辅助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42.动力装置2驱动制氧装置4工作时,发动机21通过离合器6带动离合器6端部的第一带轮8转动,第一带轮8通过传动带10带动第二带轮9转动,第二带轮9带动压缩机41工作。压缩机41吸入空气并对空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沿输气管42进入冷凝器46内进行散热降温,实现对压缩后空气的冷却。气水分离器47对冷却后空气冷凝产生的水气进行水气分离,最终将分离出的气体输送至储气罐43内进行存储。储气罐43内被压缩的空气进入分子筛44内,分子筛44利用空气中的氮气通过压力被分子筛44吸附的原理来分离浓缩氧气,实现氧气的分离,分离出的氧气进入氧气罐45内进行存储,便于后期的取用。
43.冷凝器46包括与输气管42连通的冷凝本体461、转动安装在冷凝本体461上的风扇462以及开设在冷凝本体461上的导风槽463。风扇462的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压缩机41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发动机21通过离合器6和传动带10驱动压缩机41转动的过程中,同时会带动风扇462运动,风扇462加快了冷凝本体461处的空气流通效率,提高了冷凝本体461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速度,从而提高了冷凝器46对空气的降温冷却效率,导风槽463对风扇462吹出的热空气进行引导,使其排出救护仓,降低救护仓内的温度升高的风险。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高原急救车的集成式救护辅助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动力装置2直接驱动制氧装置4工作进行制氧;并通过离合器6控制增压装置5工作,向救护仓内进
行吹气,以维持救护仓内较高的气压;还通过离合器6控制制氧装置4进行制氧并进行存储,以便于救护过程中氧气的使用。通过将发电装置3、制氧装置4以及增压装置5集成设置,并通过同一动力装置2对发电装置3、制氧装置4以及增压装置5进行供能,各装置无需单独的动力装置2进行供能,实现动力装置2、发电装置3、制氧装置4以及增压装置5的集成,减小了救护辅助设备的整体体积和整体的设备质量,节约救护仓的空间,降低了急救车的负载,改善救护辅助设备数量多体积质量大的问题,提高救护辅助设备以及安装该救护辅助设备的急救车使用的便捷性。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