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方法

2022-09-14 23:34: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初始化,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在执行数字证据的存证验证之前,分别生成自己的身份信息,证据保存在客户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共享物理不可克隆功能的质询-响应对;s2: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分别根据存证协议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数据写入区块链;s3:验证者通过验证协议确认认证数据是否合法记录在区块链上,验证客户端是否是之前上传证据数据的客户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信息包括:客户端c生成身份信息id
c
,服务器端s生成身份信息id
s
;客户端c持有数字证据数据ed
c
;客户端c和服务器端s预共享puf-crp质询-响应对(c
s
,r
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存证协议具体包括:服务器端(s)算法:步骤s01:s从puf-crp(c
s
,r
s
)选取一个质询值c
s
;步骤s02:s使用普通信道把m1=(id
s
,c
s
)发送给c;步骤s03:s收到来自普通信道发来的m2=(id
c
,h
c
,ed
c
);步骤s04:s使用哈希摘要码函数hash计算h
s
=hash(r
s
,ed
c
);步骤s05:s比对h
c
和h
s
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中止协议;如果相等,则继续执行步骤s06;步骤s06:s使用短哈希摘要码digest计算d
s
=digest(r
s
,ed
c
||h
c
);客户端(c)算法:步骤c01:c收到来自普通信道发来的m1=(id
s
,c
s
);步骤c02:c使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计算r
c
=puf(c
s
);步骤c03:c使用哈希摘要码函数hash计算h
c
=hash(r
c
,ed
c
);步骤c04:c使用普通信道把m2=(id
c
,h
c
,ed
c
)发送给s;步骤c05:c使用短哈希摘要码digest计算d
c
=digest(r
c
,ed
c
||h
c
);步骤c06:c永久删除r
c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分别将d
c
和d
s
转换为十进制数字,然后通过无欺骗和无阻隔(nsb)通道发送数字,用户确认两个数字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存证协议中止;否则,用户将结果通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然后服务器运行将以下步骤:步骤s07:s将数据{id
c
,id
s
,h
c
}写入区块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验证者与客户端通信之前,验证者从服务器端获取质询-响应对(cv、rv)。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验证协议的具体步骤包括:验证者(v)算法:步骤v01:v使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随机数n;步骤v02:v使用普通信道把m3=(idv,cv,n)发送给d;
步骤v03:v收到来自普通信道发来的m4=(id
d
,h
d
,ed
c
);步骤v04:v使用哈希摘要码函数hash计算hv=hash(rv,ed
c
);步骤v05:v比对h
d
和hv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中止协议;如果相等,则继续执行步骤v06;步骤v06:v使用短哈希摘要码digest计算dv=digest(rv,ed
c
||hv);客户端(d)算法:步骤d01:d收到来自普通信道发来的m3=(idv,cv,n);步骤d02:d使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计算r
d
=puf(cv);步骤d03:d使用哈希摘要码函数hash计算h
d
=hash(r
d
,ed
c
);步骤d04:d使用普通信道将m4=(id
c
,h
c
,ed
c
)发送给v;步骤d05:d使用短哈希摘要码digest计算d
d
=digest(r
d
,ed
c
||h
d
);步骤d06:d永久删除r
d
;客户端d和验证者v分别将d
d
和dv转换为十进制数,然后通过nsb通道发送该数字,用户确认两个数字是否相等,如果不是,则验证协议中止;否则,用户将结果通知d和v,然后验证者运行将以下步骤:步骤v07:v将在区块链上查询数据{h
d
}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验证失败;如果存在,则验证成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方法,属于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方法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方法的改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如下步骤:S1:初始化,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在执行数字证据的存证验证之前,分别生成自己的身份信息,证据保存在客户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共享物理不可克隆功能的质询-响应对;S2: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分别根据存证协议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数据写入区块链;S3:验证者通过验证协议确认认证数据是否合法记录在区块链上,验证客户端是否是之前上传证据数据的客户端;本发明应用于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用于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用于数字证据存证和验证。


技术研发人员:黄鑫 尹昊天 胡鹏华 初旭阳 杨明理 张笛 邢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6.20
技术公布日:2022/9/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