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底坑旋转式爬梯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5:4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道维修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底坑旋转式爬梯组件。


背景技术:

2.电梯井道,简称“井道”,是建筑物中专供电梯上下行驶的垂直通道,其横截面成矩形或正方形。
3.在进行电梯维修时,通常需要维修人员在电梯井道内架设爬梯,通过攀爬爬梯到高处进行检修。
4.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0670367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滑爬梯,它包括立杆、踩板、防滑齿,立杆是直杆状;踩板设在立杆之间供人上下爬梯时脚踩踏用;防滑齿呈锯齿状设在立杆的顶端处。
5.这种防滑爬梯虽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防止爬梯在维修人员攀爬时发生滑动,能够有效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但这种爬梯在使用时需要斜放,由于电梯井道内较为狭窄,不方便维修人员攀爬进行检修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坑旋转式爬梯组件,具有维修人员使用此爬梯时方便简单,爬梯使用时不用斜放的优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底坑旋转式爬梯组件,包括爬梯本体,爬梯本体包括两根梯柱和多根设置于两根梯柱之间的梯阶,一根梯柱通过转动组件与电梯井道的井壁转动连接,转动组件包括转轴和与电梯井道的井壁固定连接用于安装转轴的安装座,梯柱固定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由转轴穿过并与转轴转动连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轴和连接件互相配合,能够在使用爬梯时旋转爬梯本体,使爬梯本体旋转移动到检修位置,由于爬梯本体在使用时处于垂直状态,因此爬梯本体在井道内占用的空间很小,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供维修人员攀爬并进行检修工作,当检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可转动爬梯本体,使爬梯本体复位,贴电梯井道的井壁放置,使其收纳时不会占用过多的电梯井道空间,便于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
10.进一步,转轴的总长度大于与连接件连接部分的长度。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轴的总长度大于与连接件连接部分的长度,因此连接件能够在转轴上滑动,当需要转动爬梯本体时,可以先向上抬起爬梯本体,使连接件能够在转轴上转动,当不需要转动爬梯本体时,维修人员放开爬梯本体,在重力作用下,连接件能够落下压在安装座上,由于摩擦作用,此时连接件无法转动,从而实现固定,操作简单,便于维修人员移动、固定爬梯本体。
12.进一步,梯柱的端部设置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套。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梯柱的端部设置防滑套,梯柱和电梯井道的地面摩擦力大大增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爬梯本体的固定效果,防止在维修人员使用时爬梯本体发生滑动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还能够在爬梯本体收纳时,更牢固地固定爬梯本体,防止爬梯本体移动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14.进一步,电梯井道的井壁设置用于在爬梯本体收纳时固定梯柱的第一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包括与电梯井道的井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在入口处设置用于引导梯柱进入第一卡槽的第一导向件。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卡槽,能够在爬梯本体收纳时,进一步固定爬梯本体,便于在爬梯本体收纳时固定梯柱,从而更牢固地固定爬梯本体,防止爬梯本体移动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使爬梯本体的梯柱能够在第一导向件上滑动,并进入第一卡槽中,有助于提高卡接固定梯柱的便利性。
16.进一步,电梯井道的井壁设置用于在爬梯旋转放出时固定梯柱的第二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在入口处设置用于引导梯柱进入第二卡槽的第二导向件。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卡槽,能够在爬梯本体转动展开时,进一步固定爬梯本体,便于在爬梯本体展开时固定梯柱,从而更牢固地固定爬梯本体,防止在维修人员攀爬时爬梯本体移动对维修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通过设置第二导向件,使爬梯本体的梯柱能够在第二导向件上滑动,并进入第二卡槽中,有助于提高卡接固定梯柱的便利性。
18.进一步,第二卡槽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于电梯井道的井壁的固定板。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板,能够提高第二卡槽的牢固性,防止第二卡槽移位,能够进一步提高维修人员攀爬时滑梯本体固定的牢固性,便于进一步提高爬梯的使用安全性。
20.进一步,电梯井道的井壁固定设置限位板,梯柱设置用于吸附限位板的磁吸组件。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磁吸组件吸附限位板,能够在爬梯本体收纳存放时更牢固地固定爬梯本体,有助于进一步保证爬梯本体收纳的安全性。
22.进一步,磁吸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磁吸组件工作的行程开关,井壁沿行程开关的运动方向设置用于抵触行程开关的接触板。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行程开关和接触板,当爬梯本体向下运动时,行程开关抵压接触接触板,行程开关收到电信号,从而磁吸组件吸附限位板,从而固定爬梯本体,操作简单。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爬梯在使用时不需要斜放,能够为维修人员留出更多的空间,方便维修人员攀爬;
26.2.爬梯本体在收纳存放时能够自动锁定,安全性高;
27.3.维修人员使用此爬梯时方便简单,使用完毕后还可自动归位,在不使用时还能回归原位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底坑旋转式爬梯组件的立体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32.图中:1、爬梯本体;2、梯柱;3、梯阶;4、转动组件;5、安装座;6、转轴;7、连接件;8、防滑套;9、行程开关;10、磁吸组件;11、限位板;12、接触板;13、第一卡槽;14、第一导向件;15、第二卡槽;16、第二导向件;17、固定板;18、第一固定支架;19、第二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5.一种底坑旋转式爬梯组件,参见图1、图2,包括爬梯本体1,爬梯本体1包括两根梯柱2和多根设置于两根梯柱2之间的梯阶3,一根梯柱2通过转动组件4与电梯井道的井壁转动连接,转动组件4包括转轴6和与电梯井道的井壁固定连接用于安装转轴6的安装座5,梯柱2固定设置连接件7,连接件7由转轴6穿过并与转轴6转动连接。
36.具体的,参见图1、图2,梯柱2共有两根,竖直平行设置,梯阶3设置在两根梯柱2之间,梯阶3有多个,其数量根据梯柱2的长度匹配设置,梯阶3两端与梯柱2固定连接,所有梯阶3均互相平行。两根梯柱2的端部均设置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套8,防滑套8采用橡胶套。转动组件4共有两组,设置与右侧梯柱2的上端和下端。转动组件4中的安装座5为圆弧形的铰链安装座5,安装座5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墙壁上。转动组件4中的转轴6呈圆柱形,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座5上,转轴6的两端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座5固定。转动组件4中连接件7为“u”形的硬板,其“u”形口的端部由转轴6穿过,连接件7与转轴6保持转动连接,连接件7的“u”形口宽度小于转轴6的长度,因此连接连接件7可以在转轴6上滑动。连接件7的“u”形的下端部通过紧固件与梯柱2固定连接。
37.参见图1、图2,电梯井道的墙壁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为竖直设置的铁板,平行于限位板11设置磁吸组件10,磁吸组件10为一块电磁铁,磁吸组件10与限位板11的板面紧贴,在磁吸组件10通电后磁吸组件10能够吸附限位板11做到锁止爬梯本体1的效果。在限位板11下方设置接触板12,接触板12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电梯井道的墙壁,磁吸组件10旁设置行程开关9,在爬梯本体1往下运动时,行程开关9能够抵触接触板12接收移动信号,当达到设定行程后启动磁吸组件10吸附限位板11实现锁止。
38.参见图1、图3,电梯井道的井壁设置用于在爬梯本体1收纳时固定梯柱2的第一固定支架18,第一固定支架18设置在左侧梯柱2的起始端,第一固定支架18包括与电梯井道的井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卡槽13,第一卡槽13在入口处设置用于引导梯柱2进入第一卡槽13的第一导向件14,第一导向件14为三角形的折弯板,其弯角朝上,第一导向件14固定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地面。
39.参见图1、图4,电梯井道的井壁设置用于在爬梯旋转放出时固定梯柱2的第二固定支架19,第二固定支架19设置在左侧梯柱2旋转90
°
后的位置处,第二固定支架19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卡槽15,第二卡槽15在入口处设置用于引导梯柱2进入第二卡槽15的第
二导向件16,第二导向件16为三角形的折弯板,其弯角朝上,第二导向件16固定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地面。第二卡槽15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于电梯井道的井壁的固定板17,固定板17通过紧固件与电梯井道的墙壁固定连接。
40.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41.使用本爬梯时,首先停止运行磁吸组件10,维修人员先抬起爬梯本体1,使爬梯本体1的梯柱2的下端从第一卡槽13移出,而后转动爬梯本体1,使爬梯本体1的左侧梯柱290
°
旋转后放下,使左侧梯柱2的下端进入到第二卡槽15中以固定爬梯本体1进行攀爬。当使用完毕后,复位爬梯本体1,磁吸组件10自动吸附限位板11,从而锁止爬梯本体1。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