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耐腐蚀高精密轴承止动垫圈加工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0:37: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垫圈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工用模具,特别是一种耐腐蚀高精密轴承止动垫圈加工用模具。


背景技术:

2.止动垫圈就是与螺母配合使用、防止螺母松动的垫圈,止动垫圈一般分为圆螺母用止动垫圈、外舌止动垫圈、双耳止动垫圈、单耳止动垫圈等,圆螺母用止动垫圈主要是用在小圆螺母锁紧的场合;外舌止动垫圈、双耳止动垫圈、单耳止动垫圈都是用在跟一般螺母锁紧的场合。
3.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随着其应用领域不断的扩大,从而对轴承加工用的模具进行创新与设计,对轴承生产加工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垫圈在冲压过后,需要通过自然的风冷进行冷却,同时需要人工手动将垫圈从模具里进行取出,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耐腐蚀高精密轴承止动垫圈加工用模具,该耐腐蚀高精密轴承止动垫圈加工用模具可以对冲压成型后的垫圈进行自动顶出,并方便将顶出的垫圈进行统一的收集处理,同时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方便对垫圈进行冷却,提高成型的效率。
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耐腐蚀高精密轴承止动垫圈加工用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冲压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模具盒,所述模具盒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侧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模具盒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模具盒的左侧设置有外壳,所述模具盒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推出结构,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的左侧设置有传动结构,且传动结构的一端与推出结构的一端相互啮合,所述工作台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料盒,所述集料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右侧设置有拉手。
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垫圈进行加工时,首先将垫圈的原料倒入至模具盒的顶部,然后启动第一液压杆,并带动冲压板向下对模具盒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可启动水泵,并将冷却液输送至模具盒内部的空腔,使得冷却液对冲压成型的垫圈进行冷却,接着启动第二液压杆,并带动弧形板对固定套进行夹持,随后启动电机,使其带动第一螺杆旋
转,同时带动固定套和顶板向上进行移动,并通过限位环将垫圈进行顶出,而第一螺杆在转动的同时,并带动主动轮跟着旋转,同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跟着转动,随之的旋转杆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同时带动直杆和第三齿轮跟着转动,而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进行旋转,使得第二螺杆发生自转,并带动螺套和推板向右进行移动,并将顶出的垫圈推出至收集盒的内部进行收集。
9.所述顶出结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顶杆,且顶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10.采用以上结构,方便将成型后的垫圈进行自动顶出。
11.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内部与第一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
12.采用以上结构,方便节约能耗,并带动推出结构进行运动。
13.所述推出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均与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
14.采用以上结构,方便将顶出后的垫圈进行统一的推出收集。
15.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位于放置板的下方,所述放置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冷却箱之间连通有吸水管,所述水泵与模具盒内部的空腔之间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模具盒内部的空腔与冷却箱之间连通有连接管。
16.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冲压成型的垫圈进行快速冷却。
17.所述模具盒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18.采用以上结构,方便对顶板进行限位,方便其进行上下的移动。
19.所述模具盒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与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20.采用以上结构,方便推板向右进行移动。
21.所述模具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且导流板的另一端位于集料盒的上方。
22.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将推出的垫圈输送至收集盒的内部。
23.所述连接管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位于放置板的上方。
24.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对连接管中的冷却液进行控制。
25.所述滑轮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块,且凸块呈等距离分布。
26.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增大滑轮与固定套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固定套进行上下的移动。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耐腐蚀高精密轴承止动垫圈加工用模具具有以下优点:
28.1、本发明可以对冲压成型后的垫圈进行自动顶出,且省时省力,并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在顶出的过程中,通过螺套带动推板的移动,使得推板可以将顶出的垫圈进行推
出,并方便对垫圈进行收集处理,同时通过模具盒内部设置有空腔,方便冷却液进入空腔的内部,并对成型后的垫圈进行快速,并提高成型的效率,解决了目前的垫圈模具在冲压成型后无法对垫圈进行自动顶出,且无法对垫圈进行收集的问题。
29.2、通过滑槽和滑块的设置,可以对顶板进行辅助限位,方便顶板进行上下的移动。
30.3、通过限位槽和限位板的设置,可以对推板进行辅助限位,方便推板进行左右的移动,从而便于对顶出的垫圈进行推出收集。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发明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发明中模具盒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本发明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7是本发明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工作台;2、竖板;3、横板;4、第一液压杆;5、冲压板;6、模具盒;7、外壳;8、顶出结构;81、电机;82、第一螺杆;83、固定套;84、顶板;85、顶杆;86、限位环;9、滑槽;10、滑块;11、第二液压杆;12、弧形板;13、滑轮;14、凸块;15、传动结构;151、主动轮;152、从动轮;153、旋转杆;154、第一齿轮;155、第二齿轮;156、直杆;157、第三齿轮;16、推出结构;161、第一固定板;162、第二固定板;163、第二螺杆;164、第四齿轮;165、螺套;166、推板;17、限位槽;18、限位板;19、导流板;20、集料盒;21、收集盒;22、拉手;23、空腔;24、冷却结构;241、冷却箱;242、水泵;243、排水管;244、连接管;245、吸水管;25、电磁阀;26、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40.如图1-图7所示,本耐腐蚀高精密轴承止动垫圈加工用模具,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2,竖板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3,横板3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一液压杆4,第一液压杆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冲压板5,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模具盒6,模具盒6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1,第二液压杆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2,弧形板12内侧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3,模具盒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3,模具盒6的左侧设置有外壳7,模具盒6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推出结构16,工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26,放置板26的顶部设置有顶出结构8,顶出结构8的左侧设置有传动结构15,且传动结构15的一端与推出结构16的一端相互啮合,工作台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料盒20,集料盒2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盒21,收集盒21的右侧设置有拉手22,可以对冲压成型后的垫圈进行自动顶出,且省时省力,并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在顶出的过程中,通过螺套165带动推板166的移动,使得推板166可以将顶出的垫圈进行推出,并方便对垫圈进行收集处理,同时通过模具盒6内部设置有空腔23,方便冷却液进入空腔23的内部,并对成型后的垫圈进行快速,并提高成型的效率,解决了目前的垫圈模具在冲压成型后无法对垫圈进行自动顶出,且无法
对垫圈进行收集的问题。
41.顶出结构8包括电机81,电机8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82,第一螺杆8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套83,固定套8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顶板84,顶板8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顶杆85,且顶杆8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8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81、第一螺杆82、固定套83、顶板84、顶杆85和限位环86的设置,使得电机8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螺杆82旋转,同时带动螺套165和顶板84向上移动,使得限位环86将冲压成型后的垫圈进行自动顶出。
42.传动结构15包括主动轮151,主动轮151的内部与第一螺杆82的表面固定连接,主动轮15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52,从动轮15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53,旋转杆153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7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4,第一齿轮154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155,第二齿轮15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直杆156,直杆15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5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主动轮151、从动轮152、旋转杆153、第一齿轮154、第二齿轮155、直杆156和第三齿轮157的设置,使得第一螺杆82在转动的同时,并带动主动轮151跟着旋转,同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152和旋转杆153一起转动,随之的第一齿轮154带动第二齿轮155和直杆156同步转动,从而方便带动推出结构16进行运动。
43.推出结构16包括第一固定板161和第二固定板162,第一固定板161和第二固定板162的一侧均与竖板2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6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63,第二螺杆163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162并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164,第四齿轮164与第三齿轮157相啮合,第二螺杆16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165,螺套16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16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板161、第二固定板162、第二螺杆163、螺套165、第四齿轮164和推板166的设置,由于第四齿轮164与第三齿轮157的相互啮合,使得第四带动第二螺杆163进行旋转,同时带动螺套165和推板166向右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将顶出的垫圈进行统一的推出收集。
44.冷却结构24包括冷却箱241,冷却箱241位于放置板26的下方,放置板26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水泵242,水泵242与冷却箱241之间连通有吸水管245,水泵242与模具盒6内部的空腔23之间连通有排水管243,模具盒6内部的空腔23与冷却箱241之间连通有连接管24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冷却箱241、水泵242、吸水管245、排水管243和连接管244的设置,方便水泵242将冷却箱241的冷却液通过排水管243输送至模具盒6内的空腔23中,使得冷却液将冲压后的垫圈进行快速冷却。
45.模具盒6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顶板8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与滑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滑槽9和滑块10的设置,可以对顶板84进行辅助限位,方便顶板84进行上下的移动。
46.模具盒6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7,推板16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的另一端与限位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槽17和限位板18的设置,可以对推板166进行辅助限位,方便推板166进行左右的移动,从而便于对顶出的垫圈进行推出收集。
47.模具盒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9,且导流板19的另一端位于集料盒2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流板19的设置,可以对推出的垫圈进行导向,方便垫圈进入收集盒21的内部进行收集。
48.连接管244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25,且电磁阀25位于放置板26的上方,在本实施例
中,通过电磁阀25的设置,可以对连接管244中的冷却液进行控制,方便冷却液流入冷却箱241的内部进行循环使用。
49.滑轮1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块14,且凸块14呈等距离分布,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凸块14的设置,可以增加滑轮13与固定套83的摩擦力,方便固定套83进行上下的移动。
5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垫圈进行加工时,首先将垫圈的原料倒入至模具盒6的顶部,然后启动第一液压杆4,第一液压杆4的输出轴带动冲压板5向下对模具盒6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可启动水泵242,水泵242通过吸水管245将冷却液输送至模具盒6内部的空腔23,使得冷却液对冲压成型的垫圈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可启动电磁阀25,并将冷却液重新排入冷却箱241的内部进行收集,接着启动第二液压杆11,使得第二液压杆11的输出轴带动弧形板12对固定套83进行夹持,随后启动电机81,电机8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螺杆82旋转,第一螺杆82带动固定套83和顶板84向上进行移动,并带动限位环86将垫圈进行顶出,而第一螺杆82在转动的同时,并带动主动轮151跟着旋转,同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152跟着转动,随之的旋转杆153带动第一齿轮154进行旋转,由于第一齿轮154和第二齿轮155之间相互啮合,同时带动直杆156和第三齿轮157跟着转动,而第三齿轮157带动第四齿轮164进行旋转,使得第二螺杆163发生自转,并带动螺套165和推板166向右进行移动,并将顶出的垫圈推出至收集盒21的内部进行收集,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当顶板84和限位环86将垫圈顶出后,这时的第二液压杆11带动弧形板12进行收缩,并回到起始的位置处,由于固定套83和顶板84之间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螺杆82带动固定套83转动的时候,顶板84不会发生位置移动,因此以便于推板166可以向右对垫圈进行推出收集。
5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