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胶囊外壳制备过程中的水分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15:18: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胶囊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胶囊外壳制备过程中的水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胶囊外壳是通过明胶、纤维丝、多糖等成膜物质制成用于包裹药物的囊状物。在胶囊外壳制备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原料中的含水率,否则会严重胶囊外壳的使用性能。现有控制胶囊外壳原料含水率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依据经验对混合物中的水分进行估算,这就导致难以有效的保障含水率控制的精度,从而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3.如果发明一种能够有效的自动化的精准控制胶囊外壳原料含水率的新型水分控制装置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胶囊外壳制备过程中的水分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囊外壳制备过程中的水分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囊外壳制备过程中的水分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罐体,且主罐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封闭主罐体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抽气泵,且抽气泵的输入端与主罐体的内腔连通;
6.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有插入主罐体内的搅拌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主罐体贴合导热的导热环,且底座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热量输出端与导热环贴合安装,且主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插入主罐体内部的温度检测传感器;
7.所述主罐体的左侧设置有与主罐体的内部连通的供料管,且供料管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管,且供料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主罐体的表面设置有供水泵,且供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主罐体的底部至少对称设置有一对与主罐体的内部连通的供水喷嘴,且供水喷嘴的输入端与供水管连通;
8.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罐,且气罐上设置有与气罐的内腔连通的供气泵,所述主罐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流环,且导流环上均布安装有与主罐体的内腔连通的喷气嘴,所述导流环与供气泵之间通过导气管连接,且主罐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主罐体内部气压的气压检测传感器;
9.所述主罐体的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输送管,且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绞龙驱动电机,且绞龙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有插入输送管内的输送绞龙,所述主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插入主罐体内腔的含水率检测传感器,且主罐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抽气泵、供气泵、第一电磁阀、含水率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气压检测传感器、旋转电机、加热器、供水泵、绞龙驱动电机和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s7-200型plc装置,且绞龙驱动电机为三相步进电机。
11.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为电热丝加热器,且导热环为外部非工作区域均包裹有隔热陶瓷的导热铜环。
12.优选的,所述搅拌桨由上下两组桨叶组成,且上下两组桨叶之间相对位置的桨叶通过横向推板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的水分控制装置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化的对胶囊外壳原料中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并依据含水率是否超出预设值对原料中的水分进行补充或者除水,对含水率的调整过程还能够通过多次检测调整从而逼近预设值,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原料的品质,有效的满足了胶囊外壳制备的要求,提高了产品生产的质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图;
16.图3为发明底座和主罐体的安装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18.图中:1、底座;2、供水喷嘴;3、输送管;4、供水管;5、控制器;6、导流环;7、顶盖;8、抽气泵;9、供气泵;10、气罐;11、进料箱;12、第一电磁阀;13、含水率检测传感器;14、温度检测传感器;15、供料管;16、气压检测传感器;17、进料管;18、旋转电机;19、导热环;20、加热器;21、主罐体;22、供水泵;23、搅拌桨;24、绞龙驱动电机;25、横向推板;26、连接管;27、输送绞龙;28、喷气嘴;29、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胶囊外壳制备过程中的水分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主罐体21,且主罐体21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用于封闭主罐体21的顶盖7,顶盖7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抽气泵8,且抽气泵8的输入端与主罐体21的内腔连通;
21.底座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8,且旋转电机18的输出端驱动有插入主罐体21内的搅拌桨23,搅拌桨23由上下两组桨叶组成,且上下两组桨叶之间相对位置的桨叶通过横向推板25连接,横向推板25用于更大面积的接触并推动原料,底座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与主罐体21贴合导热的导热环19,且底座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器20,加热器20的热量输出端与导热环19贴合安装,且主罐体2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插入主罐体21内部的温度检测传感器14;
22.主罐体21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与主罐体21的内部连通的供料管15,且供料管15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料箱11,进料箱11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料管
17,且供料管15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供料管5流量的第一电磁阀12,主罐体21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供水泵22,且供水泵22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水管4,主罐体21的底部至少对称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对与主罐体21的内部连通的供水喷嘴2,且供水喷嘴2的输入端与供水管4连通;
23.底座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罐10,且气罐10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与气罐10的内腔连通的供气泵9,主罐体2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导流环6,且导流环6上均布安装有与主罐体21的内腔连通的喷气嘴28,导流环6与供气泵9之间通过导气管连接,导流环6能够将供气泵9输送来的气体分配给每个喷气嘴28,且主罐体2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主罐体21内部气压的气压检测传感器16;
24.主罐体2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26连通有输送管3,且连接管26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连接管26流量的第二电磁阀29,输送管3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绞龙驱动电机24,且绞龙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驱动有插入输送管3内的输送绞龙27,主罐体2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插入主罐体21内腔的含水率检测传感器13,且主罐体2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控制器5分别与抽气泵8、供气泵9、第一电磁阀12、含水率检测传感器13、温度检测传感器14、气压检测传感器16、旋转电机18、加热器20、供水泵22、绞龙驱动电机24和第二电磁阀29电性连接,控制器5为s7-200型plc装置,且绞龙驱动电机24为三相步进电机,加热器20为电热丝加热器,且导热环19为外部非工作区域均包裹有隔热陶瓷的导热铜环。
25.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原料可以由外部通过进料管17送入进料箱11内,随后位于进料箱11内的原料在第一电磁阀12的流量控制下通过供料管15进入主罐体21内腔中,此时旋转电机18开始旋转并利用搅拌桨23进行对位于主罐体21内的原料搅拌指定的时间长度使原料充分的混合,然后旋转电机18停止工作,此时即可通过含水率检测传感器13对位于主罐体21内的原料进行含水率检测。当含水率检测传感器13在检测过程中检测到此时原料中的含水率低于预设值时,即可进入补水流程,补水流程中由于原料的量是经过第一电磁阀12精准控制的,原料中的含水率也已经被测定,因此只需要通过供水泵22将需要补充的量的水精准的送入主罐体21内,随后再通过搅拌桨23重新对原料搅拌均匀即可,为了使得供水泵22供水量更加精准,可以在供水管4上安装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的流量传感器,并且在对原料重新搅拌完成后还需要再次的进行含水率检测,如果此时含水率依然不达标则需要重新依据情况除水或者补水;当含水率检测传感器13在检测过程中检测到含水率超出预设值时,此时加热器20开始工作并通过导热环19对位于主罐体21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当原料受热时位于原料中的水分将会蒸发并通过抽气泵8排出,为了使水蒸气充分的被排出,此时还可以通过供气泵9将事先压缩进入气罐10内的干净空气送入主罐体21内从而伴随水蒸气被一起排出,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水蒸气在主罐体21的上部重新凝结成水滴,蒸发过程中含水率检测传感器13将一直检测含水率的变化直到含水率达到预设的偏差范围内,随后停止加热和排气过程,等待原料冷却后,重新测量含水率是否达标,如果不达标则需要重新依据情况除水或者补水。当含水率测量达标后,第二电磁阀29将打开同时绞龙驱动电机24驱动输送绞龙27旋转,从而使已经达标的原料被排出,等待原料被排出完全后即可重新上料并进入下一轮的处理流程。该装置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化的对原料中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并依据含水率是否超出预设值对原料中的水分进行补充或者除水,对含水率的调整过程还能够通过多次检测调整从而逼近预设值,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原料的品质,有效的
满足了胶囊外壳制备的要求,提高了产品生产的质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