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菠萝剪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20:32: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菠萝采摘工具,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菠萝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菠萝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产稳定增加,但品种结构比较单一福建菠萝主要分布在漳州、泉州等地,主要是卡因类、巴厘类以及少量中国台湾地区品种。广东栽培菠萝的80%是巴厘,15%左右是无刺卡因,少量为神湾及其他品种广西菠萝大多数分布在南宁市及其周边地区,主栽品种是巴厘、约占90%,其次是无刺卡因,其他品种比例少植株高大,叶缘无刺,叶尖无刺或少刺,果较大、筒形。
3.根据互联网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主要的菠萝采摘方式为人工采摘,其采摘难度系数较大且效率低,果蔬采摘作业是果蔬生产中最耗时、最费力的一个环节。果蔬收获期间需投入的劳力约占整个种植过程的50%-70%。人工采摘时由于菠萝刺较为坚硬,有时甚至会扎伤农民,这给采摘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4.目前,果园配备半机械化辅助装置,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cn 108450131 a)公开一种手持式菠萝采摘装置,该采摘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施加一个推力实现将茎秆锁死,之后,回拉将菠萝从茎秆中剪切,这样的结构需要先推后拉,对于操作者来说,操作步骤多,操作不便并且费时费力,使得采摘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菠萝剪切装置,包括
6.座体;
7.剪切组件,包括第一剪切件和第二剪切件,所述第一剪切件设置在所述座体,所述第二剪切件位于所述第一剪切件的前侧上方,所述第二剪切件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
8.驱动件,其位于所述第一剪切件与所述第二剪切件之间;
9.传动组件,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剪切件和所述驱动件,实现所述驱动件(3) 与所述第二剪切件动力传输。
1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为增速齿轮组件,所述增速齿轮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座体上,所述增速齿轮组件设置有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连接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件,用于实现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动力输入端之间动力传输,所述第二剪切件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出端,所述增速齿轮组件用于使得所述动力输出端的转速大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转速。
11.进一步地,所述增速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动力输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所述动力输出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径大于第二齿轮的外径。
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棘
轮及棘爪,所述棘轮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棘爪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件、另一端与所述棘轮的轮齿啮合,所述驱动件与座体转动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座体之间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用于驱动件转动回位,所述驱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一剪切件处时,所述棘爪脱落所述棘轮的轮齿。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剪切件有多个,其中,多个所述第二剪切件沿着转动周向间隙分布。
15.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上开设有剪切导向槽。
16.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上开设有承接部。
17.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剪切装置仅仅需要施加一个推动力即可完成剪切,操作步骤少,操作方便并且省时省力。而且这里仅仅施加一个推力,即可实现第一剪切件与第二剪切件之间形成剪切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有些需要两个手分别推动两个剪切件的剪切装置而言,动作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菠萝剪切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菠萝剪切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菠萝剪切装置中部分零部件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菠萝剪切装置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座体-1、剪切组件-2、第一剪切件-21、第二剪切件-22、驱动件-3、传动组件-4、第一传动件-41、动力输入端-411、动力输出端-412、第一齿轮-413、第二齿轮-414、第二传动件-42、棘轮-421、棘爪-422、菠萝-5、茎秆-51、回位弹簧-6、剪切导向槽7、承接部-8。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菠萝剪切装置,包括座体1、剪切组件2、驱动件 3、传动组件4,包括第一剪切件21和第二剪切件22,所述第一剪切件21设置在所述座体1,所述第二剪切件22位于所述第一剪切件21的前侧上方,所述第二剪切件22与所述座体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剪切件21与第二剪切件22之间;所述传动组件4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剪切件22和所述驱动件3,实现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第二剪切件22动力传输。
25.如图4,使用本发明的菠萝剪切装置时,首先将剪切组件2的第一剪切件 21和第二剪切件22展开,待剪切菠萝5的茎秆51对准第一剪切件21的前侧,然后推动座体1往茎秆51侧运动,此时,茎秆51先接触驱动件3并向驱动件3 施加一个作用力带动传动组件4运动,而传动组件4运动又可以驱动第二剪切件22转动,而且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在茎秆51的作用力作用下,使得第二剪切件22加速向第一剪切件21运动,两者最后形成剪切力将菠萝5从茎秆51中掰断。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菠萝剪切装置,首先需要施加一个推力实现将茎秆锁死,之后,回拉将菠萝从茎秆中剪切,这样的结构需要先推后拉,对于操作者来说,操作步骤多,操作不便并且费时费力,使得采摘效率低下,而本发明的剪切装置仅仅需要施加一个推动力即可完成剪切,操作步骤少,操作方便并且省时省力。而且这里仅仅施加一个推力,即可
实现第一剪切件与第二剪切件之间形成剪切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有些需要两个手分别推动两个剪切件的剪切装置而言,动作简单,操作方便。
26.如图1和2,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第一传动件41 和第二传动件42,所述第一传动件41为增速齿轮组件,所述增速齿轮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座体1上,所述增速齿轮组件设置有动力输入端411、动力输出端 412,所述第二传动件42分别连接所述动力输入端411与所述驱动件3,用于实现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动力输入端411之间动力传输,所述第二剪切件22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出端412,所述增速齿轮组件用于使得所述动力输出端412的转速大于所述动力输入端411的转速。这里第一传动件41采用增速齿轮组件,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二剪切件22的转速,使得第一剪切件21与第二剪切件22之间形成更大的剪切力,更容易将菠萝从茎秆中掰断。
27.如图1和2,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增速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413、第二齿轮414,所述第一齿轮413、第二齿轮414均与所述座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13与所述第二齿轮414啮合,所述动力输入端411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413,所述动力输出端412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414上,所述第一齿轮 413的外径大于第二齿轮414的外径。这里采用一个简单的齿轮组,即可完成第二剪切件22的转速增加,结构简单,装置生产成本较低。
28.如图3,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传动件42包括棘轮421及棘爪 422,所述棘轮422与所述动力输入端411连接,所述棘爪4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件3、另一端与所述棘轮421的轮齿啮合,所述驱动件3与座体1转动连接。这里采用棘轮421及棘爪422的结构,驱动件3转动时,将力通过棘爪422施加在棘轮421上,带动棘轮421转动,由于该结构的巧妙设计,可使得驱动件3摆幅较小情况下,实现棘轮有较大的转动幅度,进而提高第二剪切件22的转速,以实现第一剪切件21与第二剪切件22之间形成更大的剪切力,更容易将菠萝从茎秆中掰断。
29.如图3,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座体1之间连接有回位弹簧6,所述回位弹簧6用于驱动件3转动回位,所述驱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一剪切件21处时,所述棘爪422脱落所述棘轮421的轮齿。这里存在回位弹簧可以使得驱动件3回位,但是由于回位弹簧存在的情况下,当茎秆推动驱动件3 至第一剪切件21时,此时,茎秆无法继续向驱动件3施加推力,此时茎秆会在回位弹簧作用下保持静止,若棘轮421与棘爪422不脱离的话,会阻碍棘轮421 的转动,进而阻止第二剪切件转动,无法实现对菠萝的剪切,所以在驱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一剪切件21处时,所述棘爪422脱落所述棘轮421的轮齿,在脱落后,棘轮在惯性下继续转动,使得第二剪切件也继续高速转动,与第一剪切件形成剪切力。
30.如图1和2,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剪切件22有多个,其中,多个第二剪切件22沿着第二齿轮33周向间隙分布。这里设置有多个第二剪切件,其中一个第二剪切件后在完成一个菠萝剪切后,茎秆脱离驱动件3,驱动件 3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进而带动棘爪回位与转过一定角度后棘轮的轮齿啮合,此时,另一个剪切件22处于工作,以此类推,转动一周过程,所有第二剪切件22均可以参与剪切工作,这样可以本发明的菠萝剪切装置在无需人工调整的进行连续工作。
31.如图1和2,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座体1上开设有剪切导向槽7。这里设置的剪切导向槽可以将待剪切的菠萝导引至第一剪切件的前方。
32.如图1和2,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座体上开设有承接部8。这里设置了承接
部,在菠萝剪切后,菠萝可以放在承接部上,方便操作者收集。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