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18:04: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背景技术:

2.城市通常被称作都市热岛。城市通常比周围的农村区域更热,这是因为,由于城市里大量建造了建筑物和人工地面而因此使其拥有更少的绿色空间。这些表面倾向于在热量被辐射回周围环境之前吸收并捕获该热量,从而导致产生了通常被称作“都市热岛效应”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不断加剧的土地开发, 大多数城市已经失去了地面上大量的绿色空间。为了减轻都市热岛效应,需要寻求用于草木的其它可选空间,屋顶顶部绿化是给建设的城市增加额外的绿色空间从而改善生活环境的其中一种方式。这是一种点亮城市风景和葱翠草木的颜色的方式,且无需额外的空间,这种额外的空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是很稀缺的。
3.现有的绿色屋顶建筑主要针对于雨水的积累和植被的种植方面,功能性较为单一,未能使雨水充分的利用起来,并实现循环转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屋顶,以解决现有技术未能充分利用雨水,实现资源的转化利用。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包括建筑本体,建筑本体顶部设有屋顶,屋顶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支撑板底部设有集水腔,集水腔一侧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下方设有收集组件,收集组件位于建筑本体的一侧,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箱,收集箱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一发电箱,收集箱和第一发电箱之间设有单向阀,第一发电箱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发电机,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扇叶,支撑板顶部设有泥土层,泥土层上种植有若干绿植,若干绿植上方设有若干水管,水管上设有若干喷头,若干水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一泵组件,第一泵组件位于收集组件旁,若干水管与第一泵组件之间连通有第一换向阀,第一泵组件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室内水管、收集组件和过滤组件,第一泵组件和室内水管、收集组件和过滤组件之间连通有第二换向阀,屋顶顶部设有雨水箱,雨水箱远离排水口一侧设有若干排液孔,过滤组件位于靠近排液孔的建筑本体一侧,建筑本体沿长度方向一侧设有控制器和储电装置。
6.基础方案的原理:当雨量较大时,雨水将堆积在雨水箱内,然后通过排液孔流入至过滤组件内,然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开启第二换向阀,从而在第一泵组件的驱动下,雨水将流动至喷头内,以对绿植进行浇灌,浇灌后的水将渗入泥土,然后在经过泥土的过滤之后将会通过过滤孔流入至集水腔内,然后通过排水口流入至收集箱内,进而流入至第发电箱内,推动第一扇叶进行运动,从而产生电能,然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雨水又将在泵组件的驱动下流动至喷头处,以对绿植进行浇灌,从而将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当雨量较小时,通过过滤组件往喷头处运送的水量将减少,从而浇灌绿植后通过泥土过滤的水量也将会变
少,此时在单向阀门的配合下,雨水将慢慢积累至收集箱内,当积累到一定的雨水量后,雨水才往第一发电箱内进行流动,从而又将带动扇叶运动,从而使水能转化为电能。
7.基础方案的优点:通过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浇灌绿植,然后浇灌泥土层的过滤后又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发电,而发电后的雨水又流动到屋顶内,进行浇灌绿植,以此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并且将雨水进行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8.进一步,集水腔内设有导向板,导向板呈倾斜状,导向板靠近排水口一侧低于导向板另一侧。
9.基础方案的原理:导向板将被过滤后的雨水导向至收集箱处。
10.基础方案的优点:导向板的设置,可使被过滤后的雨水更易流动出屋顶外,从而被收集起来,进行后续的发电操作。
11.进一步,过滤组件包括第二发电箱和过滤箱,第二发电箱内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发电机,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扇叶,第二发电箱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过滤层。
12.基础方案的原理:雨水将通过排液孔流入至第二发电箱内,然后在雨水的冲击下将带动第二扇叶进行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所产生的电能将储存至储电装置内,然后雨水将继续通过连接管流入至过滤箱内,雨水经过过滤层后,在第一泵组件的驱动下,又将流动到屋顶内浇灌绿植,以此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3.基础方案的优点:将水资源转为电能,实现资源的转化利用,然后经过过滤后,又流动至屋顶内,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且作为主要的浇灌绿植的水源,为后续的循环利用各资源做了较好准备。
14.进一步,屋顶远离排水口一侧设有若干导向杆。
15.基础方案的原理:通过导向杆的设置,可使从排液孔中流出的液体导向至第二发电箱内。
16.基础方案的优点:在导向杆的导向下,雨水将会较大程度的被导向至第二发电箱内,雨水达到一定量,从而冲击第二扇叶,以进行后续的发电操作。
17.进一步,建筑本体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二泵组件,第二泵组件通过连接管连通屋顶,屋顶由透明材质制成。
18.基础方案的原理:绿植在光照下,将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将产生一定的氧气,然后在第二泵组件的驱动下,屋顶内的气体将会将被输送至室内。
19.基础方案的优点:绿植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被输送至室内进行循环使用,一方面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实际的绿色发展观念,另一方面绿植将吸收一定量的热量,从而一定程度将使屋顶的温度较低,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20.进一步,第一发电箱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稀释箱,稀释箱通过连接管连通第一泵组件,稀释箱与第一发电箱之间连通有第三换向阀,稀释箱内设有一定量的白醋。
21.基础方案的原理:土壤大多为碱性,当绿植长期处于碱性土壤中时,将会出现叶片泛黄,从而不能很好的实现光合作用,因此当将水和白醋溶液进行稀释之后,对土壤进行浇灌可改善土壤环境,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第三换向阀开启,从而使第一发电箱内的雨水流动到稀释箱,当雨水和白醋进行混合后,形成一定量的稀释白醋溶液,然后在第一泵组件的驱动下,白醋溶液流动到喷头处,对绿植进行浇灌。
22.基础方案的优点:通过白醋溶液对泥土层的浇灌,可降低碱性土壤的酸碱度,减轻生理病害和释放更多的矿物质,并且起到一定的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还可使绿植的叶子更加浓绿光亮,增强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绿色建筑屋顶的正视图。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绿色建筑屋顶的正视图。
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绿色建筑屋顶的屋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雨水箱1、建筑本体2、屋顶3、储电装置4、控制器5、第一泵组件6、排水口7、收集箱8、第一发电箱9、第一发电机10、稀释箱11、喷头12、绿植13、泥土层14、支撑板15、导向板16、导向杆17、排液孔18、第二泵组件19、第二发电机20、第二发电箱21、过滤箱22、第一转轴23、第一换向阀25、单向阀26、第三换向阀27。
27.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包括建筑本体2,建筑本体2顶部设有屋顶3,屋顶3由透明材质制成,建筑本体2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二泵组件19,第二泵组件19通过连接管连通屋顶3,屋顶3内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支撑板15底部设有集水腔,集水腔一侧设有排水口7,集水腔内设有导向板16,导向板16呈倾斜状,导向板16靠近排水口7一侧低于导向板16另一侧,排水口7下方设有收集组件,收集组件位于建筑本体2的一侧,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箱8,收集箱8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一发电箱9,收集箱8和第一发电箱9之间设有单向阀26,第一发电箱9内设有第一转轴23,第一转轴23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发电机10,第一转轴23上设有位于第一发电箱9内的第一扇叶,第一发电箱9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稀释箱11,稀释箱11与第一发电箱9之间连通有第三换向阀27,稀释箱11内设有一定量的白醋,支撑板15顶部设有泥土层14,泥土层14上种植有若干绿植13,若干绿植13上方设有若干水管,水管上设有若干喷头12,若干水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一泵组件6,第一泵组件6位于收集组件一侧,若干水管与第一泵组件6之间均连通有第一换向阀25(即第一换向阀有若干个),第一泵组件6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室内水管、收集组件和过滤组件,第一泵组件6和室内水管、收集组件和过滤组件之间连通有第二换向阀,屋顶3顶部设有雨水箱1,雨水箱1远离排水口7一侧设有若干排液孔18,屋顶3一侧设有导向杆17,导向杆17位于靠近排液孔18一侧,过滤组件位于靠近排液孔18的建筑本体2一侧,建筑本体2沿长度方向一侧设有控制器5和储电装置4。
28.过滤组件包括第二发电箱21和过滤箱22,第二发电箱21内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发电机20,第二转轴上设有位于第二发电箱21内的第二扇叶,第二发电箱21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过滤箱22,过滤箱22内设有过滤层。
29.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当雨量较大时,雨水将堆积在雨水箱1内,通过排液孔18流出屋顶3,且排液孔18设置在远离排水口7的一侧,一方面避免当雨水流动时,误入屋顶3内,另一方面排水孔的直径较小,一定程度可过滤部分杂物,然后在导向杆17的导向下,雨水将
流动到第二发电箱21内,并且导向杆17的设计,可将雨水汇集起来,一定程度加强了雨水往下掉落的压强,从而在雨水的冲击下,将带动第二扇叶进行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所产生的电能将储存至储电装置4内,雨水经过第二发电箱21后将流动至过滤箱22内,从而实现过滤净化的作用,然后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将开启第二换向阀,从而在第一泵组件6的驱动下,雨水将流动至喷头12内,以对绿植13进行浇灌,并且通过控制器5对于第一换向阀25的控制,可使不同的水管上的喷头12进行喷洒,因而可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绿植13进行浇灌,浇灌后的水将渗入泥土,然后在经过泥土的过滤之后将会通过过滤孔流入至集水腔内,并且在导向板16的导向下,被过滤后的水更易流出屋顶3,然后被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排水口7流入至收集箱8内,进而流入至第一发电箱9内,推动第一扇叶进行运动,从而产生电能,然后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雨水又将在第一泵组件6的驱动下流动至喷头12处,以对绿植13进行浇灌,从而将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当雨量较小时,通过过滤组件往喷头12处运送的水量将减少,从而浇灌绿植13后通过泥土过滤的水量也将会变少,此时在单向阀26的配合下,雨水将慢慢积累至收集箱8内,当积累到一定的雨水量后,雨水才往第一发电箱9内进行流动,从而又将带动扇叶运动,从而使水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当降雨量较小时,通过在第一泵组件6的驱动下,可将室内的水输入至屋顶3内,进行浇灌,浇灌后的雨水又将循环利用起来,以此雨水资源一方面作为电能的能源来源,为室内供给电源,另一方面雨水资源被循环利用来进行浇灌屋顶3的绿植13,而绿植13的生长又带来一定的益处,因此在各部分的配合之下,充分循环利用水资源实现了屋顶3的绿色生态发展。
30.(2)绿植13在光照下,将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将产生一定的氧气,然后在第二泵组件19的驱动下,屋顶3内的气体将会将被输送至室内,其中绿植13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被输送至室内进行循环使用,一方面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实际的绿色发展观念,另一方面绿植13将吸收一定量的热量,从而一定程度将使屋顶3的温度较低,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并且土壤大多为碱性,当绿植13长期处于碱性土壤中时,将会出现叶片泛黄,从而不能很好的实现光合作用,因此当将水和白醋溶液进行稀释之后,对土壤进行浇灌可改善土壤环境,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第三换向阀27开启,从而使第一发电箱9内的雨水流动到稀释箱11,当雨水和白醋进行混合后,形成一定量的稀释白醋溶液,然后在第一泵组件6的驱动下,白醋溶液流动到喷头12处,对绿植13进行浇灌,通过白醋溶液对泥土层14的浇灌,可降低碱性土壤的酸碱度,减轻生理病害和释放更多的矿物质,并且起到一定的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还可使绿植13的叶子更加浓绿光亮,增强叶子进行光合作用,以更好的实现气体的循环利用更新。
3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