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路均流配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09:09: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沼液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餐厨沼液的多路均流配水装置。


背景技术:

2.餐厨沼液的特点主要是(1)水质成分复杂: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垃圾来源等众多因素影响,导致餐厨沼液的水质成分非常复杂,既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也有金属、无机盐类、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2)有机物浓度高。(3)营养比例失调:相对cod、bod含量,其磷含量偏低而氨氮含量偏高。(4)可生化性能不稳定:其bod/cod的比率变化幅度较大,并不能笼统地认为沼液就一定具有较高的可生化性能。(5)水中含油较高:含油高对生化细菌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对后期膜系统处理影响很大,对于一般材质的膜油污染无法清洗,通量无法恢复。
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厨余垃圾产生量也逐步增大,对餐厨沼液的处理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垃圾处理站新增污水处理线路,新旧处理工艺路线的配水成为一个问题。
4.多路均流配水装置,适用于当前餐厨沼液改扩建项目,可以实现餐厨沼液两路甚至多路的配水均匀和进水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多路均流配水装置,来解决多个污水处理线路配水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多路均流配水装置,包括:配水罐,所述配水罐内包括中心筒以及多个配水区,所述中心筒位于配水罐中部,配水区围设于中心筒外,所述中心筒与配水区均为上端设置开口的容器结构,所述中心筒的开口与配水区的开口相导通,所述配水区的开口形状、大小均相同,中心筒的开口高度不低于配水区的开口高度,所述中心筒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外接沼液源,沼液从中心筒开口均匀溢流至各配水区中。
7.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筒的开口边沿设置有出水堰。
8.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筒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配水区的截面内壁为弧形结构,且配水区的内壁与中心筒的外壁相适配且相贴合。
9.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筒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配水区均为截面是扇环形的柱状结构,各配水区的内环壁适配于中心筒外壁,且各配水区的侧壁相贴合。
10.进一步地,所述配水区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出液管。
11.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12.进一步地,所述配水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
13.进一步地,所述配水罐的顶部设置有呼吸阀。
14.进一步地,所述配水罐的顶部设置有维修孔。
15.进一步地,所述配水罐的外壁设置有爬梯。
16.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将沼液源的餐厨沼液通过进液口向中心筒内输送,随着输送时间的推移,中心筒内的餐厨沼液液位不断上升,当中心筒内的餐厨沼液充满后,继续向中心筒内输送餐厨沼液,此时中心筒内的餐厨沼液就会从中心筒的边沿各向溢流出,餐厨沼液会从与中心筒开口溢流到与之相连通的各配水区开口,各配水区内接收到相同体积的餐厨沼液,再从各个配水区接通到各个后端的污水处理线路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该多路均流配水装置无需要外加泵、搅拌器等设备,节省成本,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工期短,广泛适用于餐厨沼液的改扩建项目。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多路均流配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多路均流配水装置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多路均流配水装置的配水罐内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多路均流配水装置的中心筒的侧视图;
21.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多路均流配水装置的配水区的截面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配水罐;
24.11、排气阀;
25.12、呼吸阀;
26.13、维修孔;
27.14、爬梯;
28.2、中心筒;
29.21、进液管;
30.22、出水堰;
31.3、配水区;
32.31、出液管;
33.3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详细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技术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38.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39.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技术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40.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技术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42.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3.餐厨沼液的特点主要是(1)水质成分复杂: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垃圾来源等众多因素影响,导致餐厨沼液的水质成分非常复杂,既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也有金属、无机盐类、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2)有机物浓度高。(3)营养比例失调:相对cod、bod含量,其磷含量偏低而氨氮含量偏高。(4)可生化性能不稳定:其bod/cod的比率变化幅度较大,并不能笼统地认为沼液就一定具有较高的可生化性能。(5)水中含油较高:含油高对生化细菌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对后期膜系统处理影响很大,对于一般材质的膜油污染无法清洗,通量无法恢复。
4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厨余垃圾产生量也逐步增大,对餐厨沼液的处理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垃圾处理站新增污水处理线路,新旧处理工艺路线的配水成为一个问题。
45.多路均流配水装置,适用于当前餐厨沼液改扩建项目,可以实现餐厨沼液两路甚至多路的配水均匀和进水控制的问题。
46.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一种多路均流配水装置,包括:配水罐1,所述配水罐1内包括中心筒2以及多个配水区3,所述中心筒2位于配水罐中部,配水区3围设于中心筒2外,所述中心筒2与配水区3均为上端设置开口的容器结构,所述中心筒2的开口与配水区3的开口相导通,所述配水区3的开口形状、大小均相同,中心筒2的开口高度不低于配水区3的开口高度,所述中心筒2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外接沼液源,沼液从中心筒2开口均匀溢流至各配水区3中。
47.该多路均流配水装置通过配水罐1来将沼液进行分配,均匀分配至各个污水处理线路中。
48.配水罐1为柱状的容器结构,配水罐1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侧板的下端连接于底板上并向上延伸形成上端开口的结构,顶板连接于开口处。中心筒2竖向设置于配水罐1中,中心筒2的开口朝上设置,且中心筒2的开口与顶板下表面设置有一定间隙,保证中心筒2内的餐厨沼液能够从中心筒2的开口边沿溢流,中心筒2的开口与顶板下表面间隙取值空间优选为300-500mm。配水区3也是竖向设置在配水罐1中,配水区3的开口朝上设置,且配水区3的开口与顶板下表面设置有一定间隙,保证配水区3能够顺利接收从中心筒2内溢流出的餐厨沼液,配水区3的开口与顶板下表面间隙取值空间优选为300-500mm。
49.中心筒2的底部可直接连接于配水罐1的底板上,或中心筒2为上下均设置开口的柱状结构,中心筒2的下端开口密封连接于配水罐1的底板上。相同的,配水区3的底部可直接连接于配水罐1的底板上,或配水区3为上下均设置开口的柱状结构,配水区3的下端开口密封连接于配水罐1的底板上。
50.配水罐中部是指配水罐1的几何中心位置或者是接近于配水罐几何中心的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配水罐1接近于配水罐的侧壁的位置。
51.由于配水区3的开口形状、大小均相同,每个配水区3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从中心筒2溢流的餐厨沼液流量是相同的,即每个配水区3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餐厨沼液体积相同,从而达到了将餐厨沼液均匀分配的效果。
5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配水罐1优选为圆柱状的罐体结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中心筒2优选为圆柱状的容器结构。
5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中心筒2的进液口设置进液管21,进液管21通过提升泵连接前端沼液进水。
54.该多路均流配水装置使用时,将沼液源的餐厨沼液通过进液口向中心筒2内输送,随着输送时间的推移,中心筒2内的餐厨沼液液位不断上升,当中心筒2内的餐厨沼液充满后,继续向中心筒2内输送餐厨沼液,此时中心筒2内的餐厨沼液就会从中心筒2的边沿各向溢流出,餐厨沼液会从与中心筒开口溢流到与之相连通的各配水区开口,各配水区3内接收到相同体积的餐厨沼液,再从各个配水区3接通到各个后端的污水处理线路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配水区的个数则可以根据后端的污水处理线路个数来设置,配水区的个数与后端的污水处理线路个数相对应。
55.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筒2的开口边沿设置有出水堰22。当中心筒2为圆柱状容器结构时,出水堰22为与中心筒2上端开口相适配的环状结构,出水堰22固定在中
心筒2的开口边沿,具体的出水堰22直接焊接在中心筒2的开口处,或者出水堰22与中心筒2为一体成型结构。出水堰22分为直角三角堰、锐角三角堰或梯形堰等,优选为锐角三角堰。设置锐角三角堰的效果在于能够使中心筒2内的餐厨沼液溢流时出水均衡。
56.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筒2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配水区3的截面内壁为弧形结构,且配水区3的内壁与中心筒2的外壁相适配且相贴合。中心筒2与配水区3之间无间隙,中心筒2内的餐厨沼液溢流时,会直接从中心筒2开口处顺着配水区3的内壁流入配水区3内。更优选的,相邻配水区3之间也可设置侧壁相贴合,即相邻配水区3之间无间隙设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提高配水罐1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57.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筒2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配水区3均为截面是扇环形的柱状结构,各配水区3的内环壁适配于中心筒2的外壁,且各配水区3的侧壁相贴合。中心筒2与配水区3之间无间隙,中心筒2内的餐厨沼液溢流时,会直接从中心筒2开口处顺着配水区3的内壁流入配水区3内。更优选的,相邻配水区3之间也可设置侧壁相贴合,即相邻配水区3之间无间隙设置,当配水罐1为环形罐体结构时,各配水区3的外环壁可与配水罐1的罐壁相适配,其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提高配水罐1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58.在某些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中心筒2为上下设置开口的圆柱状结构,中心筒2的下端开口设置于配水罐1的中心位置,中心筒2与配水罐1的罐壁之间设置有多个隔板,用于将中心筒2与配水罐1罐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配水区3,配水区3的截面为扇环形结构,且各个配水区3的截面形状、大小均相同。
59.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配水区3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出液管31。出液管31的个数与配水区3的个数相对应。配水区3内的餐厨沼液通过底部的出液口自流出配水区3。
60.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管31上设置有阀门32。通过阀门32的开度可以控制配水区3内的水流向后端的污水处理线路的速率。
61.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配水罐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11。配水罐1为密封罐体,当罐内开始充水时,打开排气阀11大量排出罐内空气;在罐内开始排空时,打开排气阀11大量补充罐内空气,防止配水罐1因负压造成破裂。
62.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配水罐1的顶部设置有呼吸阀12。配水装置运行时,自动平衡配水罐1内外压力。
63.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配水罐1的顶部设置有维修孔13。可以通过维修孔13观察配水罐1内运行情况。
64.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配水罐1的外壁设置有爬梯14。可以通过爬梯14爬到配水罐1罐顶。
6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多路均流配水装置通过中心筒2和配水罐1组成的环形布水槽,可根据所需要的污水处理池个数等分成若干个相同的扇形配水区3来实现多路均流配水。同时无需要外加泵、搅拌器等设备,节省成本,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工期短,广泛适用于餐厨沼液的改扩建项目。配水装置放置于污水处理池池顶,通过管道连接和阀门32即可实现沼液的多路均流配置和后续处理工艺的进水控制,且使用受限条件少,可广泛覆盖使用。
66.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沼液至多个污水处理池的均匀配水,并通过每路配水管上的
阀门32单独控制后续每条污水处理线路的进水,保障后续工艺的正常运行。
67.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技术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技术的实质理念,利用本技术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