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00:51: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申请涉及车载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车载移动照明装置是一种车载式、全方位的夜间应急照明设备,可安装于车辆顶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在夜间抢险救灾、电力抢修、事故勘察等突发应急事件发生时快速到达现场,提供现场大面积不间断应急强光照明。
3.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移动照明灯多种多样,一般都具有升降、旋转和折叠功能。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06401u、公开日为2016年9月28号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升降穿雾照明搜索灯,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前端的支撑架,以及与底座动力部分传动连接的升降杆,升降杆上部安装有旋转云台,旋转云台两侧设有共4组照明灯组。
4.上述中通过升降杆通过动力部分可转动折叠于底座上,当道路需要检修时,将消防车停于路边同时将升降杆翻转立于车顶,道路抢修完后需要将升降杆折叠回收于底座上,车辆才可正常行驶;而动力部分由电机驱动,当电机出现故障或电力不足时,上述设备将无法把升降杆折叠于底座上,导致消防车/抢修车无法正常行驶,从而影响消防车/抢修车及时驶离事故地,影响其出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通过手自一体控制升降杆翻转于底座上,便于应对动力部分意外情况发生,具有提高消防照明装置使用效率、运行平稳、可靠性高的效果。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动力单元、安装于动力单元上的升降杆以及安装于升降杆末端上的照明灯组,动力单元带动所述升降杆相对于底座翻转,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齿轮传动组、与齿轮传动组连接的驱动轴连杆以及与驱动轴连杆连接的键轴,所述键轴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组还连接有固定轴,在所述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有主动伞齿轮,所述主动伞齿轮轴线处固定连接有杆套,所述杆套转动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杆套配套有转把。
8.优选的,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罩设动力单元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供转把插入与杆套配对的开口。
9.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壳上连接有l型基板,所述固定轴与杆套分别转动于l型基板的两端。
10.优选的,所述杆套与l型基板之间通过轴承相对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转把呈z型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由相互配合的多节套管构成气动伸缩杆,或多节套管构成丝
杆伸缩杆。
13.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便于将照明灯组进行放置的凹槽座。
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5.1.通过将转把与杆套配对,转动转把期间通过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相互作用,即可控制齿轮传动组转动,进而控制驱动轴连杆带动键轴转动,实现升降杆杆相对于底座翻转的作用;通过手自一体控制升降杆翻转于底座上,便于应对动力部分意外情况发生,具有提高消防照明装置使用效率、运行平稳、可靠性高的效果;
16.2.通过在底座上安装有用于罩设动力单元的保护罩,提高对动力单元的保护作用,而在保护罩上开设有供转把插入与杆套配对的开口,避免杆套因保护罩的设立而无法使用;
17.3.通过将升降杆由相互配合的多节套管构成气动伸缩杆,或多节套管构成丝杆伸缩杆,提高升降杆的使用性能,提高照明灯组的适用范围;
18.4.通过在底座上设有将照明灯组进行放置的凹槽座,便于在折叠状态下照明灯组至于底座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是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动力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凹槽座;2、动力单元;20、轴承;21、驱动电机;22、齿轮传动组;23、驱动轴连杆;24、键轴;25、固定轴;26、从动伞齿轮;27、主动伞齿轮;28、杆套;29、l型基板;3、升降杆;4、照明灯组;5、转把;6、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
26.参照图1,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动力单元2、安装于动力单元2上的升降杆3以及安装于升降杆3末端上的照明灯组4;动力单元2带动升降杆3相对于底座1翻转,为便于在折叠状态下照明灯组4至于底座1上的稳定性,在底座1上设有将照明灯组4进行放置的凹槽座11。
27.其中,升降杆3为单节中空管、或由相互配合的多节套管构成气动伸缩杆、或由多节套管构成丝杆伸缩杆构成;提高升降杆3的使用性能。
28.如图2至图4所示,动力单元2包括安装于底座1上的驱动电机21、与驱动电机21输出轴连接的齿轮传动组22、与齿轮传动组22连接的驱动轴连杆23以及与驱动轴连杆23连接的键轴24,键轴24与升降杆3连接;齿轮传动组22还连接有固定轴25,在固定轴25上固定连接有从动伞齿轮26,从动伞齿轮26啮合传动连接有主动伞齿轮27,主动伞齿轮27轴线处固定连接有杆套28,驱动电机21的外壳上连接有l型基板29,固定轴25与杆套28分别转动于l型基板29的两端,且固定轴25与l型基板29、杆套28与l型基板29之间分别通过轴承20相对
转动连接。
29.杆套28配套有转把5,且转把5呈z型设置;在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罩设动力单元2的保护罩6,在保护罩6上开设有供转把5插入与杆套28配对的开口;通过将转把5穿过开口与杆套28配对,通过转动转把5即可控制齿轮传动组22转动,进而控制驱动轴连杆23带动键轴24转动,实现升降杆3杆相对于底座1翻转的作用。
30.实施原理为:正常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21驱动齿轮传动组22传动,使驱动轴连杆23带动键轴24转动,而主动伞齿轮27、从动伞齿轮26杆套28被动空转,实现控制升降杆3自动翻转于底座1上,照明灯组4立于车顶上实现高处照明作用;当动力单元2出现出现故障或电力不足时,通过将转把5与杆套28配对,转动转把5期间通过主动伞齿轮27与从动伞齿轮26相互作用,即可控制齿轮传动组22转动,进而控制驱动轴连杆23带动键轴24转动,实现升降杆3杆相对于底座1翻转的作用;通过手自一体控制升降杆3翻转于底座1上,便于应对动力部分意外情况发生,具有提高消防照明装置使用效率、运行平稳、可靠性高的效果。
31.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动力单元(2)、安装于动力单元(2)上的升降杆(3)以及安装于升降杆(3)末端上的照明灯组(4),所述动力单元(2)带动所述升降杆(3)相对于底座(1)翻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2)包括安装于底座(1)上的驱动电机(21)、与驱动电机(21)输出轴连接的齿轮传动组(22)、与齿轮传动组(22)连接的驱动轴连杆(23)以及与驱动轴连杆(23)连接的键轴(24),所述键轴(24)与所述升降杆(3)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组(22)还连接有固定轴(25),在所述固定轴(25)上固定连接有从动伞齿轮(26),所述从动伞齿轮(26)啮合传动连接有主动伞齿轮(27),所述主动伞齿轮(27)轴线处固定连接有杆套(28),所述杆套(28)转动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杆套(28)配套有转把(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罩设动力单元(2)的保护罩(6),所述保护罩(6)上开设有供转把(5)插入与杆套(28)配对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的外壳上连接有l型基板(29),所述固定轴(25)与杆套(28)分别转动于l型基板(29)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套(28)与l型基板(29)之间通过轴承(20)相对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把(5)呈z型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由相互配合的多节套管构成气动伸缩杆,或多节套管构成丝杆伸缩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便于将照明灯组(4)进行放置的凹槽座(1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用翻转式消防照明装置,其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动力单元、安装于动力单元上的升降杆以及安装于升降杆上的照明灯组,动力单元带动升降杆相对于底座翻转,动力单元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齿轮传动组、与齿轮传动组连接的驱动轴连杆以及与驱动轴连杆连接的键轴,键轴与升降杆连接;齿轮传动组还连接有固定轴,在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有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轴线处固定连接有杆套,杆套转动于底座上,杆套配套有转把。本申请通过手自一体控制升降杆翻转于底座上,便于应对动力部分意外情况发生,具有提高消防照明装置使用效率、运行平稳、可靠性高的效果。可靠性高的效果。可靠性高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季绍林 杜慧慧 宋晓刚 郑海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旭视智能安防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5
技术公布日:2022/9/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