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9-01 08:01: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的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储能系统是微电网、孤岛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措施。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实现了需求侧管理、削峰填谷、平滑负荷、快速调整电网频率,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光伏和风力等瞬时变化大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冲击。储能系统在工厂写字楼等场所中,常充当第二电源或备用电源使用,用于确保这些场所供电稳定,提高能源管理架构合理性。
3.但是现有的电化学类型的储能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这种发热导致的温度升高会降低电池单元的性能。并且,当发热严重时,电池单元的内部压力上升,引起电池单元起火的问题。另外外部意外物理因素也会导致储能系统起火,如意外撞击刺破储能系统的壳体刺向电池单元产生电弧,进而引起起火爆炸事故。因此如何提高储能系统安全性是一个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储能系统容易因电池单元发热或外部物理破坏发生起火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现有储能系统容易因电池单元发热或外部物理破坏发生起火事故,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储能系统,包括机械支撑组件、电池单元、热管理模块、双向储能变流器、bms电池管理模块和ems能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池单元、热管理模块、双向储能变流器、bms电池管理模块和ems能源管理模块相互通信连接;所述机械支撑组件包括柜体、铰接设置在柜体上的柜门和贴覆设置在柜体以及柜门内壁的防刺防火板,所述电池单元、热管理模块、双向储能变流器、bms电池管理模块和ems能源管理模块均安装于柜体内部;所述电池单元包括若干组储能电池,所述热管理模块包括用于对电池单元进行冷却的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液冷机组和多个安装在柜体内部用于承载储能电池的液冷承载板,所述液冷承载板内部中空开设有流通冷却液的液冷腔,所述液冷机组连接有多根出液管和多根回液管,所述液冷承载板的液冷腔宽度方向的一端与若干根出液管连通,另一端与若干根回液管连通;多个所述液冷承载板上均滑动设有两个用于夹持固定储能电池的夹持冷却板,所述夹持冷却板内部中空开设有流通冷却液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长度方向的一端与若干根出液管连通,另一端与若干根回液管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管理模块的设置,液冷机组和多个液冷承载板配合设置,能够对电池单元的每组储能电池进行冷却,有助于提高储能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夹持冷却板的设置,滑动设置在液冷承载上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储能电池组,辅
助固定储能电池的同时进一步对储能电池进行冷却,避免出现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放电时散发大量热量导致电池单元起火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储能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另外通过在柜体以及柜门内壁贴覆设置的防刺防火板,能够有效提升储能系统整体抗刺防火性能,在外界发生意外撞击刺向柜体时,防刺防火板能够对柜体进行加固,对柜体内部的电池单元进行保护,即使外界撞击刺破柜体,防火防刺防火板能够对刺入柜体的异物进行阻挡缓冲,有效避免刺入异物对柜体内储能器件造成损伤,并且防火防刺防火板能够有效隔离外界撞击柜体产生的电火花进入柜体,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安全性能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液冷腔内沿液冷液流动方向设置有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支撑分流板,所述液冷腔在两个支撑分流板分隔下依次形成截面呈梯形的第一液冷空腔、第二液冷空腔和第三液冷空腔,其中所述第一液冷空腔和第三液冷空腔靠近出液管的一端宽度大于靠近回液管一端的宽度,所述第二液冷空腔靠近出液管的一端宽度小于靠近回液管一端的宽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支撑分流板的设置,能够对液冷腔进行支撑加固,提升液冷支撑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两个支撑分流板对液冷腔进行分隔,在制冷液进入后由于第一液冷空腔和第三液冷空腔的宽度沿冷却液流动方向依次减小,因此在制冷液流入速率恒定时,第一液冷空腔和第三液冷空腔内冷却液的流速因截面面积不断缩小而提高,即进入第一液冷空腔和第三液冷空腔内的冷却液在其前半段停留时间大于后半段的停留时间;同理进入第二液冷空腔的冷却液流速因其截面面积不断增大而降低,即进入第二液冷空腔的冷却液其前半段停留时间小于后半段的停留时间,进而使得进入第一液冷空腔和第三液冷空腔内的冷却液主要在前半段对储能电池进行冷却降温,进入第二液冷空腔的冷却液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主要在后半段对储能电池进行冷却降温,使得储能电池能够得到均匀冷却,避免出现冷却液在液冷腔内匀速流动导致冷却液在前半段换热温度升高对后半段冷却效果不佳的现象,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热管理性能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冷却腔内沿冷却液流动方向设置有两个相向设置呈括号形的弧形分流板,所述冷却腔在两个弧形分流板分隔下依次形成第一冷却空腔、第二冷却空腔和第三冷却空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分流板的设置,有效提高了夹持冷却板的结构牢固性,同时对冷却腔进行分割,在恒定速率向第一冷却空腔、第二冷却空腔和第三冷却空腔内输送冷却液时,第一冷却空腔和第三冷却空腔内的冷却液因截面先变小再变大导致流速先增高再降低,即冷却液在第一冷却空腔和第三冷却空腔内的两端停留时间更长;同理第二空腔内的冷却液因截面先变大再变小导致流速先降低再增高,即冷却液在第二冷却空腔内中部停留时间更长;进而使得第一冷却空腔和第三冷却空腔内冷却液主要在靠近出液管和回液管的两端停留对储能电池进行降温冷却,第二冷却空腔内的冷却液主要在冷却腔中部对储能电池进行降温冷却,实现对储能电池的均匀冷却,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热管理性能的效果。
13.优选的,所述防刺防火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多层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金属网层、第二耐高温弹性橡胶层和多层第二高强度阻燃纤维层,所述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和第二高强度阻燃纤维层均采用芳纶纤维编织而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纶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通过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撞击柜体产生电火花进入柜体内部,提高安全可靠性;采用纤维、橡胶和金属三种材料复合形成防刺防火板,在面对外界刺穿式撞击时,刺入异物首先被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阻拦,此时刺入动能被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吸收,有效遏制异物刺入趋势,当刺入异物动能较大时,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由于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断裂,异物冲击力在防刺防火板内部产生张力波,而张力波以连续的脉冲沿纤维的轴向传播,受到冲击的纤维与别的纤维通过橡胶及交错点的相互作用,使能量在相当大的面积上被吸收,有效遏制异物刺入趋势,具有较高的防刺穿性能;另外通过金属网层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防刺防火板基体性能,在外界异物刺入时对异物进行阻拦和限制,进一步提高防刺防火板的防刺穿性能,达到有效降低储能系统受外界撞击刺穿起火概率的效果。
15.优选的,所述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和第二耐高温弹性橡胶层均采用硅橡胶制成,所述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远离金属层的一侧分布设置有若干个半球形弹性颗粒。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橡胶耐高温性能良好,能够在高温度环境下长期工作,有效对异物冲击力进行吸收缓解,而通过设置若干个半球形弹性颗粒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缓冲回弹性能,有助于提高防刺防火板的防刺穿性能。
17.优选的,所述热管理模块包括电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的输入端与金属网层连接,所述电加热组件根据指令向金属网层输送电流对金属网层进行加热进而对柜体内部进行加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加热组件的设置,热管理模块能够在外界环境交底时,对金属网层通电对柜体内部进行升温加热,确保储能系统保持高效运行,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运行效率的效果。
19.优选的,多个所述液冷承载板顶部和底部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辅助滑槽,所述夹持冷却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辅助滑块,所述辅助滑块滑动设置在辅助滑槽内,所述辅助滑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贯穿过辅助滑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辅助滑槽和辅助滑块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夹持冷却板在冷却承载板上滑动稳定性,使得夹持冷却板和冷却承载板能够稳定配合对储能电池进行固定和冷却,使得储能系统的电池单元能够安全稳定进行充放电工作,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防火安全性能的效果。
21.优选的,所述辅助滑槽的侧外侧槽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固定腰型孔,所述固定腰型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辅助滑块螺纹连接且端部与导向滑杆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腰型孔和固定螺栓的设置,能够对夹持固定板进行固定,使得两个夹持冷却板对储能电池进行稳定固定和冷却,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冷却防火性能的效果。
23.优选的,所述ems能源管理模块和bms电池管理模块共同连接有人机交互设备,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包括触控显示器和控制按钮。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人机交互设备的设置,便于管理人员对储能系统进行管理和查看,有助于提高储能系统的管理效率。
25.优选的,所述ems能源管理模块通信连接有网络云平台。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网络云平台的设置,便于管理人员实现远程管理储能系统,实现储能系统数据上传存储,进一步提高了储能系统管理效率和使用便捷性。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热管理模块的设置,液冷机组和多个液冷承载板配合设置,能够对电池单元的每组储能电池进行冷却,有助于提高储能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夹持冷却板的设置,滑动设置在液冷承载上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储能电池组,辅助固定储能电池的同时进一步对储能电池进行冷却,避免出现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放电时散发大量热量导致电池单元起火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储能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9.2.另外通过在柜体以及柜门内壁贴覆设置的防刺防火板,能够有效提升储能系统整体抗刺防火性能,在外界发生意外撞击刺向柜体时,防刺防火板能够对柜体进行加固,对柜体内部的电池单元进行保护,即使外界撞击刺破柜体,防火防刺防火板能够对刺入柜体的异物进行阻挡缓冲,有效避免刺入异物对柜体内储能器件造成损伤,并且防火防刺防火板能够有效隔离外界撞击柜体产生的电火花进入柜体,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安全性能的效果;
30.3.通过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支撑分流板的设置,能够对液冷腔进行支撑加固,提升液冷支撑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两个支撑分流板对液冷腔进行分隔,在制冷液进入后由于第一液冷空腔和第三液冷空腔的宽度沿冷却液流动方向依次减小,因此在制冷液流入速率恒定时,第一液冷空腔和第三液冷空腔内冷却液的流速因截面面积不断缩小而提高,即进入第一液冷空腔和第三液冷空腔内的冷却液在其前半段停留时间大于后半段的停留时间;同理进入第二液冷空腔的冷却液流速因其截面面积不断增大而降低,即进入第二液冷空腔的冷却液其前半段停留时间小于后半段的停留时间,进而使得进入第一液冷空腔和第三液冷空腔内的冷却液主要在前半段对储能电池进行冷却降温,进入第二液冷空腔的冷却液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主要在后半段对储能电池进行冷却降温,使得储能电池能够得到均匀冷却,避免出现冷却液在液冷腔内匀速流动导致冷却液在前半段换热温度升高对后半段冷却效果不佳的现象,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热管理性能的效果;
31.4.通过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撞击柜体产生电火花进入柜体内部,提高安全可靠性;采用纤维、橡胶和金属三种材料复合形成防刺防火板,在面对外界刺穿式撞击时,刺入异物首先被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阻拦,此时刺入动能被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吸收,有效遏制异物刺入趋势,当刺入异物动能较大时,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由于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断裂,异物冲击力在防刺防火板内部产生张力波,而张力波以连续的脉冲沿纤维的轴向传播,受到冲击的纤维与别的纤维通过橡胶及交错点的相互作用,使能量在相当大的面积上被吸收,有效遏制异物刺入趋势,具有较高的防刺穿性能;另外通过金属网层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防刺防火板基体性能,在外界异物刺入时对异物进行阻拦和限制,进一步提高防刺防火板的防刺穿性能,达到有效降低储能系统受外界撞击刺穿起火概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储能系统的系统框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储能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单元和热管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冷承载板的剖面示意图;
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持冷却板的剖面示意图;
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持冷却板与液冷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防刺防火板的层结构示意图;
3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的半球形弹性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说明:1、机械支撑组件;11、柜体;12、柜门;13、防刺防火板;131、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132、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133、金属网层;134、第二耐高温弹性橡胶层;135、第二高强度阻燃纤维层;136、半球形弹性颗粒;2、电池单元;21、储能电池;3、热管理模块;31、液冷组件;311、液冷机组;312、液冷承载板;313、出液管;314、回液管;315、夹持冷却板;316、辅助滑槽;317、辅助滑块;318、导向滑杆;319、固定腰型孔;320、固定螺栓;32、电加热组件;4、双向储能变流器;5、bms电池管理模块;6、ems能源管理模块;7、液冷腔;71、支撑分流板;72、第一液冷空腔;73、第二液冷空腔;74、第三液冷空腔;8、冷却腔;81、弧形分流板;82、第一冷却空腔;83、第二冷却空腔;84、第三冷却空腔;9、人机交互设备;91、触控显示器;92、控制按钮;10、网络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储能系统。参照图1-8,一种储能系统,包括机械支撑组件1、电池单元2、热管理模块3、双向储能变流器4、bms电池管理模块5和ems能源管理模块6。电池单元2、热管理模块3、双向储能变流器4、bms电池管理模块5和ems能源管理模块6相互通信连接。机械支撑组件1包括柜体11、铰接设置在柜体11上的柜门12和贴覆设置在柜体11以及柜门12内壁的防刺防火板13。电池单元2、热管理模块3、双向储能变流器4、bms电池管理模块5和ems能源管理模块6均安装于柜体11内部。电池单元2包括若干组储能电池21。热管理模块3包括用于对电池单元2进行冷却的液冷组件31,液冷组件31包括液冷机组311和多个安装在柜体11内部用于承载储能电池21的液冷承载板312。液冷承载板312内部中空开设有流通冷却液的液冷腔7,液冷机组311连接有多根出液管313和多根回液管314。液冷承载板312的液冷腔7宽度方向的一端与若干根出液管313连通,另一端与若干根回液管314连通。多个液冷承载板312上均滑动设有两个用于夹持固定储能电池21的夹持冷却板315,夹持冷却板315内部中空开设有流通冷却液的冷却腔8。冷却腔8长度方向的一端与若干根出液管313连通,另一端与若干根回液管314连通。通过热管理模块3的设置,液冷机组311和多个液冷承载板312配合设置,能够对电池单元2的每组储能电池21进行冷却,有助于提高储能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夹持冷却板315的设置,滑动设置在液冷承载上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储能电池组,辅助固定储能电池21的同时进一步对储能电池21进行冷却,避免出现电池单元2进行充电放电时散发大量热量导致电池单元2起火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储能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另外通过在柜体11以及柜门12内壁贴覆设置的防刺防火板13,能够有效提升储能系统整体抗刺防火性能,在外界发生意外撞击刺向柜体11时,防刺防火板13能够对柜体11进行加固,对柜体11内部的电池单元2进行保护。即使外界撞击刺破
柜体11,防火防刺防火板13能够对刺入柜体11的异物进行阻挡缓冲,有效避免刺入异物对柜体11内储能器件造成损伤。并且防火防刺防火板13能够有效隔离外界撞击柜体11产生的电火花进入柜体11,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安全性能的效果。
43.参照图3和图4,液冷腔7内沿液冷液流动方向设置有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支撑分流板71。液冷腔7在两个支撑分流板71分隔下依次形成截面呈梯形的第一液冷空腔72、第二液冷空腔73和第三液冷空腔74。其中第一液冷空腔72和第三液冷空腔74靠近出液管313的一端宽度大于靠近回液管314一端的宽度。第二液冷空腔73靠近出液管313的一端宽度小于靠近回液管314一端的宽度。通过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支撑分流板71的设置,能够对液冷腔7进行支撑加固,提升液冷支撑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两个支撑分流板71对液冷腔7进行分隔,在制冷液进入后由于第一液冷空腔72和第三液冷空腔74的宽度沿冷却液流动方向依次减小,因此在制冷液流入各个空腔内的速率恒定时,第一液冷空腔72和第三液冷空腔74内冷却液的流速因截面面积不断缩小而提高,即进入第一液冷空腔72和第三液冷空腔74内的冷却液在其前半段停留时间大于后半段的停留时间。同理进入第二液冷空腔73的冷却液流速因其截面面积不断增大而降低,即进入第二液冷空腔73的冷却液其前半段停留时间小于后半段的停留时间。进而使得进入第一液冷空腔72和第三液冷空腔74内的冷却液主要在前半段对储能电池21进行冷却降温,进入第二液冷空腔73的冷却液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主要在后半段对储能电池21进行冷却降温,使得储能电池21能够得到均匀冷却。避免出现冷却液在液冷腔7内匀速流动导致冷却液在前半段换热温度升高对后半段冷却效果不佳的现象,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热管理性能的效果。
44.参照图3和图5,冷却腔8内沿冷却液流动方向设置有两个相向设置呈括号形的弧形分流板81。冷却腔8在两个弧形分流板81分隔下依次形成第一冷却空腔82、第二冷却空腔83和第三冷却空腔84。通过弧形分流板81的设置,有效提高了夹持冷却板315的结构牢固性,同时对冷却腔8进行分割。在恒定速率向第一冷却空腔82、第二冷却空腔83和第三冷却空腔84内输送冷却液时,第一冷却空腔82和第三冷却空腔84内冷却液的因截面先变小再变大导致流速先增高再降低,即冷却液在第一冷却空腔82和第三冷却空腔84内的两端停留时间更长。同理第二空腔内冷却液的因截面先变大再变小导致流速先降低再增高,即冷却液在第二冷却空腔83内中部停留时间更长。进而使得第一冷却空腔82和第三冷却空腔84内冷却液主要在靠近出液管313和回液管314的两端停留对储能电池21进行降温冷却,第二冷却空腔83内的主要在冷却腔8中部对储能电池21进行降温冷却,实现对储能电池21的均匀冷却,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热管理性能的效果。
45.参照图6,多个液冷承载板312顶部和底部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辅助滑槽316,夹持冷却板315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辅助滑块317,辅助滑块317滑动设置在辅助滑槽316内。辅助滑槽316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滑杆318,导向滑杆318贯穿过辅助滑块317。通过辅助滑槽316和辅助滑块317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夹持冷却板315在冷却承载板上滑动稳定性,使得夹持冷却板315和冷却承载板能够稳定配合对储能电池21进行固定和冷却。使得储能系统的电池单元2能够安全稳定进行充放电工作,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防火安全性能的效果。
46.参照图6,辅助滑槽316的侧外侧槽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固定腰型孔319,固定腰型孔319内穿设有固定螺栓320。固定螺栓320与辅助滑块317螺纹连接且端部与导向滑杆
318抵接。通过固定腰型孔319和固定螺栓320的设置,能够对夹持冷却板315进行固定,使得两个夹持冷却板315对储能电池21进行稳定固定和冷却,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冷却防火性能的效果。
47.参照图7,防刺防火板13包括依次设置的多层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131、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132、金属网层133、第二耐高温弹性橡胶层134和多层第二高强度阻燃纤维层135。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131和第二高强度阻燃纤维层135均采用芳纶纤维编织而成。芳纶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132和第二耐高温弹性橡胶层134均采用硅橡胶制成。硅橡胶耐高温性能良好,能够在高温度环境下长期工作,有效对异物冲击力进行吸收缓解。通过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131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撞击柜体11产生电火花进入柜体11内部,提高安全可靠性。采用纤维、橡胶和金属三种材料复合形成防刺防火板13,在面对外界刺穿式撞击时,刺入异物首先被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131阻拦,此时刺入动能被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132吸收,有效遏制异物刺入趋势。当刺入异物动能较大时,第一高强度阻燃纤维层131由于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断裂,异物冲击力在防刺防火板13内部产生张力波,而张力波以连续的脉冲沿纤维的轴向传播,受到冲击的纤维与别的纤维通过橡胶及交错点的相互作用,使能量在相当大的面积上被吸收,有效遏制异物刺入趋势,具有较高的防刺穿性能。另外通过金属网层133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防刺防火板13基体性能,在外界异物刺入时对异物进行阻拦和限制,进一步提高防刺防火板13的防刺穿性能,达到有效降低储能系统受外界撞击刺穿起火概率的效果。
48.参照图7和图8,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132远离金属层的一侧分布设置有若干个半球形弹性颗粒136。通过设置若干个半球形弹性颗粒136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耐高温弹性橡胶层132缓冲回弹性能,有助于提高防刺防火板13的防刺穿性能。
49.参照图1和图7,热管理模块3包括电加热组件32,电加热组件32的输入端与金属网层133连接。电加热组件32根据指令向金属网层133输送电流对金属网层133进行加热进而对柜体11内部进行加热。通过电加热组件32的设置,热管理模块3能够在外界环境交底时,对金属网层133通电对柜体11内部进行升温加热,确保储能系统保持高效运行,达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运行效率的效果。另外在储能系统所在地外界环境长期较低时,也可在柜体11内部设置一层pi加热膜,并与电加热组件32连接,一边对柜体11内部环境进行加热升温,确保储能系统保持高效运行。
50.参照图1和图2,ems能源管理模块6和bms电池管理模块5共同连接有人机交互设备9,人机交互设备9包括触控显示器91和控制按钮92。通过人机交互设备9的设置,便于管理人员对储能系统进行管理和查看,有助于提高储能系统的管理效率。ems能源管理模块6通信连接有网络云平台10。通过网络云平台10的设置,便于管理人员实现远程管理储能系统,实现储能系统数据上传存储,进一步提高了储能系统管理效率和使用便捷性。
5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
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