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力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9-01 04:48: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运维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全国各地重点工程项目、标志性建筑/大型公共设施等大面积的智能建筑正向控制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操作人性化的发展。工程运维管理平台是保障工程功能正常效用的基础,对智能建筑工程内部的电力系统、环境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更高的温湿度控制精度、良好的内部空气质量、更快的保障反应能力等。
3.其中一些大型电力生产场所涉及的电力设备的数目较为庞大,需要工作人员对所有的电力设备进行定期巡视检查,最后对发生故障的设备信息进行记录,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护,其中在对设备进行巡检的过程中需要巡检人员对各个设备均需要巡检,在检查到需要维修维护的设备时,还需要通知维修人员到场进行维修维护,且不便于获取巡检设备维修维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可以便捷的对设备进行检修,并保证了设备可以正常工作,便于对大型电力场所进行设备管理,提升了电力生产建设的智能化运维管理。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包括巡检人员携带的移动端、带巡检的设备端、以及与所述移动端和所述设备端双向连接的服务器,所述设备端包括设于设备上的主控模块、双向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并用于检测设备外界信息及自身信息的数据采集模块、双向连接主控模块的通信模块、以及双向连接主控模块并用于显示识别信息的识别模块;
6.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位置信息、运行时的温度、设备本身老化情况、以及设备外界的湿度和烟尘浓度;
7.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显示主控模块发送用于识别巡查人员身份的识别信息。
8.所述巡检人员对设备巡检的过程如下:
9.步骤一:巡检人员在移动端上登录个人账号,通过移动端对巡检人员的巡检信息进行记录;
10.步骤二:巡检人员到达待检设备位置,通过待检设备上的识别单元获取识别信息,并将信息通过移动端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判定巡检人员是否到达指定待检设备位置,并等待服务器发送是否通过的信息指令;
11.步骤三:移动端获取服务器发送的否定指令时,服务器会重新发送巡检人员需要巡检的设备和并将规划好的路线发送至移动端上,巡检人员再次移动到指定待检设备的位置,并在移动端上输入识别信息,直到移动端获取服务器发送的确认信息为止;
12.步骤四:移动端获取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指令信息,巡检人员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或维修,并在对巡检设备检查或维修完毕后将检查或维修后的巡检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且巡检设备同步将获取的检查或维修后的自身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上。
13.所述巡检设备获取检查或维修后的自身设备信息过程如下:
14.第一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摄像头获取设备检查和维修后设备运行温度t1和设备表面面积s1;
15.第二步:通过主控模块连接的储存模块获取维修前设备运行温度t2和设备表面面积s2、以及设备正常工作时设备运行温度t和设备表面面积s;
16.第三步:获取|t-t1|与|t-t2|和|s-s1|与|s-s2|的差值t和s,并判断|t s|是值,当|t s|的值为零则巡检设备检查或维修通过可以正常工作,当|t s|的值不为零则巡检设备检查或维修不通过需要重新派遣工作人员对该设备进行巡检。
17.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gps定位装置、连接设于设备内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设于设备外部的湿度传感器和烟雾浓度传感器、以及连接设于外界且拍摄设备外部状态的摄像头。
18.所述巡检设备包括正常巡检设备和重点巡检设备,所述正常巡检设备包括使用时间小于10年的设备;所述重点巡检设备包括使用时间大于10年的设备。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巡检人员通过在移动端上输入识别模块显示的识别信息便于识别该设备是否为巡检人员需要巡检的设备,且服务器便于记录巡检设备的信息,避免了出现漏检的情况出现,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便于对设备自身和周围的信息进行检测,并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便于与巡检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维护后发送到服务器的信息进行对比验证,以便于保证设备检查维修维护的效果,避免出现经检修后的设备出现损坏或无法工作的情况,以便于服务器对电力场所各个设备的管理,提高了系统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减少了通过人工对每个设备进行巡检所消耗的大量时间,提高了巡检的效率,可以便捷的对设备进行检修,并保证了设备可以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力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简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巡检人员巡检设备流程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设备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5.请参阅图1-3,一种电力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包括巡检人员携带的移动端、带巡检的设备端、以及与移动端和设备端双向连接的服务器,设备端包括设于设备上的主控模
块、双向连接主控模块并用于检测设备外界信息及自身信息的数据采集模块、双向连接主控模块的通信模块、以及双向连接主控模块并用于显示识别信息的识别模块;
26.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位置信息、运行时的温度、设备本身老化情况、以及设备外界的湿度和烟尘浓度;
27.识别模块用于显示主控模块发送用于识别巡查人员身份的识别信息。
28.如图1和3所示,其中服务器与设备端和移动端之间通过无线通信,从而便于服务器与设备端和移动端之间信息的传递,设备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设备自身信息数据、位置信息数据和外界信息数据,并将信息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便于验证巡检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的效果,与巡检人员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起到对比验证的效果,以便于保证设备巡检维修维护的效果,便于服务器的对大型电力场所各个设备智能化的运维管理,移动端携带于巡检人员身上,一方面用于显示记录巡检人员的路线和上传巡检设备信息,另一方面用于验证巡检设备是否正确,避免巡检人员巡检路线错误,提高了巡检人员巡检的效率,可以便捷的对设备进行检修,并保证了设备可以正常工作,便于对大型电力场所进行设备管理,提升了电力生产建设的智能化运维管理。
29.巡检人员对设备巡检的过程如下:
30.步骤一:巡检人员在移动端上登录个人账号,通过移动端对巡检人员的巡检信息进行记录;
31.步骤二:巡检人员到达待检设备位置,通过待检设备上的识别单元获取识别信息,并将信息通过移动端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判定巡检人员是否到达指定待检设备位置,并等待服务器发送是否通过的信息指令;
32.步骤三:移动端获取服务器发送的否定指令时,服务器会重新发送巡检人员需要巡检的设备和并将规划好的路线发送至移动端上,巡检人员再次移动到指定待检设备的位置,并在移动端上输入识别信息,直到移动端获取服务器发送的确认信息为止;
33.其中当服务器获取巡检人员发送的信息为错误的设备识别信息时,发送指令到巡检人员的移动端上,并将纠正后的路线一并发送至移动端,以便于巡检人员快速纠正路线,前往正确的路线对设备进行巡检,降低由于路线错误所浪费的时间。
34.步骤四:移动端获取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指令信息,巡检人员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或维修,并在对巡检设备检查或维修完毕后将检查或维修后的巡检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且巡检设备同步将获取的检查或维修后的自身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上。
35.其中巡检人员通过移动端便于将经过维修维护设备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进行记录备份,且设备也通过通信模块将自身维修维护前后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便于服务器对各个数据进行对比,获取设备维修维护情况,若无法维修或修不好的话,服务器发送指令到另一个移动端上派遣别的巡检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以便于保证设备可以正常使用,提高了服务器对电力场所设备的智能化运维。
36.巡检设备获取检查或维修后的自身设备信息过程如下:
37.第一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摄像头获取设备检查和维修后设备运行温度t1和设备表面面积s1;
38.第二步:通过主控模块连接的储存模块获取维修前设备运行温度t2和设备表面面积s2、以及设备正常工作时设备运行温度t和设备表面面积s;
39.第三步:获取|t-t1|与|t-t2|和|s-s1|与|s-s2|的差值t和s,并判断|t s|是值,当|t s|的值为零则巡检设备检查或维修通过可以正常工作,当|t s|的值不为零则巡检设备检查或维修不通过需要重新派遣工作人员对该设备进行巡检。
40.数据采集模块连接gps定位装置、连接设于设备内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设于设备外部的湿度传感器和烟雾浓度传感器、以及连接设于外界且拍摄设备外部状态的摄像头。
41.其中gps定位装置用于采集设备位置信息,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设备内部工作时的温度,以便于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持续性观察,以便于在设备出现问题时派遣巡检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设备外界的湿度大小,摄像头用于采集设备外部的情况,以便于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起到相互验证的作用。
42.巡检设备包括正常巡检设备和重点巡检设备,正常巡检设备包括使用时间小于10年的设备;重点巡检设备包括使用时间大于10年的设备。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