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程地质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1 02:27: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地质勘察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地质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地质勘察人员在将进行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场地的每一处进行详细的测绘,包括地面或坡面的岩石组成、坡面的倾斜角度、岩石的裂隙纹理、岩石的风化程度等,通常需要在地面和坡面之间架设相关的测绘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岩石取芯仪器、声呐探测器等。
3.为了降低落石对勘察人员和测绘仪器的影响,勘察人员通常在坡面和测绘仪器之间设置防护板,用于防止坡面上的落石和勘察人员或测绘仪器的发生接触,但是勘察人员通常不便于根据坡面的倾斜角度,对防护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勘察人员根据坡面的倾斜角度对防护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地质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程地质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地质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防护板相互铰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防护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杆和升降杆,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支撑杆的顶面开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杆的一端滑动安装于所述升降腔内,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滑块,所述防护板上安装有导杆,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导杆上,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沿竖向滑动的驱动机构。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勘察人员需要调整防护板的倾斜角度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杆沿竖向移动,使得升降杆推动防护板沿着防护板和固定板的铰接点转动,从而能够根据坡面的倾斜角度对防护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这样使得防护板能够有效地对测绘仪器和勘察人员进行防护。
7.在升降杆推动防护板转动的过程中,升降杆推动滑块沿导杆滑动,这样降低了滑块和升降杆对防护板转动的干扰。
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杠、驱动轴、锥齿轮一以及锥齿轮二,所述丝杠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腔内,所述升降杆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杠,所述支撑杆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升降腔,所述驱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伸出所述支撑杆设置,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升降腔,所述锥齿轮一同轴连接于所述驱动轴伸入所述升降腔的一端,所述锥齿轮二同轴连接于所述丝杠,所述锥齿轮一和所述锥齿轮二相互啮合。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勘察人员需要调整防护板的倾斜角度时,通过转动驱动轴,
驱动轴带动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驱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带动丝杠转动,丝杠驱动升降杆沿竖向滑动,使得升降杆能够推动防护板转动,从而能够对防护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板收纳的收纳槽一,所述导杆安装于所述收纳槽一内,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升降杆收纳的收纳槽二,所述支撑杆转动安装于所述收纳槽二内,所述升降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滑块。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勘察人员完成勘察作业之后,首先将滑块从升降杆上分离,然后通过转动驱动轴,使得升降杆向升降腔内滑动,再将支撑杆转动至收纳槽二内,最后将固定板转动至收纳槽一内,这样减小了本装置的所占空间,从而便于本装置的携带。
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连通于所述收纳槽二,所述空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锁销,所述支撑杆的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板内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限位锁销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的驱动组件。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勘察人员需要通过本装置进行防护时,先将固定板转动至收纳槽一外,然后将支撑杆转动至收纳槽二外,在勘察人员将支撑杆转动至收纳槽二外之后,通过驱动组件将限位锁销插接于限位槽内,完成支撑杆的固定,这样不仅降低了在勘察人员转动驱动轴时,支撑杆发生转动的可能性,还提升了支撑杆的稳定性。
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簧、挡板以及滑动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锁销,所述滑动板滑动安装于所述限位锁销,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挡板和滑动板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板。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勘察人员转动支撑杆的过程中,向支撑杆一侧推动滑动板,在此过程中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限位槽正对于限位锁销时,限位锁销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支撑杆所在一侧滑动并插接于限位槽内,从而完成支撑杆的固定。
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联动齿轮,所述滑动板上安装有齿条,所述联动齿轮和齿条相互啮合。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勘察人员向外转动支撑杆的过程中,支撑杆上的联动齿轮也随之转动,联动齿轮驱动齿条向靠近支撑杆的一侧移动,齿条带动滑动板向靠近支撑杆的一侧移动,此时由于限位锁销抵接于支撑杆,滑动板将压缩弹簧,而当限位槽正对于限位锁销时,限位锁销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支撑杆所在一侧滑动并插接于限位槽内,从而完成支撑杆的固定。
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的周面开设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连通于所述空腔,所述解锁槽内滑动安装有解锁杆,所述解锁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锁销。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勘察人员需要将支撑杆转动至收纳槽二内时,首先牵拉解锁杆,解锁杆带动限位锁销向远离支撑杆的一侧滑动,使得限位锁销从限位槽内脱离,以解除限位锁销对支撑杆的固定,此时即可将支撑杆转动至收纳槽二内,完成支撑杆的收纳。
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锚固孔,所述锚固孔贯穿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锚固孔内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勘察人员将固定板转动至收纳槽一外之后,将插杆穿过锚固孔并插设于地面上,降低了本装置在地面上发生位移的可能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杆沿竖向移动,使得升降杆推动防护板沿着防护板和固定板的铰接点转动,从而能够根据坡面的倾斜角度对防护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2、当勘察人员完成勘察作业之后,首先将滑块从升降杆上分离,然后通过转动驱动轴使得升降杆向升降腔内滑动,再将支撑杆转动至收纳槽二内,最后将固定板转动至收纳槽一内,这样减小了本装置的所占空间,从而便于本装置的携带;3、在勘察人员转动支撑杆的过程中,限位锁销能够自动插接于限位槽内,这样不仅降低了在勘察人员转动驱动轴时,支撑杆发生转动的可能性,还提升了支撑杆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防护板和固定板的构造;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示意滑块和导杆的构造;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示意丝杠、驱动轴、锥齿轮一以及锥齿轮二的构造;图4是图1中沿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示意锚固孔、放置槽以及联动齿轮的构造;图5是图4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示意挡板、弹簧、滑动板以及限位锁销的构造;图6是图1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示意解锁杆和解锁槽的构造。
24.附图标记说明:1、防护板;11、导杆;12、收纳槽一;2、固定板;21、收纳槽二;22、空腔;23、限位锁销;231、齿条;24、解锁槽;241、解锁杆;25、锚固孔;251、插杆;26、放置槽;3、支撑杆;31、升降腔;32、通孔;33、限位槽;4、升降杆;41、滑块;5、驱动机构;51、丝杠;52、驱动轴;521、手轮;53、锥齿轮一;54、锥齿轮二;6、驱动组件;61、弹簧;62、挡板;63、滑动板;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一种工程地质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参照图1所示,一种工程地质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1,防护板1上安装有两个固定板2,两个固定板2位于防护板1的同一侧,且两个固定板2均和防护板1相互铰接,由于两个固定板2的结构相同,以下仅对其中一个固定板2和相应的结构进行展开描述。
27.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固定板2和防护板1之间安装有支撑杆3和升降杆4,支撑杆3和升降杆4的横截面皆为方形,支撑杆3的一端呈圆弧状,且支撑杆3呈圆弧状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板2上,支撑杆3的顶面竖直开设有升降腔31,升降腔31的横截面呈方形,升降杆4的一端沿竖向滑动安装于升降腔31内,升降杆4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块41,滑块41通过螺栓可拆卸的铰接于升降杆4,防护板1上固定连接有导杆11,滑块41沿导杆11的轴向滑动安装于导杆11。
28.参照图1和图3所示,支撑杆3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杆4沿竖向滑动的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转动丝杠51、驱动轴52、锥齿轮一53以及锥齿轮二54。丝杠51竖直设置,且丝杠51的底部转动安装于升降腔31的底面内壁,升降杆4螺纹连接于丝杠51。支撑杆3的周面开设有连通于升降腔31的通孔32,且通孔32水平设置,驱动轴52转动安装于通孔32内,驱动轴52的一端伸出支撑杆3设置,驱动轴52伸出支撑杆3的一端安装有手轮521,驱动轴52的另一端伸入升降腔31,锥齿轮一53同轴连接于驱动轴52伸入升降腔31的一端,锥齿轮二54同轴连接于丝杠51,锥齿轮一53和锥齿轮二54相互啮合。
29.当勘察人员需要根据坡面倾斜角度,对防护板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时,通过转动手轮521,手轮521带动驱动轴52转动,驱动轴52带动锥齿轮一53转动,锥齿轮一53驱动锥齿轮二54转动,锥齿轮二54带动丝杠51转动,丝杠51驱动升降杆4沿竖向滑动,使得升降杆4能够推动防护板1转动,从而能够根据坡面的倾斜角度对防护板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使得防护板1能够有效地对测绘仪器和勘察人员进行防护。
30.参照图1和图4所示,防护板1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供固定板2收纳的收纳槽一12,导杆11沿收纳槽一12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收纳槽一12内,且固定板2能够转动至收纳槽一12内。固定板2靠近防护板1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供支撑杆3和升降杆4收纳的收纳槽二21,支撑杆3靠近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支撑杆3通过转轴7转动安装于收纳槽二21内。收纳槽二21的内壁开设有放置槽26,放置槽26用于收纳手轮521。
31.当勘察人员完成勘察作业之后,首先拆除升降杆4和滑块41之间的螺栓,以解除升降杆4和滑块41的连接,然后转动手轮521,使得升降杆4向升降腔31内移动,直至升降杆4和支撑杆3的有效长度小于收纳槽二21的长度,再将支撑杆3二转动至收纳槽二21内,并且手轮521能够随支撑杆3转动至放置槽26内,最后将固定板2转动至收纳槽一12内,这样减小了本装置的所占空间,不仅便于本装置的携带,而且还降低了在运输过程中本装置受损的可能性。
32.参照图1、图5以及图6所示,固定板2内开设有连通于收纳槽二21的空腔22,空腔22内沿空腔22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限位锁销23,支撑杆3的周面开设有供限位锁销23插接的限位槽33,固定板2内设置有用于配合限位锁销23插接于限位槽33内的驱动组件6,勘察人员通过驱动组件6将限位锁销23插接于限位槽33内之后,再转动手轮521,这样不仅降低了在勘察人员转动驱动轴52时,支撑杆3发生转动的可能性,还提升了支撑杆3的稳定性。固定板2的周面开设有连通于空腔22的解锁槽24,解锁槽24内沿限位锁销23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解锁杆241,解锁杆241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锁销23,勘察人员能够通过牵拉解锁杆241,解锁杆241带动限位锁销23向远离支撑杆3的一侧滑动,使得限位锁销23从限位槽33内脱离,以解除限位锁销23对支撑杆3的固定。
33.参照图4和图5所示,驱动组件6包括套设于限位锁销23上的弹簧61、固定连接于限位锁销23的挡板62以及滑动安装于限位锁销23上的滑动板63,滑动板63的滑动方向和限位锁销23的长度方向一致,弹簧61位于挡板62和滑动板63之间,且弹簧6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挡板62,弹簧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板63。滑动板63上固定连接有齿条231,支撑杆3的转轴7上安装有联动齿轮,联动齿轮位于齿条231的上方,联动齿轮和齿条231相互啮合。
34.在勘察人员向外转动支撑杆3的过程中,支撑杆3上的联动齿轮也随之转动,联动齿轮驱动齿条231向靠近支撑杆3的一侧移动,齿条231带动滑动板63向靠近支撑杆3的一侧
移动,此时由于限位锁销23沿着支撑杆3底部的弧形外壁滑动,滑动板63将压缩弹簧61,而当限位槽33正对于限位锁销23时,限位锁销23在弹簧61的弹力作用下,向支撑杆3所在一侧滑动并插接于限位槽33内,从而完成支撑杆3的固定。
35.参照图1和图4所示,固定板2上竖直开设有锚固孔25,锚固孔25贯穿固定板2设置,锚固孔25内插设有插杆251,插杆251可拆卸安装于固定板2。勘察人员通过将插杆251穿过锚固孔25并插设于地面上,降低了本装置在地面上发生位移的可能性,从而能够对勘察人员和测绘仪器进行有效防护。当勘察人员完成勘察作业之后,能够将插杆251从锚固孔25内抽出,以便于固定板2的收纳。
36.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勘察人员需要根据坡面倾斜角度,对防护板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时,首先将固定板2转动至收纳槽一12以外,接着将插杆251穿过锚固孔25并插设于地面上;然后将支撑杆3转动至收纳槽二21以外,在支撑杆3转动的过程中,支撑杆3上的联动齿轮也随之转动,联动齿轮驱动齿条231向靠近支撑杆3的一侧移动,齿条231带动滑动板63向靠近支撑杆3的一侧移动,此时由于限位锁销23沿着支撑杆3底部的弧形外壁滑动,滑动板63将压缩弹簧61,而当限位槽33正对于限位锁销23时,限位锁销23在弹簧61的弹力作用下,向支撑杆3所在一侧滑动并插接于限位槽33内,从而完成支撑杆3的固定。
37.接着转动手轮521,手轮521带动驱动轴52转动,驱动轴52带动锥齿轮一53转动,锥齿轮一53驱动锥齿轮二54转动,锥齿轮二54带动丝杠51转动,丝杠51驱动升降杆4沿竖向滑动,然后通过螺栓将升降杆4和滑块41连接起来,这样就完成了本装置的安装,此时勘察人员即可通过转动手轮521来调节防护板1的倾斜角度。
38.而当勘察人员完成勘查作业之后,首先将插杆251从锚固孔25内抽出,再拆除升降杆4和滑块41之间的螺栓,然后通过反向转动手轮521,将升降杆4滑动中升降腔31内,接着牵拉解锁杆241,以解除限位锁销23对支撑杆3的固定,此时,将支撑杆3转动至固定板2的收纳槽二21内,将固定板2转动至防护板1的收纳槽一12内,从而减小本装置的所占空间,这样不仅便于携带,还不易受损。
3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次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