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清洁基站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08:36: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基站。


背景技术:

2.目前,清洁设备(如拖地机、扫地机器人等)大多通过清洁基站进行自清洁,从而解放使用者的双手,使得清洁设备清洗过程更加智能便捷。然而,现有的清洁基站通常通过单独设置风扇、加热装置对清洁设备的清洁部件(如滚刷等)进行风干,这不仅占用清洁基站的体积,而且使得清洁基站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清洁基站,用以解决现有清洁基站中风干、加热机构成本高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用于与清洁设备对接,包括:
6.污水桶;
7.对接空间,以备对接所述清洁设备;
8.气流通道,连接所述污水桶与所述对接空间,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由所述污水桶流向所述对接空间的气流;
9.风机,与所述气流通道连接,为所述气流提供动力。
10.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
11.所述污水桶通过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12.所述对接空间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13.如此设置,风机在污水桶形成抽吸负压的同时,通过排风口将风机排出的气流导向对接空间,从风机排出的气流不仅具有足够大的风速,而且携带有风机的工作散热,高速的热风吹向清洁部件能够对其进行烘干,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清洁设备的制造成本,还能够减小清洁基站的体积,提高清洁基站的使用体感。
14.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空间设有多个排风口;
15.所述出风通道设有一个进气口以及与所述排风口数量相同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风口一对一连通。
16.如此设置,能够提高清洁部件的风干效率。
17.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清水桶、上壳体和下壳体;
18.所述上壳体设有装配容腔,所述污水桶、风机、进风通道、清水桶安装于装配容腔内;
19.所述下壳体位于上壳体下方,开设有所述对接空间、排风口。
20.如此设置,使得清洁基站布局更为紧凑合理,亦方便清洁设备进入对接空间与清
洁基站进行对接。
21.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通道沿所述装配容腔底部边缘延伸至所述下壳体内与所述排风口连通。
22.如此设置,尽可能减小了出风通道占用装配容腔的体积,避免出风通道在装配容腔内纵横交错,影响其他部件的装配和维护,使得上壳体内布局更紧凑。
23.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环绕部和延伸部;
24.所述环绕部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并沿所述装配容腔底部边缘设置;
25.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环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风口连通。
26.如此设置,能够使得风机排出的气体更快、更流畅地进入对接空间。
27.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桶、污水桶分设于所述风机的左右两侧;
28.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风机的顶部;
29.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风机的底部,且靠近所述装配容腔的侧壁。
30.如此设置,使得上壳体布局更为紧凑合理,体积更小。
31.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包括侧壁部和底板部;
32.所述侧壁部的上端与所述上壳体底部连接,所述侧壁部的下端与所述底板部连接,所述上壳体、侧壁部、底板部共同限位出所述对接空间;
33.所述侧壁部的内侧壁开设有所述排风口。
34.如此设置,方便清洁设备进入、停靠至对接空间,亦使排风口排出的气流尽快导向清洁部件。
35.进一步地,所述侧壁部的内侧壁设有清水接口和充电接口,所述清水接口与清水桶连通;
36.所述侧壁部的内侧壁为半圆弧侧壁,弧心角为α,0
°
<α≤180
°

37.所述底板部设有污水接口,所述污水接口与所述污水桶连通;
38.所述底板部上设有清洗槽和斜坡部,所述清洗槽位于所述侧壁部、斜坡部之间;
39.所述清洗槽内设有刮蹭部,所述清洗槽的槽底周围设有槽侧壁,所述槽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污水接口的高度;
40.所述斜坡部设有防滑条和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清洗槽与防滑条之间。
41.如此设置,方便清洁设备与清洁基站对接,提高清洁设备的对接效率和自清洁效果。
4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部包括支撑部和活动板,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侧壁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支撑部可拆卸连接;
43.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所述污水接口、清洗槽、刮蹭部、斜坡部、防滑条和定位槽。
44.如此设置,方便整体对清洗槽、刮蹭部、防滑条、定位槽的清洁,使清洁基站清洁过程更快捷方便,提高清洁基站的使用体感。
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的有益效果之一:通过风机排出的气流对清洁部件进行风干,无需单独设置风扇、加热器这些用于烘干清洁部件的部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清洁基站的制造成本,还能够减小清洁基站的体积,提高清洁基站的使用体验。
46.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
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47.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48.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清洁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清洁基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50.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清洁基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51.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清洁基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52.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清洁基站的去除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53.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54.附图标记:
55.1-污水桶;2-对接空间;201-排风口;3-风机;31-进风通道;32-出风通道;321-环绕部;322-延伸部;4-清水桶;41-水泵;5-上壳体;51-盖体;6-下壳体;61-侧壁部;611-清水接口;612-充电接口;613-透光区;62-底板部;62a-支撑部;62b-活动板;621-污水接口;622-清洗槽;623-刮蹭部;624-斜坡部;625-防滑条;626-定位槽;627-卡槽;628-污水吸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8.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
……
上方”、“下”和“在
……
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59.本实用新型通常的工作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可以倾斜,也可以水平。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放置在水平面上,并在水平面上使用,并以此限定“高低”和“上下”。
6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清洁基站,能够与清洁设备(如拖地机、扫地机器人等)对接,对接完成后清洁设备在所述清洁基站能够进行清水补给、排放污水、自清洁、充电等操作。
61.如图1~图6所示,所述清洁基站包括:
62.污水桶1;
63.对接空间2,以备对接所述清洁设备;
64.气流通道,连接所述污水桶1与所述对接空间2,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由所述污水桶1流向所述对接空间2的气流;
65.风机3,与所述气流通道连接,为所述气流提供动力。
66.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站,通过风机3将气流对位于对接空间2内的清洁设备的清洁部件进行风干,风机3在污水桶1内形成抽吸负压的同时,将气流导向对接空间2,且导向对接空间2的气流携带有风机3的工作散热,该气流能够对清洁部件进行烘干,故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站无需单独设置风扇、加热器这些用于烘干清洁部件的部件,就能实现对清洁部件的烘干,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清洁设备的制造成本,还能够减小清洁基站的体积,提高清洁基站的使用体感。
6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清洁部件是指清洁设备用于清洁待清洁面的部件,如滚刷、抹布等。
68.具体地,风机3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气流通道包括进风通道31和出风通道32;污水桶1通过进风通道31与进风口连通,以备在污水桶1内形成抽吸负压;对接空间2设有排风口201,排风口201通过出风通道32与出风口连通,排风口201朝向对接后清洁设备的清洁部件所在的位置,以备对清洁部件进行风干。
69.优选地,风机3为大功率的风机。
70.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3排出的气流对清洁部件进行风干,即风机3在污水桶1形成抽吸负压的同时,通过排风口201将风机3排出的气流导向对接空间2,从风机3排出的气流不仅具有足够大的风速(因为若在污水桶1内形成抽吸负压,风机3需为大功率风机,具有较高的进风、出风速度),而且携带有风机3的工作散热,高速的热风吹向清洁部件能够对其进行烘干。
71.为了提高清洁部件的风干效率,对接空间2设有多个排风口201,多个排风口201均朝向对接后清洁部件所在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对接空间2设有两个排风口201,两个排风口201分别朝向对接后清洁部件的两端。
72.为使清洁基站布局紧凑合理,风机3的进风口通过进风通道31与污水桶1连通;风机3的出风口通过出风通道32与排风口201连通,具体地,出风通道32设有一个进气口以及与排风口201数量相同的出气口,进气口与出风口连通,出气口与排风口201一对一连通。
73.清洁基站还包括清水桶4、上壳体5和下壳体6。
74.上壳体5设有装配容腔,风机3、污水桶1、清水桶4、进风通道31安装于装配容腔内。上壳体5包括可拆卸设置的盖体51,以备打开、关闭装配容腔,方便维护更换装配容腔的部件。本实施例中,盖体51位于上壳体5的顶部。
75.下壳体6位于上壳体5下方,开设有所述对接空间2以及所述排风口201。
76.出风通道32沿上壳体5的装配容腔底部边缘延伸至下壳体6内与排风口201连通,以尽可能减小出风通道32占用装配容腔的体积,避免出风通道32在装配容腔内纵横交错,影响其他部件的装配和维护,使得上壳体5内布局更紧凑。
77.具体地,出风通道32包括环绕部321和延伸部322,环绕部321与出风口连通,并沿装配容腔底部边缘设置;延伸部322位于下壳体6内,延伸部322的一端与环绕部321连接,延伸部322的另一端与排风口201连通。即出风通道32的进气口设于环绕部321上,进气口与出风口连通,出风通道32的出气口设于延伸部322上,出气口与排风口201连通。
78.本实施例中,出风通道32包括两个延伸部322,环绕部321的形状为“u”型,进气口开设于“u”型底部,“u”的两端分别与延伸部322连接,即延伸部322由“u”型的一端延伸至排风口201处。
79.优选地,环绕部321与延伸部322连接处采用弧形过渡,以保证风机3排风顺畅,避免在弯曲处形成涡流影响排气。
80.需要说明的是,环绕部321可以与装配容腔腔壁贴紧设置,也可以嵌设或埋设于装配容腔腔壁内。
81.为了使上壳体5的布局更紧凑、体积更小,清水桶4、污水桶1分设于风机3的左右两侧,进风口位于风机3的顶部,出风口位于风机3的底部,且出风口靠近装配容腔的侧壁。
82.为方便清洁设备进入、停靠至对接空间2,对接空间2至少一个方向的侧面敞开,具体地,下壳体6包括侧壁部61和底板部62,侧壁部61的上端与上壳体5底部连接,侧壁部61的下端与底板部62连接,即上壳体5底部、侧壁部61、底板部62共同限位出所述对接空间,侧壁部61的内侧壁(朝向清洁设备的一侧)与清洁设备相适配。
83.本实施例中,侧壁部61的内侧壁为半圆弧侧壁(内侧壁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所述横截面与清洁基站底部端面平行),弧形朝向对接后清洁设备所在的位置,弧心角为α,0
°
<α≤180
°

84.排风口201开设于侧壁部61的内侧壁上,从排风口201排出的气流吹向对接后清洁设备的清洁部件。
85.侧壁部61内侧壁设有清水接口611和充电接口612,清水接口611与清水桶4连通;充电接口612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可以为市电,也可以为大功率充电电池。
86.底板部62设有污水接口621,污水接口621与污水桶1连通。
87.为了清洁基站布局紧凑合理,清水接口611与清水桶4之间设有清水通道,污水接口621与污水桶1之间设有污水通道。
88.清洁设备包括污水箱、清水箱和充电端,当清洁设备与清洁基站对接成功后,清水接口611与清水箱连通,以备清水桶4通过清水通道由清洁接口611为清水箱补充清水;污水接口621与污水箱连通,以备将污水箱内的污水、固体杂物吸入由污水接口621经污水通道吸入污水桶1内;充电接口612与充电端电连接,以备为清洁设备提供电能,对清洁设备进行充电。
89.本实施例中,侧壁部61上设有两个充电接口612,清水接口611设置于充电接口612之间,充电接口612位于两个排风口201之间。
90.清洁基站设有水泵41,以将清水桶4内清水泵向清水接口611,为清水桶4向清水箱补给清水提供动力,具体地,水泵41位于清水通道上,安装于装配容腔内。
91.清洁基站设有对接部件,以备清洁设备与清洁基站正确对接。本实施例中,对接部件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对接原理及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对接部件嵌设于侧壁部61内,且侧壁部61内侧壁与对接部件对应的位置设有透光区613,在不影响对接部件光路的同时,起到保护对接部件的作用,避免清洁设备与清洁基站对接过程中对接部件可能出现的损耗。
92.底板部62上设有清洗槽622,以备清洁设备的清洁部件在清洗槽622内进行自清洁。
93.为了提高清洁部件在清洗槽622内的清洗效果,清洗槽622内设有刮蹭部623,清洁部件转动或滚动时在刮蹭部623处进行刮蹭,使清洁部件上的脏污更易被清洗下来。刮蹭部623与清洗槽622槽底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刮蹭部623可拆卸设置在清洗槽622的槽底,以便清洗维护。
94.优选地,刮蹭部623的材质硬度大于清洁部件清洁面(清洁部件与待清洁面直接接触的面)的材质硬度,以使刮蹭部623具有较好的刮蹭效果,提高清洁设备在清洁基站的自清洁效果。本实施例中,刮蹭部623包括梳齿和/或多个突起。
95.需要说明的是,清洁设备对接至清洁基站后,刮蹭部623的位置与的清洁部件相对应,即对接完成后,清洁部件位于清洗槽622内,且与刮蹭部623接触。
96.为了避免清洗槽622内的污水漫出,清洗槽622具有一定高度的槽侧壁,槽侧壁环绕于槽底周围,槽侧壁围设于刮蹭部623外侧。
97.本实施例中,污水接口621位于清洗槽622内,即污水接口621设置于清洗槽622的槽底。为避免清洗槽622内的污水进入污水接口621,污水接口621的进口高度(流体进口端面到清洗槽622槽底的距离)大于清洗槽622的槽侧壁的高度,或/和污水接口621的进口环设有密封圈,以保证污水箱与污水桶密封对接。
98.需要说明的是,清洁设备在清洁基站自清洁过程,在清洗槽622内产生的污水由清洁设备吸收存储于污水箱内。
99.本实施例中,清洗槽622位于上壳体5的正下方,清洗槽622的槽侧壁与侧壁部61的内侧壁连接,或者清洗槽622的槽侧壁构成侧壁部61内侧壁的一部分,排风口201朝向刮蹭部623。
100.由于清洗槽622底部还设有污水通道等部件,清洗槽622的槽底具有一定高度,为了方便清洁设备对接,底板部62还包括斜坡部624,斜坡部624与清洗槽622连接,清洗设备通过斜坡部624行至对接空间2内部,实现与清水接口611、充电接口612和污水接口621对接,清洁部件进入清洗槽622内。
101.为避免清洁设备在斜坡部624上打滑,斜坡部624设有防滑条625,防滑条625上设有防滑条纹或者其他防滑纹路,防滑条625与清洁设备的行走轮相适配,即清洁设备在斜坡部624上时,行走轮在防滑条625上行走,起到防滑效果。
102.为了使清洁设备稳定地停靠在对接空间2内,为了对清洁设备进行定位,斜坡部624设有定位槽626,定位槽626与防滑条625连接,定位槽626位于清洗槽622与防滑条625之间,防滑条625由斜坡部624底端延伸至定位槽626。当行走轮沿防滑条625进入定位槽626内时,清洁设备正好与清洁基站完成对接,清洁设备刚好与清水接口611、充电接口612和污水接口621实现对接,清洁部件进入清洗槽622内与刮蹭部623接触。
103.为防止行走轮陷死在定位槽626内,定位槽626内设有防滑纹路,以便清洁设备能够顺利离开清洁基站。
104.为了方便清洗底板部62,底板部62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又为了避免底板部62整体拆卸后清洁基站不稳定,底板部62包括支撑部62a和活动板62b,支撑部62a与侧壁部61固定连接,活动板62b与支撑部62a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支撑部62a与侧壁部61一体成型,加强清洁基站的机械强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活动板62b是可以整体移动的部件,其整体可拆卸设置于支撑部62a上。
105.活动板62b上设有污水接口621、清洗槽622、刮蹭部623、斜坡部624、防滑条625和定位槽626,以便整体进行清洗、维护。活动板62b底部设有用于与支撑部62a可拆卸连接的装配凸起。
106.支撑部62a上设有与装配凸起相适配的卡槽627,将活动板62b的装配凸起嵌入卡槽627内实现活动板62b可拆卸装配至支撑部62a上。为了提高支撑部62a与活动板62b之间的连接强度,支撑部62a与活动板62b设有多组相适配的装配凸起和卡槽627,且多组装配凸起和卡槽627均匀分布于支撑部62a与活动板62b连接边缘。
107.支撑部62a上还设有污水吸入口628,污水吸入口628通过污水通道与污水桶连通,污水吸入口628与污水接口621相适配,使污水接口621与污水桶连通。当活动板62b安装至支撑部62a上后,污水吸入口628与污水接口621密封连通。
108.清洁设备与清洁基站对接完成后,清洁设备的自清洁过程:打开风机3,抽吸污水箱内的污水导入污水桶1内,清水桶4向清水箱注水,清水箱向清洁部件注水,清洁部件高速旋转或转动在清洗槽622内进行器清洗,清洗后的污水由污水箱吸走,清洁部件旋转或转动第一预设时间后,清水箱停止向清洁部件注水,风机3继续运行,持续抽吸污水的操作,大风力持续带着污水箱及污水管道残余水分,排风口对着高速旋转或转动的清洁组件持续吹风,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后,风机3停止运行,清洁设备的自清洁过程结束,此时清洁部件已被烘干。
10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