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拉链布带、拉链及使用该拉链的制品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01:53: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链布带、拉链及使用该拉链的制品。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市场实际应用中,拉链行业所采用的拉链布带均采用涤纶丝材质作为经线与纬纱在织带机上交织形成的交织物,通常情况下拉链布带具有透气性比较差的缺点,不适合应用在鞋子等要求具有透气性的产品上,从而影响到了用拉链代替鞋带紧固鞋子的应用市场范围。
3.因此,为了解决拉链产品透气性能差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拉链布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布带、拉链及使用该拉链的制品,透气性好,孔眼小,不影响拉链的整体外观,符合使用需求。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提供一种拉链布带,拉链布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设置链牙,所述第三区域被配置为与制品连接,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开孔区域,所述开孔区域的经线组错位抱绞同一纬线组以形成侧向透气孔,每组所述经线组对应设置至少一根间隔经线,所述间隔经线横跨所述纬线组的数量大于1组。
7.作为上述的拉链布带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经线组包括至少一个经线单元,每个所述经线单元包括两根经线。
8.作为上述的拉链布带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经线单元的两根所述经线之间均设有一根所述间隔经线。
9.作为上述的拉链布带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纬线组包括1根-2根纬线。
10.作为上述的拉链布带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每根所述间隔经线横跨3根-6根所述纬线。
11.作为上述的拉链布带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为所述拉链布带宽度的56%-61%。
12.作为上述的拉链布带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区域的经线设有8根-16根,所述第二区域的经线设有26根-42根,所述第三区域的经线设有8根-16根。
13.提供一种拉链,包括拉链拉头、两条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所述拉链带上的链牙,所述两列链牙通过所述拉链拉头连接,两条所述拉链带中至少有一条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布带。
14.提供一种制品,包括制品本体及上述的述的拉链,所述拉链布带的第三区域与所述制品本体连接。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针对现有技术中,拉链布带具有透气性比较差的缺点,不适合应用在鞋子等要求具有透气性的产品上,从而影响到了用拉链代替鞋带紧固鞋子的应用市场范围的问题。
37.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拉链包括拉链拉头5、两条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拉链带上的链牙,两列链牙2的一端通过插销4连接,两列链牙2之间设有拉链拉头5,拉动拉链拉头5实现两列链牙2的连接或分离,设置的插销4能防止拉链拉头5脱离链牙2。链牙2的另一端设有u形上止件6,避免拉链拉头5脱离链牙2。
38.参照图1-图4所示,上述的拉链带中的至少一个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拉链布带1,具体地,拉链布带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域11、第二区域12和第三区域13,具体地,第一区域11用于与链牙2连接,第三区域13被配置为与制品连接。第一区域11、第二区域12和第三区域13分别由经线14和纬线15编织而成,且第二区域12具有开孔区域,开孔区域的经线组错位抱绞同一纬线组以形成有侧向透气孔16,每组经线组对应设置至少一根间隔经线142,间隔经线142横跨纬线组的数量大于1组。
39.本实施例提供的拉链布带的第二区域12具有透气性,第三区域13与制品连接,第一区域11与链牙2连接,不影响拉链的透气性,使拉链能应用于有透气性要求的制品上。第二区域12由经线14、纬线15和间隔经线142编织而成,且第二区域12的开孔区域的经线组错位抱绞同一纬线组形成有多个侧向透气孔16,从拉链的正面不易看到透气孔16,不影响整体的外观感,且不会通过透气孔16看到内部的结构;间隔经线142横跨纬线组的数量大于1组,由于经线组错位抱绞同一纬线组,因此横跨大于1组纬线组的间隔经线142的张力小于其所在的经线组中的经线14的张力,因此在编织结构中,间隔经线142会受到其所在的经线组中相邻的经线14的挤压从而在拉链布带1的厚度方向上相比经线14处于更靠外的位置,该结构提高了拉链布带1的弹性和柔性,增大了透气孔16的孔径。该拉链布带1还具有轻薄、凉爽、易于散热的优点。
4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2的宽度为拉链布带1宽度的56%-61%,能实现第一区域11和第三区域13的自然性过渡,且第二区域12占用整个拉链布带1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不影响拉链布带1宽度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拉链的透气性。
41.具体地,根据在实际应用所需的拉链宽度的要求下,将第一区域11的经线14设有8根-16根,第二区域12的经线14设有26根-42根,第三区域13的经线14设有8根-16根,根据拉链的实际的使用需求设置第一区域11、第二区域12和第三区域13的经线14的数量,优选第二区域12的经线14的数量要大于第一区域11和第三区域13的经线14的数量,以提高拉链的透气性。
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的经线14可以设置为8根、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或16根,可选地第一区域11的经线14设置为12根。第二区域12的经线14可以设置为26根、27根、28根、29根、30根、31根、32根、33根,34根,35根;36根、37根、38根、39根、40根、41根或42根,可选地第二区域12的经线14设置为34根。第三区域13的经线14可以设置为8
根、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或16根,可选地第三区域13的经线14设置为12根。
43.第二区域12的开孔区域由经线14、纬线15和间隔经线142编织而成,且形成有侧向透气孔16。具体地,将第二区域12的开孔区域的经线14分成多组,每组经线组包括至少一个经线单元,每个经线单元包括两根经线14,以确保相邻的经线组错位抱绞同一纬线组形成的透气孔16在不影响透气性能的前提下,使透气孔16的孔径最小化,不会通过透气孔16看到内部的结构。优选地,每组经线组包括一个经线单元,即具有两根经线14。
44.每组纬线组包括1根-2根纬线15。在本实施例中,每组纬线组包括1根纬线15,相邻的经线组错位抱绞同一根纬线15,在不影响透气性能的前提下,使透气孔16的孔径最小化,不影响拉链的整体外观。
45.具体地,以一组经线组与纬线组编织为例进行说明,经线组由下向上横跨一根纬线15,经线组的部分置于该纬线15的下方,然后在相邻的两根纬线15之间向上穿设,再横跨一根纬线15,经线组的部分置于第二根纬线15的上方,依此方式与多根纬线15编织。
46.示例性的,参见图4所示,以第一纬线151-第五纬线155及以四组经线组为例进行说明,每组纬线组包括一根纬线15,第一组经线组由下向上横跨第一纬线151,第一组经线组的部分置于第一纬线151的下方,然后在第一纬线151和第二纬线152之间向上穿设,再从第二纬线152上方横跨第二纬线152,在第二纬线152和第三纬线153之间向下穿设,再横跨第三纬线153在第三纬线153和第四纬线154之间向上穿设,依此方法编织。与第一组经线组相邻的第二组经线组由上向下横跨第二纬线152,第二组经线组的部分置于第二纬线152的下方,然后在第二纬线152和第三纬线153之间向上穿设,再从第三纬线153的上方横跨第三纬线153,在第三纬线153和第四纬线154之间向下穿设,再横跨第四纬线154在第四纬线154和第五纬线155之间向上穿设。第三组经线14与纬线组编织的方法与第一组经线14与纬线组编织的方法相同,第四组经线14与纬线组编织的方法与第二组经线14与纬线组编织的方法相同,依此类推进行编织。
47.为了进一步增大透气孔16的孔径,以提高拉链的透气性能,每组经线组对应设置至少一根间隔经线142,且间隔经线142横跨纬线组的数量大于1组。即间隔经线142横跨纬线组的数量大于经线组横跨纬线组的数量,以增大透气孔6的孔径。并且设置间隔经线142还可以提高拉链的弹性和柔性,进而提高了使用该拉链的舒适性。
48.进一步地,每组经线组中的每个经线单元的两根经线14之间均设置有一根间隔经线142,以进一步提高拉链的弹性和柔性,增大透气孔6的孔径。
49.可选地,间隔经线142横跨三组纬线组,即间隔经线142横跨3根-6根纬线15。具体地,继续参见图4所示,以第一纬线151-第五纬线155及以四组经线组为例进行说明,每组纬线组包括一根纬线15,每组经线组包括第一经线141和第二经线143,第一组经线组的第一经线141和第二经线143与上述列举的与纬线组的编织方式相同,与第一组经线组对应的间隔经线142则由第一纬线151和第二纬线152之间向下穿设,且横跨第二纬线152、第三纬线153和第四纬线154,再由第四纬线154和第五纬线155之间向上穿设,依此方法编织。第二组经线组对应的间隔经线142由第一纬线151和第二纬线152之间向上穿设,且横跨第二纬线152、第三纬线153和第四纬线154,再由第四纬线154和第五纬线155之间向下穿设,依此方法编织。第三组经线组对应的间隔经线142与纬线组的编织方法与第一组经线组对应的间
隔经线142与纬线组的编织方法相同,第四组经线组对应的间隔经线142与纬线组的编织方法与第二组经线组对应的间隔经线142与纬线组的编织方法相同。
50.本实施例中根据拉链的宽度,每组经线组包括一个经线单元,即具有两根经线14,间隔经线142置于两根经线14之间,且横跨多组纬线组,以增大透气孔16的尺寸,提高拉链的弹性和柔性,且不影响拉链的宽度的设计,确保使用需求。
5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和第三区域13的编织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编织即可。
52.如图5所示,链牙2通过缝线3与拉链布带1的第一区域11连接,连接结构简单,且易于实施。可选地,采用缝纫的方式利用缝线3将链牙2固定于拉链布带1的第一区域11上。
53.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区域12的开孔区域的经线14、纬线15和间隔经线142的编织方法,可以使拉链布带1的纬线15比现有技术中的拉链布带1的纬线15少5%-10%,并且形成的透气孔16从拉链的正面不易看到,不易从透气孔16看到内部结构,透气孔16小,但是不影响透气性,正体美观性好。
54.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品,该制品包括制品本体200及上述的拉链,拉链布带1的第三区域13与制品本体200连接。该制品具有透气功能的拉链,提高了制品的整体透气性能,且不易从拉链的正面看到拉链上的透气孔16,提高了制品的外观美观性,符合使用要求。
55.进一步地,制品本体200上设有固定扣100,拉链拉头5包括带孔的拉片51,拉片51能扣接于固定扣100上,避免拉链由于外界因素被拉开,起到了固定的作用。
56.示例性的,以制品为鞋为例,拉链布带1的第三区域13与鞋面布料连接,不占用透气区域,鞋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二区域12散发出来,防止鞋内部产生异味。且使用该拉链满足了鞋透气性的需求,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鞋带。在穿鞋子时,只需将拉链拉合即可将鞋子固定,方便快捷,又不用担心鞋带松开。
57.在鞋上设置固定扣100,拉链的拉片51与固定扣100扣合,以防止在行走时拉链滑开,确保制品应用环境可靠性高。
58.在其他实施例中,制品还可以为对透气性要求比较高的衣物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59.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