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与流程

2022-08-23 22:33: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组成悬架的部件包括副车架、转向节、弹簧、弹簧上软垫、弹簧下软垫、减震器、稳定杆、控制臂、缓冲块以及轮心,其中,控制臂包括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前束臂,纵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所述悬架的各部件的三维模型;在hypermesh软件中对每个部件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划分的网格分别赋予材料属性及单元属性,并输出hypermesh软件生成的网格模型文件;将所述网格模型文件导入所述hypermesh软件中,并建立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其中,副车架、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前束臂及纵臂与车身均通过衬套连接,副车架与转向节通过衬套连接;衬套以hypermesh软件建立的connector单元模拟,该单元的两个节点分别刚性连接其他部件,所有衬套位置建立衬套的局部笛卡尔坐标系,并建立connector单元同局部坐标系的关系;获得每个衬套平动刚度曲线,将每个衬套的刚度曲线分别赋到相应connector单元中;在整车坐标系下施加悬架的载荷工况设定,其中,载荷工况分别为预载工况,上调跳极限工况及下跳极限工况;输出所有节点的位移,并完成系统模型的搭建;将系统模型输出为inp文件,提交至abaqus软件进行计算,输出odb文件的计算结果;在abaqus软件中输出悬架系统所有零部件上跳极限及下跳极限工况下odb文件结果的变形网格,并将其导入到hypermesh软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单元包括实体网格单元和板壳网格单元,其中,副车架、转向节、上控制臂、弹簧上软垫、弹簧下软垫及弹簧划分为实体网格单元,下控制臂、纵臂及前束臂划分为板壳网格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弹簧划分为六面体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弹簧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确定弹簧的刚度;通过测试曲线获得缓冲块轴向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式1获得衬套平动刚度曲线,并将所述刚度曲线赋到connector单元中,其中式1为:其中,x为衬套厚度的压缩量,k为衬套线性刚度,t为衬套厚度,α为修正系数,α>0且为实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副车架、转向节、弹簧上软垫、弹簧下软垫、减震器、稳定杆、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前束臂,纵
臂和缓冲块建立的三维模型为设计姿态的三维模型,弹簧的三维模型为自由姿态的三维模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弹簧下软垫与控制臂刚性连接,弹簧上软垫与车身刚性连接,弹簧分别与弹簧上软垫和弹簧下软垫抵接;缓冲块以springa单元模拟,该单元一端刚性连接在控制臂上,另一端刚性连接在车身上;轮心的轮心点与副车架轴承间刚性连接;车身不纳入系统模型,将其上各点定义为约束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车坐标系下施加的载荷工况设定为约束设定及加载设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载工况的约束设定为副车架、控制臂及缓冲块各自与车身的连接点的六个方向自由度,轮心点的三个方向自由度,预载工况的加载设定为弹簧上软垫压缩至设计姿态位置;上跳极限工况的约束设定为副车架、控制臂及缓冲块各自与车身的连接点的六个方向自由度,此时弹簧上软垫保持在设计姿态位置,上跳极限工况的加载设定为预载工况下,轮心向上施加强制位移至上跳极限位置;下跳极限工况的约束设定为副车架、控制臂及缓冲块各自与车身的连接点的六个方向自由度,此时弹簧上软垫保持在设计姿态位置,下跳极限工况的加载设定为预载工况下,轮心向下施加强制位移至下跳极限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板壳单元直接生成几何,实体单元生成face面后将face面生成几何;将所有几何输出为igs文件,最后导入catia软件进行间隙校核的结果查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乘用车悬架运动间隙校核精度的方法,包括将建立各部件的三维模型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属性及单元属性后,输出网格模型文件;建立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副车架和控制臂均与车身通过衬套连接,副车架与转向节通过衬套连接;衬套以Connector单元模拟,获得每个衬套平动刚度曲线,并赋到相应connector单元中;在整车坐标系下施加悬架的载荷工况设定,并完成系统模型的搭建;在Abaqus软件中输出悬架系统所有零部件上跳极限及下跳极限工况下odb文件结果的变形网格,并将其导入到hypermesh软件中;本发明要解决的是乘用车悬架系统运动间隙校核的问题,与传统悬架系统运动间隙校核方法相比,本发明可提高运动间隙校核的精度。高运动间隙校核的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川 韩超 王涛 邓石超 王旭 赵星明 许晓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9
技术公布日:2022/8/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