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呼吸辅助设备的新型湿化水罐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23:52: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辅助设备的新型湿化水罐。


背景技术:

2.在呼吸辅助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将鼻塞或呼吸面罩固定在脸部,设备产生的气流经过湿化水罐组件进行加温加湿后输送到患者端。
3.在现有的湿化水罐设计中,一部分会在设备端顶部加一个扣或槽,在湿化水罐顶部的对应处增加一个槽或扣进行连接;另一部分会将湿化水罐安装于裸露环境,仅底部受热盘与机器的受热板件相连,如现有的独立加湿器的湿化水罐,此类设计一般会在湿化水罐的底部设计一圈或局部的凸边,与设备端上对应的槽相互扣合。
4.然而无论是上述哪种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均发现存在以下不足:
5.一、安装、拆卸的操作不便,大多都需要双手操作,无法或者很难通过单手来进行操作;
6.二、湿化水罐和设备的结合不可靠,导致湿化水罐的底部不能紧密贴合设备的受热板,使加热效果大打折扣。
7.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呼吸辅助设备的新型湿化水罐。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呼吸辅助设备的新型湿化水罐,所述湿化水罐可拆卸地装配于呼吸辅助设备的一装配腔中;所述湿化水罐对应设备的气体输出接口设有一气体接驳口,当湿化水罐装配于所述装配腔中时,所述气体接驳口与所述气体输出接口插接组合;其中:
11.所述湿化水罐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弹性件,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弹性件的外侧面与所述装配腔的侧壁贴合,并通过一侧部定位结构实现装配状态的锁定;
12.所述侧部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于所述弹性件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所述装配腔的侧壁;在所述装配状态下,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互卡扣配合。
1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4.1.上述方案中,所述湿化水罐的前端与所述装配腔的前壁通过一前端定位结构实现装配状态的锁定;
15.所述前端定位结构包括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设于所述湿化水罐的气体接驳口的一侧或周侧,所述第四定位部设于所述装配腔的气体输出接口的一侧或周侧;在所述装配状态下,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相互限位配合。
16.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的一者为卡块,另一者为卡槽。
17.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中的一者为凸台,另一者为凹槽。
18.4.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一悬臂,该悬臂的前端连设于所述湿化水罐的侧部,悬臂的后端悬设于湿化水罐的后端。
19.5.上述方案中,所述悬臂的前端向内翻折形成一前端翻折部,该前端翻折部抵靠贴合于所述湿化水罐的侧部。
20.6.上述方案中,所述湿化水罐的侧部对应所述前端翻折部设有一前一后两限位部;其中前限位部与前端翻折部的前端抵靠定位,后限位部与前端翻折部的后端抵靠定位。
21.7.上述方案中,所述前端翻折部的前端凸设有一凸筋,该凸筋以其长度方向对应上下方向;所述前限位部为定位槽;所述凸筋与所述定位槽插接组合定位,构成所述前端翻折部的前端抵靠限位于湿化水罐的侧部。
22.8.上述方案中,所述后限位部为凸设于所述湿化水罐侧部的凸条,该凸条以其长度方向对应上下方向。
23.9.上述方案中,所述悬臂的后端向内翻折形成一后端翻折部,该后端翻折部对应所述湿化水罐的后端设置,当悬臂被按压后,所述后端翻折部向内摆动并抵靠贴合于湿化水罐的后端。
24.10.上述方案中,所述悬臂的后端沿上下方向凸设有一限位点,所述湿化水罐的壳体对应所述限位点凹设有一l形槽;所述限位点插组定位于所述l形槽中,用以限定悬臂被按压时悬臂后端的移动轨迹。
25.11.上述方案中,所述悬臂的侧部形成有一凹部,该凹部位于所述后端翻折部的前侧,作为按压悬臂的作用部。
26.12.上述方案中,所述湿化水罐包括上盖和罐体,两者在上下方向密封配合;
27.所述气体接驳口连设于所述上盖的前端,且上盖的上端设有出气口;
28.所述罐体的底部具有一受热板,用以接触设备装配腔底部的一加热盘。
29.13.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盖和所述罐体通过一前端扣片及一后端扣片锁定。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31.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辅助设备的新型湿化水罐,对应设备的气体输出接口设有气体接驳口;湿化水罐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性件,在装配状态下,弹性件的外侧面与装配腔的侧壁贴合,并通过侧部定位结构实现装配状态的锁定;侧部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设于弹性件的外侧面,第二定位部设于装配腔的侧壁;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互卡扣配合。
32.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33.一、可实现单手操作将湿化水罐从设备上快速分离;
34.二、通过前端以及两侧的三点锁定支撑,使湿化水罐与设备装配腔的结合更为紧密、可靠,湿化水罐底部的受热盘和设备的加热器紧密贴合,受热更均匀;
35.三、湿化水罐的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成型方便且使用可靠;
36.四、用于锁定上盖和罐体的前端扣片可实现一扣多用,即不仅可锁定湿化水罐自
身结构,也可与装配腔前壁上的凹槽实现限位配合。
附图说明
3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38.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一(前侧视角);
39.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爆炸图一(前侧视角);
40.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二(后侧视角);
41.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爆炸图二(后侧视角);
42.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件与罐体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43.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罐体的仰视图;
44.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件与罐体分离状态的仰视图;
45.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件被作用时的仰视图;
46.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47.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仰视分解示意图。
48.以上附图中:1.湿化水罐;2.呼吸辅助设备;3.装配腔;4.气体输出接口;5.气体接驳口;6.罐体;7.弹性件;8.卡块;9.卡槽;10.凸台;11.凹槽;12.前端翻折部;13.前限位部;14.后限位部;15.凸筋;16.后端翻折部;17.限位点;18.l形槽;19.凹部;20.上盖;21.密封组件;22.出气口;23.受热板;24.加热盘;25.前端扣片;26.后端扣片;27.浮动板;2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50.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51.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52.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53.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54.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55.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56.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方案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
57.参见附图1~9所示,一种呼吸辅助设备的新型湿化水罐,所述湿化水罐1可拆卸地
装配于呼吸辅助设备2的一装配腔3中;所述湿化水罐1的前部对应设备2的气体输出接口4设有一气体接驳口5,装配腔3的前壁向后设置有所述气体输出接口4;当湿化水罐1装配于所述装配腔3中时,所述气体接驳口5与所述气体输出接口4插接组合,进而实现气路连通。
58.所述湿化水罐1的罐体6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弹性件7,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弹性件7的外侧面与所述装配腔3的侧壁贴合,并通过一侧部定位结构实现装配状态的锁定。
59.具体的,所述侧部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的一者为卡块8,另一者为卡槽9。所述第一定位部设于所述弹性件7外侧面的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所述装配腔3的侧壁;在所述装配状态下,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互卡扣配合,以此从侧部实现对湿化水罐1的一第一锁定。通过侧部的第一锁定,可实现至少从左右两个侧面对湿化水罐1的夹持,且由于弹性件7的外张运动趋势,可对该第一锁定的状态进行保持,以保证湿化水罐1与设备结合的紧密可靠。
60.所述湿化水罐1的前端与所述装配腔3的前壁通过一前端定位结构实现装配状态的锁定。
61.具体的,所述前端定位结构包括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中的一者为凸台10,另一者为凹槽11。所述第三定位部设于所述湿化水罐1的气体接驳口5的一侧或周侧,所述第四定位部设于所述装配腔3的气体输出接口4的一侧或周侧;在所述装配状态下,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相互限位配合,以此从端部实现对湿化水罐1的一第二锁定。通过前部的第二锁定,可与所述第一锁定形成三点锁定支撑,进而实现从多个方向对湿化水罐1的定位,进一步提升了湿化水罐与设备装配腔的结合紧密度、可靠性,可使湿化水罐底部的受热盘和设备的加热器紧密贴合,受热更均匀。
62.优选的,所述弹性件7为一弹性悬臂,该悬臂的前端连设于所述湿化水罐1的侧部,作为支点,悬臂的后端悬设于湿化水罐1的后端,作为操作部。或者,如图10所示,所述弹性件也可由浮动板27和弹簧28组成,所述浮动板27为弹性浮动。
63.其中,所述悬臂的前端向内翻折形成一前端翻折部12,该前端翻折部12抵靠贴合于所述湿化水罐1的侧部,提供悬臂一弹性支撑力,构成当施加于悬臂上的外力消除后,悬臂能够自行恢复至初始状态,或可以理解为悬臂通过该前端翻折部12保持一恢复原有形态的趋势,进而保持所述第一锁定。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悬臂可将前段翻折部12移动至靠近悬臂中部的位置。
64.所述湿化水罐1的侧部对应所述前端翻折部12设有一前一后两限位部;其中前限位部13与前端翻折部12的前端抵靠定位,后限位部14与前端翻折部12的后端抵靠定位。
65.所述前端翻折部12的前端凸设有一凸筋15,该凸筋15以其长度方向对应上下方向;所述前限位部13为定位槽;所述凸筋15与所述定位槽插接组合定位,构成所述前端翻折部12的前端抵靠限位于湿化水罐1的侧部。借此设计,既能保证悬臂与罐体结合的可靠性,又能便于对悬臂进行拆装操作。
66.所述后限位部14为凸设于所述湿化水罐1侧部的凸条,该凸条以其长度方向对应上下方向。可供前端翻折部12抵靠限位。
67.其中,所述悬臂的后端向内翻折形成一后端翻折部16,该后端翻折部16对应所述湿化水罐1的后端设置,当悬臂被按压后,所述后端翻折部16向内摆动并抵靠贴合于湿化水罐1的后端。通过该后端翻折部16的设置,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悬臂的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
面有助于提升湿化水罐1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68.优选的,所述悬臂的后端沿上下方向凸设有一限位点17,所述湿化水罐1的壳体对应所述限位点17凹设有一l形槽18;所述限位点17插组定位于所述l形槽18中,用以限定悬臂被按压时悬臂后端的移动轨迹。
69.优选的,所述悬臂的侧部形成有一凹部19,该凹部19位于所述后端翻折部16的前侧,作为按压悬臂的作用部(即操作时的握部)。
70.其中,所述湿化水罐1包括上盖20和罐体6,两者在上下方向通过一密封组件21密封配合。所述气体接驳口5连设于所述上盖20的前端,且上盖20的上端设有出气口22。所述罐体6的底部具有一受热板23,用以接触设备装配腔3底部的一加热盘24。
71.其中,所述上盖20和所述罐体6通过一前端扣片25及一后端扣片26锁定。其中所述前端扣片25可作为第三定位部或第四定位部中的所述凸台10。
7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