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企业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2022-08-17 22:56: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碳排放测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企业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2.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巴黎协定》作为全球协同合作实现气候治理的里程碑,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从理念层面、局部实践走向了全球联合行动。在后巴黎协定时期,实现碳中和成为全球主要国家重要发展目标。
3.随着“双碳”目标进程的不断开展,企业碳排放数据能够披露碳排放现状与变化趋势,为企业制定碳减排策略以及实施低碳项目提供数据基础增加企业抵御长期风险的能力,并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社会形象。同时,企业碳排放数据也成为双碳背景下影响投资者策略与行业政策制定的重要指标。
4.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要求各企业披露碳信息的强制性文件,企业碳信息仍属于自愿性披露范畴,在披露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存在披露企业数量少、披露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无法考证等问题。因此对于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目前获取真实可靠的企业碳排放数据十分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诉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企业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车构造方法和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企业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将待评级企业进行行业分类,所述行业包括一级行业和二级行业;s200,获取测算数据,并根据所述测算数据确定测算因子;s300,根据所述测算因子,计算获得行业碳耗双控指标;s400,根据 esg评级指标体系,计算获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s500,根据所述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和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计算获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并对所述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进行调整;s600,根据调整后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对所述待评级企业进行打分和评级。
7.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200中,所述测算因子包括行业年度营业收入ra、行业化石能源消费c
a,fossil energy
、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α
fossil energy
、行业电力消费c
a,electricity
、电力碳排放因子α
electricity
、企业所属国民经济一级与二级行业和企业年度营业收入ra。
8.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300中,所述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包括行业碳排放总量qa和行业碳排放强度ia,则:
9.qa=c
a,fossil energy
×
α
fossil energy
c
a,electricity
×
α
electricity
10.ia=qa/ra11.上式中,c
a,fossilenergy
为行业化石能源消费,α
fossilenergy
为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ca,electricity
为行业电力消费,α
electricity
电力碳排放因子,ra为行业年度营业收入。
12.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400中,所述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记为δa,则:
[0013][0014][0015][0016]
上式中,qi为企业i碳排放量,wi为标准化后企业i的环境得分,wa标准化后企业a的环境得分,ei为企业i的环境得分,ea为企业a的环境得分,n为企业总数。
[0017]
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400中,所述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记为δa,则:
[0018]
δa=(1 γ)-(rd)

[0019][0020][0021][0022]
上式中,γ为企业碳排放效率增长率,rd为碳效率增长的相对距离,ea为企业a的环境得分,为企业a所在的行业环境得分的中位数,mad为企业a 的环境得分与其所在的行业环境得分中位数的距离中位数,并根据不同行业环境得分分布情况设定最小有效距离。
[0023]
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500中,所述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包括企业碳排放总量qa和企业碳排放强度ia,则:
[0024]
ia=ia×
δa[0025]
qa=ia×
ra[0026]
上式中,ia为企业a所在行业的行业碳排放强度,δa为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ra企业a年度营业收入;设调整后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分别为 q
a*
和i
a*
,则:
[0027]qa*
=qa×
(1-β)
[0028]ia*
=ia×
(1-β)
[0029]
上式中,β为原料用能企业在原料用能环节产生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百分比。
[0030]
作为优选方案,对所述待评级企业进行打分,具体为:对所述待评级企业在工业部门内所有行业下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的百分比进行排序,根据排序情况计算企业碳排放总量表现得分和企业碳排放强度表现得分;设sqa为企业a在所有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总量表现得分,sia为企业a在所有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表现得分,则
[0031][0032][0033]
上式中,n表示在工业部门与企业a碳排放总量相同的企业数量(包含本公司),n-表示在工业部门碳排放总量比企业a高的企业数量,n
total
表示所有企业数量。
[0034]
作为优选方案,对所述待评级企业进行评级,具体为:设立12个企业碳耗表现等级,根据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表现得分与评级的转换表,获得碳排放总量表现评级和碳排放强度表现评级。
[003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企业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装置,包括如下步骤:分类模块,用于将待评级企业进行行业分类,所述行业包括一级行业和二级行业;测算模块,用于获取测算数据,并根据所述测算数据确定测算因子;行业指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算因子,计算获得行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模块,用于根据esg评级指标体系,计算获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企业指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和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计算获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并对所述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进行调整;打分评级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对所述待评级企业进行打分和评级。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该测算与评级数据库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2013-2020年间中国工业部门上市企业的碳耗双控指标,并基于该主体碳耗双控指标在其所处国民经济一级行业或国民经济二级行业中的表现,对该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表现进行打分与评级。可以呈现行业区分度,展示一级、二级行业内企业碳的碳耗双控指标分布;通过独创性结合esg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企业业务内容、营业收入和环境影响,实现企业环境影响评级与碳排放评级互联互通,提高了碳排放测算的准确性。该测算与评级数据库以系统性整合碳知识、呈现企业碳表现为目标,构建碳知识、企业碳排放表现、行业碳排放表现、碳指数四大模块,建成集知识获取、碳排放评级、指数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库系统,可以为政府决策与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0037]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003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企业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企业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41]
实施例1
[0042]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示出。一种企业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
s100,将待评级企业进行行业分类,行业包括一级行业和二级行业。
[0044]
本数据库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摘出表1所示行业分类,将纳入评估的工业部门划分为3个一级行业,分别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在3个一级行业下又细分出共计40个二级行业。
[0045]
表1企业所属国民经济行业目录
[0046]
[0047]
[0048][0049]
s200,获取测算数据,并根据测算数据确定测算因子。
[0050]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对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的测算要求,经过对当前各类公开数据进行筛选,最终选定测算因子。该公开数据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2021年修订版)》、企业年度报告等。具体见表2。
[0051]
表2基础数据
[0052][0053]
s300,根据测算因子,计算获得行业碳耗双控指标。
[0054]
由于行业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处行业的共性特点,因此行业碳排放总量(qa)与行业碳排放强度(ia)(简称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将指示企业碳耗内在基因,研究提出按照计算公式进行测算:
[0055]
qa=q
a,fossil energy
q
a,electricity
[0056]
=c
a,fossil energy
×
α
fossil energy
c
a,electricity
×
α
electricity
[0057]
ia=qa/ra[0058]
上式中,c
a,fossilenergy
为行业化石能源消费,α
fossil energy
为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c
a,electricity
为行业电力消费,α
electricity
为电力碳排放因子,ra为企业年度营业收入。
[0059]
通过上式共测算获得工业部门40个二级行业的碳耗双控指标。
[0060]
s400,根据esg评级指标体系,计算获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
[0061]
为测算每个企业的碳耗双控指标,提出编制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记为δa,对行业数据进行再次处理,从而得到企业数据。
[0062]
在计算δa时紧密结合esg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中e(环境)得分与企业碳耗表现的相关性特征,将其作为δa赋值依据。e的得分均属于自我研发、评价所形成的的企业评分。即:
[0063]
环境保护总分e=定性与定量指标总分指标p值*50-环保处罚条数合计指标 p值*25-环境负面新闻条数指标p值*25 绿色收入占比指标p值*100。
[0064]
从碳耗表现的角度来看时,碳耗表现较优的企业a,其碳排放强度应低于a 企业所处行业a的平均碳排放强度,因此δa值应越小;从环境表现的角度来看时,环境表现较优的
企业a,其环境得分ea应高于企业a所在的行业a平均环境得分 ea,而基于环境表现与碳耗表现的正向相关性,环境表现较优的企业其碳耗表现也较优,δa值也应越小。
[0065]
基于上述逻辑推论,δa计算公式如下:
[0066]
δa=ea/ea[0067]
其中:ea为企业a所在的行业a平均环境得分,ea为企业a环境得分。
[0068]
由于δa调整后会改变qa,进而影响企业a所在行业a的碳排放总量qa,即:
[0069]
调整前:
[0070]
调整后:
[0071]
其中:i为企业a所在行业a内的任一企业;qi为企业i的碳排放量,ii为企业i的碳排放强度,ri为企业i的年度营业收入,δi为i的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n为企业总数。
[0072]
为保证qa′
与qa相等,需将qa作为控制因子,对δa再作出如下调整:
[0073][0074][0075][0076]
其中:qi为企业i碳排放量,wi标准化后企业i的环境得分,wa标准化后企业a的环境得分,ei为企业i的初始环境得分,ea为企业a的初始环境得分, n为企业总数。
[0077]
s500,根据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和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计算获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并对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进行调整。
[0078]
企业碳排放总量(qa)与企业碳排放强度(ia)(简称企业碳耗双控指标) 体现了企业碳排放特征,受到所在行业排放共性与自身经营特性的共同影响,因此假设企业碳排放强度(ia)与其所在行业的行业碳排放强度(ia)以及企业修正系数(δa)直接相关,即:
[0079]
ia=ia×
δa[0080]
通过上述流程,对每一评估企业完成行业确认、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均值测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计算后,即可算得ia,进而可依据以下公式算得qa:
[0081]
qa=ia×
ra[0082]
上式中,ia为企业a所在行业的行业碳排放强度,δa为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ra企业a年度营业收入。
[0083]
同时,基于“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规定,应将企业以原料用能形式所产生的能源消费,进而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企业碳耗指标中予以剔除。
[0084]
因此,需要对上述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进行调整。一是基于企业所属行业能源消费中用于原料支出的经验数据,筛选出评估企业中涉及原料用能的主体;二是原料用能占总用能的比例对企业原料用能部分进行扣除。因此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原料用能的企业a
*
,其q
a*
与i
a*
还需做以下进一步调整计算:
[0085]qa*
=qa×
(1-β)
[0086]ia*
=ia×
(1-β)
[0087]
其中:β为原料用能企业在原料用能环节产生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百分比。
[0088]
s600,根据调整后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对待评级企业进行打分和评级。
[0089]
为直观呈现企业碳耗表现,研究团队对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表现分别进行打分与评级。
[0090]
(1)打分环节,打分依据为该企业在工业部门内所有行业下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的百分比排序情况,具体计算公式为:
[0091][0092]
其中:sqa为企业a在所有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总量表现得分,n表示在工业部门与企业a碳排放总量相同的企业数量(包含本公司),n-表示在工业部门碳排放总量比企业a高的企业数量,n
total
表示所有企业数量。
[0093][0094]
其中:sia为企业a在所有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表现得分,n表示在工业部门与企业a碳排放强度相同的企业数量(包含本公司),n-表示在工业部门碳排放强度比企业a大的企业数量,n
total
表示所有企业数量。
[0095]
(2)评级环节,为充分体现碳耗表现差异性并与国际esg评级体系接轨,共设12个企业碳耗表现等级,依据表3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表现得分与评级的转换表,sqa转换成rqa(企业a在所有工业部门内碳排放总量表现评级),将sia转换成ria(企业a在所有工业部门内碳排放强度表现评级)。至此,该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完成。
[0096]
表3评估企业碳耗表现得分与评级转换表
[0097]
sqa或sia,得分范围rqa或ria评级0.0000《=得分《=8.3333d-8.3333《得分《=16.6666d16.6666《得分《=25.0000d 25.0000《得分《=33.3333c-33.3333《得分《=41.6666c41.6666《得分《=50.0000c 50.0000《得分《=58.3333b-58.3333《得分《=66.6666b66.6666《得分《=75.0000b 75.0000《得分《=83.3333a-83.3333《得分《=91.6666a91.6666《得分《=100a
[0098]
除此之外,将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在其所属国民经济二级行业内进行升序排序,即:碳耗双控指标数值越低,其碳排表现越好,排名越靠前。其企业二级行业内碳排放(效率/强度)表现的呈现方式为:“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在其所属国民经济二级行业内排名/其所属国民经济二级行业内企业总数”。
[0099]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包括四大模块,分别为:
[0100]
模块一:碳知识。全面覆盖碳市场各领域,通过融入碳研究各领域的碳知识体系,包括碳市场建立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策体系、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体系、碳排放评价的研究成果等,实现快速获取碳领域政策导向、市场动态、规划评价和研究进展。
[0101]
模块二:企业碳排放表现。独创性结合esg指标体系,通过综合分析企业业务内容、营业收入和环境影响,实现企业环境影响评级与碳排放评级互联互通。目前已覆盖2500多家中国上市工业企业2013-2020年间的碳耗双控指标,亦可呈现企业在所在一级、二级行业中碳排放表现的排名与评级。
[0102]
模块三:行业碳排放表现。呈现行业区分度,展示一级、二级行业内企业碳的碳耗双控指标分布图。
[0103]
模块四:碳指数。旨在于打造国内碳中和标杆指数,为地方政府规划“碳中和”路径、确定自身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为企业、监管部门及广大投资者提供“碳中和”相关投资工具创新和价值理论支撑,助力地方及全国“碳中和”目标实现。
[0104]
该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以系统性整合碳知识、呈现企业碳表现为目标,构建碳知识、企业碳排放表现、行业碳排放表现、碳指数四大模块,建成集知识获取、碳排放评级、指数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库系统。本数据库覆盖中国工业部门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碳耗双控指标,时间范围上涵盖2013-2020年,通过访问该数据库,不仅可以系统掌握碳研究知识体系及最新研究进展,还可以即时连接、查询中国企业及行业的碳排放表现,获取独家碳指数。实现了基于政策脉络展示与国内外最新进展,服务于政府决策与政策制定;基于数据库所涉主体多样与评级方法领先,服务于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基于全行业排名对比分析服务企业提质增效;基于研究成果丰富呈现服务独立研究,形成面向多领域应用主体的复合型数据库。
[0105]
参见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企业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装置,包括如下步骤:分类模块100,用于将待评级企业进行行业分类,行业包括一级行业和二级行业;测算模块200,用于获取测算数据,并根据测算数据确定测算因子;行业指标模块300,用于根据测算因子,计算获得行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模块400,用于根据esg评级指标体系,计算获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企业指标模块500,用于根据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和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计算获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并对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进行调整;打分评级模块600,用于根据调整后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对待评级企业进行打分和评级。
[0106]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07]
实施例2
[0108]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示出。一种企业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09]
s100,将待评级企业进行行业分类,行业包括一级行业和二级行业。
[0110]
本数据库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摘出表1所示行业分类,将纳入评估的工业部门划分为3个一级行业,分别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在3个一级行业下又细分出共计40个二级行业。
[0111]
表1企业所属国民经济行业目录
[0112]
[0113]
[0114][0115]
s200,获取测算数据,并根据测算数据确定测算因子。
[0116]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对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的测算要求,经过对当前各类公开数据进行筛选,最终选定测算因子。该公开数据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2021年修订版)》、企业年度报告等。具体见表2。
[0117]
表2基础数据
[0118]
[0119][0120]
s300,根据测算因子,计算获得行业碳耗双控指标。
[0121]
由于行业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处行业的共性特点,因此行业碳排放总量(qa)与行业碳排放强度(ia)(简称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将指示企业碳耗内在基因,研究提出按照计算公式进行测算:
[0122]
qa=q
a,fossil energy
q
a,electricity
[0123]
=c
a,fossil energy
×
α
fossil energy
c
a,electricity
×
α
electricity
[0124]
ia=qa/ra[0125]
上式中,c
a,fossile nergy
为行业化石能源消费,α
fossil energy
为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ca
,electricity
为行业电力消费,α
electricity
为电力碳排放因子,ra为企业年度营业收入。
[0126]
通过上式共测算获得工业部门40个二级行业的碳耗双控指标。
[0127]
s400,根据esg评级指标体系,计算获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
[0128]
为测算每个企业的碳耗双控指标,提出编制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记为δa,对行业数据进行再次处理,从而得到企业数据。
[0129]
在计算δa时紧密结合esg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中e(环境)得分与企业碳耗表现的相关性特征,将其作为δa赋值依据。e的得分均属于自我研发、评价所形成的的企业评分。即:
[0130]
环境保护总分e=定性与定量指标总分指标p值*50-环保处罚条数合计指标 p值*25-环境负面新闻条数指标p值*25 绿色收入占比指标p值*100。
[0131]
修正系数的计算原理为,假设企业e(环境)得分每提高一定程度(企业在环境上的表现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更加优秀的程度),企业碳排放效率将增加一定倍数。
[0132]
基于上述原理,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记为δa,则
[0133]
δa=(1 γ)-(rd)
,
[0134][0135][0136][0137]
上式中,γ为企业碳排放效率增长率(正小数),其取值依据行业特性调整:针对碳
排放效率波动较大的行业而言,γ将被赋予一个较大的值,用以区分该行业下不同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变化程度;针对碳排放效率波动较小的行业而言,γ将被赋予一个相对较小的值,使行业内企业碳排效率数据分布更为集中。rd为碳效率增长的相对距离,rd的上下限需随γ同步调整,以确保同行业下企业的调整跨度在合理范围内。ea为企业a的环境得分,为企业a所在的行业i环境得分的中位数。mad为企业a的环境得分与其所在的行业i环境得分中位数的距离的中位数,并根据不同行业环境得分分布情况设定最小有效距离。
[0138]
s500,根据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和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计算获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并对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进行调整。
[0139]
企业碳排放总量(qa)与企业碳排放强度(ia)(简称企业碳耗双控指标) 体现了企业碳排放特征,受到所在行业排放共性与自身经营特性的共同影响,因此假设企业碳排放强度(ia)与其所在行业的行业碳排放强度(ia)以及企业修正系数(δa)直接相关,即:
[0140]
ia=ia×
δa[0141]
通过上述流程,对每一评估企业完成行业确认、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均值测算、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计算后,即可算得ia,进而可依据以下公式算得qa:
[0142]
qa=ia×
ra[0143]
上式中,ia为企业a所在行业的行业碳排放强度,δa为企业碳耗双控指标修正系数,ra企业a年度营业收入。
[0144]
同时,基于“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规定,应将企业以原料用能形式所产生的能源消费,进而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企业碳耗指标中予以剔除。
[0145]
因此,需要对上述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进行调整。一是基于企业所属行业能源消费中用于原料支出的经验数据,筛选出评估企业中涉及原料用能的主体;二是原料用能占总用能的比例对企业原料用能部分进行扣除。因此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原料用能的企业a
*
,其q
a*
与i
a*
还需做以下进一步调整计算:
[0146]qa*
=qa×
(1-β)
[0147]ia*
=ia×
(1-β)
[0148]
其中:β为原料用能企业在原料用能环节产生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百分比。
[0149]
s600,根据调整后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对待评级企业进行打分和评级。
[0150]
为直观呈现企业碳耗表现,研究团队对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表现分别进行打分与评级。
[0151]
(1)打分环节,打分依据为该企业在工业部门内所有行业下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的百分比排序情况,具体计算公式为:
[0152][0153]
其中:sqa为企业a在所有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总量表现得分,n表示在工业部门与企业a碳排放总量相同的企业数量(包含本公司),n-表示在工业部门碳排放总量比企业a高的企业数量,n
total
表示所有企业数量。
[0154]
[0155]
其中:sia为企业a在所有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表现得分,n表示在工业部门与企业a碳排放强度相同的企业数量(包含本公司),n-表示在工业部门碳排放强度比企业a大的企业数量,n
total
表示所有企业数量。
[0156]
(2)评级环节,为充分体现碳耗表现差异性并与国际esg评级体系接轨,共设12个企业碳耗表现等级,依据表3的企业碳耗双控指标表现得分与评级的转换表,sqa转换成rqa(企业a在所有工业部门内碳排放总量表现评级),将sia转换成ria(企业a在所有工业部门内碳排放强度表现评级)。至此,该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构造完成。
[0157]
表3评估企业碳耗表现得分与评级转换表
[0158][0159][0160]
除此之外,将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在其所属国民经济二级行业内进行升序排序,即:碳耗双控指标数值越低,其碳排表现越好,排名越靠前。其企业二级行业内碳排放(效率/强度)表现的呈现方式为:“企业碳耗双控指标在其所属国民经济二级行业内排名/其所属国民经济二级行业内企业总数”。
[0161]
本实施例中的方案相对于实施例1来说,能够使调整系数的分布更为对称,控制了环境得分本身数值的影响,从而把测算结果控制在一个更合理的范围内,属于一种优选的
实施方式。
[016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对工业部门进行行业分类,计算出行业碳耗双控指标,可以呈现行业区分度,展示一级、二级行业内企业碳的碳耗双控指标分布;通过独创性结合esg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企业业务内容、营业收入和环境影响,实现企业环境影响评级与碳排放评级互联互通,提高了碳排放测算的准确性;该测算与评级数据库以系统性整合碳知识、呈现企业碳表现为目标,构建碳知识、企业碳排放表现、行业碳排放表现、碳指数四大模块,建成集知识获取、碳排放评级、指数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库系统,可以为政府决策与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0163]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