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温吸附氢气提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22:41: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气提纯辅助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温吸附氢气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氢燃料电池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主要材料的国产化,氢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大幅提升,成本快速下降,氢能源行业的发展迅速,而作为其燃料的氢气产量和纯度成为决定燃料电池汽车使用寿命和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变温吸附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容量随温度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的特性,在吸附剂选择吸附的条件下,常温吸附原料气中的高沸点杂质组分,高温脱除这些杂质,使吸附剂得到再生,变温吸附工艺能有效地实现工业氢气到燃料氢气的转化,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3.但是现有的变温吸附氢气提纯装置因缺少冷却与加热相结合结构,导致不便于快速地对吸附塔进行冷却或加热操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使用效果更好的一种变温吸附氢气提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温吸附氢气提纯装置,通过设置冷却与加热相结合结构能解决现有的变温吸附氢气提纯装置因缺少冷却与加热相结合结构,导致不便于快速地对吸附塔进行冷却或加热操作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温吸附氢气提纯装置,包括吸附塔、工业冷水机和工业热水器,所述吸附塔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开设有水腔,所述工业冷水机与所述水箱之间固定连接有冷水管与二号水管,所述冷水管与所述二号水管的一端均贯穿至所述水腔内部,所述冷水管与所述二号水管的另一端均贯穿至所述工业冷水机内部,所述工业热水器与所述水箱之间固定连接有热水管与三号管道,所述三号管道与所述热水管的一端均贯穿至所述水腔内部,所述三号管道与所述热水管的另一端均贯穿至所述工业热水器内部,所述冷水管连接有第一泵,所述热水管连接有第二泵,所述二号水管连接有二号水泵,所述三号管道连接有三号水泵,所述吸附塔与所述水箱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吸附塔上表面连接有贯穿至其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工业冷水机与所述工业热水器分别连接有一个贯穿至其内部的进水管。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开设有两组贯穿至其内部的通槽,所述防护壳内部设置有散热鳍片与风扇,所述散热鳍片正面与所述控制器背面接触相连,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散热鳍片正后方位置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鳍片开设有多个通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通槽均与水平面之间呈二十度夹
角。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连接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均为可调节高度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支撑腿下表面分别连接有一个防滑垫。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1、操作人员打开第一泵与二号水泵并启动工业冷水机,工业冷水机内部降温后的水将通过冷水管注入水箱开设的水腔内部,即可对吸附塔进行降温操作,沉积在水腔底部的水可通过二号水管回流至工业冷水机内部,便于进行水循环使用,直至温度传感器监测达到指定冷却温度时,关闭工业冷水机、第一泵和二号水泵即可,当需要进行加热操作时,操作人员打开工业热水器、第二泵和三号水泵,工业热水器内部升温后的水通过热水管注入水箱开设的水腔内部,即可对吸附塔进行加热操作,沉积在水腔底部的水可通过三号管道回流至工业热水器内部,便于进行水循环使用,直至温度传感器监测达到指定加热温度时,关闭工业热水器、第二泵和三号水泵即可,通过设置冷却与加热相结合结构,便于快速地对吸附塔进行冷却或加热操作。
14.2、通过设置散热鳍片便于对控制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通过设置两组通槽便于对防护壳内部进行有效通风降温,通过设置风扇便于进行风冷降温,避免因温度过高造成控制器寿命受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仰视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主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主视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剖视图。
20.其中:1、吸附塔;2、工业冷水机;3、工业热水器;4、水箱;5、水腔;6、冷水管;7、热水管;8、第一泵;9、第二泵;10、二号水管;11、二号水泵;12、三号管道;13、三号水泵;14、支撑板;15、支撑腿;16、防滑垫;17、温度传感器;18、防护板;19、防护壳;20、控制器;21、通槽;22、散热鳍片;23、通孔;24、风扇;25、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
23.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温吸附氢气提纯装置,包括吸附塔1、工业冷水机2和工业热水器3,吸附塔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4,水箱4开设有水腔5,工业冷水机2与水箱4之间固定连接有冷水管6与二号水管10,冷水管6与二号水管10的一端均贯穿至水腔5内部,冷水管6与二号水管10的另一端均贯穿至工业冷水机2内部,工业热水器3与水箱4之间固定连接有热水管7与三号管道12,三号管道12与热水管7的一端均贯穿至水腔5内部,三号管道12与热水管7的另一端均贯穿至工业热水器3内部,冷水管6连接有第一泵8,热水管7连接有第二泵9,二号水管10连接有二号水泵11,三号管道12连接有三号水泵13,吸附塔1与水箱4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上表面连接有防护壳19,防护壳19内部设置有控制器20,吸附塔1上表面连接有贯穿至其内部的温度传感器17,工业冷水机2与工业热水器3分别连接有一个贯穿至其内部的进水管25;
24.变温吸附氢气提纯工作过程中,温度传感器17将对吸附塔1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20,控制器20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保存并展示,当需要进行冷却操作时,操作人员打开第一泵8与二号水泵11并启动工业冷水机2,工业冷水机2内部降温后的水将通过冷水管6注入水箱4开设的水腔5内部,即可对吸附塔1进行降温操作,沉积在水腔5底部的水可通过二号水管10回流至工业冷水机2内部,便于进行水循环使用,直至温度传感器17监测达到指定冷却温度时,关闭工业冷水机2、第一泵8和二号水泵11即可,当需要进行加热操作时,操作人员打开工业热水器3、第二泵9和三号水泵13,工业热水器3内部升温后的水通过热水管7注入水箱4开设的水腔5内部,即可对吸附塔1进行加热操作,沉积在水腔5底部的水可通过三号管道12回流至工业热水器3内部,便于进行水循环使用,直至温度传感器17监测达到指定加热温度时,关闭工业热水器3、第二泵9和三号水泵13即可,通过设置冷却与加热相结合结构,便于快速地对吸附塔1进行冷却或加热操作,本实施例中,所需用电设备皆与外部电源电性相连,特别说明的是控制器20、工业冷水机2、工业热水器3、温度传感器17、第一泵8、第二泵9、二号水泵11和三号水泵13均为现有公知技术且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改进,因此此处不再加以赘述,通过两个进水管25可分别向相连接的工业冷水机2及工业热水器3内部注水。
25.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护壳19开设有两组贯穿至其内部的通槽21,防护壳19内部设置有散热鳍片22与风扇24,散热鳍片22正面与控制器20背面接触相连,风扇24位于散热鳍片22正后方位置处;
26.通过设置散热鳍片22便于对控制器2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通过设置两组通槽21便于对防护壳19内部进行有效通风降温,通过设置风扇24便于进行风冷降温,避免因温度过高造成控制器20寿命受损的问题。
27.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鳍片22开设有多个通孔23;
28.通过设置多个通孔23便于增大散热鳍片22内部的空气流通。
29.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组通槽21均与水平面之间呈二十度夹角;
30.通过设置为两组通槽21均与水平面之间呈二十度夹角,便于避免大量灰尘通过两组通槽21直接进入防护壳19内部,便于卫生的清洁维护。
31.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14下表面连接有多个支撑腿15,多个支撑腿15均为可调节高度设置;
32.通过设置支撑腿15便于对支撑板14进行平稳支撑,多个支撑腿15均为可调节高度
设置便于更好地适应不同高度的安装平面,便于安装使用。
33.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支撑腿15下表面分别连接有一个防滑垫16;
34.通过设置防滑垫16增大摩擦力,便于多个支撑腿15放置更加平稳。
35.在其他实施例中,水箱4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18;
36.防护板18为岩板材质,便于避免操作人员误触水箱4外表面造成烫伤,有效形成防护作用。
3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