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烯烃分离丙烯优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19:55: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丙烯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烯烃分离丙烯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2.惠生烯烃分离装置采用惠生预切割和油吸收分离技术,丙烯精馏塔塔顶采出高纯度丙烯用于工业应用,塔釜采出的丙烷携带损失的丙烯经增压、冷却后进入油吸收塔顶吸收,完成乙烯的回收。在第一丙烯精馏塔和第二丙烯精馏塔构成双塔结构下,塔塔顶采出丙烯纯度设计为99.6%,通常丙烯纯度能提升至99.3%,塔釜丙烷中丙烯损失设计为3%。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在前系统投料负荷90%时,第二丙烯精馏塔继续向第一丙烯精馏塔投料,双塔相应的丙烯塔流速为别为960吨/小时、680吨/小时,丙烯纯度99.3%,丙烷中丙烯损失为12%,为提高塔顶采出效率,塔釜相应设置多台再沸器用于向丙烯精馏塔提供富裕的余热加热和蒸汽加热,造成负荷过大;2.蒸汽加热使全塔总体持液量高,塔压差达到180kpa,前置脱乙烷塔稍有波动都会造丙烯精馏全塔差别变化,塔釜丙烯损失增加,产品质量不合格;3.丙烷经循环泵多级冷却过程对冷剂消耗量大,增压压差大使丙烷循环泵运行困难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烯烃分离丙烯优化系统,对塔釜丙烷吸收液来源点进行调整,由第一丙烯精馏塔塔釜改为第二丙烯精馏塔塔釜,降低丙烯精馏塔全塔压差提高丙烯精馏系统稳定性,同时节省蒸汽和泵电量,减少丙烷油吸收液降温过程冷量的使用量,改善循环丙烷泵运行工况。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烯烃分离丙烯优化系统,包括油吸收塔和双塔精馏系统,所述双塔精馏系统包括第一丙烯精馏塔和第二丙烯精馏塔,二者经冷却管路进入油吸收塔进行回收,所述第二丙烯精馏塔包括位于塔侧壁的进料口、回气口、位于塔顶的气相出口ii 和塔釜的液相出口ii,所述第一丙烯精馏塔包括位于塔顶的气相出口i 和液相进口i;所述液相出口ii连接冷却管路,冷却管路上还设有液相回流管路连接至液相进口i,所述气相出口i设有气相回流管路连接回气口。
5.上述方案中,所述液相回流管路在冷却管路上的位置开设在靠近液相出口ii的一端,所述液相出口ii与液相回流管路之间的冷却管路上设置第一循环泵用于一次加压。
6.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管路上位于液相回流管路之后依次串联设置第二循环泵和若干循环冷却器最终连接油吸收塔。
7.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丙烯精馏塔和第二丙烯精馏塔的塔釜均设置再沸器。
8.上述方案中,所述油吸收塔还串联有尾气吸收装置。
9.本实用新型方案提出的一种烯烃分离丙烯优化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改变对塔釜丙烷吸收液来源点,丙烯精馏双塔操作弹性大幅度提高,二塔回流由设计的862吨/小时可降低至600吨/小时,一塔回流由设计的618吨/小时降低为210吨/小时,回流泵功率明显降低,节约电量使用。
11.2、丙烯精馏塔再沸器使用频率明显降低,在全负荷时已经不再使用蒸汽进行加热,每小时节约蒸汽50吨,丙烯精馏双塔能耗降低。
12.3、经双塔循环配合油吸收塔回收再进料,丙烷中有效含有量即丙烯含量≤1%,采出丙烯纯度可达到99.8%,效率显著提高。
13.4、全塔总体持液量均衡、塔压差小,循环丙烷泵运行工况明显改善损坏,改造完成后没有异常损坏过。
14.5、循环泵对维持丙烷流量稳定所需要的冷量消耗减少,丙烯制冷压缩机夏季运行工况明显改善。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烯烃分离丙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烯烃分离丙烯优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油吸收塔,2.双塔精馏系统,3.气相出口i,4.液相进口i, 5.回气口,6.气相出口ii,7.冷凝器,8.进料口,9.再沸器,10.液相出口ii,11.第一循环泵,12.第二循环泵,13.液相回流管路,14.冷却管路, 15.循环冷却器,16.冷箱,17.气相回流管路,18.尾气吸收装置,201.第一丙烯精馏塔,202.第二丙烯精馏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烯烃分离丙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丙烯精馏塔201和第二丙烯精馏塔202塔釜需要分别设置2台以上的再沸器 9提供系统富裕的余热加热,前系统从进料口8投料负荷90%时,第二丙烯精馏塔202回流为960吨/小时,第一丙烯精馏塔201回流为680吨/小时,采出丙烯纯度99.3%,丙烷中丙烯损失为12%。第一丙烯精馏塔201 塔釜还需要50t/h蒸汽加热,因此全塔操作优化仍不能达到要求,再增加蒸汽加热虽然能提高塔顶采出率,但会使全塔总体持液量高,塔压差达到 180kpa,假若前置脱乙烷塔稍有波动都会造丙烯精馏全塔差别变化,塔釜丙烯损失增加,产品质量不合格。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烯烃分离丙烯优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本烯烃分离丙烯优化系统,包括油吸收塔1和双塔精馏系统2,双塔精馏系统2包括第一丙烯精馏塔201和第二丙烯精馏塔202,二者经冷却管路14 进入油吸收塔1进行回收,第二丙烯精馏塔202包括位于塔侧壁的进料口8、回气口5、位于塔顶的气相出口ii6和塔釜的液相出口ii10,第一丙烯精馏塔201包括位于塔顶的气相出口i3和液相进口i4;液相出口ii10 连接冷却管路14,冷却管路14上还设有液相回流管路13连接至液相进口 i4,气相出口i3设有气相回流管路18连接回气口5。第一丙烯精馏塔201 和第二丙烯精馏塔202的塔釜均设置再沸器9。
21.上述方案中,液相回流管路13在冷却管路14上的位置开设在靠近液相出口ii10的一端,液相出口ii10与液相回流管路13之间的冷却管路 14上设置第一循环泵11用于一次加压。冷却管路14上位于液相回流管路 13之后依次串联设置第二循环泵12和若干循环冷
却器15最终连接油吸收塔1。
22.上述方案中,循环冷却器15有三组,其中两组循环冷却器15相邻,另一组循环冷却器15与两组循环冷却器15之间串联冷箱16。油吸收塔1 还串联有尾气吸收装置18。
23.工作中,由于将丙烷吸收液来源点进行调整,液相出口由第一丙烯精馏塔201的塔釜改为第二丙烯精馏塔202的塔釜,运行时将含有c3烃的气态混合物料投料至第二丙烯精馏塔202,丙烯从气相出口ii6采出经冷凝器7收集。吸收剂丙烷携带损失的丙烯混合c3从液相出口ii10沿着冷却管路14进入第一循环泵11进行一次加压,加压后的混合物料从液相回流管路13进入第一丙烯精馏塔201再次精馏,这样双塔精馏系统中丙烯含量上升,两组丙烯塔所需有效塔盘数下降,在满负荷条件下,丙烯塔回流功耗可大幅度下降。另一部分混合物料沿冷却管路14进入第二循环泵 12进行二次加压,先经过两组循环冷却器15换热,进入冷箱16冷却,再经一组循环冷却器15换热后冷却至-37℃,最终进入油吸收塔1塔顶。
24.上述方案中,丙烷吸收剂中丙烯含量高,油吸收塔1吸收后的尾料中丙烯含量上涨。故在油吸收塔1的塔顶增加有尾气吸收装置18,混合物料在-37℃、2.72mpa的状态下经膨胀后成为-90℃、0.6mpa物料,经过冷箱换热回收该部分冷量,混合物料中c3被冷凝至液相回收,达到完全回收 c3的无残留的目的。
25.本实用新型系统通过对吸收液来源点进行调整,设计适配的冷却管路冷,有效降低丙烯精馏塔全塔压差,提高丙烯精馏系统稳定性,降低塔釜丙烯损失,同时丙烯精馏塔全塔能耗显著减少,节省蒸汽和循环泵电量,减少丙烷油吸收液降温过程冷量的使用量,降低设备运行能耗。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案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