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8-13 06:28: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包括连接框(1)、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插设在所述连接框(1)内,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长块(3),两个所述长块(3)之间设有安装框(301),所述安装框(30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主体(32),所述安装框(3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长块(3)之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所述第一安装槽(5)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的表面设有手动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手动旋转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转轴(6)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框(8),所述转动框(8)的内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动板(9),两个所述滑动板(9)与所述转动框(8)之间设有间距调整机构,在所述安装块(2)从所述连接框(1)内移出的过程中,联动所述间距调整机构扩大两个所述滑动板(9)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动板(9)的一侧设有车轮(10),所述滑动板(9)与所述车轮(10)之间连接有可以翻转调节的连接件,在转动框(8)向下翻转的过程中,所述连接件将滑动板(9)侧面的车轮10向外顶起而形成八字形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7)、第一通口(201)、第二安装槽(11),所述第一齿轮(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6)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通口(201)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5)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安装槽(11)开设在所述连接框(1)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槽(11)的内部底面上开设有引导轨(12),所述引导轨(12)由相互连通的第一引导槽(1201)、斜向引导槽(1202)和第二引导槽(1203)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安装槽(11)内部插设有矩形块(13),所述矩形块(1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销(14),所述第一转动销(14)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引导槽(1201)的内部,所述矩形块(13)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口(201)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槽(5)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内部的所述矩形块(1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5),所述第一齿条(15)与所述第一齿轮(7)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与所述手动旋转驱动机构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手动旋转驱动机构的位置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槽(17)、第二限位槽(18)、第三安装槽(16),所述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18)均开设在所述矩形块(13)的底部,所述第三安装槽(16)开设在所述安装块(2)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三安装槽(16)的顶端开口与所述第一通口(201)相连通,所述第三安装槽(16)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的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7)的内部,所述限位块(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下端滑动贯穿所述固定板(19)并延伸至其下方,所述第一弹簧(20)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2)的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22)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u型板(23),所述u型板(23)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三安装槽(16)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两个插设口(24)、两个偏心槽(26)、两个让位口(27),两个所述插设口(24)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滑动板(9)的侧壁上,两个所述插设口(24)内部插设有第一矩形板(29),所述第
一矩形板(29)的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一斜向口(30),所述第一斜向口(30)的内部插设有圆柱(25),所述圆柱(2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斜向口(30)的外部后与所述插设口(24)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偏心槽(26)对称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5)的内壁上,两个所述让位口(27)对称开设在所述转动框(8)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矩形板(29)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销(28),所述第二转动销(28)的端部穿过所述让位口(27)并延伸出去后插设至所述偏心槽(26)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通槽(52),所述通槽(52)开设在所述滑动板(9)的侧壁上,所述通槽(52)的内壁上铰接有翻转板(53),所述翻转板(53)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54),所述第四转轴(54)与所述车轮(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通槽(52)的槽壁与所述翻转板(53)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簧(55)。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301)远离所述第一转轴(4)的一侧与所述长块(3)之间设有转动机构,在所述安装块(2)从所述连接框(1)内部移出的过程中,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连接有所述显示屏主体(32)的所述安装框(301)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开口(33)、第一旁槽(34)、第二齿轮(35)、第二矩形板(36)、拉动杆(38),所述开口(33)开设在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所述第一旁槽(34)开设在所述长块(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旁槽(34)的内侧壁与同侧的所述第一转轴(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5)位于所述第一旁槽(34)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3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4)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矩形板(36)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旁槽(34)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矩形板(36)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斜向口(37),所述拉动杆(38)固定连接在与所述第二矩形板(36)相邻的所述矩形块(13)的顶部,所述拉动杆(38)的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二斜向口(37)的内部,所述第二矩形板(3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39),所述第二齿条(39)与所述第二齿轮(35)相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长块(3)靠近所述显示屏主体(32)前方的一侧共同设有支撑机构,在维修人员对所述显示屏主体(32)的后方进维修时,所述支撑机构用于对所述安装框(301)的一侧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旁槽(40),靠近所述第二齿轮(35)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旁槽(40)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口(42),两个所述第二旁槽(40)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长块(3)的侧面,所述第二旁槽(40)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41),靠近所述第二通口(42)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转轴(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43),所述第三齿轮(43)与所述第二齿轮(35)相啮合,所述第三转轴(41)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壳(44),两个所述转动壳(44)的侧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401),所述转动壳(44)内部插设有支撑块(45),所述支撑块(45)的底部铰接有延伸至转动壳(44)外部的支撑板(46),所述支撑块(45)与所述转动壳(44)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支撑块(45)在所述转动壳(44)内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口(48)、第二限位口(49)、圆槽(47),所述第一限位口(48)和所述第二限位口(49)均开设在所述转动壳(44)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限位口(48)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口(49)的上方,所述圆槽(47)开设在所述支撑块(45)的侧壁上,所述圆槽(47)的槽壁上固定
连接有第二弹簧(51),所述第二弹簧(5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50),所述限位柱(5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口(48)并延伸出去。10.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的使用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显示屏主体(32)的移动:操作第一限位机构取消对手动旋转驱动机构的限位,将安装块(2)往连接框(1)的外部进行拉动;步骤二、车轮(10)的翻转支撑:在手动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转动框(8)向下翻转,从而带动连接有车轮(10)的滑动板(9)向下翻转至竖直状态;步骤三、车轮(10)八字形状态:在滑动板(9)向下翻转的过程中,连接件将滑动板(9)侧面的车轮10向外顶起,使得转动框(8)两侧的车轮(10)呈八字形分布支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连接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移动式显示屏连接框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连接框、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插设在所述连接框内,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长块,两个所述长块之间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主体,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长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在安装块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借助手动旋转驱动机构带动第二转轴进转动,转动的第二转轴会促使转动框向下翻转至竖直状态,在转动框向下翻转的过程中,连接件弹出将靠近转动框的两个车轮弹至八字形放置,增强车轮对安装块支撑的稳定性,方便维修人员的维修。修。修。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百年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5
技术公布日:2022/8/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