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2-08-13 03:24: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回填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


背景技术:

2.由于市政道路管道较多,管道回填质量是决定道路质量的重要部分,回填不实会造成道路塌陷、裂缝等质量缺陷。随回填夯实机械的发展,回填质量和效率大大提升,但管道胸腔和腋角等狭窄部位无法通过机械夯实,需要人工辅助夯实,这些狭窄部位也为容易忽视的部位,实践证明这些部位如果不夯实或夯实质量,管道受力不均易产生变形,路面会形成塌陷裂缝。但此部位人工夯实没有有效的手持工具,传统的人工夯实技术为人工手持木棍、木方等进行狭窄部位夯实,夯击能量小,夯实效果差且夯实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包括风镐、锤杆和锤头,所述风镐的镐头位置同轴固定有锤杆,且锤杆末端螺纹连接有锤头,所述锤头呈上窄下宽的三棱柱状,其三条棱边均设置为圆弧倒角结构,且其锤顶及锤底中心位置均开设有连接锤杆的螺纹孔,锤头可双向使用,窄部锤顶向下可夯实管道腋角部位,宽部锤底向下可夯实管道胸腔部位,夯实部位转换时,只需从锤杆上拧下锤头,转换顶底位置后重新将锤头拧在锤杆上即可。
6.优选地,所述锤头两侧壁面为内凹的弧面,弧面设置可使锤头在夯实时与管道弧形外壁相贴合,不留死角。
7.优选地,所述锤头为实心结构,包括内侧的轻质锤芯和包裹在锤芯外侧的钢板层,所述钢板层通过若干个铆钉固定在锤芯上,且锤芯的锤顶及锤底中心位置均嵌固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外端与锤面齐平,并与钢板层焊接固定。
8.优选地,所述锤芯为木质,并通过整块木块切割打磨而成,木质锤芯具有轻型的特征,并可起到支撑钢板层外壳的作用,钢板层可以保护锤芯,使锤头具有一定刚性,避免锤芯变形。
9.优选地,所述钢板层外侧包裹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通过若干个铆钉与钢板层和锤芯固定相连,橡胶层可使得锤头具有一定柔性,避免锤头在夯击过程中伤到管道。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巧耐用,且操作灵活,便于安拆,锤头独特的造型和结构设计,既能实现管道腋角回填土的夯实,又能高效地实现管道胸腔部位回填土的夯实作业,且锤头采用捶杆与风镐相连接,使锤头形成连续冲击进行夯实,将传统人工夯实的夯实能力提高到十倍以上,大大提高了夯实效率与夯实效果,保证了管道回填土的压实质量。
附图说明
11.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夯实管道腋角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夯实管道胸腔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锤头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风镐、2-锤杆、3-锤头、31-锤芯、32-钢板层、33-橡胶层、34-铆钉、4-螺纹套筒、5-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包括风镐1、锤杆2和锤头3,所述风镐1的镐头位置同轴固定有锤杆2,且锤杆2末端螺纹连接有锤头3;
22.所述锤杆2采用直径25mm的圆钢制作,其一端套丝用于连接锤头3,另一端安装进风镐1,风镐1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形成气动回填夯实工具;
23.如图3所示,所述锤头3呈上窄下宽的三棱柱状,其三条棱边均设置为圆弧倒角结构,其锤底为平面,且其两侧壁面为内凹的弧面,锤头3为实心结构,包括内侧的木质锤芯31和自内而外依次包裹在锤芯31外侧的钢板层32及橡胶层33,所述钢板层32和橡胶层33通过若干个铆钉34固定在锤芯31上,且锤芯31的锤顶及锤底中心位置均嵌固有螺纹套筒4,所述螺纹套筒4外端与锤面齐平,并与钢板层32焊接固定,锤芯31通过整块木块切割打磨而成,顶部圆弧直径可采用70mm,底部平面宽度可采用150mm,长度可采用200mm,高度可采用250mm,锤芯31外包裹的铁皮通过1.5mm厚钢板焊接而成,橡胶层33可采用3mm厚度的橡胶皮,捶杆直径为25mm,螺纹套筒4选用25mm套筒,与直径25mm的锤杆2配套使用,风镐1可采用
g10型号风镐1。
24.如图4所示,具体使用时,将锤杆2与风镐1固定相连,在夯实管道5腋角位置时,将锤杆2插入锤头3锤底位置的螺纹套筒4内,使锤头3的锤顶朝下,在夯实管道5胸腔位置时,将锤杆2插入锤头3锤顶位置的螺纹套筒4内,使锤头3的锤底朝下,夯实时,手握风镐1,打开空气压缩机,在风镐1的带动下通过锤头3逐步实现回填土的夯实。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镐(1)、锤杆(2)和锤头(3),所述风镐(1)的镐头位置同轴固定有锤杆(2),且锤杆(2)末端螺纹连接有锤头(3),所述锤头(3)呈上窄下宽的三棱柱状,其三条棱边均设置为圆弧倒角结构,且其锤顶及锤底中心位置均开设有连接锤杆(2)的螺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3)两侧壁面为内凹的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3)为实心结构,包括内侧的锤芯(31)和包裹在锤芯(31)外侧的钢板层(32),所述钢板层(32)通过若干个铆钉(34)固定在锤芯(31)上,且锤芯(31)的锤顶及锤底中心位置均嵌固有螺纹套筒(4),所述螺纹套筒(4)外端与锤面齐平,并与钢板层(32)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锤芯(31)为木质,并通过整块木块切割打磨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层(32)外侧包裹有橡胶层(33),所述橡胶层(33)通过若干个铆钉(34)与钢板层(32)和锤芯(31)固定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腋角胸腔部位填土夯实工具,包括风镐、锤杆和锤头,所述风镐的镐头位置同轴固定有锤杆,且锤杆末端螺纹连接有锤头,所述锤头呈上窄下宽的三棱柱状,其三条棱边均设置为圆弧倒角结构,且其锤顶及锤底中心位置均开设有连接锤杆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巧耐用,且操作灵活,便于安拆,锤头独特的造型和结构设计,既能实现管道腋角回填土的夯实,又能高效地实现管道胸腔部位回填土的夯实作业,且锤头采用捶杆与风镐相连接,使锤头形成连续冲击进行夯实,将传统人工夯实的夯实能力提高到十倍以上,大大提高了夯实效率与夯实效果,保证了管道回填土的压实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严浩 刘艳君 曹瑞 赵向波 毛少杰 王博 宋亚琪 施鹏程 孟繁超 吕民强 杨国富 田新国 齐世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1
技术公布日:2022/8/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