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连体排气管测漏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08-12 19:53: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漏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体排气管测漏工装。


背景技术:

2.在对连体排气管的焊缝处进行渗漏检测时,一般通过测漏工装对连体排气管进行检测,现有的测漏工装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3.在对连体排气管进行生产时,一般将管道相互对齐,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对管道进行固定,从而得到连体排气管,在焊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者操作不当发生漏焊的状况,从而导致两组管道处产生间隙,并且为了使连体排气管管道表面整洁,一般会对焊接处进行打磨,在打磨的过程中,打磨过度后,可能导致焊疤处产生细小的裂缝,由于裂缝较小,在质检时,肉眼可能无法发现裂缝位置,并且在对连体排气管进行气密性测试时,由于裂缝较小,可能无法很好的判断裂缝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连体排气管测漏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体排气管测漏工装,通过将染色的液体倒入排气管主体内,并且将塞头将排气管主体密封,通过推杆推动塞头,使液体挤出,便于对排气管焊接处进行测漏检测。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体排气管测漏工装,包括底座和排气管主体,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排气管主体,且排气管主体两侧皆插入有塞头,一侧所述塞头端部固定有推杆,另一侧所述塞头端部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端部固定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排气管主体表面,所述排气管主体中部套设有缠绕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两侧皆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皆内嵌有滑块,所述滑块端部固定有支架,且支架端部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壁皆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套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端部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贴合在排气管主体表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末端固定有第一绑块,且第一绑块中部缠绕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端部缠绕在第二绑块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塞头包括推板、橡胶块、固定轴、挡板、转块和转槽,所述推杆和连接杆端部皆固定有推板,且推板中部皆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表面皆套设有橡胶块,所述固定轴端部皆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皆内嵌有转块,且转块端部皆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橡胶块相互贴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管表面皆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中部固定有垫块,且垫块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中部贴合有缠绕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块皆设置为腰形块,所述转槽皆设
置为腰形凹槽,所述转槽设置的腰形凹槽与转块设置的腰形块相互匹配。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内壁皆固定有第一齿牙,所述滑块端部固定有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和第一齿牙相互啮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连体排气管测漏工装设置有推杆、塞头和缠绕带,通过将染色的液体灌入排气管主体内,并且将两组塞头插入在底座两侧,同时推动推杆,推杆带动一组塞头移动,使塞头通过空气挤压塞头内的液体,液体渗出后,液体对缠绕带进行染色,从而判断排气管焊接处是否存在渗漏现象,提高装置的使用性;
15.2、该连体排气管测漏工装设置有支架和托板,通过支架在底座表面滑动,并且支架带动托板移动,当排气管主体放置在托板上后,托板在支架上端进行转动,使托板和支架便于对不同角度的底座进行放置支撑,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块和转块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底座;2、排气管主体;3、滑槽;4、第一齿牙;5、垫块;6、限位槽;7、塞头;71、推板;72、橡胶块;73、固定轴;74、挡板;75、转块;76、转槽;8、滑块;9、支架;10、第一绑块;11、连接绳;12、第二绑块;13、转轴;14、推杆;15、托板;16、缠绕带;17、连接块;18、避让槽;19、连接杆;20、套管;21、第二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图4,一种连体排气管测漏工装,包括底座1和排气管主体2,底座1上端设置有排气管主体2,且排气管主体2两侧皆插入有塞头7,一侧塞头7端部焊接有推杆14,另一侧塞头7端部焊接有连接杆19,且连接杆19端部焊接有套管20,套管20套设在排气管主体2表面,排气管主体2中部套设有缠绕带16。
24.在对排气管主体2的焊接处进行测漏时,先将缠绕带16套设在排气管主体2焊接处表面,再将染有颜色的液体倒入排气管主体2内,并且使液体完全浸没排气管主体2焊接处,当排气管主体2内灌入液体后,先拿动套管20,套管20通过连接杆19带动塞头7移动,使塞头7插入排气管主体2内,并且套管20套设在排气管主体2端部,将排气管主体2一侧密封,同时将拿动推杆14,推杆14带动另一塞头7移动,将另一塞头7插入排气管主体2内,并且推动推
杆14,推杆14带动另一塞头7移动,使另一塞头7挤压密闭的排气管主体2内的空气,使空气推动液体从缝隙内流出,当染有颜色的液体吸附在缠绕带16表面后上,便于判断裂缝的大体位置和排气管主体2焊接处存在缝隙。
25.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两侧皆开设有滑槽3,且滑槽3皆内嵌有滑块8,滑块8端部焊接有支架9,且支架9端部开设有避让槽18,避让槽18内壁皆焊接有转轴13,转轴13表面套设有连接块17,且连接块17端部焊接有托板15,托板15贴合在排气管主体2表面;
26.通过该设计,通过拉动支架9,支架9带动滑块8在滑槽3内移动,使支架9通过避让槽18带动转轴13移动,转轴13通过连接块17带动托板15,使支架9的间隙进行调节,当排气管主体2放置在托板15后,排气管主体2推动托板15移动,托板15带动连接块17移动,连接块17通过转轴13在避让槽18内进行转动,使托板15与排气管主体2表面贴合,从而使支架9和托板15对排气管主体2进行支撑,提高排气管主体2的稳定性。
27.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末端焊接有第一绑块10,且第一绑块10中部缠绕有连接绳11,连接绳11端部缠绕在第二绑块12上,第二绑块12焊接在套管20上;
28.通过该设计,当套管20不再套设在排气管主体2表面上后,通过连接绳11对第二绑块12和第一绑块10进行连接,第二绑块12连接在套管20上,使套管20不使用后,避免套管20丢失。
29.在其他实施例中,塞头7包括推板71、橡胶块72、固定轴73、挡板74、转块75和转槽76,推杆14和连接杆19端部皆焊接有推板71,且推板71中部皆焊接有固定轴73,固定轴73表面皆套设有橡胶块72,固定轴73端部皆开设有转槽76,转槽76皆内嵌有转块75,且转块75端部皆焊接有挡板74,挡板74与橡胶块72相互贴合;
30.通过该设计,当需要对橡胶块72进行更换时,先拧动挡板74,挡板74带动转块75在转槽76内进行转动,使转块75从转槽76内移出,将挡板74从固定轴73端部移出,挡板74不再对橡胶块72进行限制后,拉动橡胶块72,橡胶块72从固定轴73表面移出,从而便于对橡胶块72进行更换,通过对不同外侧壁直径的橡胶块72进行更换,便于塞头7对不同内壁直径的排气管主体2进行密封。
31.在其他实施例中,套管20表面皆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
32.通过该设计,通过在套管20表面开设若干组圆形通孔,当套管20套设在排气管主体2表面时,排气管主体2内壁和套管20产生空腔,便于空腔内的气体通过套管20表面开设的圆形通孔内排出。
33.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中部焊接有垫块5,且垫块5中部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中部贴合有缠绕带16;
34.通过该设计,通过托板15对带有角度的排气管主体2进行支撑后,排气管主体2处的弯角可以插入限位槽6内,通过垫块5中限位槽6对排气管主体2进行支撑。
35.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块75皆设置为腰形块,转槽76开口处皆设置为腰形孔,转槽76开口处设置的腰形孔与转块75设置的腰形块相互匹配;
36.通过该设计,通过转块75设置的腰形块与转槽76设置的腰形凹槽相互匹配,使转块75设置的腰形块可以插入转槽76设置的腰形孔中,并且通过转块75在转槽76内进行转动,使转块75设置的腰形块表面不再与转槽76腰形孔重叠后,便于对挡板74进行固定。
37.在其他实施例中,滑槽3内壁皆焊接有第一齿牙4,滑块8端部开设有第二齿牙21,
第二齿牙21和第一齿牙4相互啮合;
38.通过该设计,通过拉动支架9,支架9带动滑块8移动,使滑块8带动第二齿牙21在滑槽3内移动,并且第二齿牙21从第一齿牙4内移出,使第二齿牙21和第一齿牙4不再相互啮合,当支架9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支架9后,支架9通过滑块8带动第二齿牙21插入第一齿牙4内,通过第二齿牙21和第一齿牙4相互啮合后,从而对支架9位置进行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