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2022-08-10 22:36: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智能体、馈线智能体和母线智能体;所述中心智能体分布于每个主动配电网变电站的变压器上,所述馈线智能体分布于每条馈线上,所述母线智能体分布于负载母线上;所述中心智能体与馈线智能体相互通信,所述馈线智能体与母线智能体相互通信,所述母线智能体之间相互通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智能体用于监视和控制负载母线上的元件,收集负载母线上的信息并对各种情况做出反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智能体用于控制本地总线两侧的常闭本地开关,必要时控制其断开以隔离该母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智能体用于控制总线上可用的联络线开关和补偿电容器组的开关以补偿功率缺额。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智能体用于管理馈线的电压监控和拥塞监测等工作,必要时能够闭合或断开联络线开关来进行孤岛划分或融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智能体用于接受和发送信号、控制变压器分接、优化智能配电网。7.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1:母线智能体计算联络线两端节点电压及两端孤岛运行频率并上传至中心智能体;步骤2:中心智能体对电压值以及运行频率进行比较,分析是否满足孤岛融合条件;步骤3:中心智能体采用约束条件式(3)-(5)对未恢复负荷进行选择性恢复模拟;步骤4:中心智能体计算接入负荷数量以及新增可融合的孤岛数量;步骤5:中心智能体明确可接入的联络线,以及孤岛可以融合的形式;步骤6:中心智能体以静态稳定约束指标值选取孤岛融合形式;步骤7:中心智能体下发指令,进行孤岛融合,并继续恢复剩余未恢复负荷。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式(3)为支路功率不过载约束式,具体表述如下s
ij
≤s
ij,max
式中:sij为节点i、j之间支路流过的功率;sij,max为节点i、j之间支路的最大容许功率。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式(4)为静态稳定约束式,具体表述如下k
s
≥ck
s
应不小于一定数值c,是因为希望孤岛带负荷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所以需要考虑孤岛具有一定的静态稳定调节裕度,以维持孤岛内电压频率的稳定,其具体表示为:
e
i,k
和p
i,k
分别表示孤岛k内节点i上的储能装置剩余放电容量和放电功率,g和c分别为分布式同步发电机和储能装置的集合,l为节点集合。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式(5)为储能约束约束式,具体表述如下其中和分别表示孤岛k内储能装置最大容量、最小容量、最大放电功率和最小放电功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配电网孤岛融合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智能体、馈线智能体和母线智能体;所述中心智能体分布于每个主动配电网变电站的变压器上,所述馈线智能体分布于每条馈线上,所述母线智能体分布于负载母线上;所述中心智能体与馈线智能体相互通信,所述馈线智能体与母线智能体相互通信,所述母线智能体之间相互通信。本发明考虑了目前电-储-充供电模式的配网环境,使用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以配网系统中失电负荷最小化为目标,兼顾安全容量约束、电压频率稳定约束和储能利用;并设计了一套能够自动执行孤岛融合操作的多智能体系统,实现了配网孤岛融合的高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技术研发人员:时珊珊 凌晓波 周健 宋平 张琪祁 顾军 崔勇 程浩原 艾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6.07
技术公布日:2022/8/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