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耳机升级方法及无线耳机与流程

2022-08-08 05:53: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蓝牙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耳机升级方法及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2.蓝牙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是一种典型的无线耳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tws耳机的双耳中有一个为主耳机,有一个为从耳机,主耳机与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之间建立的蓝牙链路可称为移动链路(mobile link),从耳机监听主耳机与终端设备通信的数据。主耳机和从耳机之间建立的蓝牙链路可称为tws链路(tws link),主耳机和从耳机可以基于tws时隙在tws链路上通信,其中,tws时隙表示主耳机和从耳机之间在tws链路上的发包间隔周期。
3.在tws耳机中,除了需要集成必要的物理器件之外,还需要安装用于驱动物理器件的固件程序。tws耳机通过物理器件和固件程序之间的配合,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正常的使用功能。然而,由于开发时间有限或者对物理器件的了解不够完全,开发人员很难做到一次性开发出一款最适合这款tws耳机的完美固件。很多情况下,需要在tws耳机安装完某一版本的固件之后,由开发人员根据后续tws耳机的实际使用情况进一步开发出新版本的固件,以便利用新版本的固件对tws耳机中的旧版本的固件进行升级。现有tws耳机升级通常采用空中下载(over-the-air,ota)技术进行固件升级。其过程主要包括:先对主耳机进行升级,再通过主耳机向从耳机转发升级包,从而对从耳机进行升级。
4.在现有的固件升级的过程中,可能由于tws时隙设置的原因导致数据传输的速率较慢,使得固件升级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耳机升级方法及无线耳机,有利于提高无线耳机的固件升级效率。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升级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该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耳机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第一无线耳机将发包间隔周期从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发包间隔周期表示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相邻两次发送升级包的时间间隔,第一时长为发包间隔周期的默认值,第一时长大于第二时长,升级包是从第一无线耳机所连接的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于固件升级的数据包;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进行固件升级。
7.在本技术中,第一无线耳机作为主耳机,第二无线耳机作为从耳机,第一无线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有移动链路(mobile link),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之间建立有tws链路(tws link),第二无线耳机监听第一无线耳机和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
8.在进行固件升级的过程中,第一无线耳机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升级包,之后第一无线耳机通过tws链路向第二无线耳机发送升级包。为了可以正常收发数据包,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可以设置发包间隔周期,基于发包间隔周期收发数据包。如果发包间隔
周期为默认的第一时长,第一无线耳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tws链路传递给第二无线耳机的数据较少,这样会降低无线耳机的固件升级效率。
9.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无线耳机在识别到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发包间隔周期从默认的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第二时长短于第一时长。这样,发包间隔周期变短,第一无线耳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tws链路传递给第二无线耳机的数据增多,这样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进而提高无线耳机的固件升级效率。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无线耳机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包括:第一无线耳机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进行固件升级;第一无线耳机基于请求消息,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无线耳机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包括:第一无线耳机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包;第一无线耳机在确定数据包为升级包的情况下,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进行固件升级,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基于接收到的升级包进行固件升级;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传输升级包;第二无线耳机基于接收到的升级包进行固件升级。
13.在本技术中,第一无线耳机在接收到升级包之后,可以将升级包的数据写入闪存(flash)备份区中,并校验升级包的完整性和时序性。第一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与第二无线耳机传输升级包,第二无线耳机在接收到升级包之后,可以将升级包的数据写入flash备份区中,并校验升级包的完整性和时序性。在校验正常后可以接续接收第一无线耳机发送的升级包。
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无线耳机将发包间隔周期从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无线耳机确定无线耳机是否在进行音频业务;第一无线耳机在无线耳机进行音频业务时,将发包间隔周期确定为第一时长。第一无线耳机将发包间隔周期从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在确定无线耳机的音频业务结束的情况下,将发包间隔周期从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
15.在本技术中,第一无线耳机可以识别当前的任务场景,如果识别到当前为无线耳机同时在进行音频业务和固件升级的多任务场景,第一无线耳机可以确定发包间隔周期为音频业务适用的第一时长。优先保证音频业务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提高通话质量。
1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无线耳机在无线耳机进行音频业务时,将发包间隔周期确定为第一时长,包括:判断音频业务与固件升级的优先级的高低;在音频业务的优先级高于固件升级的情况下,确定发包间隔周期为第一时长。
17.在本技术中,音频业务包括通话、听音乐等业务。第一无线耳机优先为优先级高的业务提供适用的发包间隔周期。第一无线耳机在音频业务和固件升级的多任务场景下确定音频业务的优先级高于固件升级,因此将发包间隔周期确定为适用于音频业务的第一时长,这样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就可以分配较多的时间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通话数据,有利于减少由于发包间隔周期较短造成的通话卡顿、有杂音等问题。
1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无线耳机与
第二无线耳机进行固件升级的过程中,检测到异常事件;第一无线耳机继续从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升级包。异常事件包括:第一无线耳机被摘下,或,第一无线耳机的电量低于预设门限。
19.在本技术中,由于异常事件可以触发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进行主从切换,而进行主从切换会使得无线耳机的双耳重新调整发包间隔周期。如果重新调整后双耳的发包间隔周期不一致,在仅有固件升级的场景下,双耳的发包间隔周期不一致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速率较低,进而降低固件升级的效率。在固件升级和通话的多任务并发场景下,双耳的发包间隔周期不一致可能导致通话卡顿的问题,并且可能导致固件升级的速率较慢。因此,第一无线耳机在检测到异常事件的情况下,可以禁止进行主从切换,第一无线耳机继续与终端设备保持连接,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这样有利于避免由于双耳的发包间隔周期不一致导致的通话卡顿、固件升级的速率较慢的问题。
2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第一无线耳机用于: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将发包间隔周期从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发包间隔周期表示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相邻两次发送升级包的时间间隔,第一时长为发包间隔周期的默认值,第一时长大于第二时长,升级包是从第一无线耳机所连接的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于固件升级的数据包;与第二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进行固件升级。第二无线耳机用于:与第一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进行固件升级。
21.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处理电路用于通过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22.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技术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23.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24.可选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25.可选地,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26.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技术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作限定。
27.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过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过程,接收能力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输入能力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处理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28.上述第四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
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29.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30.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31.图1是一种tws耳机通信的示意图;图2是一种单任务场景下tws耳机升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升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任务场景下tws耳机升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单任务场景下tws耳机升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7是一种多任务并发场景下tws耳机升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任务并发场景下tws耳机升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3.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时长,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35.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或b,
或c,或a和b,或a和c,或b和c,或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36.本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该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ad)、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作限定。
37.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38.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用于实现终端设备功能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本技术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39.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40.图1是一种tws耳机通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左耳机作为主耳机,右耳机作为从耳机,左耳机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通信协议建立蓝牙链路(称为移动链路),左耳机与右耳机通过蓝牙通信协议建立蓝牙链路(称为tws链路),同时,右耳机通过复制左耳机与终端设备的移动链路来监听终端设备发出的信号,复制得到的链路称为监听链路,监听链路只收不发,与终端设备之间没有确认机制。左耳机和右耳机可以切换作为主耳机和从耳机的角色。
41.主耳机和从耳机可以在tws链路上通过tws时隙进行信息同步操作,例如进行电量、固件升级、在耳机充电盒中所处的状态等信息的同步。其中,tws时隙表示主耳机与从耳
机之间在tws链路上的发包间隔周期,周期越长,tws耳机可以分配给接收手机发送的数据的时间就越长。反之,周期越短,可以分配给接收手机发送的数据的时间就越短。通常,主耳机和从耳机需要保持相同的tws时隙,以同步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时间戳,以避免收发不同步导致的数据传输速率缓慢的问题。
42.通常,为了弥补tws耳机当前版本的固件存在的一些漏洞、错误或者与物理器件之间的不兼容的地方,开发人员会开发出新版本的固件,以便利用新版本的固件对tws耳机中的旧版本的固件进行升级。
43.现有tws耳机升级通常采用ota技术进行固件升级,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将采用ota技术进行固件升级简称为固件升级,固件升级的过程中,tws耳机可以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升级包。其中,升级包是从主耳机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于固件升级的数据包,主耳机通过tws链路向从耳机发送该升级包。
44.图2是一种单任务场景下tws耳机升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在固件升级的过程中,手机与主耳机建立蓝牙链路(如图1中的移动链路),当手机查询到有新版本的固件时,手机可以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提示用户下载新版本的固件。响应于用户点击开始固件升级的操作,手机通过移动链路向主耳机发送升级包。主耳机在接收到升级包之后,使用默认的时隙104通过tws链路向从耳机发送升级包,右耳机在校验接收到的升级包的完整性和时序性正常后,会继续接收主耳机发送的升级包。
45.需要说明的是,在传输升级包时,蓝牙的基带符号速率为1mb/s,采用数据包的形式按时隙传送,每时隙0.625ms。时隙104中的104表示时隙的数量,则在采用时隙104传输升级包时,时隙104对应的发包间隔周期为0.625
×
104=65ms。
46.示例性地,手机和tws耳机之间的升级包的传输是基于串口协议(serial port profile,spp)蓝牙协议实现的。
47.在主耳机与从耳机传输升级包的过程中,主耳机和从耳机之间通信使用默认时隙104进行数据传输,时隙104是一个较长的tws时隙,这样主耳机从移动链路接收到手机发送的升级包之后,主耳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tws链路发送给从耳机的升级包的数量较少。若发包间隔周期较长,尽管主耳机已经接收到手机的升级包并且基于该升级包进行固件升级,可能第一无线耳机的升级进度已经为50%,但是从耳机长时间接收不到升级包,升级进度可能只有30%,这样使得tws耳机整体的升级进度只有30%,这样降低了固件升级速率,进而导致tws耳机的升级效率低下。
48.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升级方法及无线耳机,该耳机升级方法可应用于无线耳机,例如tws耳机。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线耳机可以根据场景动态调整tws时隙,提高终端设备与无线耳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4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场景包括终端设备301和无线耳机302。无线耳机302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例如,蓝牙通信协议)与终端设备进行配对,从而进行数据传输。
50.无线耳机302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无线耳机01和第二无线耳机02,分别作为左、右耳机的音频输出。
51.进一步地,无线耳机302还包括与耳机配套使用的耳机充电盒。该耳机充电盒内部设置有容纳耳机的腔体,用于在耳机放置在对应腔体内时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
5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升级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
53.方法400可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通信场景。在方法400中,无线耳机可以如图3中的无线耳机302所示,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其中,第一无线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有蓝牙链路(如图1中的移动链路),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之间建立有蓝牙链路(如图1中的tws链路)。方法400包括s401至s403,具体步骤如下:s401,第一无线耳机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
54.在本步骤中,第一无线耳机作为主耳机的角色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
5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无线耳机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包括:第一无线耳机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进行固件升级;第一无线耳机基于该请求消息,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
56.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当终端设备查询到有新版本的固件时,终端设备可以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提示用户下载新版本的固件。响应于用户点击开始固件升级的操作,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无线耳机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进行固件升级。第一无线耳机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确定tws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向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用于确定进行固件升级。
57.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点击开始固件升级的操作之后,可以从服务器中实时获取新版本的固件,进而发送给第一无线耳机。或者,终端设备预先从服务器中下载了新版本的固件,在接收到用户点击开始固件升级的操作之后,终端设备可以从存储空间中获取新版本的固件,并向第一无线耳机传输新版本的固件。
5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无线耳机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包括:第一无线耳机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包;第一无线耳机在确定数据包为升级包的情况下,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
59.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从服务器下载新版本的固件之后,可以根据固件升级协议主动向第一无线耳机传输用于固件升级的升级包,该升级包中携带标识信息,标识该升级包为用于固件升级的数据包。第一无线耳机在接收到该升级包后,确定该升级包是用于固件升级的,即可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
60.终端设备在检测到服务器对无线耳机的固件有更新,请求更新无线耳机的固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认更新,之后可以从服务器下载新版本的固件。在下载完成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固件升级协议向无线耳机传输新版本的固件,实现无线耳机的固件升级。
61.s402,第一无线耳机将发包间隔周期从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该发包间隔周期表示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相邻两次发送升级包的时间间隔,第一时长为发包间隔周期的默认值,第一时长大于第二时长,升级包是第一无线耳机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于固件升级的数据包。
62.在本步骤中,以无线耳机为tws耳机为例,发包间隔周期为上文所描述的tws时隙所表示的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在tws链路上相邻两次发送升级包的发包间隔周期。
63.示例性地,第一时长可以为时隙104对应的时长,第二时长可以是时隙52对应的时长。
64.需要说明的是,在传输升级包时,示例性地,蓝牙的基带符号速率为1mb/s,采用数
据包的形式按时隙传送,每时隙0.625ms。时隙104中的104以及时隙52中的52表示时隙的数量,在使用时隙104传输升级包时,时隙104对应的发包间隔周期为0.625
×
104=65ms,即第一时长为65ms;在使用时隙52传输升级包时,时隙52对应的发包间隔周期为0.625
×
52=32.5ms,即第二时长为32.5ms。
65.在本步骤中,第一无线耳机可以识别出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的场景,在进行固件升级的场景下,第一无线耳机可以将发包间隔周期从默认的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第二时长短于第一时长,这样有利于增加第一无线耳机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给第二无线耳机的数据包的数量,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进而提高无线耳机的固件升级效率。
66.s403,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进行固件升级。
67.在本步骤中,第一无线耳机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到的升级包,基于该升级包进行固件升级。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传输升级包;第二无线耳机基于接收到的升级包进行固件升级。
68.可选地,升级包中可以包括固件版本号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32校验值。第一无线耳机在接收到升级包后,将升级包中的数据写入flash备份区,基于固件版本号和文件crc 32校验值对接收到升级包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继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升级包。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传输升级包,第二无线耳机在接收到升级包之后,将升级包中的数据写入flash备份区,于固件版本号和crc 32校验值对接收到升级包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继续接收来自第一无线耳机的升级包。
69.下面以无线耳机为tws耳机,第一时长为时隙104对应的时长,第二时长为时隙52对应的时长为例进行介绍。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之间通过tws链路进行通信。
7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任务场景下tws耳机升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所示的tws耳机升级方法可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通信场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耳机作为主耳机,第二无线耳机作为从耳机。
71.在图5所示的在固件升级的过程中,手机与第一无线耳机建立蓝牙链路(如图1中的移动链路),当终端设备查询到有新版本的固件时,终端设备可以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提示用户下载新版本的固件。响应于用户点击开始固件升级的操作,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无线耳机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进行固件升级。第一无线耳机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确定tws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第一无线耳机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用于确定进行固件升级。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响应消息之后,通过移动链路向第一无线耳机发送升级包。第一无线耳机在接收到升级包之后,将tws时隙从默认的时隙104调整到时隙52,开始执行固件升级流程。在升级结束之后,第一无线耳机将tws时隙从时隙52调整到时隙104。
7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耳机将tws时隙从时隙104到时隙52,也即调整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发包间隔周期。第一无线耳机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升级包之后,使用时隙52向第二无线耳机发送升级包。其中,时隙52的发包间隔周期小于时隙104的发包间隔周期。这样,相较于如图2所示的使用默认的时隙104的方式而言,第一无线耳机从移动链路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升级包之后,第一无线耳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tws链路发送给第二无线耳机的升级包增多,有利于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进而提高tws耳机的升级效率。
7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单任务场景下tws耳机升级方法600的示意性流
程图,方法600可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通信场景,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tws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第一无线耳机作为主耳机,第二无线耳机作为从耳机。方法600包括s601至s610,具体步骤如下:s601,终端设备和tws耳机建立蓝牙连接。
74.在本步骤中,蓝牙连接包括终端设备与第一无线耳机之间的移动链路,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tws链路,第二无线耳机通过复制移动链路来监听第一无线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
7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通知栏中显示有蓝牙的图标,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的通知栏中开启蓝牙。若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点击通知栏中蓝牙的图标,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打开蓝牙。
7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设置界面中设置有蓝牙的开启开关,用户也可以在终端设备的设置界面中开启蓝牙。若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点击设置界面中蓝牙的操作后,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打开蓝牙。
77.在终端设备打开蓝牙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tws耳机的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用于请求与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终端设备可以固定间隔地扫描外部寻呼,当终端设备扫描到外部寻呼消息时便可以响应该寻呼消息,这样终端设备和tws耳机之间可以建立蓝牙连接。
78.上述终端设备打开蓝牙以及终端设备与tws耳机建立蓝牙连接的方法仅作为示例性描述,任意可以实现的方式均适用于本技术中,此处不作限定。
79.s602,终端设备向第一无线耳机发送升级请求消息,该升级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进行固件升级。相应地,第一无线耳机接收该升级请求消息。
80.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若检测到服务器对tws耳机的固件有更新,请求更新tws耳机的固件,终端设备确认更新后,可以从服务器下载新版本的固件。在下载完成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固件升级协议向tws耳机传输新版本的固件,实现tws耳机的固件升级。
8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点击固件升级的操作,向tws耳机传输新版本的固件。
8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在下载新版本的固件之后,主动向tws耳机传输新版本的固件。
83.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tws耳机可以主动向终端设备发送升级请求。在这种方式下,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该升级请求之后,从服务器中实时获取新版本的固件,进而发送给tws耳机。又或者,终端设备预先从服务器中下载了新版本的固件,在接收到tws耳机发送的升级请求之后,终端设备向tws耳机传输新版本的固件。
84.s603,第一无线耳机向终端设备发送升级响应消息,该升级响应消息用于确认进行固件升级。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该升级响应消息。
85.s604,第一无线耳机将tws时隙从时隙104调整到时隙52。
86.在本步骤中,第一无线耳机在确定要进行固件升级的情况下,将tws时隙从时隙104调整到时隙52,其中,时隙52的发包间隔周期小于时隙104的发包间隔周期,以此来提高固件升级过程的数据传输速率。
87.第一无线耳机在确定使用时隙52之后,通过tws链路向第二无线耳机发送同步信
息,指示第二无线耳机调整tws时隙为时隙52。第二无线耳机接收到该同步信息之后,将tws时隙从时隙104调整到时隙52。
88.s605,终端设备向第一无线耳机发送升级包。相应地,第一无线耳机接收该升级包。
89.应理解的是,由于蓝牙一次发送的数据量是有限的,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将一个升级固件划分为多个升级包,当主耳机和从耳机获取到所有的升级包之后,主耳机和从耳机可以利用升级固件完成升级操作。
90.示例性地,一个升级固件的数据块大小为2048字节,终端设备在向主耳机发送时可以将升级固件的数据块进行分块,得到多个升级包,例如,每个升级包的大小为20字节。
91.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可以以固定的发包间隔向第一无线耳机发送升级包。
92.s606,第一无线耳机向第二无线耳机发送升级包。相应地,第二无线耳机接收该升级包。
93.在本步骤中,第一无线耳机使用时隙52向第二无线耳机发送升级包。
94.s607,第二无线耳机校验升级包的完整性和时序性正常。
95.s608,终端设备在发送完所有升级包的情况下,向第一无线耳机发送升级完成消息。相应地,第一无线耳机接收该升级完成消息。
96.s609,第一无线耳机将tws时隙从时隙52调整到时隙104。
9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耳机在确定要进行固件升级的情况下,将tws时隙从默认的时隙104调整为时隙52,时隙52的发包间隔周期小于时隙104的发包间隔周期,这样,第一无线耳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tws链路发送给第二无线耳机的升级包增多,有利于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进而提高tws耳机的升级效率。
98.可选地,在s605之前,方法600还包括s610:第一无线耳机禁止进行主从切换。
99.在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通过tws链路传输升级包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触发主耳机和从耳机进行主从切换的情况,例如,用户将第一无线耳机摘下,或者第一无线耳机的电量低于预设门限。触发切换之后,第一无线耳机向第二无线耳机发送主从切换的请求,第二无线耳机基于该请求,向第一无线耳机发送针对该请求的响应,确定可以进行主从切换。在切换之后,第一无线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断开,终端设备与第二无线耳机建立如图1所示的移动链路,第二无线耳机作为主耳机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第一无线耳机作为从耳机监听终端设备发出的信号,接收第二无线耳机转发的数据。
100.触发主从切换会使得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重新设置发包间隔周期。示例性地,在传输升级包的过程中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使用的tws时隙为时隙52,在切换之后,第二无线耳机使用原来第一无线耳机的时隙52,在重新设置第二无线耳机的tws时隙时,第二无线耳机可以在tws链路上向第一无线耳机发送同步信息,指示设置第一无线耳机的tws时隙为时隙52。但是如果未成功设置成时隙52,第一无线耳机将会使用默认的时隙104,这样会使得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的tws时隙不一致,降低数据传输速率。其中,未设置成功的原因可以包括tws链路异常,第一无线耳机未接收到同步信息,或者第一无线耳机芯片发生异常,未设置成功。
101.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耳机在固件升级过程中可以禁止进行主从切换,继续从终端设备接收升级包,这样有利于避免双耳的tws时隙不一致的问题,从而提高
数据传输速率。并且,由于终端设备无需断开与第一无线耳机的连接转而与第二无线耳机建立连接,因此有利于提高tws耳机蓝牙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数据传输的中断导致固件升级失败。在固件升级结束之后,终端设备将tws时隙从时隙52调整到时隙104,第一无线耳机可以与第二无线耳机进行主从切换。
102.在用户实际使用tws耳机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多任务并发的场景,例如,spp数据传输业务和音乐等多任务并发场景,或者spp数据传输业务和通话等多任务并发场景。其中,音乐和通话属于音频业务,终端设备和tws耳机可以基于手持自由配置文件(hand-free profile,hfp)协议传输通话数据,基于蓝牙音频传输协议(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a2dp)传输音乐数据。spp数据传输业务可以包括固件升级、日志(log)传输或者大数据上传中的至少一种,spp数据传输业务可以基于spp协议传输。
103.如图7是一种多任务并发场景下tws耳机升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固件升级和通话的多任务场景为例,用户佩戴tws耳机开始通话,通常情况下,在tws耳机进行通话业务时,tws耳机中的主耳机和从耳机使用默认的时隙104传输通话数据。若在通话过程中终端设备发起固件升级,主耳机调整主耳机和从耳机之间的tws时隙,由时隙104调整为spp数据传输场景的时隙52。在通话结束之后,若固件升级仍在继续,则tws耳机继续使用时隙52进行数据传输,直至固件升级结束,tws耳机将tws时隙从时隙52调整为时隙104。
104.在针对图7的描述中,在固件升级和通话的多任务并发场景中,由于tws耳机中的主耳机在通话过程中将tws时隙从默认的时隙104调整为时隙52,而时隙52相较于时隙104的发包间隔周期更短,因此tws耳机分配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通话数据的时间就越短,这样会导致通话过程中出现音频卡顿、杂音等负向影响。
105.基于此,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任务并发场景下tws耳机升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固件升级和通话的多任务场景为例,用户佩戴tws耳机开始通话,tws耳机在判断没有spp数据传输业务的情况下,使用默认的时隙104进行通话业务。若在通话过程中终端设备发起固件升级,tws耳机判断通话业务的优先级高于固件升级,因此继续使用时隙104进行通话业务。在通话结束后,若仍在进行固件升级,tws耳机可以将tws时隙从时隙104调整为spp数据传输场景的时隙52。在固件升级结束之后,tws耳机将tws时隙从时隙52调整为时隙104。
10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tws耳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动态调整tws时隙。tws耳机在检测到固件升级和通话业务的多任务并发场景的情况下,由于通话业务的优先级高于固件升级的优先级,因此tws耳机可以保持tws时隙为默认的时隙104不变,以此来避免由于时隙变短导致的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通话数据的时间变短的问题,有利于减少通话卡顿、有杂音等问题。当通话结束,只存在固件升级的单任务场景下,tws耳机可以将tws时隙从时隙104调整为数据传输场景的时隙52,使用时隙52进行固件升级,时隙52相较于时隙104的发包间隔周期更短,因此tws耳机中的主耳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tws链路发送给从耳机的数据增多,以此可以提高固件升级的速率。
107.在上述多任务并发场景下,也可能出现针对图6所描述的触发tws耳机主从切换的情况,在主从切换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tws双耳时隙不一致的问题,tws双耳时隙不一致可能导致通话的杂音加剧,升级包的传输速率变慢。
108.示例性地,如果主从切换后主耳机的tws时隙为时隙104,从耳机的tws时隙为时隙
52,tws双耳时隙不一致,这样主耳机有更多的时间去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通话数据,而从耳机由于时隙52较短,从耳机可以分配给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通话数据的时间较少,这会导致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卡顿、杂音等问题。
109.因此,主耳机可以在进行通话和固件升级的多任务并发场景中禁止进行主从切换,保持tws双耳时隙一致,这样有利于改善通话质量,提高升级包的传输速率。
110.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111.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8,详细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升级方法,下面将结合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耳机。
112.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900的示意性框图,该无线耳机900包括第一无线耳机01和第二无线耳机02。
113.其中,第一无线耳机01用于: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将发包间隔周期从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发包间隔周期表示第一无线耳机01与第二无线耳机02之间相邻两次发送升级包的时间间隔,第一时长为发包间隔周期的默认值,第一时长大于第二时长,升级包是从第一无线耳机01所连接的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于固件升级的数据包;以及,与第二无线耳机02基于第二时长进行固件升级。第二无线耳机02用于:与第一无线耳机01基于第二时长进行固件升级。
114.可选地,第一无线耳机0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进行固件升级;以及,基于该请求消息,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
115.可选地,第一无线耳机0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以及,在确定数据包为升级包的情况下,确定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
116.可选地,第一无线耳机01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升级包进行固件升级;以及,向第二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发送该升级包。第二无线耳机02用于:基于第二时长接收来自第一无线耳机01的升级包;以及,基于接收到的升级包进行固件升级。
117.可选地,第一无线耳机01用于:确定所述无线耳机是否在进行音频业务;在无线耳机进行音频业务时,将发包间隔周期确定为第一时长;以及,在确定无线耳机的音频业务结束的情况下,将发包间隔周期从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
118.可选地,第一无线耳机01用于:判断音频业务与固件升级的优先级的高低;以及,在音频业务的优先级高于固件升级的情况下,确定发包间隔周期为第一时长。
119.可选地,第一无线耳机01用于:在与第二无线耳机02进行固件升级的过程中,检测到异常事件;以及,继续从终端设备接收升级包;该异常事件包括:第一无线耳机01被摘下,或,第一无线耳机01的电量低于预设门限。
1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升级系统,该系统包括:无线耳机和终端设备,无线耳机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终端设备与第一无线耳机连接,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连接。
121.其中,终端设备用于:向第一无线耳机发送升级包,升级包用于固件升级。
122.第一无线耳机用于:确定所述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固件升级;将发包间隔周期从第一时长调整为第二时长,发包间隔周期表示第一无线耳机与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相邻两次发送升级包的时间间隔,第一时长为发包间隔周期的默认值,第一时长大于第二时长,升级包
是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于固件升级的数据包;与第二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进行固件升级。
123.第二无线耳机用于:与第一无线耳机基于第二时长进行固件升级。
12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125.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126.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127.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28.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129.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