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门铃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06:52: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门铃。


背景技术:

2.智能门铃,是一个互联网连接的门铃通知的智能手机房主的或其他电子设备时,访问者到达门口。当访客按下门铃的按钮时,或者当门铃通过其内置的运动传感器感应到访客时,它将激活。智能门铃可让房主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通过门铃的内置高清红外摄像头和麦克风与访客进行观看和交谈。一些智能门铃还能够其到门外监控的功能,当门铃响起时拍摄门外用户的影像保存或上传至服务器。
3.现有的智能门铃存在安装繁琐,容易脱落、被盗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铃安装繁琐,容易脱落、被盗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快捷且牢靠,具有防盗功能,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门的智能门铃。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一种智能门铃,所述智能门铃包括一主机、一副机以及一支撑架,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副机固定并通过一fpc与所述副机电连接,所述主机上包括显示屏以及麦克风,所述副机包括副机摄像头及麦克风,所述支撑架包括一l形的主支架、一l形且与主支架相对的副支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主支架包括主支架上面板以及与主支架上面板一体成型的主支架下面板,所述副支架包括副支架上面板以及与副支架上面板一体成型副支架下面板,所述主机的背面设于所述主支架下面板的外侧,所述副机背面设于所述副支架下面板的外侧,所述主支架上面板的两侧的上沿均设有轨道,所述副支架上面板的两侧分别嵌设于所述轨道中,所述fpc穿设于所述副支架上面板与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之间,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副支架上面板与所述主支架上面板并向主支架和副支架施加一个相对的拉力。
7.较佳地,所述轨道内表面通过模内注塑设有一u形的耐磨塑胶垫,所述副支架上面板的两侧分别嵌设于所述耐磨塑胶垫中。
8.副支架的钢片跟耐磨塑胶摩擦,阻尼比较小,会达到顺滑的状态,解决了钢片直接摩擦的噪音和阻尼大的问题。
9.较佳地,副支架上面板包括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一面板,当副支架安装于主支架的轨道中时,所述fpc穿设所述第二面板与主支架上面板之间,副支架下面板包括第三面板以及第四面板,第四面板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三面板,第四面板与第二面板一体成型。
10.较佳地,所述副支架包括两条向内凸出的加强筋,两条加强筋均穿过副支架上面板和副支架下面板的连接处,所述副支架上面板上的加强筋与所述轨道平行且向内的方向上设有限位铆钉,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与所述限位铆钉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条形限位槽,所述
条形限位槽与所述轨道平行,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与主支架下面板连接处设有若干加强凸起。
11.利用条形限位槽、所述轨道,副支架相对于主支架有一定滑动行程,以匹配不同厚度的门,利用弹性件,使主支架与副支架之间存在一个夹持力。
12.较佳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面板内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铆钉固定于所述主支架上面板的外侧,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与弹簧对应位置设有豁口。
13.较佳地,所述主机的背面包括一与所述主支架下面板形状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槽的中部设有用于固定主支架下面板的固定孔,所述插槽的顶部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fpc的容纳槽。
14.较佳地,所述副支架下面板设有一穿线孔,所述fpc的一端与所述副机电连接,所述fpc穿过所述穿线孔后依次沿所述副支架下面板内侧、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与第一面板之间穿进所述容纳槽后与所述主机电连接,所述fpc位于所述容纳槽中的长度大于所述条形限位槽的距离与容纳槽深度之和。
15.较佳地,所述轨道为所述主支架上面板的两侧的钢片向上弯折而成的u形槽,耐磨塑胶垫的形状与所述u形槽匹配且嵌设于所述u形槽中,所述第一面板两侧的钢片嵌设于所述耐磨塑胶垫中,主支架上面板的两侧的钢片以及所述第一面板两侧的钢片的厚度均为0.6毫米,耐磨塑胶垫的两个侧壁厚度均为0.3毫米。
16.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17.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8.本技术的智能门铃安装方便快捷且牢靠,具有防盗功能,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智能门铃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智能门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智能门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智能门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智能门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智能门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智能门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智能门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智能门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29.实施例1
30.参见图1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门铃。
31.所述智能门铃包括一主机11、一副机21以及一支撑架31。
32.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副机固定并通过一fpc311与所述副机电连接。
33.所述主机上包括显示屏111以及麦克风112,以及红外摄像头113、红外补光器、人体红外检测器115、光感传感器、监听麦克风117。
34.所述副机包括副机摄像头211及麦克风212,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还包括红外补光器、人体红外检测器213、光感传感器。
35.主机、副机的背面均设有硅胶垫。
36.所述支撑架包括一l形的主支架312、一l形且与主支架相对的副支架313以及一弹性件314。
37.所述主支架包括主支架上面板3121以及与主支架上面板一体成型的主支架下面板3122。
38.所述副支架包括副支架上面板3131以及与副支架上面板一体成型副支架下面板3132。
39.本实施例中,副支架上面板设于所述主支架上面板的上方。为了更加清楚的描述技术特征,本技术的上、下、左、右、内侧、外侧、横纵的描述均以智能门铃的工作状态作为参照,即智能门铃卡在门的上方时的状态。
40.所述主机的背面设于所述主支架下面板的外侧,所述副机背面设于所述副支架下面板3132的外侧。
41.所述主支架上面板的两侧的上沿均设有轨道3123。
42.所述副支架上面板的两侧分别嵌设于所述轨道中。
43.所述fpc穿设于所述副支架上面板与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之间。
44.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副支架上面板与所述主支架上面板并向主支架和副支架施加一个相对的拉力。
45.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内表面通过模内注塑设有一u形的耐磨塑胶垫,所述副支架上面板的两侧分别嵌设于所述耐磨塑胶垫中。
46.具体地,参见图9,副支架上面板3131包括第一面板3136以及第二面板3137,所述第二面板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一面板。
47.当副支架安装于主支架的轨道中时,所述fpc穿设所述第二面板与主支架上面板之间,副支架下面板包括第三面板以及第四面板,第四面板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三面板,第四面板与第二面板一体成型。
48.凸出部分用于容纳弹性件。
49.所述副支架313包括两条向内凸出的加强筋3133,两条加强筋均穿过副支架上面板和副支架下面板的连接处。
50.所述副支架上面板上的加强筋与所述轨道平行且向内的方向上设有限位铆钉3134。
51.所述主支架上面板3121与所述限位铆钉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条形限位槽3124,所述条形限位槽与所述轨道平行,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与主支架下面板连接处设有若干加强凸起3125。
52.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面板内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铆钉固定于所述主支架上面板的外侧,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与弹簧对应位置设有豁口。
53.所述主机的背面包括一与所述主支架下面板形状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槽的中部设有用于固定主支架下面板的固定孔,所述插槽的顶部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fpc的容纳槽。
54.所述副支架下面板设有一穿线孔3135。
55.所述fpc的一端与所述副机电连接。
56.所述fpc穿过所述穿线孔后依次沿所述副支架下面板内侧、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所述主支架上面板与第一面板之间穿进所述容纳槽后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57.所述fpc位于所述容纳槽114中的长度大于所述条形限位槽的距离与容纳槽深度之和。
58.参见图7,所述轨道为所述主支架上面板的两侧的钢片3121向上弯折而成的u形槽。
59.耐磨塑胶垫3139的形状与所述u形槽匹配且嵌设于所述u形槽中,所述第一面板两侧的钢片3138嵌设于所述耐磨塑胶垫中,主支架上面板的两侧的钢片以及所述第一面板两侧的钢片的厚度均为0.6毫米,耐磨塑胶垫的两个侧壁厚度均为0.3毫米。
60.通过本实施例的结构,所述主支架和副支架的总厚度不超过2.6毫米,能够保证可以穿过门缝。
61.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