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作品保存方法与流程

2022-07-30 22:52: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作品保存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2.作品(例如:文件作品、图像作品等)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对作品进行保存;例如,为了防止作品创作过程中设备异常而进行的及时性保存;或者,作者中断创作而进行的阶段性保存等等。
3.相关技术中,在进行作品保存时,多是通过获取用户主动发起的保存请求来确定保存时机;然而,通过这种方式;时常会发生作者创作过于专注而遗忘了需要进行保存操作,进而导作品数据丢失;并且,这种主动发起的方式容易降低作者的创作专注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作品保存方法,能够对作品进行自动保存,以防止作品数据在创作过程中丢失,提高作者的创作体验。
5.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6.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作品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获取用户对于作品的第一编辑指令;s102,新增定时器;s103,判断定时器的计时期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对于作品的第二编辑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5;s104,销毁当前定时器,并返回步骤s102;s105,触发定时器,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作品保存方法,s101,获取用户对于作品的第一编辑指令;s102,新增定时器;s103,判断定时器的计时期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对于作品的第二编辑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5;s104,销毁当前定时器,并返回步骤s102;s105,触发定时器,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从而实现对作品进行自动保存,以防止作品数据在创作过程中丢失,提高作者的创作体验。
9.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作品保存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0.可选地,在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判断定时器的计时期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对于作品的保存指令,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销毁当前定时器,以及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
11.可选地,在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的存储地址分配请求,其中,所述存储地址分配请求包括用户的当前定位信息;根据用户的当前定位信息查询图片存储地址库,以得到与用户的当前定位信息距离最近的图片存储地址,并将该图片存储地址发送给用户。
12.可选地,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包括:s201,向图片存储地址发起保存作品请求;s202,判断作品是否保存成功,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03,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6;s203,判断重试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重试次数阈值,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04,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5;s204,对重试次数进行 1操作,并返回步骤s201;s205,对作品进行本地保存;s206,结束。
13.可选地,还包括:获取用户的app启动指令;根据app启动指令判断本地是否存储有作品;如果是,则向图片存储地址发起保存作品请求。
1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作品保存程序,该作品保存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作品保存方法。
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存储作品保存程序,以使得处理器在执行该作品保存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作品保存方法,从而实现对作品进行自动保存,以防止作品数据在创作过程中丢失,提高作者的创作体验。
1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作品保存方法。
1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通过存储器对作品保存程序进行存储,以使得处理器在执行该作品保存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作品保存方法,从而实现对作品进行自动保存,以防止作品数据在创作过程中丢失,提高作者的创作体验。
附图说明
18.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作品保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9.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作品保存操作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相关技术中,时常会发生作者创作过于专注而遗忘了需要进行保存操作,进而导作品数据丢失;并且,容易降低作者的创作专注程度;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作品保存方法,s101,获取用户对于作品的第一编辑指令;s102,新增定时器;s103,判断定时器的计时期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对于作品的第二编辑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5;s104,销毁当前定时器,并返回步骤s102;s105,触发定时器,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从而实现对作品进行自动保存,以防止作品数据在创作过程中丢失,提高作者的创作体验。
22.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3.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4.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作品保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作品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01,获取用户对于作品的第一编辑指令。
26.s102,新增定时器。
27.即言,当用户需要对作品进行编辑修改时,需要输入编辑指令(例如,缩放、剪切等);因此,对用户输入的指令进行监控;如果用户输入了用于编辑作品的第一编辑指令,则根据该第一编辑指令新增定时器。
28.作为一种示例,假设用户使用的设备为移动终端,作品为图片;用户通过其移动终端打开相应的作品编辑app;打开后,当用户对作品进行第一次编辑,作品数据发生变更,则启动定时器,其中,该定时器设定有相应的计时时段(例如,10秒);在该计时时段内,如果用户对于app的操作符合相应的条件,则在该计时时段结束时,app执行相应的操作。
29.s103,判断定时器的计时期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对于作品的第二编辑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5。
30.s104,销毁当前定时器,并返回步骤s102。
31.s105,触发定时器,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
32.也就是说,在定时器进行计时的过程当中;如果用户对作品进行了第二次编辑,则销毁当前定时器,重新新增定时器进行重新计时;而如果定时器计时的过程当中,用户并未进行第二次编辑,则定时器触发,此时,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判断定时器的计时期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对于作品的保存指令,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销毁当前定时器,以及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
34.即言,在用户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也允许用户进行主动地保存操作;并在接收到用户发起的主动保存请求时,对作品进行保存;同时,销毁当前定时器,并返回到监控用户是否发起第一编辑指令的步骤。
35.其中,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的方式可以有多种。
36.作为一种示例,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包括,对作品进行本地存储。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的存储地址分配请求,其中,所述存储地址分配请求包括用户的当前定位信息;根据用户的当前定位信息查询图片存储地址库,以得到与用户的当前定位信息距离最近的图片存储地址,并将该图片存储地址发送给用户。
38.即言,首先,获取用户发送的当前定位信息,以根据当前定位信息对图片存储地址库进行查询;可以理解,如果图片存储节点的位置与用户的当前定位之间的距离越近,则两者之间的传输速率越高。因此,为了保证作品保存过程中的传输速率和保存有效性;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用户的当前定位信息进行图片存储地址的选择,以将于用户的当前定位信息距离最近的图片存储地址发送给用户;进而,能够保障后续用户在进行作品保存过程中,传输速率最佳,传输成功率最高。
39.需要说明的是,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多种原因(例如,服务器问题,网络问题等)而导致作品保存失败;因此,为了保证作品数据不丢失,需要相应的机制来保证作品能够被成功保存。
40.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所示,相应的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的步骤包括:
41.s201,向图片存储地址发起保存作品请求;
42.s202,判断作品是否保存成功,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03,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6;
43.s203,判断重试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重试次数阈值,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04,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5;
44.s204,对重试次数进行 1操作,并返回步骤s201;
45.s205,对作品进行本地保存;
46.s206,结束。
47.即言,用户通过其使用的终端向图片存储地址发起保存作品请求之后,判断作品是否保存成功;如果是,则结束;如果否,则进行重试作品保存;如果在预设重试次数阈值内成功保存,则任务结束;如果预设重试次数阈值内仍未成功保存,则对作品进行本地保存,以保证作品数据不会丢失。
4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用户的app启动指令;根据app启动指令判断本地是否存储有作品;如果是,则向图片存储地址发起保存作品请求。
49.即言,当用户使用的是移动终端,而当用户通过其移动终端打开相应的作品编辑app时;该app首先查询本地存储文件中是否存在作品数据;如果是,则表示上一次作品保存过程中,作品并未成功存储到云服务器;从而,再次向图片存储地址发起保存作品请求;其中,相应的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的步骤的过程与上述过程一致,在此不做赘述;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释放用户所使用的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降低移动终端的存储压力。
50.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作品保存方法,s101,获取用户对于作品的第一编辑指令;s102,新增定时器;s103,判断定时器的计时期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对于作品的第二编辑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5;s104,销毁当前定时器,并返回步骤s102;s105,触发定时器,对作品进行保存操作;从而实现对作品进行自动保存,以防止作品数据在创作过程中丢失,提高作者的创作体验。
51.为了达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作品保存程序,该作品保存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作品保存方法。
5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存储作品保存程序,以使得处理器在执行该作品保存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作品保存方法,从而实现对作品进行自动保存,以防止作品数据在创作过程中丢失,提高作者的创作体验。
53.为了达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作品保存方法。
5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通过存储器对作品保存程序进行存储,以使得处理器在执行该作品保存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作品保存方法,从而实现对作品进行自动保存,以防止作品数据在创作过程中丢失,提高作者的创作体验。
55.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
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56.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57.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58.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59.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60.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61.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6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